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西宁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昊闻听这话心里刀扎一般,“若是时光能倒回去,我宁可死也不会去的。”孟博昌没明白“时光”是什么含义,但杨昊悔恨之情却能看的很清楚。

    “你有家人牵累,才会被他们所利用。就算没有你,仇士良也不会放过他们的。”孟博昌淡淡地说道。

    杨昊捂面而泣,这个世上总算还有一个人能理解自己。

    “你就别自责了,大总管已经下令不再追究你过失,希望你今后好自为之。”

    杨昊错愕地问:“大总管也知道我的事么?”

    孟博昌没有正面回答,杨昊自嘲道:“大总管若是不知道,你又岂会让我活着坐在这呢?”

    孟博昌的护兵端来几样小菜一壶酒。杨昊问:“她吃了没有?”护兵答道:“夫人说她头有些疼,就在屋里用饭,不过来了。”

    孟博昌抽了下鼻子:“看不出你倒还挺懂得怜香惜玉的。”

    “患难之交,唉,是我害的她亡命天涯的。”杨昊闷闷地饮了一杯酒。

    “一个人喝酒容易醉的。”孟博昌端起酒杯,“我陪你喝吧。”

    孟博昌平素寡言少语,喝了几杯酒后话也多了起来。自从在含光殿认识他以来,杨昊一直觉得此人孤傲不可亲近,如今看来也不尽然,世上千千万万的人,每个人都带着这样那样的面具,彼此不了解的时候,都觉得对方冰冷不可接近,真正用心去接触时,才能发现每个人其实都很有趣,都有值得交往的地方。

    几天后,杨昊、晴儿随孟博昌和他招募的三百壮勇来到天德军。

    天德军的辖地大致在今天的河套地区。此处河渠纵横,土地肥沃,后世经过开发成为重要的农业区,被誉为“塞外江南”。大唐开国初年曾在此设北庭都护府,后随着国力的日渐强盛,北庭都护府逐渐北移,此处就成为关内道管辖的内地。进入晚唐后,国力衰微,此地又成为边塞要地。

    当初孟博昌重伤之后被刺马营秘密送出长安到天德军养伤,天德军节度副使孟楚是孟博昌父亲孟良的同父异母兄弟,镇守边关多年,名义上是天德军节度副使,实际在天德军的势力比节度使王谦还大。他占据着河套地区最富饶的永丰、丰州、丰安三州,拥兵过万,而节度使王谦只占据着牟那山以东黄河以北的几座小城镇,兵力还不足万。

    孟博昌领着杨昊来见孟楚,孟楚对杨昊印象颇佳,便说道:“几个月前就听说你要来任兵马使,后来又有变故说暂时来不了了,我就把兵马使的位置给了别人。如今只好委屈你去永丰做个长史,兼领横塞镇的巡城营指挥使。过个一年半载,我再给你调吧。”杨昊谢过孟楚,在孟博昌处住了一晚,便带着晴儿赴永丰上任。

    永丰是座人口超过五万的大城,城郭十分坚固,四周沃野千里,一直被孟楚视为自己的根据所在。永丰刺史孟尝是孟楚的同胞兄弟,脾气十分暴躁,出任刺史五年间赶走了十三个长史。杨昊只见他一面便觉此人十分难相处,于是借口巡视横塞镇军务,去了之后便留住不肯再回永丰城。

    长史名位州郡上佐,刺史的副手,但并无具体职掌,很多时候就是个闲官。杨昊不肯回城,孟尝竟丝毫不介意,反而当众夸赞杨昊机灵懂事。他这一高兴干脆将主持军务的横塞镇巡城指挥副使、自己的外甥秦中也调回了永丰。

    横塞镇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两三百户人家,东、西、北三面修有土墙,南面挖着一条水沟,年久失修差不多已经淤平。秦中虽然出生在边塞将门,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少爷兵,做巡城营副使三年,整天就忙着打猎、斗鸡,稍一有空就溜回永丰城家中。直到临走时他也说不清自己手下究竟有多少人。

    探知杨昊有意留下来领军,秦中乐的心花怒放,连夜派人回家让母亲去向孟尝求情调自己回城,得到孟尝允可后,他乐的一蹦三丈高,把自己养的七匹骏马、两只猎鹰和一群猎狗统统送给了杨昊,急急忙忙交割了公务连夜就回了永丰。杨昊见秦中居住的宅院十分宽敞,而巡城营的公署却十分狭小破旧,于是将二者掉了个。找了几个泥瓦匠将原来的公署稍稍修葺了一下,就和晴儿搬了进去。

    秦中原来身边有四个长随、两个厨娘,回城时四个随从全部带走,厨娘全都给杨昊留了下来。

    杨昊本欲留一人做饭和收拾屋子,将另一个打发到了营里去给士卒们做饭。晴儿没有同意,于是杨昊将两个人一起打发到军营里。

    横塞镇在永丰西南七十里地,防区却覆盖着整个永丰西北地区,西北皆临黄河,黄河外便是归依大唐的回鹘林中部领地,林中部原本分散在阴山南北,后因被其他部族侵侵扰,便举族迁往阴山之南。

    归顺大唐初期,林中部不足万人,每年都派使者到长安城纳贡,大唐也给予了优厚的回报,不仅将阴山之南千里牧场划给该部使用,还派兵扼守阴山东西两翼。防范室韦等其他部族的侵犯。

    在大唐的扶持下林中部元气迅速恢复,至大和九年已有十余万人,不光逐渐收复了阴山以西、狼山以东的失地,还东出牟那山,夺取了原属大唐的一些州县,对河套中永丰、丰州、丰安等地也渐生觊觎之心。边境上摩擦不断。

    大和二年秋,天德军节度使薛城率军两万击溃入侵河套地区的林中部,林中部随后派使者入长安进贡,重申臣属归依之意。此后几年间,边境再无战乱,但自大和七年薛城病死后,林中部入侵河套之心又起。

    王谦接任节度使后,派名将牟龄率军万人出牟那山攻入林中部腹地,意图一劳永逸地将林中部逐出阴山之南。牟龄进军神速,三战三捷,在阴山南麓的卡奴河之战中,牟龄巧设伏兵,一举击杀林中部可汗兀立其哈,林中部残部向阴山腹地溃败,眼见大功将成,牟龄却突然患病,又恰逢秋雪早临,不得不中途退兵。

    此后,王谦忙与孟楚争权夺利,再无暇北上。林中部逐渐死灰复燃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第46章 一片鬼城万仞山

    第二天杨昊升帐视事。

    他发现横塞镇的政务并没他想象中那么乱,这得益于一个叫韩遂的人,韩遂三十六七岁年纪,身材高大,脸瘦且黑,目光中透着一股坚忍、锐利。韩遂现居巡城营参谋之职。参谋原是指挥使的随员,主掌参谋军事并办理往来文书,并无实权。只因秦中沉溺于享乐,对镇中军政事务一概不管,实权才落在了这个看似野心勃勃的人手里。

    巡城营总共两百零八人,由指挥使或副使统领,下设三个步军队和一个骑兵队,步军队每队四十人,设队正和队副各一人,骑兵队六十人,设一名队正和两名队副,此外还有二十名杂军,负责看守城门和营地,由指挥使直接统领。

    看得出所有的队正和队副都对韩遂十分敬畏。杨昊不动声色,认真询问了镇中的情况,很快他就对横塞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全镇除了两百零八名驻军还有三百七十户百姓,这些百姓大多是关内和河东的失地流民,他们在镇西北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和蔬菜,也放牧牛羊,但最主要的营生是制作铁器、木器和回鹘人做买卖,换取牛马、皮毛和干肉,再将这些东西经永丰转运至内地,换回粮食、食盐和日用品。交易要经过几道手,层层盘剥后流民获利甚微,仅够糊口而已。

    巡城营的士卒是招募流民组建,军官有招募来的,有从士卒中提拔的,多半带着家眷。其中三名队正都曾在内地军中服过役,因为战败或触犯军纪而逃亡,后流落至此。

    问事完毕,杨昊又在众人的陪同下检阅了这支二百人的队伍。军士们个个精神抖擞,骑兵的战马都是良种的河西马,养的膘肥体壮。但士卒们身上的服装衣甲却均破旧不堪,所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每个人一杆的长枪由军中统一配置外,刀和弓都是自己出钱置办的,与神策军和金吾卫装备的横刀不同,士卒们用的刀多是一种带着护手的弯刀。

    杨昊好奇地拿过一个士卒的弯刀,入手颇为沉重,打造的十分精良,用刀砍劈木桩,应声而断,倒也十分锋利。

    韩遂解释说巡城营的敌人主要是回鹘人,他们没有坚固的盔甲,因此用这种适合马上砍劈的弯刀比直刃横刀更为有利。当然若是跟河对岸那些鬼城的鬼兵们作战,弯刀就远远不及横刀使着方便了。

    杨昊正想追问韩遂“鬼城”是什么东西,厨娘走过来报酒菜已经备好,问何时开饭。众人闻言心中顿喜。杨昊对队正和队副们说道:“今日我做东,请大伙吃个便饭。”众人轰然大喜。

    韩遂忙叫过来一个队副说道:“去告诉灶上:今晚加菜,吃炖肉,就说是长史大人请弟兄们打牙祭。”队副兴冲冲地去了。杨昊听了这话心头倒是一喜:自己初来乍到,不想让韩遂误会自己急着拉拢人心,要夺他的权威。因此只请了几个队正队副却没有过问下面的士卒,韩遂自己主动提出来,并把恩赏都归到自己头上,这无疑是个友好的表现。

    晴儿做惯了小灶,突然要她准备十几个人的饭菜,不免有些手足无措,而且因为条件所限,这里的食材也极其有限,都是些大块的羊肉、牛羊。晴儿费尽了力气也砍不断那些大骨头大肉的,不得已她只好请回去营中的两个厨娘来帮忙。

    三个人颇费了一番气力才把这顿饭做好。

    晚宴尽欢而散。杨昊将醉醺醺的队正、队副们送出门外,对走在最后面的韩遂说道:“明早我想出镇去四处转转,韩大哥可有兴致一同前往?”韩遂闻言有些受宠若惊,忙答道:“一定陪长史大人好好看看咱们这塞外风情。”

    送走客人后,杨昊急忙来找晴儿,晚宴时,队正们要求杨昊将晴儿请出来,杨昊让厨娘去叫人,好容易晴儿才肯露面,且破天荒地脸上露出了笑容。晴儿只陪众人喝了一杯酒就退了出去,但杨昊已经觉得给足自己面子了。

    最终,杨昊在灶间的柴草堆上找到了晴儿,晴儿斜靠在柴草上,脸色有些疲惫,托着腮独自发呆。灶膛里的柴火还没有熄灭,红红的火光映着晴儿的脸红扑扑的。杨昊意外地发现脸色红润的晴儿竟是说不出的娇美。晴儿看到杨昊过来,忙站起身问道:“是要上饭吗?”杨昊看她围着围裙卷着袖子,浑身油腻腻的样子,心生怜惜,扶着她的肩笑道:“人已经走啦。”

    晴儿松了口气,慌忙拨开了杨昊的手。

    “夫人今晚可累坏了。”正在灶上洗刷碗筷的厨娘说道,“大人,不是老婆子哦多嘴,夫人身子不爽利,您真不该让她做这么重的活。”

    杨昊知道这个“不爽利”是什么意思,心中顿时一阵愧疚,忙帮晴儿解开围裙送她回房。厨娘早已将炕烧热,又端来了热水,然后就关门退了出去。杨昊有些尴尬,此刻出去,岂不等于告诉门外的厨娘自己跟晴儿是一对假夫妻?那样用不了多久闲言碎语就能传遍整个小镇,日后让她怎么做人?……

    杨昊有些不知所措。

    晴儿看出了他的窘迫,微微一笑,指着墙角道:“你就站在那……面壁思过。”这是杨昊第二次看到晴儿露出笑容,这是发自内心的笑与先前违心挤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