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四,朝廷大军一到,他们就闻风而逃。大军一撤,就又卷土重来。就像捉迷藏似的。”

    “还有何可疑之处?”

    “要说可疑,便是东平王的人马也有可疑之处。每次剿匪,似乎都要提前放出风声,一路大张旗鼓,生怕土匪不知道似的。”

    “那回在店里,听得一个行脚商人说,他在路上时,曾经见到朝廷兵马和土匪遭遇,他就偷偷躲进了树林里。于是就见到了一宗奇怪之事。”

    “哦?什么奇怪之事?”

    “双方兵马遭遇,并未立刻交战,倒是交谈了一会儿,之后才开战,开战了,似乎也不是真刀实枪地拼命,倒好像演戏似的。打了半个时辰,双方各自鸣金收兵,最后竟然无一人伤亡。好像是一家人练兵似的。”

    唉,长安到底是练过兵,上过阵,只是去走了一下,就看出了破绽。

    他们当然是一家的。不过是养匪自重,别有用心罢了。

    长安走一趟,就能看出端倪,地方官员,满朝文武,怎么就没几个人能看出来呢?

    到底是昏庸无能,尸位素餐,还是装聋作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抑或是别有用心?

    “王子腾不是去了么?就没听说他剿匪如何?”

    “王大人的京营,似乎打得尚可。”

    “怎么叫尚可?”

    “京营去了,倒是跟土匪打了一仗。那一仗,是跟东平王一起打得。说是把土匪包围了,不过,似乎叫土匪跑了不少,只杀死了不到一千人。”

    “不是合围了么,怎么又跑了?”

    “是东平王那边作战不力,土匪从他们那里跑了出去。不过,东平王的人马,似乎并无大碍,倒是叫人怀疑,是他们故意放走的。”

    “湖南那边儿情形如何?”

    “王子腾先是到了湖南,据说他的京营一到湖南,土匪就闻风而逃,四处溃散。所以,他在湖南一仗未打,就直接到了广西,这才打了一仗。我从那里走的时候,据说广西的匪患已平。如今湘桂两地,再无匪患了。如此情形,着实可疑,可见那三藩,确实如贾珉所说,是包藏祸心,图谋不轨。”

    长安最后点出了关键。

    这也是她亲自到西南的原因。

    “何以如此确定?”

    “虽无直接证据,但迹象已明。据我推测,他们本就不是土匪,那土匪不过是三藩的人马所扮。”

    “他们为何要如此?”

    “不过是借着剿匪之名,将他们的人马逐渐北移而已。”

第0480章 太子与贵妃的密会

    元亨天子回到养心殿时,鲁大学士已经在此等候了。

    “鲁大学士,不是都回去了么,怎么又来了?”

    “那几家又来折子了,请求撤藩。”

    “上回不是告诉他们了吗,两年之内,不议此事。”

    “估计是因为此次派王子腾去剿匪,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所以又一次试探。另外……。”

    “另外什么?不要吞吞吐吐的,说。”

    “几家又联名上奏,说是此次剿匪,消耗巨大,请求调拨五十万两军饷。”

    “实在过分,简直欺人太甚,一帮混账东西!”

    元亨天子拍案而起,身子一摇晃,突然倒地,口中喷出一口鲜血出来,急忙用帕子捂住了嘴。

    鲁大学士急忙过去,扶起元亨。

    “圣上息怒,保重龙体,我去叫太医吧。”

    “不要,千万不要张扬。”

    元亨勉强坐住,喘了几口气,呼吸渐渐平复。

    “湘桂两地,动静如何?”

    “东平王和南安王的人马,都已经撤回云贵。目前王子腾在广西,今日来了折子。”

    “王子腾说些什么?”

    “跟我们得到的密报一样,他也认为三藩正要图谋不轨,提醒我们早作提防,看来,此去他也看出了破绽。”

    “唉,连长安走一趟,都看出破绽了,王子腾岂能看不出?当初韩天魁要买两万支火枪,可见他们是蓄谋已久。几十年来,就蠢蠢欲动,如今终于沉不住气了。养虎为患,尾大不掉啊。”

    “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今天要钱粮,明天要官职。如今西南几省的重要职位,已经全被他们把持,水泼不进去,风吹不进去。”

    “如今看来,他们早晚是要反的。他们世世代代,累受皇恩,为何如此贪心不足,竟要谋夺朕的天下?”

    “皇上以仁孝治天下,四海归心,万民景仰,乱臣贼子,狼子野心,不足为虑。若是真有不轨之心,满朝文武,天下百姓,必将人人起而诛之。”

    “哼,满朝文武,有几个可用之人?多是趋炎附势之辈。即便是改朝换代了,他们也照样做自己的官儿。到时候,第一个改换门庭的就是他们。有几个会尽忠守节的?那些人,早就该把他们除掉。”

    “全是圣上仁慈,是那些人不思皇恩,有负圣上。”

    “罗启华近日动静如何?”

    “还是老样子,总是为三藩说话。”

    “哼,他这些年,大概得了他们不少好处吧?明日传旨下去,罗启华致仕。俸禄减半,免去恩例,不得荫补。”

    “这……。”

    “哼,他们以为朕是好欺负的,不给点颜色,就会得寸进尺。户部万新堂的亏空查的如何?”

    “已经查实。”

    “万新堂革职查办。”

    “那李源?”

    “罚俸一年,以观后效。”

    “王子腾请求示下。”

    “王子腾移师九江,就近监视三藩。”

    “三藩军饷之事如何处置?”

    元亨站起来,慢慢地走了一圈儿。

    “减半拨付。”

    “今年黄河决堤,灾民救济可就没什么钱了。”

    “叫地方官酌情处置吧。”

    “若是流民过多,也恐生乱。”

    “敕令各地,严加防范。”

    “三藩那里是否会心生不满?”

    “不满是一定的。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如今他们也未准备好,否则,这回王子腾一到,也就不会退回去。若是胸有成竹,此次就反了。但愿能拖上两年,让我们缓过手来。”

    鲁大学士走后,太监高德旺进来,伺候元亨睡下。

    自从龙体欠安以来,元亨就很少到各个妃子那里去了。

    见元亨已经睡下,高德旺把那条沾血的帕子,偷偷地踹进了怀里。

    刚才元亨和鲁大学士说话时,他一直在外面偷听,元亨吐血倒地的情形,他也看见了。

    这条帕子,对于高德旺来说,是很值钱的。

    鲁大学士从宫里出来,就直接去了都察院御史杨奎家。

    第三天早朝,都察院御史杨奎出奏,以户部尚书万新堂亏空,在北温都拉之战时,贪墨军饷,购买霉烂军粮和劣质军械,要求弹劾户部尚书万新堂,兵部尚书李源和军机处大学士罗启华。

    军机处大学士当场廷议,皇上准奏,万新堂革职查办,李源玩忽职守,罚俸一年。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罗启华致仕,俸禄减半,免去恩例,不得荫补。

    吏部出奏,因前锦衣军统领谢鲲获罪流放,锦衣军统领一职出缺,拟任御前一等侍卫周彤补缺。皇上准奏,着周彤接任锦衣军统领。

    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联名上奏,此次在湘桂剿匪,耗费巨大,请求朝廷增补五十万两军饷。

    为避免嫌疑,三人请求朝廷撤去三王封号,致仕养老。

    皇上念其世代镇守边疆,劳苦功高,不准撤去封号。关于饷银一事,减半拨付。

    这几件事,都是大事,过后自然引发了不少议论。但是,没几天,也就渐渐平息了。

    又三天以后,养心殿太监高德旺出宫采办,来到一家店铺后,换了一套衣装,来到东宫,将那条带血的帕子,交给了太子。

    太子将帕子踹进怀里,进了内室。

    内室里有两位客人,竟然是被皇上强行致仕的罗启华和他的侄子罗翰林。

    两年以来,这叔侄两人,已经是东宫的常客了。

    太子拿出了那条帕子,放在了罗启华的面前。

    “这么说,皇上的病情是真的很严重了?”

    罗启华拿起了帕子,仔细地端详着,脸上露出了不易觉察的微笑。

    “父皇宽厚仁慈,悲天悯人,一定会逢凶化吉的。”

    “是,殿下所言极是。”

    “罗大学士就暂且回老家歇息些时日,待得时机成熟,必将重返庙堂。象罗大学士这样的国之忠臣,朝廷求才若渴,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老臣铭记太子恩德,随时愿意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如此就对了,那点儿俸禄,也没几个银子,想必你也不缺那几个钱。至于荫补,罗翰林如今为翰林院侍读,贵公子任九江知府,也不用你的荫蔽。他们两人将来都前程无限,你也不必担忧。”

    “全仗殿下厚爱,既是如此,老臣就放心去了。他日殿下若是觉得老臣还可以出些微末之力,老臣召之即来。”

    罗氏叔侄告辞离去不久,太子出宫,约两盏茶的工夫,来到大栅栏东边的“天下客”客栈。

    “天下客”客栈,是大栅栏地区比较高档的客栈,因为这里靠近前门和紫禁城,所以,来这里住宿的客人,都是非富即贵。

    一般的来往商人,在这里是住不起的,他们也舍不得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住宿上。

    太子在这里有两间常年包房,地字2号和地字3号。

    这里最好的客房,是天字号。地字号只能算是二等房间。不过,这样就会不那么显眼,一般人是不太会特意关注一个地字号房间的。

    虽然是地字号房间,但是,里面的陈设,却比天字号房间要豪华奢侈得多。

    老板当然不会往一个地字号房里放这些东西,这是东平王世子宋宽给布置的。

    到了地字2号门口,一个随从到各处查看了一些,回来点点头,另一个随从开锁进门,四处检查一番,然后出来,向太子点点头,太子进屋。

    老板亲自送来一壶开水,交给外面的随从,外面的随从把水壶递给屋里的随从。屋里的随从接过来,沏了茶,然后出去,在门口守候。

    每一次到这里,都是这样,已经成为一套固定的程序。

    太子掏出怀表看了看,十点二十五分,再有五分这种,他的客人就该到了。

    虽然只有五分钟,太子还是有些着急起来。

    他把怀表放在案子上,盯着怀表,看着指针一点一点地跳动着。听着怀表发出轻微的咔嚓咔嚓响声,似乎跟着自己的心跳声,彼此相应。

    似乎过了很久,指针终于指向了十点半。

    就在这时,门开了。

    一个一身男装,但个子稍微矮小,身形比较瘦弱的人进来了。

    随着门被关上,一阵微微的香气,扑进太子的鼻中。

    来人摘下帽子,就露出了一张颠倒众生的面庞来。看起来,年纪有三十上下。

    虽然还穿着男装,但是,仅仅是这种脸,就流露出万种风情,堪称绝代风华。

    这张脸,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都很熟悉。

    这个人,就是当今天子最为宠爱的周贵妃。

    “母妃来的正好,快快请坐。”

    太子急忙站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