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玄之从密道出口将其追上,双方拼斗之际,伍元正好带兵赶到,将其尽数缉拿。在这些人之中,也有几位双十上下的年轻男子,到底谁是贼首,房遗玉也无法分辨,但这就不是需要她操心的事了,只要将这些反贼交予唐太宗,到底谁是李逵谁是李鬼,自有人辨别。
随后房遗玉又命人将别院里外搜了三遍,直至确定再无遗漏,方才退去。
为防意外,房遗玉还是命吕敬威领五百军卒驻守,而她则押着贼人返回京都。
第251章 上禀一切
房遗玉先行谢过伍元、李玄之二人,跟二兄自是无需客套,而后让他们先行归家,而她则直接赶往太极宫。
以房遗玉对唐太宗的了解,他今夜怕是难以入睡,房遗玉虽未告知唐太宗何时行动,可她今夜调动三千禁军的举动,绝不可能瞒过唐太宗,以其智慧,怎会猜不出房遗玉就在今夜行动。此事乃他心头之刺,又怎能不介怀?
果然房遗玉才至承天门前,连入宫令牌都未掏出,就见唐太宗的贴身侍卫程虎权在那候着:“房将军,陛下已在甘露殿等候,请随我来。”
房遗玉来至甘露殿。
唐太宗衣不解带的坐于殿中候着,心中焦急的很,类似这般反叛,就如乡间的野草一般,只要不除其根茎,待到来年,还会再度生发。
可身为大唐国主的唐太宗又岂能容贼子于暗中觊觎他的龙椅?对此事自是在意的紧。房遗玉近两月未动,令他心急的很。只是唐太宗向来是用人不疑,不愿因他之干涉,而令房遗玉对他产生不满。只是对下面吩咐了一番,若是房遗玉调动军队,便速来通知他。
今夜唐太宗已知房遗玉调动军队的消息,知道今夜就是房遗玉行动之时,成败在此一举,索性也未更衣入睡,在甘露殿坐等房遗玉的捷报。
唐太宗相信房遗玉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房遗玉也从没令他失望过。
未有丝毫的脚步声响,房遗玉的身影却已出现在了殿中。
房遗玉快步走于近前,于唐太宗三四步外驻足拜道:“拜见叔父!”
唐太宗见状龙颜大悦,笑着来至房遗玉身前,伸手将她扶起:“大功告成?”
唐太宗从房遗玉那凯旋归来的神情之中,已然瞧出结果如何!
“回禀陛下!”房遗玉将圣旨掏出,交还唐太宗,神采奕奕道:“不辱使命,历经两月之工,臣已成功将杨崇景、徐天舒、诸葛超、柳西松等诸多贼首擒获,并率军攻入其老巢,擒杀八十二人,一只苍蝇也未放走。另探知其贼首极有可能为先太子子嗣。”
唐太宗听闻消息,眼神随之一寒,忙道:“可将其擒获?”
房遗玉沉声回道:“尚且不知,但他若在西郊别院之内,便必在俘虏之中,臣只奉命缉拿,并未审问,故而不知详情!”
知道的越少越安全,有些事知道的越多,危险自然也就越多。
尤以这不可外传的叛乱之事,唐太宗将此重任交予房遗玉,虽说是看重的房遗玉能力,可在大唐,能人辈出,无论是房杜二相,或是长孙辅机那类老奸巨猾之辈,能力绝不会逊于房遗玉,在局势把控上,房遗玉更是难以企及,然而这重担却是落在她身上,关键还在于,房遗玉是唯一的知情人。
唐太宗这般做法,明显是不愿将此事传开,免得事情闹大,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少越好。
况且这本就不算什么光彩事,若是房遗玉刨根问底,将反贼们审的事无巨细,明明白白,便是唐太宗心胸宽广,也难免会心生忌讳。
房遗玉已然看懂唐太宗意图,故而对那些俘虏不闻不问,一副不想知晓其中缘由的表现,纵是存着什么惊天秘闻,她也不上心。
此正是将自身摘出的明智举动。
“你这丫头——”唐太宗也了解房遗玉心思,满意点头,赞她知分寸,故而也不道破,只是拉着房遗玉坐下:“此事暂且不提,朕想问问你是如何将那些反贼一网打尽的!”
唐太宗打算通过房遗玉的布局,对房遗玉的行动是否存有漏洞,是否存在什么漏网之鱼,进行分析。
房遗玉坐下后,将她的布局,策略,以及实施经过一一道出,一字不漏,便是连强闯长孙府之事也未隐瞒,也将原委道明,表明是长孙濬先将她拒之门外的。
当房遗玉说到此处之际,忽然嬉笑道:“借助叔父威势,算是有些仗势欺人了!”
唐太宗闻言一笑,也不在意,只是想着前几日长孙辅机,‘无意’间和他透露出房遗玉借圣旨之故,强闯长孙府一事,长孙辅机那时可并未道明缘由,只是暗讽房遗玉恃宠而骄。
唐太宗心中暗叹:“辅机他什么都好,只是这肚量也太小了。”
唐太宗当即对房遗玉回道:“无碍,你为行国事,可那长孙濬却因私怨拒绝见面,险些坏了大事,并非你之过错。”
房遗玉听后心中暗叫:“好险!”
先前她本不欲说这事的,可又觉以长孙辅机的心眼,没准就会在此事上头恶心人,与其由长孙辅机说些歪曲事实的话,还不如她直接将来龙去脉道明,反正她刚立大功,唐太宗也不可能罚她。
这才将此事说了,可见唐太宗这那般讲来,便意识到长孙辅机已然在此事上恶心她了,眼下唐太宗这表态,明显是偏向她的,那老东西又要倒霉了。
房遗玉心中暗喜,嘴上继续说着,说到和长孙濬和长孙淹联手布局的时候。
唐太宗已然知晓其意图,也不由击节称赞:“操控仇人配合你布局,此招着实高明,朕先前都险被你给瞒骗过去,本来还准备严惩长孙淹呢!好在末了回过神来,否则那长孙淹就需得遭罪了。”
房遗玉接着说道,当说到杨崇景牵扯其中之际,唐太宗发出一阵惋惜之音:“没想到他竟也是反贼,朕还想着将其调入工部,为我大唐效力呢!当真可惜,那是个人才呀!”
唐太宗爱才之心发作,面上有些寡欢。
房遗玉闻言也是点头,经过大半月的相处,杨崇景于建筑一道的造诣,确实有目共睹,他若为朝廷效力,定会有一番作为。
当房遗玉说到利用寒食散和假死之法寻到西郊别院的时候,唐太宗更是惊叹,不禁出言将其打断:“这般手段,古之未有,也就你房遗玉能想出这般古怪手段了。”
房遗玉最后又将攻打别院,占领别院,四处搜罗,派伍元领兵追击,最后于粪坑中抓到潜藏其中的二人,尽皆道出。
第252章 宫中留宿
唐太宗愣了半晌,最后叹服道:“这躲于粪池之下,于粪池之下挖密道,非人才不能想出!”
顿了顿,唐太宗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房遗玉道:“能将其从粪坑中揪出,你这丫头更是人才中的人才。”
房遗玉闻言翻了个白眼,心中抑郁:“这话到底是褒是贬啊!”
“那西郊别院呢?你们全都撤了?”唐太宗想了想,又追问一句。
房遗玉摇头道:“我担心有什么遗漏之处,特地让吕敬威领五百军卒守于那处,叔父若欲重探,可派兵将其替换。”
唐太宗闭目沉思,细想着房遗玉的前后布局,面上逐渐露出骇然神情,他反复琢磨之下,竟发现其中并无任何纰漏可钻,前后计划尽是环环相扣,不急不躁,有如对弈一般,将对手落子处先行揣摩,每步都走在对方前头,最终将幕后贼首一举抓获。
从客观讲,便是唐太宗处于相同境地,也未必就能像房遗玉这般,未必能做的比房遗玉还好,这般周密的布置,实难想象是一位二八少女亲自谋划。
唐太宗为之震撼的同时又大为喜悦,在感到房遗玉未来非凡的同时,更为房遗玉这种大才能为他之所用,能成他之左膀右臂而喜:“你这丫头果然不负朕望,能成旁人所不能成之事。此番你又立下大功,朕都不知该如何赏赐!”
唐太宗的面色颇有些为难,房遗玉此番一举将隐太子于京都潜伏的余党覆灭,这番功绩,无亚于灭敌十万兵,可惜此事不能公开,房遗玉的功绩也不能摆在面上。
以房遗玉二八之龄,女子之身,拜为云麾将军,手握六千军卒,已是无上荣宠,若再无故升其官职,文武百官,势必将唐太宗弹劾一通。
然而房遗玉立下这般功绩,若不嘉奖一番,唐太宗他自己也不好意思。
房遗玉知唐太宗难处,笑道:“大唐利益高于泰山,只要国家能够强盛安定,余下的都是小事。况且叔父已为侄女与韩王定下婚约,在侄女心中,这已是莫大恩典,有何封赏能比得上一位人人垂涎的美男子呢?故而这赏赐,还是算了罢!”
唐太宗闻言也跟着笑起。
若换做旁人说这话,唐太宗只会当他虚伪,可房遗玉说出这话,却令唐太宗认为字句之间尽是真诚。毕竟房遗玉为大唐基业,曾无视巨额财宝,唐太宗便知她非庸俗之人。
房遗玉继续道:“只是我家二兄,以及伍元、李玄之、吕敬威、长孙濬等人,尽皆参与此事,出力不少,还望叔父酌情封赏。”
既然房遗玉得不到封赏,那让出力的朋友们得些好处也是应当应分的,至于长孙濬,虽说彼此之间结怨,可此番若无其配合,房遗玉也难取得这般功绩,故而其功劳不能抹杀。
唐太宗闻言赞道:“你身为女子,竟有这般胸襟,此事依你。朕也并非赏罚不明的糊涂君主,你那功劳朕且记下,若遇机会,定为你补上。”
唐太宗给了房遗玉一个承诺,估摸一下时辰,起身笑道:“朕该去上朝了,如今时辰尚早,你也别回家了,朕给你准备间偏殿,就在这睡一觉吧!”
房遗玉近日来为除隐太子余党,着实耗费不少心力,如今功成身退,实觉有些疲累,便颔首应下。
踏实一觉,将身上疲累尽数扫去。
房遗玉起床梳洗一番后,来至院中练了练功,又回殿中吃着已然备好的早餐。
早餐是香喷喷的白米粥,配着白皮包子外加各式小菜。话说御厨手艺着实非凡,白米粥软糯香甜,包子皮薄馅大,小菜滋味无穷,数种滋味融于口中,吃的房遗玉是舒坦无比。
这皇家果然会享受,习惯竟与后世一般,超前的很。
饭后,宫女又为房遗玉送上一份精致糕点,各种各样,光看卖相就知味道可口。
“韩王送来些点心,请房小姐品尝!”
房遗玉见之神情一动,急切的抓起一块品尝,边颔首赞叹,边问道:“韩王在何处?”
宫女回道:“在陛下的书房观书呢!”
“带我寻他!”房遗玉说着还将点心收起,毕竟是李元嘉的一番心意,不可浪费。
宫女知晓房遗玉身份地位,并未劝阻,直将她带至甘露殿的书房。
房遗玉命宫女退下,悄然走近。
这甘露殿的书房很大,想来藏书已过十万,于中心处的桌案上,李元嘉正全神贯注的伏案书写,他本就极具书生气,此时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身上气质更是显露无遗。
房遗玉安静欣赏片刻,发现李元嘉一直都未注意到她的到来。
咱这夫君还真是有够专一认真,只是不知他在书写什么。
房遗玉好奇心大起,蹑脚走上前去。
房遗玉的轻功本就超绝,做到行路无声很是简单,来至李元嘉身旁后,都未被察觉。
李元嘉此时正在书写书法,写的自然是盛行于大唐,他王妃所创的房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