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七零有点甜_清溪-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包子张着嘴“啊啊”的叫,郑媛笑着逗他玩,玩了一会儿,她的目光忽然定在了小包子的牙床上,喊冯建文:“建文,你快过来看,咱儿子是不是要出牙了!”
  冯建文正在收被子呢,都来不及把被子放回卧室的床上,随手往沙发上一搁,就飞快来到郑媛身边,“哪儿呢,哪儿?”
  郑媛没把手往孩子嘴里伸,她手不干净,就哄着小包子张开嘴,指给冯建文看,“瞧,下牙床那儿是不是有点白?”
  冯建文仔细看,“好像是有点白。”
  郑媛开心地笑,“那就是了,包子开始长牙了!不过也对,都四个多月了,是该长牙了。”
  “长了牙是不是就能吃饭了?”冯建文捏住小包子的小下巴,歪着头看小包子的上牙床,“我看看上面出牙了没。”
  郑媛一巴掌把冯建文的手拍掉,凶他:“快松开,下牙都没长起来呢,长什么上牙啊!小孩子都是先出下面的牙的。而且就算出了牙,也不能吃饭。前六个月只能吃奶,过了六个月倒是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吃一些辅食。”
  冯建文:“……什么是辅食?”为啥他媳妇儿嘴里总是冒出来一些他听不太懂的词儿?
  郑媛一顿,这时候好像还没有辅食的说法,她解释了下:“就是饭,小孩子吃的那些奶以外的东西,就是辅食,比如小米粥啥的。”
  “那六个月以后就能给包子喂小米粥了?”冯建文问。
  “对,六个月以后就能吃了,还可以给孩子喂一点果蔬泥,比如苹果泥、土豆泥、香蕉泥什么的,能够帮助孩子完整营养均衡。”上辈子郑媛以为自己能帮儿子看孙子呢,了解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
  没想到冯建文撇了下嘴,很不以为然,说郑媛这是伪科学:“六个月以前的孩子咋就不能吃你说的那什么,辅食了?你不知道咱乡下有一些人,可能是饿的吧,生了孩子没有奶水,就用小米粥喂孩子?人家孩子也健健康康的养大了,一点毛病都没有。那个谁,冯大壮,我不知道你认识不,咱不是住在那个小树林的东边吗,他家住小树林的西边,就他,就是他娘用小米粥喂大的!”
  “是,确实有的孩子生下来没有奶吃,是吃小米粥长大的。但是,在六个月以前,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没发育成熟,最好不要随便给孩子喂那些辅食。而且六个月以前妈妈的奶水里有抗体,孩子吃了可以增强抵抗力。”
  冯建文:“……抗体?”
  于是,郑媛再给冯建文解释什么叫抗体。
  郑媛:“……”身边突然多了个好奇宝宝,心好累。
  下午五点,郑媛让冯建文看着孩子,她去做晚饭。现在冬天天黑的早,不过家里有点灯了,不用管天几点黑。这是郑媛搬到大院儿住最高兴的一点,现在国家的电力系统还没有铺设全面,大部分乡镇上都没有接电,只能点蜡烛或者点油灯。蜡烛比油灯稍微亮一点,但是都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冯建文买来的电灯泡瓦数太低,拉开灯屋子里也不怎么亮,也就比蜡烛亮了那么一点点,可能还不如郑媛多点几根蜡烛来的亮。
  “咱换个瓦数大一点的电灯泡吧,这个亮度感觉什么都看不清楚。”吃着饭,郑媛和冯建文商量。
  瓦数大一点的灯泡用电肯定要比瓦数低的灯泡多,但是要亮堂的多。不过瓦数再大,发出来的光也是黄色的,郑媛到是想用那种发白光的白炽灯,估计现在没有卖的。
  冯建文不介意家里用电多,大方的说:“你自己看着办就行……知道在哪里买不?”
  郑媛说:“知道,小卖部咱今天去了。”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白天的时候又收拾了屋子还在大院里逛了一圈,吃完饭郑媛就累得想睡觉了。冯建文的状态倒还好,他一个当兵的最不怕的就是累,他让郑媛先别脱衣服,自己去厨房给郑媛烧了一壶开水,倒进盆子里再兑点凉水,给郑媛洗脚。剩下的热水灌进暖水瓶里,正好暖被窝。
  郑媛把脚伸进热水里,感觉全身上下的毛孔都仿佛打开了,特别的舒服。她喊冯建文也过来一起泡一泡,冯建文便搬了个凳子,坐在郑媛的对面,把脚伸进了盆子里。
  两个人的脚挨着脚,你搓搓我,我搓搓你,不一会儿,冯建文眼神就有些变了。
  郑媛注意到冯建文的喉结上下动了动,都是老司机,立马就猜到他怎么了,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你倒是有精力,坐了两天的火车,你都不累啊?”她揉揉自己的胳膊,可能是提行李提的,她感觉胳膊有点肌肉拉伤。
  冯建文踩住她的脚背:“两天的火车算什么,以前打仗的时候,一天行军几十里,那才叫累。”他可惜地叹口气,可惜郑媛累坏了,他要是执意做,估计媳妇儿要恼。
  郑媛哼了声:“知道你的体力好,我反正是不行了,你要是有冲动,就自己解决吧,我可不奉陪。”
  “诶,你不陪就不陪吧,脚丫子能不能老实点啊,你故意的吧郑媛同志,你这么老乱动弹,不是故意拱我火呢!”冯建文脸一板,他媳妇儿心眼儿有多坏他可清清楚楚。
  郑媛被冯建文拆穿,嘿嘿笑了两声,把脚丫子从盆子里提起来:“行啦,我不惹你了好了吧!你自己洗吧,我要睡觉了。”


第371章 :水土不服
  郑媛以为自己这一觉应该能睡得很踏实,没想到刚刚睡着,就听到冯建文喊她。困得要命的郑媛突然被人从梦想里吵醒,脾气立马上来,烦躁地喊了一声:“干什么!”刚喊完,一串小孩子的哭声传入耳中。
  郑媛一个激灵,睁开眼睛,冯建文满脸的担忧,说:“媳妇儿,包子好像病了。”
  郑媛混沌的脑子突然嗡一声清醒了,她几乎是眨眼之间就爬了起来:“包子怎么了?”小包子可怜兮兮地一直在哭,声音没有平时洪亮多了,有气无力的听着就像小猫在哼唧。
  “这是怎么了呀。”看到儿子这么蔫,她的心都揪成一团了。
  “拉稀了,拉的都是水儿,而且他好像很难受。”冯建文手足无措。郑媛睡觉后,冯建文不困,就倚着床头拿出白天借的那本《基督山伯爵》看,这本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和那种严肃文学作品不一样,冯建文很快就看入迷了。要知道他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看文学作品,还是国外的文学作品。
  看了大概有三十多页,他忽然听到了包子的哭声。冯建文如今也是看孩子有经验的人了,尤其对自己儿子的习惯已经了如指掌,他看了下表,这个时间点不是包子应该醒过来的时间。不过也可能是突然搬了家换了地方,包子的作息有些凌乱,这也正常。冯建文没多想,就正常轻轻拍着孩子哼着歌儿哄包子入睡,但包子就是不睡,一直哭闹。冯建文就想可能是尿了吧,小孩子不舒服才会一直哭,稍微掀开一点被子查看包子的尿布,这一看才发现包子不是尿了,而是拉了,而且还是拉稀。
  包子之前一直很健康,身子骨健壮,从来没生过病,冯建文一下子就慌了,立马喊郑媛。
  郑媛上辈子毕竟生养过一个孩子,经验比冯建文丰富,很快就镇定下来。她猜应该是突然换了环境导致包子有点水土不服,多喝点水,吃点药,时间长了应该就好了。
  但郑媛自己毕竟不是大夫,家里虽然常备了包子能吃的药,但妥当的做法还是先带着孩子去医院看一看。
  郑媛也不觉得困了,一边穿衣服一边喊冯建文起床:“这边有医院吧?走,咱带着包子去医院看看。”
  冯建文只脱了棉裤,他穿衣服速度比郑媛还快,自己穿好后还帮小包子穿好衣服裹好褥子。
  “还用借辆自行车吗?医院离这儿远不远?”郑媛套上棉袄,紧接着穿棉裤。
  冯建文说:“不远,咱抱着孩子走过去就行,一会儿就到。”他把包子抱起来,郑媛也穿好了衣裳,翻了翻兜,白天去买东西剩下的钱还在兜里,还有不少,应该够了。
  冯建文看她数钱,说:“不用数了,部队里的医院给军属和军人看病都不要钱。”
  郑媛一把把钱塞进兜里:“那就行……走走走,赶紧的。”
  冬天晚上很冷,打开门,寒风像是裹挟着锋利的刀子吹在脸上。郑媛怕冷,穿上了军大衣,冯建文也拿了军大衣,他没穿,还是裹在了包子身上。
  外面很黑,没有路灯,只有睡得晚的人家窗户里透出来的灯光。郑媛忘了拿手电筒,也来不及回头去拿了,就这样摸黑走,好在还有月光,路上也平整,应该摔不了。
  两个人脚步飞快,尽管冯建文怀里抱着几十斤,脚步也比郑媛快,郑媛紧赶慢赶才赶上。一路上,两个人甚至都顾不上说话,一心赶路。
  本来从家到医院,步行的话需要二十分钟,两个人用了十分钟就到了医院大门口。
  这边军区毕竟是个大区,医院很正规,大楼比金水县的医院大楼还要高一点。郑媛只匆匆扫了一眼,便跟着冯建文疾步进了医院。
  半道上冯建文还碰上了认识他的人,一个小护士,手里还推着小推车,看到冯建文打招呼:“冯建文同志!”
  冯建文脚步一顿,他这会儿心里着急,一时没想起来这个护士的名字,只知道眼熟,应该是认识的。
  护士打量了下冯建文怀里的孩子,以及紧跟在冯建文后面的郑媛,郑媛刚从被窝里起来,急的头发也没梳,只用手扒拉了两下,虽然她颜值还在线,但看起来相当邋遢。
  “你们这是——”小护士皱眉。
  冯建文说:“我儿子病了,我带他来看病。”
  护士问:“孩子怎么了?多大了?”
  “拉稀,四个多月。”冯建文说。
  孩子虽然小,但拉稀是小孩子的常见病症,急诊科这边就能处理,护士帮冯建文喊了一个大夫:“孟大夫,您有空吗,这边有个病人,四个月,拉稀。”
  孟大夫是个女性大夫,之前就常看小儿科,她过来掀开褥子看了看小包子,问:“什么时候开始拉的,拉出来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的?孩子的精神状态怎么样?”
  尿布是冯建文换的,他比郑媛更清楚这些,所以由他回答了大夫的话。他说完,郑媛补充:“我们是今天才到这边的,之前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包子一直挺精神的,我们吃晚饭的时候还没事儿,突然开始拉稀。大夫,孩子是不是水土不服了?”
  孟大夫给孩子做完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确认了病症:“就是水土不服了。”她有些责怪地说冯建文和郑媛两口子,“孩子还这么小,你们就敢带着他坐两天两夜的火车?亏得你们儿子长得壮实,其他敏感点的孩子,说不定你们上火车第一天就开始拉稀哭闹了。”
  冯建文不好意思的笑笑,是他一力主张郑媛跟他回部队的,没想到害得儿子水土不服了。
  孟大夫给孩子开药,“没事,就是水土不服而已,大人突然换个地方还有水土不服的呢,更何况你们孩子那么小。吃点药,适应适应坏境就好了。孩子拉稀,别忘了多给孩子补充点水分。”
  “好好好。”冯建文和郑媛连声应了。
  孟大夫把药方撕给两口子,冯建文接过后去拿药,郑媛把药方从冯建文手里抢过去:“我去吧,你还抱着孩子呢。”
  郑媛离开后,孟大夫也走了,她还得去给下一个病人看病,小护士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