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西宁王-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品不啸喝退众侍卫,整整衣帽正要往里走,却被两名护军拦住,要求其解下佩刀。突品不啸的脸顿时就黑了,众侍卫也愤愤不平。姚广劝道:“这是大唐军中的规矩,请可汗务必遵守。”突品不啸无奈只得解下佩刀交给护军,侍从们也只得解刀相随。

    杨昊与一干将领迎在中军帐门口,与突品不啸握手见礼后,就问:“杨某人并无对不起契丹朋友的地方,你们因何兴兵来犯?”突品不啸嗫嚅道:“是耶律氏逞能斗狠,我等七部并不想与大唐为敌。”杨昊道:“耶律氏穷兵黩武欺凌弱小,我倒是早有所闻。可汗愿与我联手教训耶律氏否?”突品不啸低头不语。

    杨昊道:“耶律氏若是受不到惩罚,只怕可汗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这么做,得利的不光是我,可汗也会得到好处。”突品不啸道:“请将军释放小儿,我愿从命。”杨昊笑道:“令公子是草原上真正的勇士,这次因为一点小误会摔伤了腿。我已请名医调治,此刻正在舍下静养。可汗若不放心,现在即可接回去。”突品不啸忙道:“有大唐名医照顾,我十分放心。突品不部愿追随随将军,搭救契丹族人。”

    突品不啸率军进入大同川后,耶律帖剌派亲信暗中监视,这一日亲信送回密信,说突品不啸向大同川西北进军,欲与唐军主力决战。耶律帖剌当即命令大军拔营北上,不是为增援突品不部,而是趁唐军主力被吸引之机退出天德军。

    这一点本在杨昊的意料之中,当耶律帖剌的前锋夜渡大同川退出天德军后,杨昊找到突品不啸,对他说道:“你是个正直的人,可惜耶律帖剌是个小人,我此前就说过他是利用你吸引我。他自己好趁机脱身,如今可见我所言不虚。”突品不啸起先还有些不信,待派人去打探后,发现自己果然被利用,心中忿恨已极。

    于是按照杨昊的计策向耶律帖剌告急,声称自己被唐军主力围困,请求耶律帖剌速速发兵增援。耶律帖剌先是拖着迟迟没有回应,后又回信说自己被唐军困住无法脱身,让突品不啸自己设法突围。突品不啸勃然大怒,遂同意与杨昊合计耶律帖剌部。

    耶律帖剌探知突品不部被围后,兵分三路同时撤军。左右两路都顺利地撤出天德军后,他自己率主力一万五千人于三月末夜渡大同川,此刻春雪消融,河水暴涨,原计划一天就能渡河完毕,不想拖了两天半还有五分之一未能渡河。这一耽搁,给了杨昊充分的准备时间,三月二十九日晨,西宁军骁骑、铁铛两营突然杀到大同川南岸,正在渡河的三千契丹后卫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耶律帖剌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撤军,他可不愿意因为尾巴被夹而丢了性命,但当他看清唐军只有两千余人时,顿时又改变了主意,他命令已经渡过大同川的三个千人队回师增援。大同川算不上波涛汹涌,但也有两里宽的河面,没船没筏徒手泅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这三千人乱哄哄渡河时。

    西宁军主力虎营、金风营、铁铛营、晓风营、旌旗营由西北方向,威远营、兀秃部、蛮黑部、忠义军从东北方向同时掩杀过来。二万大军同时出动,这是杨昊指挥的最大的一次战役,西宁军倾巢而出,盟友们也竭尽全力,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争斗。

    大同川草原瞬间变成了血的海洋,已经冒出脆嫩草芽的草地顿时被鲜血染红。耶律帖剌所部是契丹主力,其中包括五千挞马军,战力非同小可。又因是背水一战,士卒们不用动员便用尽全力,拼杀的十分顽强。

    杨昊站在大铜川北岸的一座土山上,静静地观看着密如蝼蚁的士卒们搅在一起舍命厮杀。此刻他的眼里已经没有了个体人的概念,他看到了一种“势”,一种“力”,“势”和“力”在此消彼长,犹如一盘棋局,格局常新。终于杨昊看明白了眼前的这一切,当脚下的一切渐渐凝固时,他指着西北方向,对余炎炉说道:“带着你的人从那边插进去,穿插的越快越好,不要怕死人,不要恋战,一口气冲到河边,把契丹人一分为二。这场仗我们就赢定了。”余炎炉二话没说,回身喝道:“侦察队和警卫队留下,其余的人跟我上!”

    烈火营是杨昊手中最后的一张牌,它就是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战场的形势发生急速逆转,契丹人的失败已经不可挽回。

    耶律帖剌已经杀红了眼,明知大势已去,他还是不肯认输,在他眼里士卒的性命并不重要,是非成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性命并能反败为胜。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举动:集中所有还能控制的力量向杨昊发起最后的冲锋。“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这是他从汉人那学来的,这是他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耶律各拔临危受命,再次充当刀锋,他的十七名弟子此时还剩十三人,他们簇拥在耶律帖剌身边,犹如一把尖刀刺向了土山。

    杨昊身边有一个警卫队、一个侦察队和三十名内寺坊侍卫。人数上他们不占任何优势,战力上也是敌军占优。张朗、李卫紧张起来,劝杨昊暂避风头,杨昊斥道:“胡言乱语,将士未退,主帅岂可先退?”杨昊并不是逞强、好名,是战场情势逼的他不能走,自己就像那一杆军旗,是千千万万士卒血战到底的依托。

    他摘弓在手,连发四箭,射翻了三名契丹骑兵,耶律各拔回手射了杨昊一箭,箭矢擦着耳边飞过,杨昊的脸颊上被划了一道血痕,一阵生疼,血便流了下来。

    张朗、李卫拖着杨昊就走,被杨昊奋力甩开。他端起机弩射倒两名契丹士卒,然后挺起一杆长枪迎了上去。烈火营侦察队和警卫队的士卒已经损失殆尽,内寺坊卫士也只剩下十来个人。众人见杨昊死战不退,顿时士气高涨。在土包朝南的斜坡上,交战双方的主帅罕有的面对面厮杀起来。

    耶律帖剌使弯刀,杨昊使长枪。一寸长一寸强,在一丈长的长枪面前,耶律帖剌的弯刀占不到任何便宜,但他刀法纯熟,杨昊想杀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杨昊用长枪将其打翻,耶律帖剌爬起来,杨昊再将他打翻,他又爬了起来。

    杨昊和耶律帖剌斗兵器的时候,仅存的内寺坊士卒与耶律各拔等人展开了一轮对射,相距不过二三十步,出箭的精准度已经不是头等考虑的问题,谁出箭更快谁就是胜利者。显然耶律各拔和他的弟子们出手要比张朗等人快的多,但张朗等人却沾了新式机弩的光,这种机弩侧面有个箭匣,一次性可装配五支弩箭,连发连射。

    先进的武器有效弥补了技能上的欠缺,但人数的劣势却不是先进武器可以改变的,张朗、李卫一方只有十几个人,对手却有四十多人,一番对射后,唐军损失殆尽,契丹人则躺下了近三十人。

    在土山下,南岸的战斗已经结束,三千契丹后卫被全歼。北岸契丹人的失败也已成定局,可是在土山上,唐军的主帅却被十几个契丹人包围,正在为生存苦苦挣扎。

    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耶律各拔终于看出自己的统帅不是敌将的对手,眼看着山下被成堆屠杀的族人,他再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了,他暗地抽出一支羽箭,搭弓欲射。突然,眼前一道金光闪过,一支金翎箭射断了他的弓,箭矢力道丝毫不减,又射伤了站在他身后的一名弟子。

    一匹枣红骏马从土包的西北角陡然窜了上来,马上是一员英姿飒爽的红袍女将。

    “隋鸢!”杨昊兴奋的差点没叫出声来。在这种场合下能见到她实在是太好了。

    隋鸢人长的很漂亮,但跨马带刀的性格,却让不少男人望之却步。杨昊也不喜欢这种性格的女孩子,他跟隋卧虎几乎成了朋友,但对隋鸢至今也没说过几句话。

    隋鸢出手如电,箭法精准无比,在面对面的对射中干净利索地干掉了声名赫赫的“幽州三杰”。契丹人惊恐万状。就在此时,杨昊一声怒吼,甩枪砸飞了耶律帖剌的弯刀,将红缨枪的枪尖抵在了契丹首领的咽喉上。

    “你输了,让他们放下武器。”杨昊说话的声音并不算大,却威严异常。耶律帖剌面部表情僵硬,双目迟滞不动,良久,他单膝跪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第47章 左公馆的由来

    迫在眉睫的危机刚一结束,杨昊却意外地病倒了,病的昏头昏脑,一连好几天不能下床活动。张伯中紧急从丰安赶到军中主事,杨昊病倒的消息对外严密封锁起来。

    战场上的失败让契丹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先被他们吞并的十六个部落重新获得了自由。其中十四个向丰州靠拢过来,他们中的八个愿意跟丰州结成军事同盟。杨昊没有同意,这些小部落实力很弱,又极其好斗,杨昊不想被他们拖累。不过他答应与这些小部族通商和互派代表,建立较为稳固的双边关系。

    契丹人向丰州赔偿白银一百九十八万两。其中四十万两是用作对西宁军、兀秃部、蛮黑部战死士卒的抚恤;七十八万两是用于赎回他们的俘虏,每名俘虏一百两银子。俘虏们走的时候允许他们带走盔甲和刀枪,但弓箭必须留下。契丹人缺少制作箭矢的材料,生产箭矢的能力十分有限,控制他们的箭矢数量十分有必要。

    中受降城在这次战争中被划为灰烬,契丹人赔偿了八十万两白银用以重建。新的中受降城变成了一座石城,巨石垒砌的城墙、堡垒,平顶的石头房屋,用石板铺成的大街,以及地面之下纵横交错的地道。城市的总设计师,是碧眼黄发的格鲁斯。严密的城防设施重振了商人们对这条商路的信心。中受降城的重建工作在迅速推进。

    契丹**体还处在以物易物的时代,金银不是流通的货币,但这并不代表契丹人没有金银。相反,契丹人手里有很多金锭银块,多半是他们劫掠大唐边镇和其他部族所得。一百九十万两白银交割完毕之日,双方的战争才算最终结束。

    七千八百名契丹俘虏离开天德军返回家乡,这其中包括他们的统帅耶律帖剌和重病缠身的耶律古洛。被俘的契丹人中有一个人坚持不肯回去,他的名字叫耶律匀德实,此时才十二岁,他要求到丰州武备学堂留学。他的灵感来自于看管他的威远营千夫长,千夫长曾经在武备学堂进修过三个月,从他嘴里耶律匀德实对武备学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病榻之上的杨昊听闻这个消息,连忙让一瘸一拐的张朗去告诉张伯中:同意耶律匀德实所请,并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契丹优秀贵族子弟到丰州来留学。尽管很多人不理解杨昊此举的真实用意,心中充满了疑惑,但张伯中仍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杨昊的指示。消灭敌人最重要的是消除敌人内心的仇恨,其次才是从**消灭他。在契丹贵族中培养一个亲大唐的阶层远比在战场杀敌一万来的更精彩。

    除了给契丹人以必要的惩罚,杨昊也做了一定的让步,比如开放边境贸易,允许边境商人将汉地的货物贩卖到契丹境内。但对铁、盐和制造武器用的一些材料,杨昊还是谨慎的加以限制。契丹人派一个代表团常驻丰安,杨昊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常驻契丹。代表团主事是姚广,因为违反军令姚广已经被革去军职,此刻他的身份是左公馆契丹分所的总管。

    左公馆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