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七零有点甜_清溪-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媛连忙谦虚表示:“没,没有,我才初中毕业,称不上文化人。”
  齐嫂子才不管郑媛的学历呢,说:“你当过老师,那等包子稍微大一点,你可以把包子送去幼儿园,去部队那边当个小学老师也行啊,你有经验,学校肯定愿意收你。”
  郑媛笑:“以后吧,以后再说。”
  郑媛和齐嫂子聊的热闹,包子突然哭了起来。郑媛解开包子的小被子往里面一摸,发现尿布已经湿了。她给包子换了块尿布,把湿尿布递给冯建文,让冯建文把尿布拿去厕所那边洗了,毕竟是在火车上,封闭的空间里,已经尿过的尿布时间长了会发出尿骚味。
  还完尿布,郑媛估摸着包子也饿了,就侧过身揭开了棉袄给包子喂奶。
  这个隔间的人不多,齐嫂子特别有眼力价儿的帮郑媛挡了挡,让郑媛安心给包子喂奶。
  小包子吃完奶以后,大概是兴奋了太长时间,困了,很快就闭上了眼睛,睡着了。包子睡着后,郑媛把包子放在床上,拉开火车上的被子,盖在包子的身上。
  “你这孩子还挺好哄。”齐嫂子小声说。
  郑媛从床上爬起来,笑着点点头:“对,他还挺听话的,不怎么闹腾。”
  齐嫂子称赞:“那你这孩子好,知道心疼娘,以后长大了肯定也听话。”
  郑媛唇角勾了勾,瞥了下冯建文:“希望如此吧”
  早上吃饭早,大约到了十一点,郑媛便饿了,肚子咕噜噜的响。她喊冯建文:“给我拿点吃的吧,你饿了没?”
  冯建文从包里翻出烙的葱油饼,还有蒸好的香肠、丸子、炸小鱼儿,问郑媛:“你能吃凉的吗?”
  郑媛说:“没事儿,不是有热水吗,我一边喝热水一边吃就行。”
  炸小鱼儿和葱油饼的味道都比较重,拿出来后车厢内便飘散着一股子浓浓的香气,引来不少人的目光。
  齐嫂子近水楼台,那味道就更香浓了,一看时间都十一点了,她也觉得饿了。齐嫂子的男人虽然是个营长,工资不少,但齐嫂子家里孩子多,公婆那边也总是要钱,所以齐嫂子家过得并不是特别宽裕。这一次回家,齐嫂子除了准备了路费,其他都是能省则省。回家的路上她只准备了杂面窝窝和咸菜,回部队的时候也是准备的这些。
  她闻着香气,就把自己的东西拿了出来,郑媛一看,便招呼齐嫂子一起来吃。
  齐嫂子哪好意思,郑媛准备的可都是特别好的东西,“不用了,不用了,你们吃你们的就行。”
  郑媛不同意,说:“嫂子您给我讲了那么多部队里的事儿,让我到了那儿不至于抓瞎,我还想着得专门做一顿好饭请一请您感谢您呢。可惜现在是在火车上,啥也没有,只能请您吃这些凉透了的饭了。”
  冯建文也说:“我们带的东西多,根本吃不完,嫂子就别客气了。您一边吃着,一边再多给我媳妇儿说说大院儿里的事儿,您是不知道,她昨晚上因为担心到了那边抓瞎还失眠了,您多给她说说,也能让她安心。”
  这小两口都这么说了,齐嫂子也是个爽快人,便不再拒绝了。


第360章 :火车见闻2
  郑媛做饭的水平还算不错,主要是她用料足,所以调出来的味道好,齐嫂子吃了一口郑媛自己灌的香肠,竖起大拇指夸:“你这香肠是从哪里买的,好吃。”
  郑媛笑:“是我自己做的。”年前家里把养了快一年的猪给杀了,两头猪总共四五百斤,七成的出肉率,也就是两头猪出了得有三百斤肉。那么多肉,自家肯定吃不完,卖了一部分后,剩下的她就自己琢磨着做了灌肠,看着书做的,风干后味道还挺好。
  齐嫂子眼睛一亮:“大妹子你手艺不错啊,咋做的啊?”
  这也不是啥秘方,郑媛便和齐嫂子说了自己的用料,把齐嫂子听得咋舌:“你可真舍得放料!”再看郑媛这一身整齐干净连一个补丁都没有的衣服,就知道郑媛家里过得肯定很不错。
  齐嫂子是穷苦人家出身,她原本觉得郑媛也是乡下出来的,和她是一样的,天然就该凑一块,可看郑媛这做派,却跟那些城里来的姑娘似的。
  大院里随军的家属们来自天南地北的,她们生活习惯不一样,三观不一样,自然就聚不到一块去。一般从乡下来的媳妇儿们凑一拨,从城里来的媳妇儿们凑一拨,两拨人互相还挺看不上。你觉得我不会过日子,我觉得你狗眼看人低,平时两拨人都不怎么来往。
  像郑媛这样,出身乡下,却一副城里人做派,齐嫂子就不知道该把她归到哪个圈子里去了。
  “妹子,我闻着你这边的饭真香啊……我能拿这个菜和你换点炸小鱼儿吃吗?”一个隔壁隔间的男人忽然端着一个饭盒过来了,他说话的时候还挺不好意思的。
  郑媛目光扫过他手里的饭盒,里装的居然是罐头肉,相当稀罕又贵重的东西。拿罐头肉换炸小鱼儿,其实还有点亏了。
  这要是搁在二十一世纪,郑媛就让他直接夹几条小鱼儿走了,这个年代她要是这么傻大方,周围人还指不定怎么看她呢。她其实不是很想吃罐头肉,不过还是答应了那个小伙子,“行啊,这样,你把罐头肉放在桌子上,和我们一块吃得了。”
  小伙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好好啊。”他把罐头肉放在两张床铺中间的小桌子上,坐到冯建文的旁边。
  “大哥,谢……谢谢啊,哈哈。”小伙子对上冯建文的目光,热情的笑容忽然打了个磕巴,这,这大哥看起来有点凶啊,突然有点后悔过来了。
  冯建文淡淡道:“不客气。”
  小伙子悄悄往外挪了挪屁股。
  不过这小伙子是个自来熟,虽然受到了冯建文的冷面威胁,但吃了郑媛做的东西后,也顾不上害怕了,兴奋地连连称赞:“妹子,你手艺真的很好啊,哎呀,这个好吃这个好吃,你这个是怎么做的啊?不用,不用告诉我,我就只会吃,不会做。”
  小伙子一看就是个嘴馋的,嘴还很甜,其实郑媛做的饭什么味道她自己心里清楚,但硬是叫这个小伙子吃出一种绝世美味的感觉。
  郑媛被他逗地一直笑。
  终于,冯建文忍不了了:“这位同志,请问你多大了?”
  “我啊,我二十五了!”小伙子憨憨地笑,他生了一张娃娃脸,一点都看不出他有二十五。
  冯建文说:“那我比你大,你别再喊我媳妇儿妹子了,你该喊她嫂子。”
  小伙子呆了呆,看向郑媛:“妹……妹子……你结婚了啊?你看着还很年轻啊。”
  郑媛乐:“是啊我结婚了,你旁边那个是我男人。”她指指背后睡得正香的包子,“这是我儿子。”
  小伙子看看包子,又看看齐嫂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还以为那是这位大嫂的孩子呢,没想到是妹子你的啊……诶,不是,不是,不能喊你妹子了,得喊你嫂子了,要不我大哥不高兴了呢。”又小声的自言自语,“我说刚刚大哥怎么看着那么凶呢。”
  他虽然是小声的自言自语,但大家坐得近,其实都听到了,郑媛和齐嫂子都忍不住笑,只有冯建文一个人黑了脸。
  郑媛觉得这小伙子性格挺好玩,不太像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被规矩和舆论束缚住了,反而挺跳脱的,就问他:“你是做什么的?这是要去哪儿?”
  小伙子自我介绍说他叫周旭峰,是一名记者,在报社工作,之前上京去采访了,现在准备回报社。
  别看小伙子年龄不大,但全华国他去过不少地方,天南地北的,见识比周围的人多很多。
  郑媛对他还挺感兴趣,问他上京去采访了谁,还问他以前都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写过什么文章。
  周旭峰一一回答了,还和郑媛聊了许多他之前采访的时候遇到的特别有趣的事儿,“我之前去过咱国家的最南边,那边的少数民族特别多,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咱不一样,他们有特别多好玩的习俗。比如有个民族叫摩梭族,他们有个习俗叫走婚。他们民族的男人要想和哪个女人处对象,就在白天和那个女人约好了,半夜去怕女人的花楼。而且他们就算是成为夫妻,两口子也不一起住,就偶尔见个面啥的。”
  齐嫂子听了,眉头一皱,直说:“真是伤风败俗。”显然特别嫌弃,也不喜欢周旭峰聊的这个话题。
  郑媛却挺感兴趣的,笑着说:“我知道这个民族,他们应该属于母系氏族了,在现代社会这种母系氏族真的很少见了。”
  周旭峰眼睛一亮:“嫂子你还知道母系氏族?”
  郑媛笑:“我为什么不知道?我也上过学呀。”
  “你嫂子还给杂志社写过文章呢。”冯建文突然插进话来,语气特别与有荣焉,看向郑媛的目光透着欣赏与骄傲。
  郑媛不好意思的横了冯建文一眼:“说这个干啥?我那是随便写写的。”
  周旭峰惊呼一声:“嫂子你还会写文章呢?!哎呀嫂子,你快和我说说,你写的啥呀?我能看看你写的文章不?”
  齐嫂子也很惊讶:“大妹子,你还会写文章?”
  郑媛摇摇头,客气说:“我就是随便写写,就是一些科普文,这种文也不要求什么文采,你把你知道的东西写出来就行了。”
  齐嫂子不知道什么叫科普文,正想让郑媛给她解释解释,那边周旭峰突然问了:“嫂子是给哪家杂志写的科普文?”他试探着问,“是《科学普及》吗嫂子?”
  “咦?是啊。”郑媛笑,“你猜地还挺准。”
  周旭峰突然激动起来,拳头握着小幅度挥动,眼睛奇亮。
  郑媛挑眉:“怎么了?”
  “《科学普及》的主编是我姥爷啊!”周旭峰深吸一口气,惊喜地说,“我真没想到,坐一趟火车还遇上给《科学普及》杂志写稿子的作者了!”
  要不是男女授受不亲,郑媛的对象就坐在旁边虎视眈眈,周旭峰就要上前抓住郑媛的手狠狠握几下了。他说:“嫂子你是不知道,杂志社这些年特别难,以前很多给杂志社写稿子的,要么出了事儿,要么怕惹事,都不写了,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所以每个月一期的杂志办的特别艰难。”
  郑媛叹了口气,说:“我知道啊,我有段时间没写稿子,贾主编还专门给我写了信,问我的情况。贾主编,就是你姥爷,对吗?”
  周旭峰点头:“对,他就是我姥爷。”他叹了口气,“姥爷还给嫂子你写信了啊?我姥爷就是那样,把这本杂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心要把这本杂志办下去。他觉得只有这本杂志办好了,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才能让更多孩子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建设祖国。”


第361章 :火车见闻3
  郑媛赞叹:“老爷子很有理想。”
  冯建文也说:“老爷子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这个时代的人都在默默努力着,试图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郑媛不禁想,她作为一个重生回来的人,难道重生一回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家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以及再给自己找个如意郎君幸幸福福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吗?
  她明明知道自己的祖国因为落后因为不懂国际市场规则是如何被那些发达国家欺负的,明明知道华国人在国外是如何被外国人歧视和排挤,她都已经重生到这个时代了,难道不能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同胞做些什么吗?
  聊起贾主编,自己的姥爷,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