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调皮,族学先生常常被气得愤然离去,谭老爷若肯帮忙,在下感激不尽。”
  “薛夫子严重了,谭某能力卑微,承蒙你看得起,便去瞧瞧吧。”
  谭盛礼问了几句孩子们的情况,把日子定在国子监考试后,薛夫子拱手应下,欣喜之余又倍感歉意,以谭盛礼的品行,入国子监做老师都绰绰有余,被自己邀请去教那些个不争气的纨绔,他道,“有件事还望谭老爷知,在下赠与请帖实属钦佩你品行,和此事无关。”
  “我明白。”
  谭盛礼对薛夫子并不是一无所知,薛夫子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突遇意外后如坠云端,换了旁人许是承受不住此种打击的,他很快振作起来,然后辞官进学堂教书,心气平和,坚韧不拔,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而且从乞儿口里得知,比起教人学问,薛夫子更注重实际,带乞儿他们出门就是涨见识去的。
  对普通读书人子孙来说,认字算数不难,难的是开拓眼界。
  薛夫子因材施教,做得很好。
  以防谭盛礼误会,薛夫子又道,“说来惭愧,我虽为夫子,能教天下人却不能教子嗣近亲。”
  他小儿子今年六岁,也在族学,许是老来得子,自己平日难免纵容些,哪晓得养出个无法无天的性子来,伙同他几个堂兄差点把族学烧了,委实令人烦忧。
  “谭某亦是。”谭盛礼深感其无奈。
  和薛夫子约定好出城赏花的时间就回去了,谭振兴几兄弟要参加国子监考试,甚是紧张,尤其是谭振兴,生怕考差了给谭盛礼丢脸,若有排名还好,再差总不至于倒数,怎么说自己也是举人,国子监里还有没过乡试的秀才,论才学肯定在自己之下,不用担心倒数出糗。偏偏没有排名,也就说他哪怕不是最差劲的,但可能因为国子监老师护短包庇自己学生,而说些似是而非的评价引导旁人误会自己是倒数。
  人心难测,谁知道国子监的老师是否公允。
  于是,他又发出考前必问问题了,这次不能问过或不过,他只能问,“父亲,你说我会不会是倒数啊。”
  楼里所有举人里他只看过谭振学和谭生隐的文章,虽有看过方举人文章,在他眼里那和谭振学的没差,水平在他之上,除去这三人,其他人水平如何他不知,难保不会是倒数。
  如果是倒数,打死他都不去,在绵州丢过脸了,犯不着把脸丢到京城来。
  谭盛礼研墨,歪头看他,认真道,“不会。”
  啊?谭振兴错愕,随即狂喜,“真的吗?”他真的不会是倒数?
  “嗯。”
  谭振兴信心骤起,豪迈道,“那我要去。”只要不是倒数就不怕,嘿嘿嘿。
  刚还苦大仇深,突然又笑容灿烂如花,谭盛礼嘴角直抽搐,叮嘱谭振兴,“国子监的老师德高望重,你需恭敬待之,莫一惊一乍失了分寸。”谭振兴的文章,惊艳四座也有可能,以他喜怒于形的性子,谭盛礼担心他嘻嘻嘻嘿嘿嘿笑得背过气晕倒了。
  要是那样才丢脸呢。
  “是。”谭振兴沉浸在自己不是倒数的喜悦中,贪心地又问,“父亲,你说我会试能过吗?”
  会试考倒数他不在意,过了就是进士,比天下很多读书人都强,谁会在意名次呢。
  谭盛礼动作微滞,眸色深沉下来,谭振兴惊觉不对劲,瞬间老实,“不问了不问了。”会试考试就要等考前再问,现在离会试还有好几个月呢。
  谭盛礼不再看他,研好墨提笔写信,完了让托谭振兴给陆甘通送去,陆甘通固执认死理,自己如果亲口和他说此事,哪怕心里愿意嘴上也不会承认,谭盛礼想让蒋举人去劝,又怕不小心连累两人关系,思来想去,还是自己写了信送去。
  谭振兴不喜欢陆甘通,但心情好,哪怕不喜欢脸上也乐呵呵的,信里内容他没看,送完信回楼上,到四楼时被陆甘通叫住,“大……大公子……”
  陆甘通结巴了。
  谭振兴回眸,居高临下的看着神色复杂难辨的人,“何事?”
  “我……”陆甘通手里还捏着信,是谭盛礼写给他的,谭盛礼向他赔罪,说当时行事没有顾及他情绪,郑重地邀请他去国子监考试,字里行间态度诚恳,陆甘通反倒不好意思,其实他也有错,土匪行为恶劣但罪不至死,比起斩尽杀绝,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确实更好。
  他因私怨犯了杀戮,有违仁德。
  谭盛礼没错。
  楼梯口有风,吹得他衣袍翩翩,等半晌都不见他继续说,谭振兴指着楼上,“不说我先走了啊。”
  他瞧不起陆甘通不可一世的嘴脸,然而谭盛礼说他有可取的地方,当时在平州,其他举人缄默不言,是陆甘通再三劝他们提前备好银两,哪怕宁肯被人知道自己不堪向土匪俯首低头的过去也要提醒他们,冲着这点,陆甘通心里还是存有善意仁德的。
  但性格真不招人喜欢,谭振兴咚咚咚的跑上楼,和谭盛礼说了此事,谭盛礼看了眼门口,“无事,看书吧。”
  国子监四季考试的内容和会试差不多,四门功课,经义策论诗文明算,第一场是明算,照以前的经验来看,最难的会放在后面,听说最先考明算,谭振兴暗自松了口气,他明算不差,可和写文章作诗比,明显更擅长后者,越是他擅长的就恨不得越难,这样就能彰显他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心里窃喜,再看试题,从第一道到最后一道,都是能做的,心里大石落地,父亲说得对,他绝不是倒数。


第105章 
  国子监的考棚宽敞,监考官是国子监的骑射先生,据说此人眼里揉不得沙,谁在他眼皮子底下作弊,拉去做箭靶被人射,听闻他监考,国子监的学生们连呼吸都比平日轻,落座后就规规矩矩地等着,目不斜视,连左右人都不敢瞅。
  试题发到手里,监考官开始巡视了,他身形宽大,两步远外都能感受到头顶罩下层阴影,所到之处,考生们噤若寒蝉,目不斜视,脸上露出惊惧之色来。
  唯有谭振兴,沉浸在喜悦里的他咧着嘴,无声大笑,监考官蹙眉,试题面前,能笑逐颜开的人寥寥无几,无外乎前夜醉酒未醒晕晕乎乎的傻乐,然而他不曾闻到酒味,不由得低头细看。
  考卷崭新,连名都不曾署上,完全不知此人笑些什么,他握拳捂嘴轻咳两声,示意谭振兴清醒些,能入国子监参加四季试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既然来了,就该谦逊谨慎,力求发挥自己的水准。
  谭振兴兀自乐得合不拢嘴,并没注意头顶上方的视线,倒是不远处的杨府少爷吸引了他的目光。
  杨府少爷气质出尘,极为惹眼,心地善良的人面相不会差,在杨府少爷看过来的时候,他浅笑颔首,像给朋友打招呼般热络,杨严谨像受到了什么惊吓,脸色发白的低下头去。
  谭振兴疑惑,但看杨严谨轻车熟路的研墨,动作优雅流畅,他回过神来,考棚里眉来眼去有失妥当,忙端正态度,准备答题,笔墨纸砚是他们带的,纸张不算好,用笔不当就易在纸上晕染开,因此谭振兴落笔时格外小心,尽量不拖沓,不顿笔。
  共四十道题,什么类型的题都有,和谭盛礼讲的大同小异,即使有难度也难不倒他,谁让谭盛礼博学呢,除了《九章算术》还讲了其他算经类的古籍,内容深奥难懂都能被讲得浅显易懂,这四十道题的难度,远不及谭盛礼布置的功课,难怪父亲答应薛夫子出城赏秋,怕是料到题不会太难。
  想想也是,各地的读书人齐聚,试题太难打击到众人信心怎么办?不愧是最高学府,有教无类,考虑事情周全,他轻轻展开纸,提笔开始答题,题难比的是学问高低,题易比的是心细与否,他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务必做到没有丁点存有争议的地方。
  他不知道时辰,停笔时,纸张写了满满当当的字,为节省纸张,他的字稍稍偏小,但字迹工整,看着甚是赏心悦目,搁下笔,但听旁边咚的声,有人栽倒了,直直栽倒某人的脚边,而那某人,站在自己旁边,谭振兴下意识的抬眸,就看那人肤色黑如炭,眼神沉如水,不是主考官又是谁?
  他抖了个激灵,佯装低头整理笔砚,朗声道,“交卷。”
  边说话边拿起自己写的考卷使劲吹,生怕墨水晕染拖累他成绩,不是倒数,卷面亦不能太难看了。
  然而无人理会他,主考官抽回腿,目光冰冷地看向地上的人,怒斥道,“做什么呢?”
  主考官姓孟,箭法高明据说能百步穿杨,出了名的严厉,国子监就没学生不怕他的,听闻他的声音,倒地的人惊慌失措爬起来,双腿不受控制的战栗,害怕说实情落得个剽窃的名声,低若蚊吟道,“没,没事,打瞌睡。”
  孟先生:“……”
  再去看其他人,个个埋头审题,安静非常。
  偌大的考棚,在他注视下就剩下笔落纸上的沙沙声,谭振兴心头侥幸,得亏自己运气好,题已经答完了,否则被主考官这么吓,别想静心答题了。
  孟先生垂眸,视线重新落在谭振兴的考卷上,他识字不多,算学平平,不敢相信自己会守着个人看他落笔到收笔答完所有试题,太不可思议了,竟忽视了周围还有其他考生,视线往上,孟先生看向谭振兴的嘴角,微微上扬着,难掩喜色,他做了无数次的监考官,生平头次碰到含笑答完所有题的。
  谭家人,学问深不可测,品行高不可攀。孟先生想起这句话来,不知谁说的,国子监有人深信不疑,有人嗤之以鼻,此刻看谭振兴的考卷,他隐隐相信是前者,望了眼高处记时燃着的香,看了眼周围人的考卷,不偏不倚,恰好看到栽倒在地的考生的考卷。
  仅做了两题,孟先生皱眉,题很难吗?
  他看着,考生更是紧张,从孟先生站来边上他就紧张了,紧张得浑身颤抖,字迹歪歪扭扭难以入眼,脑子更像浆糊无法转动,四十道题,答完两题已是极限,有心硬着头皮请孟先生去别处瞧瞧,哪晓得发现孟先生在看隔壁考生答题,顺势望去,他发现谭振兴神情专注奋笔疾书,按耐不住好奇想窥视他考卷写了什么引得孟先生驻足不去,哪晓得没坐稳,栽了。
  注意到头顶的灼灼眼神,他更紧张了,连握笔的手都剧烈颤了起来。
  孟先生:“……”
  隔壁考生下笔如有神,作为东道主的国子监学生不好好思考试题竟有心情打瞌睡,只怕难以成材,再细看其考卷,字迹不如人就算了,速度也比不上,丢国子监的脸。
  他阴沉着脸,又去看其他学生,着重看国子监学生的考卷,然而转了圈,没有找到比谭振兴考卷更好的,他作为骑射课的先生,不精通算学,却也了解点门道,论算学好与不好要比看文章容易,试题会不会做,学生自己心里门清,能连续的答完所有题,谭振兴必然是成竹在胸的,他走了圈,最后又停在谭振兴身侧,弯腰收他的考卷。
  考试采取不糊名的方式,谭振兴交完卷就收拾起笔墨纸砚走了,走前还把桌椅板凳擦拭了遍,安安静静的沿着走廊走到最前边弄堂,回眸静望,等谭振学和谭生隐过来,才和他们说说笑笑的离去。
  “我看到杨府少爷了。”谭振兴说,“他给我打招呼来着。”
  甬道上,谭振兴回想杨府少爷礼貌又不失警告的眼神,赞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杨府少爷出身富贵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