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装大佬在明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询问,李乘风得知她俩一个叫茉莉一个叫丁香。丁香年纪小,还一团孩子气。茉莉则性子爽利,说话办事也干脆,让李乘风想起刚穿越过来的妙清,不由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第二天,李乘风起了个大早,简单用过朝饭后便动身出发。原本今日是不用上早朝的,明初时朱元璋自己是个劳模,基本上每天都要举行朝会。之后的明朝皇帝,或勤奋或懒惰,朝会也没个固定的时间,但是不管皇上去不去,大臣是肯定不能迟到。夏天还好点,冬天夜长,大家往往要摸黑前行,甚至曾经发生过小官失足掉到河中冻死的惨剧。
两年前嘉靖改革早朝,规定从此以后三日一朝,年龄太大家底又不丰厚者,政府会安排通勤的马车接送。而且随着这几年国库的日益充盈,皇上还放出话来,要给朝臣们涨工资,此言一出,全天下的官员无不感激皇恩浩荡。
李乘风此次主要是要去吏部报道,顺便去日后工作的地方,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看一眼。毕竟嘉靖将他安排在那里,又明着说了想改革,肯定是对他寄予厚望,李乘风总要看看国子监到底有什么问题。
快速的处理完入职手续,李乘风坐着马车奔向定安门,国子监就在不远处。
此时的国子监又被称为“北雍”,与陪都南京的“南雍”相对应,二者都为全国最高学府。而北雍更是兼具太学职责,不止是管北京国子监的学生,同时也管理全国学府。而所谓的国子监祭酒,其实就跟现代大学校长差不多,主掌行政,正因如此,朱厚熜才放心任命李乘风这个胸无点墨的人担任。
明初的时候,国子监中的生源还可以去各个衙门实习,当时可是货真价实的“天子门生”,谁说起国子监,都要抬头仰望。但随着全国经济渐渐复苏,地方学府兴起,优秀的生源渐渐流失。永乐年间,国子监一共有学子三千多人,到了景泰,只有一千个左右。
景泰帝朱祁钰即位时期,大明刚经历土木堡之变,前有蒙古虎视眈眈,后有亲哥英宗一家在冷宫囚禁着。国家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却入不敷出,搞钱成了就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最后他将主意打到国子监身上,提出“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就是给国家交钱,就能进国子监读书。
确切的说,也不是钱,而是马匹和粮食。这个口子一开,往后的皇帝都开始卖国子监的名额。这以后,国子监就读的人数是上来了,但含金量却越来越低。
“官倒”乌纱帽,在古代中国屡见不鲜,但像明朝这样“官倒”招生指标的,实在少见,可以说开了中国花钱上大学风气之先。
李乘风来到国子监,这地方与孔庙紧邻,最早是元朝国君选址,周边也算是繁华。
此时正值午休时间,按理说国子监上课时实行的是封闭化管理,大门必定是紧闭的。可现在却看到不是有学生来回进出,由此可见纪律松懈到什么地步。
李乘风将手中文书交给门房,那人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心道这新来的祭酒看着还没学生大,年纪轻轻就能混到这个地步,路子得是多野。想到这里也不敢耽误,连忙带人进去。
第69章 同僚
国子监内部其实很大; 不仅包含上课的地方,还有专门的宿舍和食堂。李乘风跟着门房走了许久; 方才到厅堂内; 待坐了一会儿,就见几人匆匆赶过来拜见。
为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到李乘风后先行了一礼:“下官欧阳铭; 乃国子监司业; 拜见祭酒大人。”
李乘风连忙扶他起来,看着欧阳铭颤颤巍巍的身子,不禁心惊胆战; 心中暗骂朱厚熜太不地道; 这么老了还拉人家来工作。
所谓的国子监司业; 其实就是副校长; 主管日常教学以及学生的考核,每日工作量也不轻,实在怀疑此人真的能受得了吗?
欧阳铭却不知道上司心中的活动; 面上依旧笑呵呵,“上任祭酒告老后下官们一直都盼着朝廷的任命书; 总算是将大人盼过来了; 您当年在京城保卫战中的英姿还犹在眼前,后来听闻东南这两年能这么太平; 也都是您的功劳。现在能来领导我们,真是让这小小的国子监蓬荜生辉啊!”
“……呵、呵呵,也没有。”李乘风被这一套清纯不做作的拍马屁给弄晕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大明最高学府的副校长,奉承人起来竟然比胡宗宪那厮还要厉害。
正当他不知怎么回答之时,欧阳铭身边的中年男子冷哼了一声:“我都不晓得,原来国子监祭酒要求的不是学识渊博,而是能像个粗鄙武夫一般上战场打仗,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李乘风松了口气,这样的质疑其实才是预料之中的,转身望向中年。只见他鼻直口方,一张国字脸不怒自威,活脱脱一个教导主任。
欧阳铭在旁帮着介绍:“这位是唐正刚,唐大人,乃我们国子监里的监丞,平日对学生严厉惯了,大人莫要放在心上。”
得,还真是教导主任!国子监监丞也是副校长,主抓日常学生行为规范,略低于司业。顿了顿,刚想开口,就听另一个长相颇为秀丽的男子道:“唐大人此言差矣,据下官所知,祭酒当年担任浙江巡抚之时,浙江连续几年文风鼎盛,上届的科考前十,浙闽两地占了六位,已经是前无古人了。就这样还不能说明大人他在教学上颇有心得吗?”
唐正刚瞪着眼睛没说话,李乘风尴尬的笑了笑。老实讲,这真跟他没太大关系,为官三年多,他光顾着跟倭寇海商斗智斗勇了。浙江福建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科举大省,可能是因为开了海禁导致老百姓们更有钱了,念书的才越来越多。但是人家帮你说话,你也不能打脸,于是还得死撑着,转移话题道:“不知这位是……”
“在下陈骄,国子监博士。”
此时欧阳铭又插话道:“陈博士年纪轻轻,但在讲起经义来深入浅出,在学生中间深受好评啊。”接着他又给李乘风介绍了其他几位同僚。但是无一例外,对待每个人都说尽好话,仿佛整个国子监教学班子都是孔孟转世,没有什么人是他们教不会的。
“官油子”李乘风脑海中闪过这三个字,随后在心中叹了口气,他是最怕在官场上遇到这种人了,尤其欧阳铭年迈,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滑不留手你又说不出什么毛病,只能以后再想办法了。
待到都介绍完了,李乘风见正是上课的时间,便提出想跟大家在校舍里走一走,观察下国子监学子的面貌。
“祭酒也知道学生们在上课,就算你是阁老也恕下官无法听命。”唐正刚硬邦邦的说道。
李乘风笑了笑,“不必进去打扰,不过是熟悉一下环境,好歹心中有个数。”
欧阳铭点头,“李大人果然尽忠职守,就这么办吧,你们都陪大人去转转,老朽腿脚不便,还是不拖累你们了。”
于是众人一齐巡视国子监。
明朝国子监中的学生分为“贡生”与“监生”两种,这两种下又有许多分类。其实在国子监读书和在普通学堂读书差不多,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可以把国子监看成现代的贵族学校,周围环境好,日后发展人脉广。甚至特别优秀 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廷试或吏部试等渠道直接做官。
国子监学生不以年龄分班,而是根据成绩高低。分为“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率性”六个等级,前三个是一年级,修道诚心为二年级。经过两个年级的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升入率性堂。称为“上舍”,唐正刚有私欲,存心要让李乘风看看他们国子监的教学质量,于是首先带着人去了上舍。
李乘风透着窗户看了看,惊奇的发现虽然学生年龄有大有小,但都无一例外专注于书本,学习气氛浓郁。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觉得,不对啊?假如国子监都像这样,那皇上让我来干嘛?于是便提出要继续巡视其他班级。
唐正刚身子一僵,有些不自然道:“看这一个就够了,打扰学生们念书干嘛?”
李乘风摇摇头:“一个怎么够,我听闻国子监内有学生好几百,这都不到五十人,再走走。”
身后众人都摇头,唐监丞死要面子,国子监纪律一日不如一日是大家都知道的,你瞒又能瞒多久。
果然,之前上舍仿佛就是国子监最后的颜面。之后的几个班一个比一个乱,睡觉发呆都算好的,其他旷课的,打闹的,公然搞断袖调情的。总之就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底下学生群魔乱舞。
当他们走到最后的正义堂时,李乘风已经有些没眼看了。然而刚刚到门口,就见道人影从里面飞出来。一唇红齿白的学生踉踉跄跄的站起,指着门痛骂:“钱中原,你人多欺负人少,算什么英雄好汉!”。
没过一会儿,走出个少年,对着他冷笑道:“那好,来一对一单挑,小爷不怕你这娘娘腔!”
“你这个……”
“够了!”唐正刚脸红一阵白一阵,气得直打哆嗦。狠狠的盯着他们两个,“简直是有辱斯文!这里是国子监!圣人庙就在旁边,你们就这么学习的!两个混账东西,身为例贡贡生,家里也是花了大手笔将你们送进来的!不好好读书,一条臭鱼搅得一锅腥!你们两个都给我退学回家!”
此时李乘风突然插嘴:“慢着,唐大人,小孩子顽劣,可能也是初犯,给他们记一过就算了,赶回家未免严重了些。”
其实也不是李乘风想管这闲事,一是觉得确实男孩子打个架什么的不算什么大事,谁小时候没打过。二是,被打的那个,正是前两天刚见过的,纯茵的心上人,陈钊。
叹了叹气,刚才听说他是个例贡贡生,这下可好,唯一的优点也没有了。所谓例贡,就是类似自费生,当年景泰帝搞出的那个玩意儿,交一定的马匹或者粮食,获得进国子监的资格。也不知纯茵看上他什么了,李乘风无奈的想,不过看在其份上,还是先保住此人吧。
身旁的博士陈骄也帮着求情,在他俩的带领下,剩下的老师也纷纷开口。唐正刚见所有人都这么说,只能冷哼一声,暂时作罢了。
期间陈钊始终低着头,可以躲闪李乘风的目光。导致李乘风也挺无语的,老子好歹帮了你,就算怕流言蜚语不打招呼,感激的笑笑总行吧。
之后众人又去看了食堂和宿舍,直到傍晚,李乘风才回府,拿起纸笔,轻叹一声,任重道远啊。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多更点吧;太累了ORZ
第70章 科举
深秋十月; 北京连着下了几场雨,树上的叶子都已干枯发黄; 一天冷过一天。
陈钊挣扎着从被子里爬起; 在身边小厮递过条冰冷的毛巾后往脸上一敷,方才驱散了睡意。然后边穿衣服边看着小厮粗手粗脚的叠被,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原本自己房里是有个丫鬟; 且不论长相; 单论温柔细致也是男子完全不能比拟的。不过前几个月父亲来跟他谈话,看到丫鬟便闲聊了几句,被母亲知道后怀疑二人有染; 便将其发卖了。如今这个小厮之前是后厨帮忙的; 干活儿生疏的很; 但为了母亲顺心; 也只能忍了。
待到梳洗完毕,陈钊便去前厅与家人一起用早餐。出于意料的,今日就连好睡懒觉的小妹都早早就坐; 众人面露期待之意的看着他。陈钊微怔,旋即苦笑; 反应过来忙道:“我与公公打探过; 因着马上要年关了,朝廷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