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卜奎又在宁古塔以北一千多里,寒冷之说,更加确实了。

    大德王朝的流放等级,一共分为四级,是按照距离远近来划分的。

    第一级,叫做附近。这个附近,可一点儿也不近,是两千里。也就是说,要距离原籍两千里。

    第二级,叫做近边,意思是比较近的边疆。是两千五百里。

    第三级,叫做边远,是三千里,这个就比较名副其实了。

    第四级,叫做极边,是四千里。

    贾珉要去的卜奎,就是四千里之外的极边。属于最高的一级了。

    为了确定流放的等级,朝廷专门制作了《流放道理表》来作为参照,根据犯人原籍距离流放地的远近,来确定等级。

    这种远离原籍的空间上的隔绝,不仅是**上的惩罚,在精神上,也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中土之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即使外出了,远在天边,也要叶落归根。

    离开了熟人社会,把人流放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让你整日在乡愁和亲情的煎熬中度日,再加上物质上的匮乏,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摧残和理想的破灭,说是生不如死,一点儿也不为过。

    别说到了配所如何,即便是路上,都是一场地狱之旅。

    在路上的时间,朝廷是有规定的。一天要走上五十里。

    若是体力不错,天气正常,路况尚可,走上五十里,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问题是,时常做不到。

    从体力上来说,官府给每个流人每天的粮食定额,只有八两。若是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这个定额,其实只能保证流人不至于饿死,还得保证是没有克扣,全额得到的情况下。若是想有充足的体力赶路,就得家里格外出钱给押解的官差,买一些食物了。

    同时,由于不能按期抵达配所,押解的官差也是要受罚的,所以,官差就得拼命地驱赶犯人赶路。犯人就得透支体力。

    许多人,就因为这个原因,累死在了路上。至于冻死、饿死的,被野兽吃掉的,都是常见的现象。

    还有一种折磨,就是路上一直是要戴枷的。戴枷本身就行动不便,若是赶上下雨天,枷板湿了,就更加沉重了。

    所以,能够活着抵达配所的,就算是命大了。

    初八那天晚上,押解犯人上路时。那些犯人还有很多人不满,埋怨大过年的,就要上路了,有的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在大兵的言辞训斥下,才不敢吱声了。

    后来他们才发现,这次遇上贾珉押解他们,简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这批的五百人多人,实在是太幸运了。

    首先是不用步行,都坐上了马车。

    从大牢到天津卫这一段,是贾珉动用了贾府的公交马车和长途马车送他们的,然后就是乘船,所以到目前为止,布行走路的里程,其实很有限。

    若是一天步行五十里,不仅是一般的犯人受不了,那些女人,尤其是裹了小脚的女人和弱不禁风的小姐们,就更是受不了了。

    在吃饭上,犯人们跟府兵团吃的是一样的伙食,虽然吃的不算好,但是却足可以管饱了。

    路上不带枷锁,更是让他们少受了不少罪。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由于军令严明,没有出现对犯人的打骂侮辱现象。

    若是换作别人押解,那些犯人家里的女眷们,早就遭到兵卒和官差的侮辱了。更不用说犯人了。

    所以,这一路上,犯人基本上都还很配合,秩序也比较好,除了在船上有些人晕船外,目前还没有生病的现象。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由于现在的行程比较顺利,加上贾芹已经把新买的车马都准备好了,所以,贾珉就决定,今天不赶路了,在此休息一天,明天再启程。

    这一回,水师一共出了12条大型运兵船,府兵团的全体成员和五百人名犯人,加上他们的七十多名家属,以及所有的装备、车辆和战马,都一次性运抵牛庄。

    水师如此卖力,除了这是他们本身的职责外,卫若兰私下里给了水师提督一千两银子,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贾珉如此舍得花钱,甚至自己贴钱为犯人出车,补贴伙食,就是为了争取时间。

    相对于早些到达卜奎,花点钱还是很值得的。

    冯紫英和焦利在码头上指挥卸船,陈也俊则检查对于犯人的看守情况。

    这些犯人,你对他再好,他也是犯人。谁也不能保证他们就没有脱逃之心。所以,对他们优待是优待,该看守还是要看守的,这一点上,还是不敢马虎的。

    吃过饭,贾珉在贾芹的陪同下,到附近转悠。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一座小山脚下。

    这是一座海边小山,山上的树木倒是不少,因为天气还冷,树木还没有发绿,看上去都是光秃秃的。

    “这座山有些特别,它是一座山,却有两个名字。”

    一座山有两个名字?贾芹如此一说,贾珉来了兴趣。

    “一个名字叫做欢喜岭,另一个名字叫做凄惶岭。”

    “一个是高兴,一个是悲伤,正好两个极端啊。有什么典故么?”

    “这个山的名字,还是那些流人给起的。从外面到这里来的,往宁古塔去的人,就把它叫做凄惶岭,意思是从此以后,就要过那凄惨惶恐的日子了。”

    “从宁古塔往外面走的,多是从配所返回原籍的,从此逃出生天,见到这座山自然就欢喜无限,就叫做欢喜岭了。”

    一山双名,还是很有道理的啊。

    下午三点,火头军们开始埋锅生火做饭。贾芹做事还算机灵,几天前就在附近的镇子上订购馒头和猪肉,这里是码头,鱼是不缺的,价钱也很便宜。晚上就是一个炖肉一个炖鱼,大兵们且不说,就连犯人和家属们,都管饱。几天来在船上一直吃冷食,今天这顿饭,就算是开了荤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晨继续上路,重新踏上了漫漫征途。

    这个季节,北方的河流还没有开化,走不了水路,剩下的路程,就要一直走陆路到达卜奎了。

第0256章 荒诞的城墙

    元亨十三年三月初六,是卫若兰到达卜奎的第二十三天。

    到达这里之后,跟当地的守备衙门进行了接洽,说明了来意,呈上了公文。

    此前,守备衙门已经接到了兵部和刑部的联合行文,知道将由贾珉的府兵团来接掌卜奎。

    但是,卫若兰却在对方的客气中,发现了那种不掩饰的冷淡。那是一种明显不欢迎的态度。

    去年八月,卜奎发生了一起流人暴动。几十个流民冲进了守备衙门,杀死了二十名士兵,前任守备钱德禄也在那次暴动中被流人杀死。

    后来,暴动被现任的卜奎署理守备赵大海带兵平定,当场格杀了参与暴动的四十五名流人。

    这件事,在卜奎是个重大事件,当时也震惊了朝廷。令人奇怪的是,在卜奎当地却几乎没有什么人谈论此事。

    卫若兰想了解一下详细情况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跟他谈论此事。

    即便是到街上的铺子和酒馆儿,提起此事,也没有人跟他搭话。他这边一提起,别人就赶紧转移话题。对此似乎讳莫如深。

    这让卫若兰隐隐感到,此事有些不同寻常,或许其中纯在着什么隐情。

    但是,现在他还顾不上这些,做好迎接府兵团的事宜,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就只好等府兵团到达之后再说了。

    现在已经过了清明,卜奎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按照季节算,现在已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了。再有不到一个月,就是夏季了。

    大地的积雪已经消融殆尽,一些野草已经发出了绿叶。树木也开始抽芽了,开始绽放出些些绿意。

    只有远处的温都拉山顶,还有皑皑冰雪,在眼光的映射下,发出刺眼的光,证明着曾经有冬天的存在。

    仅仅从眼前的情景来看,除了这里风比较大之外,似乎跟帝都和直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这只是指气候说的,若是论起其他方面,差别还是巨大的。

    比如,身边的城墙就是如此。

    一提起城墙,卫若兰就想笑,然后就想哭。

    这个在当地人口中的城墙,实在是太奇葩,太荒诞了。

    城门是用木头做的两扇门,每扇门高九尺九,宽九尺九。旁边两个粗粗的木头立柱,把城门给固定住。

    城门是用原木做成的,粗糙到连木头上的树皮都没有刮去。

    城门两边,并没有砖瓦土石的城墙。所谓的城墙,不过是在地里埋了一些原木,立成了杖子。每跟原木约有三寸粗,高六尺左右。

    这些木头杖子,就是所谓的卜奎城墙了。

    就是这样的城墙,还不是连续的。从城门两边延伸出去大约三丈远,就不是杖子了,而是每隔十丈远,再立一根木头。如此下去,一直延续着,围了整个卜奎一圈。

    这些木头之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木头之间的连线,就是城墙了。

    纯粹就是个虚拟的城墙。

    这个城墙倒是挺长,东西南北四面,每面三里长。这就是卫若兰在兵部的文书中见到的卜奎城的“十二里城墙”了。

    城墙之内,就是卜奎城了。

    与其说卜奎是个城,倒不如说它是个镇。即便是个镇子,都是抬举卜奎的。

    一共就那么一条街,两边有那么七八百户人家,整个镇子的人口,加一起不到一万人。

    卜奎说是有几万人口,其实这几万人,大部分都分布在各处,最远的官庄,有五六十里远。人口居住非常分散。

    卜奎城有东西南北是个城门,卫若兰和贾芹现在所在的,就是南门。

    贾芹是昨天晚上赶到这里的,他是前来传达消息的。

    今天下午3点左右,贾珉就将率领府兵团押解五百名犯人抵达卜奎了。

    城门东边站着的那群人,就是卜奎本地原来的官员们,他们也在这里等着迎接贾珉的到来。

    第一个,是从四品的守备署赵大海,卜奎前守备钱德禄的副手。钱德禄死后,就由他代理卜奎手守备一职。

    按照惯例,守备一职出缺后,可以由他升任守备。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他也没接到升职的命令。

    此前,卜奎城曾经传说他过了年就会升任守备。没想到,等来等去,却把贾珉给等来了。

    贾珉是从三品的都司,卜奎的衙门,就从守备衙门改成了都司衙门。级别上提高了一级,但是,赵大海的职位和级别,却是没有任何改变。

    以前署理守备时,他是卜奎的最高长官,现在贾珉来了,他就又变回守备署了。

    府兵团中,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和三个营长都是正四品的守备,赵大海的级别跟这些人比起来,都差上了一级。

    如此对比之下,也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接着是赵大海手下的三个佐领。

    第一佐领钟鼎,第二佐领冯奎,第三佐领徐明涛。

    然后是典史杨林。

    杨林是主管衙门册房的,这是都司衙门的中枢机构,算是衙门里最有权势的文官。

    剩下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则是卜奎士绅代表吴敏求了。

    这六个人,分成了两伙。赵大海、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