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潜邸_周乙-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那又怎样?
  这封遗诏,谁敢在如今的京师拿出来宣读。
  怕是第一时间就被人烧成灰烬。
  不会有人承认的。章皇后不停的落泪。
  贺纶却轻轻扶住摇摇欲坠的她,“母后,谢谢您为我求来的这一切,它会证明我不是乱臣贼子,我只是要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只有看见了亲的id作者君才好送红包,大家别忘了留言,留一条就ok,不要重复╭(╯3╰)╮,明晚九点统一发放~


第220章 
  作者有话要说:  一切果然如章蓉蓉所料,戴笙的人并未在清风客栈等来同伴,想来已是凶多吉少。
  戴笙的额头慢慢沁出一丝冷汗,不由懊恼,倘若当初亲自“护送”媛表妹进京,或许就不用经受这番变故了,可是他身边的又都是男子,如何能放心将还在熟睡中的月娘交到旁人手里,那也太有损姑娘家清誉。
  事已至此,他再回头也无济于事,只能先将人送去京师安顿,再另想对策。
  牛庄驿的渡口,鬼宿拖着蔫头蔫脑的明通都追了上来,女宿派去追踪章蓉蓉的人马却还音讯全无。
  见到明通安然无恙,汤媛心神释然大半,又想起章蓉蓉还在戴笙手里,纵然竭力维持镇定,脸色依然比往日凝重了许多。亲人缘浅,好不容易遇到了表哥表姐,却竟是一场别人为她提前设好的局。
  贺缄自重生以后就开始“算计”她。
  明知她有亲人,却从来都不言明,哪怕是提醒一句都不曾。
  是因为姐夫是贺纶的人,他有所避讳,还是因为他不想她有任何退路,不想她出宫,不想她嫁人,只能投入他的怀抱。
  汤媛合上眼眸,良久才缓缓睁开。
  女宿看上去也不比她好到哪儿去,此刻抱着胳膊肃立老槐树下发呆,连沾了一肩的白色落花都忘了拂去。他目光看向汤媛,见她一直呆呆望着江面,罩在春衫外面的轻纱于风中猎猎飘扬,身形清然如蝶,娇媚而柔弱,以至于他都不得不惊叹这个女人的美丽,比生孩子之前更夺目。她确实很容易就能攫取男人的注意力,怨不得东宫那位成日惦记着。
  作为男人,他隐约有点理解郡王为何舍蓉蓉而选她。
  撇开同样惊艳的外表不谈,这种骨子里都在散发致命吸引力的女人才真是可怕。
  “娘娘,此番该领罚的是属下,与您无关。明日一早,请允属下送您去建三卫。京师那边不管有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过来。”他上前两步。也不知为何要与她说这些,而且,蓉蓉出了事,最该担心的该是他与郡王,她何必要如此静默?
  这可不像情敌倒霉该有的表现。
  汤媛心领了女宿的宽慰,却道,“无妨,你的人已追过去两日,我也不在乎再多等一日。”
  明日再等不到消息,她自会前去建三卫,也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好也罢坏也好,都睁着眼面对,绝不缩起来。
  女宿见她清瘦的小脸波澜不惊,一时之间也拿不准她心里所思所想,便不再多言。
  却不想次日有京师而来的斥候,在驿馆附近打听,很快得了消息,径自登门拜见郡王妃。
  郡王妃却不是那么好见的,只见房门周围站了六个体格健硕的护卫,虽做短衣百姓打扮,然那气势排山倒海,一个眼神就能令人汗毛直立,寻常人等断然不敢在四周徘徊。
  这斥候也没指望郡王妃会立刻见他,只掏出一物什交给为首之人,道,“在下东宫特使。”说着亮出令牌,“奉太子之名,送来娘娘应该知道的东西。”
  交代完毕,也不管其他,转身举步下了台阶,坐在大堂悠然吃酒。
  果然不出太子所料,一个时辰后他就被郡王妃的护卫毫不客气的捉了回去。转过几道飞罩,隔着朦胧的竹帘,但见一抹模糊的窈窕身影立在深处,香风徐徐。
  是女子的声音。“除了这本徐太嫔的脉案,太子可有什么话要你交代于我?”
  汤媛平静的注视着跪伏在地的斥候。
  斥候道,“回娘娘,太子殿下说您在徐太嫔身边多年,见多识广,无须属下多做解释,自会明白脉案的真假。殿□□恤您与徐太嫔感情笃厚,更不忍她老人家临别还见不到最想见的人,是以特命属下前来知会娘娘一声。殿下还说,娘娘心慈,必不会为难属下。”
  这斥候也是个人精,自忖在郡王的地盘上讨不着好,就先给郡王妃戴顶高帽子。
  竹帘后,长久的沉默,安静可闻针落。
  为了逼汤媛回京,贺缄已然无所不用其极。同时撒出了“戴笙”和“脉案”这两步棋,总有一个能让她中招。
  斥候奉上的正是徐太嫔三年来的脉案,每一笔都是胡太医亲笔所书,太医院并寿药局盖印。最后一页的“至多不过五月底”刺痛了汤媛的双眼。
  娘娘明明时日无多,还一直骗她身体正在逐步康复,说什么浙江枫叶庵再相见,原来都只不过是为了稳住她,不让她回京。
  枇杷杵在旁边,暗暗心惊肉跳,唯恐娘娘激动之下带着大家奔向京师,那时可就麻烦了,郡王爷非把大家手撕了不可。
  “你听着。”仿佛等了一百年,汤媛总算开口,众人无不竖起耳朵,只听她低沉而缓慢道,“回去告诉太子,谢谢他告诉我真相,可惜不能让他如愿了。我不再是从前的小宫女,而是郡王妃。有了孩子的女人,哪儿也去不了,哪儿也不想去。不能在徐太嫔身边尽孝,我心如火焚,但此生,我都不欲再与太子相见,只能麻烦他了,抽空多陪伴娘娘片刻。”
  有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也有人一口气吊在半空没上过来。
  那斥候险些忘了呼吸,目瞪口呆支起上半身,“娘娘,舍不得啊,徐太嫔如今危在旦夕……”还想再多劝几句,却被郡王妃厉声打断。
  “将此人拖下去打三十棍,丢出驿馆。”汤媛拂了拂袖,漠漠然起身离去。
  不多时,外院响起斥候疼痛的闷哼,除了三十棍子,护卫又额外“赏”了他一顿拳脚。
  房间内,枇杷连忙为郡王妃斟了杯茶,“娘娘,您做的太对了,就该将那居心不良的贼厮狠狠揍一顿,他这般危言耸听,不就是想诓您回京师。奴婢觉得徐太嫔吉人自有天相,才不会如他们说的那般。而且郡王也在京师,有郡王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他肯定能救徐太嫔。”
  “郡王既不是神,也不是太医,他救不了徐太嫔。”汤媛没有接茶碗,出神的望着窗外。
  “难道……难道脉案是真的?!”想到了这个可能,枇杷张大眼望着汤媛。
  “是真的。”
  “娘娘!”
  “我那番作态不过是为了迷惑太子。到了建三卫后,那韦夫人定会前来拜见我,有她照应阿蜜和你,我总要放心许多。”
  她承诺过不管如何都不会离开孩子,可是这一回,原谅她不得不割舍一次。
  再不会有比太嫔娘娘更爱她的人了,纵然是掏出自己的心肝也无以报答这份重若泰山的恩情,汤媛想,总要去送一程。
  她已经错过了送干爹,断不能再错一次。
  人这一生,能遇几个真心人?
  她总要如珠似宝的捧起来珍惜,坚强的道别。
  四月二十,怀平郡王妃顺利抵达建三卫渡口,据说那日韦胜春的夫人天不亮就着正一品诰命大妆于渡口相迎,此举不出两个月,传遍辽东,惊破一众眼球,东西长达两年的硝烟也正式拉开帷幕,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数日后挨了一顿胖揍的斥候,战战兢兢的将郡王妃原话回禀给太子。
  太子殿下的面色有多黑,斥候自是没有胆量睁眼看,也做好了再挨三十棍子的准备。
  贺缄垂下眼睫,抬手给自己倒了一杯琥珀色的葡萄酒,似在琢磨郡王妃的原话,又似在酝酿着四处飞溅的震怒,良久,才漫不经心道,“去,多安排几个人手盯着寿安宫,一旦发现她的踪迹,切勿打草惊蛇。”
  他才不信她舍得徐太嫔。
  媛媛忘了他的爱,所以也忘了他是这世上最了解她的人。
  微风寂寥,吹拂着东宫的银鲛纱幔,贺缄才发现,原来东宫这样的冷。
  原以为只要按下所有的狂妄与情动,以温柔和耐心,总有一天定能打动她。可残酷的事实,无一不再提醒,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的。
  有了前世记忆的媛媛,永远都不会再爱他了。
  她的美丽的眼无情,红色的唇冰冷,说出话,一次比一次决绝,再也不复从前的娇羞与婉转。他唯一还有机会拥有的,就是她温暖的身体。
  贺缄缓缓抬起头,深色的眼睛仿若一池幽邃的碧波。
  这天夜里,已经很久没做梦的他,终于又回到了飞萤馆,他发誓,不再辜负她的爱,也不再多看别个一眼,只把身和心都给她,有生之年,他们会再拥有一个小淘。
  媛媛眸中泛着泪光,却笑着扑进他怀中。
  她笑了,他就很开心。就这样牵着她的手,哪还管地老天荒。


第221章 
  作者有话要说:  次日天不亮,法场梵音不绝于耳,贵人们也陆续到场,举目四眺,皆是白茫茫一片。
  贺缄走至乾清门时脚步微微放慢,身后的官员快步上前,保持略后一步的距离,悄声回禀,“殿下,钦天监昨儿个挑了良辰吉日,刘阁老那边儿还是老样子,他素来不理事,可是甄阁老……好像也有点儿犹豫。”
  按说明宗已经驾崩这么久,百官早该叩请东宫顺应天命,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甄阁老却在关键时刻打退堂鼓,什么意思?摆明是要找死。贺缄微微眯眸。
  其实甄阁老如今也是骑虎难下,他断然没想到三皇子这把火会烧的如此旺,甚至大有绵延千里之势。那么此人登基以后对甄家将意味着什么?反正断无从前如日中天的可能了,不过他也只能支持贺缄。
  想清楚了这一点,甄阁老立刻做出明智的决断,铺纸研墨,写了一封请命情真意切的奏章,句句振聋发聩,感人肺腑。左右打点一番,将此奏章送至东宫,以表决心。贺缄阴鸷的目光方才有所舒散。
  甄阁老抹了把冷汗,又派人给刘阁老通了口气。作为取代章阁老次辅位置的人,刘阁老比一般人都低调。然而大康低调的官员千千万万,却不是每一个都能似他这般德高望重。
  他一般不说话,但说起话来,连甄阁老都拿他没法子,更有传左都御史马科进私下里非常怵他。这倒奇了,世上竟还有能让“长舌妇”惧怕的官员!然刘阁老并非爱出风头之人,关于“长舌妇”到底怕不怕他的传闻,并无人能印证。
  但不管如何,此人的态度,在贺缄看来,也非常重要。
  谁知就在甄阁老拟好奏章的当口儿,他却忽然称病不上朝。
  请求东宫继承大统的仪式怎么能少了他。他不来,不是存心找事儿吗?
  贺缄戾气正当头儿,若非念在这厮两朝元老的份上,当时就想命人将他抄了。但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暴戾。朝廷指派胡太医前去阁老府,好好给这位国之栋梁把把脉,不管下针还是开药,只要能医好他老人家,都在所不惜。
  殊不知就在文太医驾临刘府的前一夜,已经有人造访。
  当时刘阁老将将就寝,忽闻陆韬陆大人求见,着实吃了一惊。他与陆韬的外祖颇有些交情,按辈分的话,陆韬得跟他叫一声大舅公。这孩子不在俞州城待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