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女装大佬在明朝-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暂时不想要子嗣,也可以举办选秀,最起码有人相伴。”李乘风忍不住插了一嘴。
  嘉靖思考片刻,还是摇摇头:“算了吧,朕那堂兄红颜知己无数,你看他死了有几个是真正伤心难过的。朕早在王府时,便常听人说孝宗皇帝和张太后伉俪情深,白首不相离,惹得世人羡慕。可你瞧如今的张太后,全心全意为家族谋求私利,真的有将孝宗放在心上吗。与其被人利用,朕宁可就这样过一辈子。”
  “……”李乘风想说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说的那样,最起码从穿越到现在,自己见识过杨一清、杨慎、夏言甚至严嵩都是夫妻美满,不离不弃。想了想还是算了,但依朱厚熜的个性,他现在也听不进去。
  朱厚熜则安慰他:“你放心吧,朕会与母后说明,以后不会再宣你进宫了,此事朕自有处理方法,莫要再管了。”
  见他这么说,李乘风只能暂时退下,等日后再议。
  ……然而之后李乘风便后悔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然会心血来潮搞这一出。
  时隔多日,总算是又一次百官上朝,内阁首辅张璁刚要上前,突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平地丢了个炸弹。
  “朕打算邀各地宗室携七岁以下幼子进京,商议过继之事。”
  满朝文武都懵了,鉴于嘉靖积威已久,官位小一点的都没敢吭声,只是死死盯着前方,看内阁大佬们有什么举动。
  内阁也被打个措手不及,张璁第一反应是皇上是因为不想成亲,在跟他们赌气较劲。先放个大招,然后两边互相各让一步,毕竟这种操作也不是第一次了。接着又反应过来,不对啊,百官们都在此地,难道皇上就不怕弄巧成拙吗!?
  他还没开口,天工局夏言就出言反驳:“皇上何出此言,天子春秋鼎盛,哪有过继藩王儿子的道理!若是日后真有龙嗣诞下,那过继之子又如何安置?古有宋仁宗为鉴,还望圣上收回成命!”
  这里指的便是宋仁宗因无后,将宗室孩子接回宫中按皇子抚养,结果有了亲生儿子 ,便将人又送回去了。最后唯一的儿子早夭,没办法只能再将之前的孩子接回来立为太子,也就是之后的宋英宗。这一前一后下来,英宗与仁宗心生间隙,最后想强行认亲爹,但为人手腕又不行,与仁宗老臣关系很僵,没当几年皇帝便因病去世。
  别看夏言平时不理朝政一心钻研,但本质上还是那个直言进谏,一心为国的夏公谨。遇到这种事,旁人也许还会顾虑些许,他是绝对要站出来的。
  有了夏言的开头,其他胆大的官员也都纷纷要求皇上收回成命,不管怎样这听起来也太扯了。
  朱厚熜却不为所动,依然是那副淡漠的模样:“朕梦中受天人感应,领祖宗之命。已决定待发出家,不问男女之事。此事朕心意已决,众卿莫要再劝了。”
  百官们愣住了,不由纷纷朝钦天监监正怒目而视,此人现在兼管全国宗教,本身据说也是个道教徒,一定是这奸佞小人将皇上带到如此境地的!
  钦天监监正:“……”我冤!!
  嘉靖趁热打铁,继续道:“既已如此,就按照之前说的,让宗室之子入京,此事交由内阁商讨,退朝吧。”
  大明官员此时都有些懵,你说若是不让宗室来吧,皇上万一真的清心寡欲一辈子,一直无子民心也不稳;可若是让宗室来,朱厚熜才二十多岁,又不是生不了,万一以后后悔那不一样是动摇国本。
  而此时谁都没注意到,官员队伍后方的李乘风,紧紧皱着眉头,怔怔的望着地上发呆。
  之后的几天,朝廷依旧是乱成一锅粥,甚至两宫太后都惊动了。但与以往那样,嘉靖又风吹雨打,我自佁然不动哦,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皇上再一次获得了胜利。听闻朱厚熜在蒋太后寝宫外站了整整一夜,最终将太后说心软了,只有一个条件,那便是过继来的皇子要交由她亲手抚养。
  天家自己都同意了,旁人也没什么好争的,于是礼部和内阁共同就过继资格展开讨论。有的说应该学宋仁宗,从边远的旁系血脉过继,这样可以杜绝藩王有不臣之心。很快便有人反驳,大明宗室与宋初可不一样,老朱家有几户出了名的能生,如果从旁系选,标准又是什么?人是否太多?
  争来争去没个结果,最后只能去翻《皇明祖训》,当时正是依据这本书,将朱厚熜请进京当皇帝。按照祖训规定,思来想去,大家还是将人选定在藩王上。
  首先藩王血脉怎么说也要正规些,另外大明藩王数量不是很多,符合条件的就更少,人少就意味着可以更加精挑细选。至于旁人担忧的作乱,藩王手上根本没有实权,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最后闹得再大无非也就是想要认爹。
  至于这点,嘉靖朝的官员沧桑一笑,他们跟皇上的斗争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完全不怕!


第79章 结怨
  北京外城; 张府内。
  张璁惬意的喝了口奶茶,这些年亏了西北将领; 把蒙古那边收拾得服服帖帖。朝廷也改变了对蒙的政策; 不再一味防备制裁,而是加强贸易,除了盐铁粮等重要物资; 一些茶叶丝绸海外工艺品都深受蒙古贵族欢迎。而蒙古那边则输送大量牛羊给中原; 这一套胡萝卜加大棒,边境总算是稳定下来了。
  如今的北京,除了经常能吃到牛羊外; 奶制品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国人虽然大多数有些乳糖不耐; 无法直接饮用牛奶; 但各种奶制的糕点饮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张璁已经位极人臣; 大明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偏偏不爱那些大鱼大肉,唯独嗜甜。可年纪太大; 身体又有些毛病,前些日子嘉靖派太医给老臣把脉; 太医再三叮嘱远离甜食。如今家中人看得严; 每天只能饮这一杯奶茶。
  正当张璁沉醉在奶茶的甜蜜之时,下人突然来报; 礼部尚书严嵩严大人求见。
  “哎,”原本挺好的心情一下子全没了:“就说我身体抱恙,让他先回去吧。”张璁淡淡道。
  下人犹豫了下; 他也是收了对方好处的,于是小心翼翼道:“严大人说,他有要事相商……”
  张璁冷哼一声:“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立储罢了,这两天来找本官的不都是为了这些。跟他讲,不见。”开玩笑,张璁虽然政治素养不是很高,好歹也是当了首辅的人。皇上立太子这种事能随便掺和嘛,更何况严嵩与桂萼关系好,他前两年跟桂萼闹掰了,此时更不待见桂党。
  下人无奈,走出去对门口的严嵩道:“严大人,不是小的不帮你,老爷这段时间说了,谁也不见。”
  “无妨”严嵩老神在在,从袖口掏出一封信来,“劳烦将此信交给阁老。”拿人家手短,下人也只好去了。
  “怎么?他还没走?”张璁横眉冷对,心里实在烦死这个严惟中,越来越不知好歹。
  下人毕恭毕敬的将信递过去,然后跟其说明事情经过。张璁不耐烦的接过信,打开后一搭眼,顿时大惊失色。强行按住翻滚的思绪,他先是屏退左右,然后让人将严嵩带进来。
  严嵩气定神闲的跟张璁行了个礼,他似乎早就料定会是如此。
  张璁虽然生气,但是也管不了那么多,待周围人都走远后,迫不及待的将手中之物往桌上狠狠一拍,怒道:“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我自然有我的来路,只是敢问大人,看过之后作何感想?”严嵩笑眯眯道。
  张璁不假辞色:“作何感想?本官自然要上达天听,让皇上知道你这大逆不道的贼子!”
  不理会他的作秀,严嵩心里清楚,假如首辅真的如他所言那般刚正不阿,也不会把自己叫进来,现在这一出无非就是诈一诈自己。
  于是严嵩继续道:“阁老说笑了,不过是些下官的猜测,是真是假您就看一乐,无须如此惊慌。”
  “哼!妄议储君,窥伺宫闱!严大人是仗着有人撑腰,想在朝廷一手遮天啊!”张璁拿起那封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进京的藩王,以及过继候选名单,甚至还有母亲身份、性格,家世等等一长串信息。
  要知道最早的大纲虽然是礼部内阁决定,可实际过继的具体内容都是宗人府和嘉靖亲自商议的,满朝文武都被蒙在鼓里。而嘉靖这个皇帝,额……大家只能说君心难测,谁晓得他选皇子依照什么。
  而有了这份名单,就可以提前押宝,保不准混个从龙之功。没瞧着当年迎圣上入京的毛澄毛大人,就因着有这份情谊在,即使后来屡次触怒嘉靖,也依然安安稳稳入阁。
  此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严嵩索性将话挑明了说:“阁老所言差矣,天家无私事,我等提前知晓储君,也无非是想早些为国分忧。您身为内阁首辅,更应做好准备,莫让小人钻了空子。”
  张璁表现得依旧不为所动:“你既已知我是首辅,只要一心为国,还怕什么!更何况陛下春秋鼎盛,就算立了太子,少说也还有个二三十年,我不急。”
  “阁老这些年的功绩自然是有目共睹,可我们奋斗一辈子,终究要为了后人想。我那儿子是个不成器的,身有残疾文不成武不就,我这当爹的就想着给他铺条后路。否则的话,那杨廷和杨阁老就是前车之鉴啊!”
  他这番话算是说到张璁心里去了,那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可是堂堂正正的状元,品貌学识具是一等一,不过是得罪了皇上,现在还在海南当官。听人说他在海南连饭都吃不饱,形容枯槁。自己家中好几个儿子,连带着女婿族人,倘若不能更进一步,怕是等他退下来,朝中敌对势力清算,都得不了好。
  严嵩趁热打铁的道:“更何况这也是为了大明好,要知道如今许多法令制度都是阁老您倡导的,如果以后太子跟他人学歪了,那么您这么些年的辛苦不是功亏一篑了。”
  讲到这里张璁有些心虚,那些改革说实话都是皇上提出,不过借他的口说出来,实在算不上自己的功劳。不过此时他已有些心动,犹豫的问道:“此事如果让陛下知道……”
  “请阁老放心,用的都是下官的人脉,即使有事也算不到您头上。”
  张璁咬牙:“你打算怎么做?”
  严嵩微笑,心道总算是成了。
  算计着过继的当然不止严嵩一家,陆炳就被前来打听的人烦得不得了,好容易找到空闲,立马邀李乘风去新开的酒楼吃酒。
  饭桌上,陆炳对着李乘风大吐苦水:“一个两个的都来问我,我姓朱吗?我知道什么呀!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前看见锦衣卫大气都不敢喘,如今都堵到我家门口了,估计想着法不责众,本官奈何不了他们。这要是谁向皇上哪参我一本,说我结交外臣,怕是没好了!”
  李乘风边听边点头,但心里知道陆炳也就是说说而已,他与朱厚熜自小情分在那儿,又深受器重,怀疑谁也怀疑不到他头上。
  吐完黑泥,陆炳神清气爽了。有些不好意思的给李乘风倒酒:“上次皇上能找到还多亏了李哥,否则我们锦衣卫都吃不了好,加上之前的一些事,小弟得敬你一杯。”
  李乘风端起酒一饮而尽:“不是说好了莫要再提吗,我当年犯了那么大错陛下和娘娘都没追究,为皇上分忧都是分内之事。”
  “好一个分内之事!”陆炳拍案,神色愤愤:“可惜有些人就是不懂,忙忙叨叨的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尽忠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