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七零有点甜_清溪-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奶奶——妈妈——”
包子突然出现在门口,在门口一停,看到郑媛后,“蹬蹬蹬”跑了过来,扑进了郑媛的怀里。
“怎么啦?”郑媛把旗袍放到旁边床上,抱住自家的小肉团子,把他搁在自己腿上揽着,“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包子说:“爷爷来了吗?”
他这是知道今天家里来人,特意早起了。郑媛和马奶奶都笑了,郑媛摸摸他的脑袋:“乖,还没来呢,你要不回去再睡一会儿?”
包子蹭在郑媛的颈窝里,摇摇头。
“那就去刷牙,咱一会儿就吃饭了……爸爸起了吗?”
“爸爸起来了,在刷牙。”包子说。
郑媛把包子放到地上,推了推他:“那你快去,和爸爸一起刷牙。”
哄走了包子,郑媛问马奶奶:“如果不穿旗袍,那您今天打算穿哪件衣服啊?要不我来给您参考参考?”
马奶奶笑:“不用你,我自己挑就可以了,你快去看看饭好了没,都多大会儿了,锅该开了!”
“哎呀!”郑媛一拍脑袋,赶紧跳下床,“我差点忘了。”拔脚就往厨房跑。
今天的早饭是大米粥,煮鸡蛋,和郑媛之前腌好的小咸菜。郑媛的咸菜那可是一绝,不止家里人爱吃,马奶奶也很喜欢这一口。
碗筷摆好,马奶奶那边也换好了衣服。
这一身衣服也是刚做的,圆领对襟绣花袖子微阔的酒红色褂子,下面搭配一条黑裤子和黑皮鞋,又鲜亮又喜庆,她头发仍旧披散开,只是把头发绕在耳后,为防止碎头发往前面落,还在耳后卡了个卡子,脖子里她还搭配了个裴翠的平安扣项链。
见郑媛看她领口的项链,她摸摸平安扣,笑说:“这是以前,远舟送我的。”
郑媛乐了,她眼神点了冯建文一下:“那巧了,建文他也送了我一个。”说着,就从领口里面把吊坠露出来。
第592章 :未来
这吊坠还是结婚前冯建文送的,运动的时候,郑媛一直没敢带,也就是这两年,她才把坠子带上。
吊坠是冯建文不知道从哪里买的,水头非常好,很漂亮。
马奶奶瞧瞧郑媛的吊坠,忽然笑道:“要不怎么说咱们两家有缘呢!远舟和你家建文竟然想到一块去了,瞧咱俩的这个吊坠,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研究完吊坠,就坐下开始吃饭了,马奶奶喜欢郑媛的小咸菜,咸里带点甜,微辣,咬起来咯吱咯吱的,口感非常好。她说:“这以后到了美国,就吃不到你腌的小咸菜了。”
“怎么吃不到了,您走的时候可以带一点,等以后我还可以给您往美国寄。”郑媛给包子和知新剥好了鸡蛋,递给他俩。
“咸菜能带去美国?”
“咸菜当然是可以的,一般不让带肉制品和生的水果蔬菜,家里腌制的咸菜是可以的。”郑媛以前经常去美国,海关不让什么东西过让什么东西过她一清二楚。
“那行,我走的时候一定带着点。”马奶奶说,“我啊,就怕到了那边吃不习惯。也不知道那些美国人,吃的饭和咱一样不。”
郑媛于是给马奶奶科普了一下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一家子,尤其是包子和知新两个孩子,都竖着耳朵听得很认真。郑媛见他们作为观众如此专业素养,就忍不住多说了点,说完饮食习惯,又说了说他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政治形态等。
“你这些……都是听收音机听来的?”马奶奶问,她记得经常见郑媛捧着收音机听,那收音机里叽里呱啦,说的全是她听不懂的话。不过虽然是疑问句,马奶奶却没有需要郑媛回答的意思,她继续说,“我小时候,就是民国的时候,还见过那些外国人呢,知道的却还不如你多。”她小时候还想上教会学校来着,只可惜她爹没让。
“奶奶,你见过外国人?”小包子紧追着马奶奶问,他连饭都顾不上吃,满眼的好奇,“外国人和咱们长得一样吗?”
郑知新也很好奇,他说:“应该是一样的吧?咱家养的鸡就长得一样,天上的小鸟儿也都是一个模样,人应该也都差不多。”
“哪能把人和动物比啊。”马奶奶被逗乐了,摸摸知新的脑袋,忽然笑容一顿,若有所思,“你这样比……也不错,外国人和咱确实都是人,都生了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但是啊,说一样,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他们的眼睛更大,眼窝更深,鼻梁更高……总之,你只要见到,就能一眼认出来不一样。”马奶奶把小时候的记忆翻出来后,说。
小包子皱皱眉,不太能明白马奶奶话里的意思,他想了两三秒后,说:“那我以后一定要去外国看一看外国人。”
郑知新飞快举手,大声说:“我也要去!”
“行,我以后带你去。”别看包子人小,口气倒是挺大。
郑媛笑眯眯的:“那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学习好了才能出国。”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想到,仅仅十年,包子真的考上了国外的大学。而郑知新,幼时的豪言壮志却成了戏言,他走上了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的道路。从此,俩孩子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他们各有际遇,各有精彩。
第593章 :接机
吃完了早饭,马奶奶就要去飞机场接人,郑媛和冯建文肯定不放心马奶奶一个人去,但如果郑媛和冯建文两口子都去了机场,家里的四个孩子肯定不能留在家里。但是包子和知新还好说,这俩孩子都大了,可以自己走,但是双胞胎还太小,只能抱着,十分不便。
最后商量决定,郑媛陪着马奶奶去机场,冯建文在家照看孩子。
其实让冯建文在家照顾四个孩子,郑媛是非常不放心的,但冯建文却说:“马奶奶的家人都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可能有些习惯有些观念已经和那些美国人趋同。你比我更了解那些外国人,你去比我去更合适。”
“都是华国人,生活习惯哪里那么容易改变。”郑媛失笑,有些习惯是刻进骨子里的,根本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不过郑媛还是按照冯建文说的,跟着马奶奶一起去了机场。
二十一世纪京城机场修建的非常大也非常现代化,但那已经是经过几次扩建之后的规模,据说这座机场刚刚建成的时候,甚至只有一座候机楼。
郑媛陪着马奶奶来到机场接机处,上午八点半,周围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举着小牌子,牌子上面写着人名,有的是汉字,有的则是日语和英语。
郑媛还在这儿看到了外国人,看模样,有些像犹太人。刚刚开放的华国外国人非常少,周围人都跟看啥稀罕动物似的看他,有那大胆的,甚至还一边看着他一边指指点点的跟旁边人说话,非常不礼貌。但这个外国人好像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把周围的视线全都当成了空气。马奶奶也看到了,还跟郑媛说:“忘了把包子和知新带过来了。”
郑媛摇失笑摇头:“今天还是算了吧,咱们改革开放后,肯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不愁没机会间。”
马奶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是。”顿了下,她看向周围人手里举着的牌子,问郑媛,“咱要不要也写个牌子?”
“奶奶,您还怕爷爷认不出您吗?”郑媛笑起来,“人家那都是接不认识的人才写牌子。”
马奶奶踌躇道:“我……我……我这……都二十年了……”二十年了,早就物是人非,马奶奶真的怕路远舟再见已经认不出她。
郑媛看懂了马奶奶的担忧,她握住马奶奶的肩膀,用了用力气,说:“奶奶,放心吧,我见过您年轻时候的照片,您跟当年一点都没变!爷爷肯定能认出您。您要是真不放心,那咱写一张也行!”
马奶奶立马说:“写一张!写一张!”
这东西也不是说写就能写的,她手里没纸没笔,只能另想办法。这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出来了出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出站口。马奶奶也顾不上小牌子了,目光紧紧盯着里面,生怕错过了自己想要找的人。
第一个从里面出来的是一个黄种人,第二个也是,紧接着,旁边一个喊着日语的人兴奋地挥了挥手,郑媛和马奶奶才知道,这一趟进场的飞机来自日本。
第594章 :私下交易
马奶奶露出失望的神情,郑媛安慰她:“别着急,今天爷爷肯定会来的。”
这次下飞机的主要是一个来华国考察的日本考察团,里面人非常多,旁边的小同志接到人以后,手里的牌子就没用了。
他把牌子一叠,就要扔到旁边垃圾桶里。被郑媛喊住:“这位同志,这个牌子,你们要是不用了借我一下行吗?”
小同志想都没想,就把牌子递给了她,甚至连寒暄都没有,就着急忙慌地到那个日本日本考察团旁边做翻译去了。
这个小同志的牌子是个纸壳子,正面写了几个日语,反面是空白的,正好可以废物利用。有了纸,还缺笔,笔倒是很好借。这年头国人流行胸前兜里别一支笔,多的可能别两只三只,郑媛转头就从一位穿着中山装的男同志那里接到了一支钢笔。
做好牌子后,郑媛来到马奶奶身边,给她看自己的劳动成果。马奶奶笑:“还是你有法子。”
飞机来了一架又一架,人潮一波过一波,时间渐渐过了一个小时,她们等的人还没有来。
马奶奶大概是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马上就要和亲人重逢这一件事上,都没有感觉到累,但郑媛心里有数,她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太太,站了一个多小时,怎么可能不累。于是劝马奶奶:“您到旁边休息会儿吧,我在这儿举着牌子就行。”
马奶奶不愿意,她执意站在这儿等。郑媛无奈,又说:“爷爷来了要是看到您累倒了,他难道不心疼吗?奶奶,您休息一会儿就行,一会儿您再来这边等行不?”说完,她也不管马奶奶答应不答应,不由分说地扶住马奶奶的胳膊,硬是把她架到了能坐下休息的地方,“您就在这儿坐一会儿,放心吧,我看爷爷他们得过会儿才到,您肯定不会错过的。”
好不容易哄走了马奶奶,郑媛百无聊赖地观察周围的人群,突然,她看到一个外国人和一个华国人飞快地交换了什么。如果她没看错的话,交换的应该是外币和大团结。
换完了以后,华国人满面喜气地飞快离开了,待他走了以后,外国人把刚刚放进包里的钱掏出来点了点,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他把钱重新放回了包里,同时抬头看了下周围,碰巧撞上了郑媛的目光。外国人朝郑媛微笑点了点头,抬脚离开了。
就在这时,郑媛耳边突然出现一个声音:“那是偷换外汇的。”冷不丁吓了郑媛一跳。
“哎呦。”郑媛惊呼一声,往旁边躲了一步,转头。
“吓到你了?”一个年轻的扎了条马尾辫的女同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抬头朝刚刚交换了钱的那个外国人抬了下下巴,“我刚刚看到你在看他……”她解释道,“最近咱国家好多人出国交流,但是国家给的外汇太少,不够用,去银行,银行又不给换,他们就只能偷偷地从这些入境的外国人手里高价换。”
郑媛知道,造成这个现状都是因为国家外汇储备太少,当年她出国留学,手里能换到的美元也是非常少,到了国外根本不够用。好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到了二十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