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女相_汇金-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尉迟恭被打的是苦不堪言,程知节每招看似信手抽打,其实破坏力惊人的很,令尉迟恭为之心惊。
  每次钢鞭与军刺相接,他的钢鞭都会被其荡开,若非这根钢鞭千锤百炼,换做普通钢鞭怕是早被程知节打成好几段了,没想到程知节仅凭兵器,便能占他上风。
  “好你个程老魔,竟能将尉迟逼到这等境地,厉害,厉害啊!”唐太宗击节大笑,看的是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房遗玉双眼也是一眨不眨,暗自分析这双方战况,心道:“虽说程家老货,占据上风,可若论武艺,若论综合实力,终是差了尉迟将军不少。”
  正如房遗玉所想一般,程知节的攻势虽未衰减,仍如暴龙一般,强悍出击,军刺也仍旧刚劲,气势还如先前一般强大,然而在一系列的强攻猛打之后,尉迟恭已然逐渐扳回攻势,开始变的有守有攻,若非不是他对程知节手中那强横的三棱军刺心存忌惮,早就放手教训程知节了。
  程知节察出对方变化,索性大喝一声,破釜沉舟,与之决战。
  尉迟恭没想到程知节会突然发狂,心叫糟糕之际,眼前已是杀气腾腾,三棱军刺已如黑云压城,乘势攻来。
  未有花哨的招式,只是简单快捷的劈砍,挑刺,于眨眼的工夫,程知节已向尉迟恭连轰数下,招招唯快罢了,并无旁的,如无数白光闪电似的,狂劈而至。
  于刺耳的呼啸声中,军刺与钢鞭不断碰撞,以尉迟恭之能,也被其杀得毫无还手之力,连番后退。
  此时众人才想起狂叫喝彩。
  房遗玉忽然猜出程知节意图,摇头一笑:“此战程叔父要赢了!”
  唐太宗看不出个所以然,奇道:“何以见得?”
  “武器!”房遗玉与秦叔宝异口同声,随后二人相视一笑。
  唐太宗自登基之前,也是员百战大将,听二人这般提醒,也回过味来,摇头苦笑:“这程老魔还是那般狡诈!”
  程知节手中的三棱军刺,是当下大唐的最强锻造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锻打,再以烈火淬制而成,非寻常兵器能够比之。
  至于尉迟恭手中的武器,则是二十年前便跟他南征北战的钢鞭,那钢鞭虽说胜于寻常兵器许多,可毕竟使用多年,锻造技术比之当下也是不如。
  程知节深知,若是被尉迟恭拖下去,他今日必败无疑,索性赌上一把,准备以全身力量,对尉迟恭的钢鞭发动猛攻,只要在气力用尽前,将钢鞭折断,便算他赢,如若钢鞭不断,输也就输了。
  每当三棱军刺砍中钢鞭之际,钢鞭上都会崩出些许缺口。
  哐——
  两兵交击,千疮百孔的钢鞭于中折断,程知节大笑一声,收起军刺,不再进击。
  尉迟恭握着只剩半截的钢鞭,长叹一声,这钢鞭已跟他二十余载,终是用到头了。
  “好兵器!”尉迟恭赞叹一声,面上却不客气,只赞程知节手中的三棱军刺,表明他只败于程知节手中的武器,并不服气,然而事实却也如此。
  程知节却是一脸得意,他脸皮厚可不在意别的,正如打了大胜仗一般,昂首阔步,回至唐太宗身侧。
  “房家丫头,不一般,不一般啊!”程知节借助三棱军刺之威,终是战胜了尉迟恭,这是他与尉迟恭相识十余年来,首次获胜,那面上神情,夸张的像是他天下第一,他无人能敌似的,很是讨打。


第276章 三大神兵
  程知节对房遗玉这位发明三棱军刺,助他农奴翻身的人,自是大为待见,亲昵不行,蒲扇大掌直往房遗玉肩上落下,那力道令房遗玉感觉这老货是在揍她似的。
  房遗玉揉着酸麻肩膀,跳到程知节一丈外开,跟这老货在一块她感觉自己很没安全感,随时有被蹂躏的可能。
  程知节的眼睛落于手中军刺,长叹一声:“苦了你了!”
  原来这三棱军刺毕竟也只是普通武器罢了,算不得什么削铁如泥的神兵利器,而尉迟恭的钢鞭由纯钢锻造,比之坚石还硬,三棱军刺虽将钢鞭砍断,却也难免崩开了口子,留下无数坑状缺口,连血槽都崩了。
  闻人瑜看的心疼不已,直冒冷汗,心里直骂程知节暴殄天物。
  程知节将三棱军刺放于原处,又要伸手去拿哪廓尔喀弯刀。
  闻人瑜忙将那刀抱于怀中,当做宝贝似的,双目怒瞪程知节,满脸不善,将他的三棱军刺作践成这样,已是让他心头滴血,岂能容他再度作践这等神兵。
  “知节,给朕退下!”当今世上,也就唐太宗能够制住程知节这个老混球了。
  程知节心有不甘,却也乖乖退去。
  唐太宗又看了看那三棱军刺,叹道:“武器确是好武器,可既然能断尉迟的钢鞭,造价不菲吧!”
  并非唐太宗小气,而是这武器要配给步卒使用,少说也要制造十万把,若造价惊人,便是大唐富有,也难以承受!
  房遗玉笑着为唐太宗解释道:“这把只是样本,故而以纯钢锻造,待到批量生产之际,其中自会夹杂混铁,足够步卒于战场杀敌。”
  房遗玉从闻人瑜手中接过那把廓尔喀刀,为众人介绍起此刀特性:“这刀凶性十足,极为强悍,专用做近身搏杀,可谓无上神器,若为长枪手配备此等武器,必能大大增强其近战能力!”
  因廓尔喀刀的所用范围不广,故而并未引起太多重视,就算房遗玉说其功效,还亲自演练,众人也没过多在意。
  倒是李靖自顾自的嘟囔一句:“却是奇袭刺杀的好兵器啊!”
  房遗玉扫了眼李靖,心中叹服不已,不愧是军神,眼光果然毒辣,和她想到一起去了。
  房遗玉本就准备将这廓尔喀刀订做一批,分给排山倒海的成员,此刀便于携带,更有利搏杀,且极其强韧,可用来攀高,可谓一举多用,正是月黑风高杀人夜的标配利器。
  唐太宗对这三把武器甚是满意,笑道:“甚好,每把皆是难得利器,你等怎么看?”
  诸将之中以李勣最精于人心,早已知晓唐太宗用意,当即说道:“这般利器自要大力推广,让我大唐雄师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房侄女上任不足一月,便已拥有这般成绩,陛下果然是慧眼识珠玉,臣佩服!”
  余下之人也都跟随唐太宗二十数载了,关于唐太宗的心思自也明白一些。
  人皆有私心,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房遗玉受到这般恩宠,如尉迟恭、侯君集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将,自是有些心里不平衡。然而他们也都是些热血汉子,见房遗玉今日表现,心也清楚唐太宗并非因宠信而重用房遗玉,而是因房遗玉确有过人才能。
  故而众将心中那些不快,自是悄然散去,也如李勣、李靖一般,认可了房遗玉的地位。
  唐太宗见目的达到,抚须一笑:“对了,朕尚不知这三把神兵的称谓,不知可起名字?”
  房遗玉本想说原本的称谓,然而心头一动,想着这三把武器,皆是数百年后,甚至要过千多年才会面世的产物,如今被她造出,何必再用先前的名字?况且此三样已被她麾下改良,本就算作大唐所创,何不起个新名字?
  从外观上看马来克力士剑还是马来克力士剑,可其本质却是已经大有改变。
  后世的马来克力士剑,专用天外陨铁打造,且其冶炼技术与大唐的冶炼技术大有不同,故而南亚人造不出东方古国的兵器,大唐人也难造出南亚人的刀剑。
  房遗玉只是挪用了些许构造,借助些许力学原理,至于内部的冶炼、锻打,皆是由科学院的匠师们凭借自身本领造出,较为符合大唐标准,与后世的马来克力士剑,于用途上都已发生本质改变,属于没换汤却换了药。
  三棱军刺与廓尔喀刀这两样后世名器更是如此。
  这由房遗玉等人重新铸造的武器,若还叫那些名字,自是有些欠妥。
  房遗玉心念至此,也无顾忌,直接道:“遗玉倒还真没想名字的事,不若皇兄您御赐几个?”
  唐太宗思索半晌,忽的眼眸一亮:“这三把神兵皆可让我大唐雄师,如虎添翼,实力大增。适合步卒的军刺,就叫龙骨吧!适合骑兵的波浪剑,可称之为腾蛇;至于那柄短刃——”
  唐太宗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名字。
  房遗玉提议道:“不若就叫月刃吧!”
  唐太宗也无异议,这三把日后令众多夷人胆寒的凶器,龙骨、腾蛇、月刃也就这般定下名字。
  唐太宗命房遗玉等人立即大批生产,房遗玉先让闻人瑜、魏殊制造模具,再将模具交由武器监,由其全力生产,毕竟科学院只负责发明,生产一类的事,还要归属武器监。
  房遗玉有了军方支持,又有其父在朝中的力量,那些对她不利的风口,迅速被唐太宗打压下去,再听不到什么异样的声音。
  房遗玉也难得过了阵悠闲的日子,平日里练练兵,跟李元嘉、李月婉出宫转转,日子过得舒服的很。
  至于科学院,归属少府监的手下,纷纷忙于雕刻模具,武器监的手下则忙于龙骨、腾蛇、月刃的制作,几是人去楼空,房遗玉这位院长,手下无人可用,自是连点卯都不去了。
  房遗玉和李元嘉的婚期愈发逼近。
  这日,房遗玉敲响了武昌郡王府的大门。
  李月婉的父亲李承范因多年镇守边关有功,在不久前已升迁礼部尚书,改封武昌郡王,已任京官,先前的任城王府,也已换成了武昌郡王府。


第277章 月婉心思
  王府正厅,房遗玉见到了演义中的大坏蛋李承范,心中有些替他喊冤,在演义中他是个机关算尽的大反派。而实际上,他身为开国皇亲,亲身征战四方,战功显赫,值得敬仰。
  “遗玉,拜见父亲大人!”房遗玉对李承范恭敬行了一礼。
  李承范听房遗玉喊他父亲大人,不禁冷哼一声,既没拒绝,也没应下。
  女儿想要自梳,他顺从女儿的意,倒也没什么难以接受的,而对房遗玉,他还是非常满意,否则当初也不会未有丝毫刁难,便轻易承认房遗玉与李月婉的关系,只是李元嘉横插一脚,让他心中不爽,险跟房家杠起来,认为房玄龄是在耍他。
  虽说事后误会解除,可房玄龄始终差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到底房遗玉是跟他女儿成亲,还是嫁给李元嘉。
  不久之前,唐太宗特招李承范进宫,隐晦表示出他不介意房遗玉嫁给李元嘉后,再娶李月婉回房家,同在一屋檐下也是可以。
  李承范心中极不情愿,然而唐太宗的意思他也不好违抗,既然李月婉都不介意,他也只得如此。
  想着他那宝贝女儿身为郡主,为人自梳还得藏着掖着,心上人还花心的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李承范的心里着实有些不舒服,对房遗玉这始作俑者,自是不会有好脸色。
  “你即将成亲,不好好在家等人迎亲,来本王府上作甚?”李承范语气生硬,态度冷淡。
  李承范不喜欢房遗玉,她也不觉意外,自知是她自己惹的祸,只道:“遗玉近来察觉月婉情绪不佳,心中挂念,故而特地赶来看看,陪她好好聊聊!”
  李承范见房遗玉一脸真诚,也瞧出她对李月婉却有真情,并非心血来潮,心中反感倒是缓和不少。
  对李月婉的近况,李承范这做父亲的哪能看不出来?虽说李月婉面上看着跟往日无恙,可她的心上人将要嫁与他人,那种心情哪是旁人能够理解的?奈何解铃还须系铃人,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