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回巢-第8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莞宁亲自起身迎了过来,拉起女儿的手,细细打量一眼,笑着嗔道:“你怀着身孕,便安心养胎。别再隔三岔五地进宫来了。”

    阿娇故意哀叹:“母后如今只宠着妹妹,哪里还想见我。”

    顾莞宁失笑:“罢了罢了,你想进宫便进宫。我不说就是了。”

    白白胖胖眉眼秀气穿着大红丝袄的小五走了过来。她现在还小,尚未到学礼仪的年龄。众人也都疼她宠她,无人舍得让她行礼。

    “姐姐,姐夫。”小五声音又甜又软,大红丝袄映衬得小脸白胖可爱。

    阿娇笑吟吟地应了一声。

    周梁十分喜欢小五,年龄相差大,也没什么忌讳。俯身抱起小五,耐心地陪着小五说话。小五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很快便咯咯笑了起来。

    阿娇看在眼里,嘴角微微扬起,低声道:“母后,我和周梁都喜欢女儿。只盼着能如愿以偿。”

    顾莞宁微微一笑:“你们这般年轻,喜欢女儿,总会有的。”

    阿娇应了一声,悄声问道:“蕙妹妹可有消息了?”

    换了平日,她一回宫,蕙姐儿必会来相陪。今日不见人影,母后也未让宫女去相请。聪慧的阿娇立刻猜出了端倪。

    顾莞宁笑着瞥了女儿一眼:“你这个鬼灵精,什么都瞒不过你。”

    阿娇眼睛一亮:“真的有了?”

    “时日尚短,待过些日子便能请脉了。”顾莞宁心情颇为愉悦。

    转眼间,她竟也是要做祖母的人了。

    幸福安逸的日子,过得似乎格外快。

    琳琅笑着来禀报:“明郡主听闻公主殿下回宫,特意来请安说话。”

    顾莞宁笑道:“让她进来。”

    ……

番外之月圆(一)

    过了片刻,姐儿走了进来。

    她穿着秋香色的罗裙,清秀白皙的脸孔温柔安静。

    姐儿比阿娇年长一岁,今年二十岁。过了这个年头,便有二十一岁了。这个年龄尚未婚嫁的少女,整个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

    若不是身居后宫,不知会有多少流言蜚语。

    阿娇过的幸福顺遂,和周梁夫妻恩爱。对形影单只的姐儿颇为怜惜同情。只是,她并未将这份怜惜露于脸上,免得姐儿尴尬难堪。

    “堂姐,”阿娇笑着寒暄招呼:“多日不见,你似又清瘦了几分。”

    姐儿抿唇一笑,低声应道:“吴妈妈前些日子受了风寒,病倒在榻。我放心不下,时常去陪她。”

    姐儿和吴妈妈名为主仆,情同母女。

    吴妈妈病了,姐儿亲自喂药相陪。便是女儿待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有情有义的姑娘,总令人喜欢。

    顾莞宁略一思忖,便道:“传本宫口谕,请徐太医为吴妈妈看诊一回。”

    徐沧医术之佳,举世无双,早已名闻天下。

    姐儿本想求一个普通太医为吴妈妈看诊,没想到顾莞宁竟派了徐沧,心中惊喜不已,忙行礼谢恩:“多谢皇伯母。”

    顾莞宁淡淡一笑:“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于一朝皇后而言,这确实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吴妈妈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姐儿心中满是感激,又谢了一回。

    阿娇笑道:“堂姐,你总是这般多礼。这点小事算什么。”

    姐儿进宫已有十年。说话行事一直小心谨慎。和阿娇的自信昂扬正好相反。

    姐儿看着阿娇美丽圆润的俏脸,微微一笑。

    她和阿娇怎么能一样?

    阿娇是大秦公主,是帝后最疼爱的掌上明珠,天生便该活在众人的娇宠中。而她,却是齐王府唯一的血脉。因着帝后宽容,才得以苟活于世。

    她心中满怀感激,愈发约束自己。

    ……

    徐沧为吴妈妈看诊开了药方,过了数日,吴妈妈大有好转,很快便下榻走动。

    “奴婢身子已经好了,郡主别总日守在奴婢身边了。”吴妈妈感动又羞愧地说道:“奴婢没能好好照顾郡主,倒劳烦郡主照顾,心中实在愧疚难安。”

    姐儿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吴妈妈和我还这般客气做什么。你好好保重身体,能长长久久地伴在我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吴妈妈红了眼眶,哽咽着应了一声。然后,满怀希冀地问道:“郡主之前应过奴婢,要请皇后娘娘为你择一门亲事,不知郡主说了没有?”

    姐儿:“……”

    吴妈妈这一场病症来势汹汹,躺在床榻上直抹泪,说她只身一人,自己难以合眼安心。为了哄吴妈妈高兴,她才应了吴妈妈的恳求。

    吴妈妈这记性也太好了。

    病刚好,就来催婚。

    姐儿头痛不已,想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吴妈妈又自言自语道:“罢了,奴婢就厚着脸皮去椒房殿一回,求见皇后娘娘。请娘娘为郡主做主!”

    姐儿头更痛了,只得应道:“我自己去说。”

    吴妈妈欣然一笑。

    姐儿随口哄了吴妈妈几句,根本未放在心上。进了椒房殿,更是只字未提。

    可惜,她太低估吴妈妈希冀她成亲出嫁的渴切了。

    胆小怯懦的吴妈妈,竟趁着她读书之际,悄悄出了碧瑶宫。当姐儿出了书房时,才知吴妈妈独自去了椒房殿。

    姐儿哭笑不得,舍不得生吴妈妈的气,又怕吴妈妈出言不慎触怒顾莞宁,立刻便去了椒房殿。

    ……

    椒房殿。

    吴妈妈跪下,先是磕头谢恩,然后鼓起生平所有的勇气,道明来意:“……奴婢自知身份卑贱,今日言行,已逾越了为人奴婢的身份。”

    “只是,奴婢实在不忍见郡主孑然一人,蹉跎岁月。”

    “皇后娘娘心地仁厚,待郡主如己出。想来也一样盼着郡主能有个好归宿。奴婢今日厚颜来相求,请娘娘为郡主做主,择一门合宜的亲事。奴婢有触及宫规之处,娘娘只管责罚,奴婢绝无埋怨。”

    说完,深深地一跪到底。

    坐在凤椅上的顾莞宁,定定地看着头上已有了白发的吴妈妈。半晌才道:“此事你求了无用。”

    吴妈妈心里一沉。

    顾莞宁的声音再次响起:“当日她立意不嫁,张口相求,本宫已允了她。此事得姐儿自己想通想明白,亲自和本宫张口才行。”

    吴妈妈一急之下,抬头说道:“可是,郡主根本想不通想不明白。她将自己祖父父亲所犯的滔天大错,都背负在自己身上,认定了自己不配拥有幸福。所以坚持不肯成亲嫁人。其实,奴婢知道,她最怕孤单寂寞。”

    “如今有奴婢相陪,也就罢了。等日后奴婢老去闭眼,那个时候郡主便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一想到那等光景,奴婢这颗心便如刀割一般。”

    说着,吴妈妈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顾莞宁不是铁石心肠,听着吴妈妈掏心掏肺的剖白之言,心中也有些酸意。

    姐儿心思极重。齐王府的旧事,令她无法释怀。俊哥儿之事,更令她对男女情爱畏之不前。

    罢了!

    她便主动张口,劝姐儿一回!

    顾莞宁正要张口,门口已响起了匆忙的脚步声。

    是姐儿来了!

    守在殿门外的玲珑拦下了姐儿,正要说话,殿内遥遥传来顾莞宁的声音:“让姐儿进来。”

    玲珑闻言之下,让到了一旁。

    姐儿一路匆忙跑来,急得额上汗珠也来不及擦拭,迈步进了殿内。

    一眼便看到跪地不起满面泪痕的吴妈妈。

    再看神色莫测的顾莞宁,姐儿心里更是惴惴不安。走上前跪下:“吴妈妈今日冒冒失失,言行举止不当之处,恳请皇伯母见谅。”

    顾莞宁目光一闪,淡淡说道:“身为奴婢,竟背着主子自作主张来椒房殿求亲事。如此刁奴,本宫岂能容她留在宫中?”

    吴妈妈吓得面无人色,连连磕头求饶。

    姐儿心里陡然一沉,不假思索地说道:“她不是自作主张,是我张口让她前来。”

    吴妈妈:“……”

番外之月圆(二)

    吴妈妈一脸惊愕,忘了继续磕头求饶。

    顾莞宁目中飞快地闪过一丝笑意,神色依旧冷然:“哦?此话从何而来?”

    关心则乱。

    姐儿一心要救吴妈妈,也顾不得别的了,张口便道:“其实,我早已想改变主意嫁人了。只是当日和皇伯母说过要留在宫中,一时拉不下脸改口。这才让吴妈妈代我前来相求。”

    吴妈妈:“……”

    顾莞宁目光扫了过来:“吴妈妈,姐儿此言可是真的?”

    吴妈妈便是再迟钝,也知道该如何回应了:“是。奴婢确实是奉郡主之命前来。郡主年轻脸皮薄,无颜改口。奴婢这才代郡主前来相求。恳请皇后娘娘为郡主做主,择一门好亲事。奴婢下辈子结草衔环,报答娘娘大恩大德。”

    说完,用力磕头。

    咚咚地磕头闷响声,在椒房殿的正殿里回响。

    姐儿看得鼻子一酸。

    这世上,唯有吴妈妈全心全意疼她,为她着想。

    如此护主深情,纵然行事冒失,她如何忍心苛责?

    罢了!

    便如吴妈妈所愿,成亲出嫁吧!

    不管日后遇到什么样的夫婿,只要她心思端正,安心地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姐儿下定决心之后,心中再无犹豫:“求皇伯母做主。”

    顾莞宁嘴角微不可见地扬了一扬:“既是如此,那本宫便应下你所请。趁着新年元日,众诰命夫人进宫觐见,为你择一门亲事。”

    姐儿只得磕头谢恩。

    顾莞宁又看吴妈妈一眼,别有所指地说道:“吴妈妈,你今日擅闯椒房殿,犯下大错。本宫看在姐儿的份上,饶过你这一回。只是,同样的错决不可再犯。否则,本宫立刻便将你撵出宫去!”

    吴妈妈连声应下。

    ……

    主仆两个谢了恩典之后,起身出了椒房殿。

    吴妈妈大病初愈,身体虚弱,又跪了许久。骤然起身走路,颇为吃不消。短短几步路,便气喘吁吁面色泛白。

    姐儿顾不得主仆之别,立刻伸手扶住吴妈妈,急急问道:“吴妈妈,你怎么了?若走不动,我扶着你回去?”

    吴妈妈连连告罪:“这可使不得。哪有主子扶着下人的道理。郡主快快松手,这般折煞奴婢,奴婢以后还有何颜面在宫中走动。”

    在碧瑶宫里亲近随意些无妨。出了碧瑶宫,却不得逾越。否则,姐儿定会被人嘲笑。

    吴妈妈坚持自己走,姐儿虽心疼,也没别的法子。有意放慢脚步,缓步而行。往日一盏茶功夫便能回碧瑶宫,今日几乎花了半个时辰。

    刚进碧瑶宫,姐儿便扬声喊了两个宫女来,扶着吴妈妈回屋歇下。

    吴妈妈也未再逞强。

    满头汗珠的吴妈妈躺下休息片刻,才有力气说话:“郡主,对不起,奴婢擅作主张,连累郡主了。”

    姐儿用帕子为吴妈妈擦拭汗珠,一边轻声说道:“吴妈妈一片忠心,俱是为了我。我心中岂能不知?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已改了主意。待皇伯母为我择好夫婿,我便出嫁离宫。”

    吴妈妈一心盼着这一日,听到这番话,心中别提如何欢喜了。

    转念一想,又皱着眉头发愁:“郡主过了年便二十有一,皇后娘娘便是有心为郡主择夫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