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之全面战争-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第一军团只是刚刚完成编制整合而已,训练的时间很短,大多数士兵只是能熟练使用武器而已,队列什么的还处于刚刚区分左右脚的程度……
好在,依托攻势打防御战,这第一军团看起来还是可以胜任的。
至少,在与太平军对上之前,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瑟姆议会中大多数贵族大佬是这么认为的。
“等敌人进入射程后再听令射击,没有命令,不准提前开枪!弓弩手需要等到敌人进入一百步之内再射击,弓弩的有效射程比火枪短,别让老子看到拿着弓弩的士兵跟着火枪兵一起攻击!”
由骑士等小贵族担任的基层军官,一边走过士兵群一边大声对他们进行最后的提醒。
后世里一直有人认为弓箭的射程比火枪大,这种想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只要拉力足够硬,弓箭的有效射程自然就会大幅度提升,就好比英格兰长弓一般。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使用硬弓的!
臂力不够的士兵根本拉不开硬弓,即便一些臂力出众的壮士能拉开硬弓,他还剩余多少力气控弦射箭还是个问题……
当然,也不乏那种经过长期训练的天赋异禀的勇士可以无障碍使用硬弓,可是,这种人又能有多少?
几具乃至几十具远距离硬弓,在动辄上千人的战场上,不过是毛毛雨罢了,这还没有算甲胄的防御力!
普通士兵都可以使用的单兵弓弩,有些射程不过是一百步罢了,这还是在弓箭抛射的情况下,直射的话距离更低!
弩倒是可以通过机械力提供更强的拉力,来拉高有效射程距离,但是,那种机械力复杂的弩具,射击频率还不如火枪呢,并且还需要人力去踩踏拉伸,还不如干脆使用火枪。
因此,唯一性价比还勉强可以的是单兵的十字弩和普通的步弓,只是这两种武器相对于燧发枪而言,射程和破甲能力完全没有可比性,再加上火枪训练简便的优越性,自然而然的就淘汰了弓弩武器。
至于那种射程占据优势的长弓和硬弓,对人体要求太高,训练成本更是几何级增加,随着火器的发展,士兵成为战争消耗品,千辛万苦耗时长久训练出一批能拉得动硬弓的精锐来,一战拼光了,是不是就该投降了?
反观火枪手,一个月就能上战场,双方真的是没法比。
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统治集团自然也知晓这个道理,奈何他们的败仗打的太多,武器全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重新打造没足够的钱财不说,时间上也不允许,所以只能从库存中拉出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收藏品,用弓弩来替代缺失的火枪。
好在,十字弩这东西制作不复杂,曾经火器没有盛行的时候,十字弩因为训练简单,产量很大,库存很多,数量充足。
由于太平军使用的都是缴获的老式火炮,使用火炮的炮手也是类似满清部队的水准,实际上,19世纪的清军跟17世纪的欧陆军队水准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说,清军的战斗力落后西方整整两百年,不过当时清军由于大量采购先进火器,武器方面并没有落后多少,两次鸦片战争满清军队不是败在武器上,主要还是人的因素。
士兵怕死,上层腐败,这种国家拥有再好的武器也不过是个送快递的料。
由于火炮的落后和炮手的业余,当太平军的细长红线出现在波兰第一军团士兵视野中时,火炮声渐渐停息下来,后世排队枪毙电影中常见的步兵前行火炮伴随而进,对于太平军而言是打不出来的,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火炮准头太差,误伤的概率太大,步兵进攻的时候火炮都会停止炮击。
炮声停下来后,波兰士兵在军官的呼喝下,从防御掩体中站起身来,掩体前面胡乱堆放的木桩并没有阻碍太平军线列步兵的前行,这些木桩更多的用途是组织骑兵突击和阻碍步兵集群冲锋,对于列队漫步前进的部队用途不大。
踏着鼓点声的太平军渐渐接近到了百米有效射程之内,这时,波兰第一军团的掩体后面响起了零散的火枪射击声。
感谢邪丿皇灬逍遥打赏100币
感谢九转圣神打赏100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76 进攻下
(全本小说网,。)
火枪的最佳射击距离是50米,因为只有在这个距离内,使用燧发滑膛枪的士兵们才有一定把握瞄准目标,而不至于开火后都不知道子弹会飞到哪里去。
但是,滑膛枪在百米内的距离,铅弹就已经可以狠狠射入人体造成致命伤了,这也是火枪刚刚流行起来时,惜命的火枪兵往往会站在百米距离开外抬枪对射,结果打了半天双方死伤的人极为有限……
能杀人的前提,首先是要能打到人……
当然,人类是会学习进步的,战争频繁的欧陆统帅很快发现了这种战斗方式的低效率,开始渐渐拉近交战距离,直到18世纪线列战术发展到巅峰时刻,50米交战对射距离成为欧陆各国的共识,除了英国那种不按照常理出牌拼死顶着枪口前进的特例外,大多数国家都会在50米左右的距离外排队枪毙。
此时,波兰人还没有50米射击的概念,只是按照理论上的滑膛枪最大有效杀伤距离来作为标准,所以太平军战列线刚进入百米就扣动了扳机。
噼里啪啦火枪射击声打的热闹无比,那些拿着弓弩的波兰士兵则无趣的拿着弓弩预备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第一军团确实比其他新组建的常备军强出一大截。
起码,士兵们能坚守战场纪律,这一点看似简单,在封建色彩没有褪色的17世纪,可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情,只有各国精锐才能普遍做到。
百米距离的射击,只给太平军造成了两位数的伤亡,对于数千人推进的战列线而言,真的可以算是九牛一毛了。
一顿自由射击后,掩体后的波兰火枪兵开始忙碌的装填弹药,他们的动作由于紧张和业务不熟练,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意外’。
结果,第二次射击时,有超过一成的火枪兵没能将自己枪膛里的铅弹打出去,这一成火枪兵中,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扣动扳机没有击发后,再次重复之前的装填动作,而不是检查枪膛……
可以预见,这些波兰火枪兵在这场战斗中,再也别想打响手里的滑膛枪了!
这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常态,也是历史上英军极其重视第一次齐射的原因,无论多么精锐的火枪列兵,只有第一轮齐射是最整齐的,随后的装填在散布着死亡气息的战场上,士兵们很容易在各种负面情绪下出现失误,结果就导致各种意外发生无法开火。
每一轮齐射后都会出现这种概率,人类终归不是机器人,这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齐射的次数越多,同一横截面下能开火的滑膛枪越少……
这种情况是普遍意义的,精锐部队只能降低这种概率而无法杜绝,哪怕是太平军士兵,没有紧张的情绪,也有极小的概率在多次装填下出现失误,只需要一次失误,装填弹药就需要重新来过,很显然,在战场那种争分夺秒的情况下,大部分士兵没有慢条斯理重新清空枪膛装填的耐性。
所以说,太平军线列步兵同样注重前几轮齐射的质量。
他们没有在百米距离内开火,仍然踩着鼓点挺胸抬头前进着,八十米,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
在不足五十米的距离下,太平军线列步兵终于可以瞄准目标了,于是,太平军的战列线停了下来,第一排士兵站立举枪瞄准一气呵成,随即在军官挥下的指挥刀命令中,扣动了扳机。
成片的铅弹将露出半个身子或者一个脑袋的波兰士兵打的人仰马翻,很多挺身正在抛射弓箭的波兰弓箭手,身子一软趴在了掩体上,暗红色的鲜血很快淌满了周围的泥土。
十字弩和弓箭手虽然加入了进攻的序列,但对太平军造成的杀伤力并没有预想中那么可怕。
火枪的齐射将很多想要射箭的波兰士兵击倒,大大降低了波兰人的火力投送。
第一排太平军线列步兵齐射完毕后,原地装填弹药,第二排线列步兵踏前两到三大步,在军官的命令下统一举枪瞄准射击!
不足10秒的间隙,又一波弹雨铺天盖地的砸在了波兰人的阵线上,即便他们有掩体遮护,大多数铅弹都没有命中目标,也让露出半个身子和脑袋射击的波兰士兵死伤狼藉。
掩体只是降低波兰士兵受攻击的面积,而不是将他们完全遮护住。
第三排太平军线列步兵在齐射过后,紧随而至,走到队列的最前方,打出第三轮齐射!
这时候,第一排士兵基本上也完成了燧发滑膛枪的装填,在军官的命令下继续踏前,太平军使用的正是近代排队枪毙常用的徐进射击法。
一边开火一边前进,用火力压制敌方的火力,并渐渐拉近距离。
第一军团的波兰士兵依托掩体顶着成片的弹雨,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平军战列线,心中不禁产生了动摇。
此时,防御掩体后方已经躺满了被命中的尸体还满地打滚哀嚎的伤员,对波兰士兵的士气打击极大,理论上,依托掩体的波兰士兵即便武器相对落后,也能在对射中打出占据优势的伤亡比。
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波兰士兵根本不敢露头射击,或者是射完一次后,就哆哆嗦嗦的在掩体后面趴着,也不知腿软还是手软,无论如何也爬不起面对直射的枪口……
这就导致了波兰阵线的对射火力大大削弱,掩体可以保护士兵,但同时也让士兵们有了一个怕死的庇护所,不像空旷的野战,士兵们除了尽一切可能装填弹药开枪外,没有其他选择。
因此,掩体对于没有足够勇气面对死亡的士兵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渐渐地,太平军线列步兵已经逼近到了不足30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燧发滑膛枪的杀伤力可以说完全发挥出来,太平军线列步兵几乎可以做到超过九成的命中率,波兰士兵的伤亡直线上升!
这时候,波兰第一军团阵地上的士兵心里那根弦已经蹦到了临界点上,距离崩溃已经不远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掩体后面的小贵族基层军官突然爆发出狂热的呼喊声,发动了反冲锋,一马当先带头跳出了掩体,挥舞着冷兵器向并不算远的太平军线列步兵杀了过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77 种族优越感的产生
(全本小说网,。)
波兰立陶宛王国第一军团的统帅深知己方与太平军在武器和士气上的差距,自然也做好了奋力一搏的准备。
第一军团的高层将领们在研究了太平军崛起以来的战例后,发现太平军的火枪线列十分擅长近距离齐射。
诚然,这种打法对于现今所有的部队都是致命的,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面对近距离的弹雨瓢泼洗礼后,还能继续战斗下去,可以说,这种打法在野外几乎是无敌的象征!
可惜,近距离齐射不是任何人都能玩得起的,对纪律和士气的要求高的让人瞠目结舌,开火前走不到敌军阵线那么近的距离,反倒会先一步被敌军射崩……
好在,第一军团并不需要在野外面对太平军,他们的士兵只需要呆在掩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