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晙阿哥祖孙两个,也亏得是祖孙两个。
  否则皇上真不知道要不要“封口”。
  什么叫“玛法,你看到大美人姐姐,一定喜欢。”就算是有男子喜欢男风,那也是男风,男扮女装算什么“特殊爱好”?
  皇上万分不能接受,用他五十多年来做皇帝的定力,收起来乖孙孙带回来的书本儿,在乖孙孙瞪大的眼睛面前,郑重地表示,“这不是弘晙阿哥的年龄应该看的书,等长大了再看。”
  弘晙阿哥……眼睛盯着他的书本儿,那个不舍。
  他的小杂书,他还没看一眼,还没捂热乎,可是玛法今天不开心,要顺着玛法,哄玛法开心。
  弘晙阿哥万分不舍地把视线从小书本上移开,玛法行驶“长辈”的权威,孝顺的弘晙阿哥没奈何。
  但是皇上不光行驶“长辈”的权威没收了弘晙阿哥的小杂书,还严令弘晙阿哥看美人儿。
  “弘晙的额涅让弘晙抄写的《金刚经》,知道什么意思不?美人枯骨,看人不可只看皮相,就是单纯的喜欢也不行。”
  “看人,用人,首先要考察才能,品德,忠心,形势……玛法不是都教导过弘晙?”
  弘晙……大大的不服气。
  弘晙阿哥喜欢的大美人都是有才有貌有内涵。
  “玛法,大美人姐姐不光长得美,还大方可爱,大美人姐姐的骨相也好,就是老了,“枯骨”也好看。”弘晙阿哥觉得玛法的看法不对,有偏见,他应该给玛法指出来。
  亲玛法那个气哟。
  小家伙还知道“骨相”?还“枯骨”也好看?还认为他不够心胸宽广?
  亲玛法气得失去理智,不讲道理,耍赖。
  “眼见为实,玛法没见过那样子美的‘不裹脚女子’,玛法只知道,弘晙阿哥今天的大字还没写。”
  “用过晚食不饿的话,就回去洗漱练习大字。”
  弘晙……
  弘晙阿哥的满腔热情,满心孝顺,遭受来自玛法的“无情打击”,也蒙圈儿。
  洗漱后铺纸练习大字,写完大字给阿玛写信,恨不得抱着阿玛大哭一场。
  阿玛,弘晙委屈啊。阿玛,大美人姐姐们长得再美,只要裹脚玛法就不喜欢,弘晙也不喜欢美人儿自残裹脚,可是弘晙今天发现一个不裹脚的大美人,弘晙喜欢。
  他们都说大美人姐姐是陌生人不让弘晙抱抱;弘晙和玛法分享,玛法又说“红颜枯骨”,还是不让弘晙喜欢……玛法还没收了弘晙的小杂书……
  玛法不开心,弘晙给玛法讲故事,夸玛法聪明,可玛法还是不开心。阿玛,那些文人坏坏啊,阿玛,我们要把他们送到万万里之外,送到其他国家学习,送到敌人的地方,去念叨敌人。
  阿玛,大美人姐姐神清目正,不是坏人,大美人姐姐喜欢弘晙,长得好,气质也好,阿玛,弘晙相信玛法只要看到大美人姐姐,就会喜欢她,可是弘晙不知道大美人姐姐的名字,不知道去哪里寻找……
  阿玛,弘晙委屈啊,弘晙和玛法说要去参军,去做水军,玛法不同意,还说要等弘晙长到和他一样高……
  阿玛,弘晙要长到十二三岁,也没有玛法高啊。阿玛,弘晙十岁就要去打仗,明年参军正好啊……
  阿玛,弘晙想阿玛……
  满心满眼的委屈,满心满眼的想阿玛,弘晙阿哥写着写着,眼泪花儿冒出来。
  阿玛最讲道理,阿玛最疼弘晙。阿玛是去年的这个时候离开京城南下,给玛法过完六十大寿的时候,快一年了。弘晙长高了,长胖了,天天读书,季考考了门门九分……阿玛都没看到
  弘晙喜欢的美食,喜欢的美景,美人儿,阿玛也没吃到,也没看到……弘晙阿哥吸吸鼻子,用左手揉揉眼睛,想起十三叔说阿玛也曾经随玛法南下巡视,他现在走过的地方,都是阿玛曾经到过的地方,心里安慰,继续给阿玛写信。
  阿玛等着弘晙,明天龙舟出发去宁波,弘晙很快就到宁波做大船……
  四福晋默默地看着儿子哭着写完信,封好蜡,领着他洗手,“坐上大船就很快了,弘晙很快就能看到阿玛。”
  弘晙阿哥眼里含着泪花儿点头,皱巴着小鼻子上床,睡着了,眉眼间还带有一丝丝难过的神色。
  四福晋瞧着儿子伤心的小模样,心疼。
  小孩子出来京城,一路上眼见各种风景美食美人的兴奋劲儿一过去,又开始控制不住地想阿玛。
  担心四爷身体情况的四福晋只希望四爷可以尽早康复,守着儿子轻轻唱着摇篮曲,一直等到他眉眼皱着的痕迹松开,睡踏实了才离开。
  第二天大船继续南下,弘晙阿哥却是彻底焉巴。
  在龙舟上欣赏钱塘日出,想阿玛,十四叔说他阿玛看过钱塘日出,弘晙阿哥说,阿玛现在一个人日出。
  观看吴山日落,想阿玛,十三叔说他阿玛看过吴山日落远景,弘晙阿哥说,阿玛想和弘晙一起看日落,还伸手“摸摸”吴山头上的太阳,让太阳告诉他阿玛记得看日落。
  十三叔和十四叔……心疼,可是,小儿稚气,实在让他们……好想笑。
  龙舟上的气氛莫名古怪。小家伙太招人疼,可皇上再怎么心疼乖孙孙,还是咬着牙不松口有关于“大美人儿”“小杂书”的事情,只命令十三儿子和十四儿子多陪陪乖孙孙。
  十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不是他们不想陪,是小侄子说了,看到十三叔和十四叔就想阿玛。
  四福晋和张廷玉大人面对皇上和两个皇子阿哥的折腾,都是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弘晙阿哥沉浸在想阿玛的伤心里,哪里顾得上“大美人儿”和“小杂书”?
  可问题是,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包括四福晋等人,都知道,皇上也知道,可是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庆幸还好他们在南下去见弘晙阿玛的路上,弘晙不会闹起来偷跑。
  流水淙淙潺潺,弘晙阿哥望着宁波的方向望眼欲穿,龙舟上的人好似都安静下来。
  弘晙阿哥不开心,亲人们担心,整个龙舟上的人都不开心,就连老天爷也好像感受到弘晙阿哥的不开心,一连三四天都是蒙蒙细雨下个不停。
  午后的时光,弘晙阿哥拒绝任何人的陪伴,一个人正在写大字,隐隐约约听到岸边有人弹奏琴曲,侧耳细听,确实是琴曲。
  心里升起一咪咪好奇心,这曲子好像是弹奏给他听的一样,可以听出来弹琴人用了深厚的内力,远远地传来。
  难道是大美人姐姐?弘晙阿哥心里莫名地猜测,小跑来到船舱边打开窗户,趴在窗户上,听得更为清晰。
  “滚、拂、绰、注、上、下……”,可以听出来弹琴人的手法精妙,情感真挚,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犹见淙淙的山泉、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奔涌澎湃,正是千古名曲《高山流水》。
  起,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生动地表达弹琴人在深山茂林息心静听流水琮时的愉悦心情;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其韵悠悠扬扬,宛若行云流水……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
  弘晙阿哥听得入迷,正期待“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到“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澎湃”,再到“激流中之洄澜,飞溅之浪花”的转折,突然听到这般浑厚苍凉,源自秦汉古腔的“康王腔”……
  而且,这样精妙的曲子,搭配这样粗犷的歌声和旷达的歌词,瞬间就变了味道,明显的不搭配啊。
  弘晙阿哥先是小眉头皱巴,然后因为大美人姐姐的“故意”笑出来,大美人姐姐肯定是故意的,大美人姐姐好像画上的智慧美人,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弘晙阿哥小小的开心,大美人姐姐来给他送行。
  开心的弘晙阿哥听着曲子,心里对想阿玛的郁结之情稍缓,还是一样的想阿玛,但是心情舒缓一些,自己找出来他最近学习的乐器,开始用心学习,也要“寄情于乐”。
  自愉快自欢乐的弘晙阿哥不知道,其他人听着这首曲子,知道“大美人姐姐”来历的几个人只觉得牙疼,暗骂这人脸皮忒厚,堪比城墙。
  待听到他唱的歌词,慢慢地脸色变了。
  皇上也是面色凝重。
  开元时期的李颀先生的送别诗,激昂慷慨,以善于描述人物著称,气势磅礴,本诗即为一首代表作。
  陈侯是陈章甫,陈章甫,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因为长期隐居嵩山,在考应制科及第的时候官府没有他的登记户籍,惹出一场风波,因为才华确实好,朝廷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导致他经常住在寺院郊外。
  陈章甫自称“隐士”,李颀作为他的知己好友,作为同样仕途不顺的人,在陈章甫罢官登程返乡之际,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抒发离别情怀,抒发他对好友品德、容貌、才学和志气的赞美,抒发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愤慨……他们可以理解。
  这都和“大美人姐姐”的境遇颇有类似,可是,“长河浪头连天黑”的“长河”……
  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行者和送者,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这明显不对劲儿。
  他们现在,送者和诗词里的一样,坦荡无羁、清高自重,友人畅饮,轻视世事,醉卧避官,寄托孤云,不与世俗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不言而喻。
  可是他们作为行者,并不是诗中的“失意人”。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坐船南下,一路青山绿水作伴,既解决了很多南方官场之事,也有小四阿哥一路上的欢乐……
  现在的大清国,蒸蒸日上,并不是盛极必衰的大唐开元时期。何来的“空叹息”,何来的“失意的惆怅”?何来的,到达目的地后必然要面对的世态炎凉?
  皇上眼神杀气一闪,命令所有人加紧戒备,快马朝杭州、宁波的驻军送信,也是加强戒备,严查行踪诡异之人。
  一时间几个知情人都是打气十二分的精神,侍卫们和护送的船队士兵也是全力警戒。弘晙阿哥还没察觉到,他正趁着难得的雨停,一个人盘膝坐在他甲板上,对着外面的运河水和运河堤坝,岸边的人家……“乌拉瓦拉”。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前朝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
  到了现在,唢呐不再是军中的军乐,也不再是人人害怕,不论婚丧嫁娶、礼、乐、典、祭,老百姓都喜欢听听它那响亮的调调儿,跟着载歌载舞地乐呵。
  但是又因为它一下子太接地气儿,民间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属它的出现率最高,乡村的婚礼或者葬礼上当然没有正规演奏的讲究。
  而且因为唢呐的声音生来就洪亮,烘托气氛的作用远远大于演奏旋律的作用,深得百姓喜爱,老百姓也不管什么婉转悠扬,就喜欢听个响儿。
  导致民间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往往不会注重音准音色,只要响度够了能够吸引人就行,越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