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武军与房遗玉麾下的左屯卫分军本就是两支截然不同的军伍,二者从未有过配合,并无默契可谈,故而接下来便该是训练两军配合。
只是房遗玉恰在此时成亲,只得将她与李靖、李勣等人请教的心得,加之她自身的独特见解写成手札,交与伍元三人,让其参照训练,如今时过月余,成果已是相当喜人。
房遗玉面带喜色,眼下这些军卒所表现出的实力,足当称得上是雄师了。
房遗玉身为军中统帅,自是少不了褒奖众人,命其分兵照常训练,而她则在旁侧研究指点。
房遗玉本在等候唐太宗调派,前往江南剿杀隐太子余党,然而一月过去,唐太宗那头却无甚动静,似是已将此事忘记,不免令人生疑。
房遗玉见唐太宗按兵不动,知他定是另有计划,索性不再为此事劳心费神,平日里不是在营房,就是去科学院待着,再不然就是回家陪夫君,到了晚上,就繁衍后代,行周公之礼。
所谓繁衍后代,自然只是她的借口,任谁面对一个天下仅有的美男子睡在身侧,都难以把持。
只是不知是何原因,房遗玉的肚子里始终没动静。
李元嘉常常担忧是不是他身体有问题,然而房遗玉却是丝毫不急,她还没到十七岁,李元嘉也是刚过十八岁,现在还早,要知大唐生产条件落后,过早生育,并非益事。
这月中,武曌的茶铺终是开张,在唐太宗下旨封碧螺春为贡茶的时候,武曌抓住机会,于东市开了家碧螺春茶行。
房遗玉应她之邀,特为茶行作诗一首,并亲笔题字,挂于茶行正厅,博得声势。
此番房遗玉所题之诗,乃是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属实算得上是首应景之作。
房遗玉书法大家的诗与字,已然能够引人注意,而后碧螺春被封为贡茶之事,更是令碧螺春的名号,迅速传遍京都。
武曌极有生意头脑,她知世人对熟茶不了解,未必舍得下血本购买,故而碧螺春茶行并非只卖茶叶,且卖茶水、零食,由客人于店中品茶聊天。
茶分数等,稀疏平常的熟茶次等、芽尖炒制的熟茶又一等、碧螺春熟茶中等、碧螺春的芽尖又一等,洞庭山的碧螺春上等,洞庭山的芽尖堪称极品,价格各一,品尝免费。
但凡有尝过一次的,几乎无人不买些回家,尤以上等碧螺春和极品碧螺春,尤为抢手。
虽说此二种价格最贵,然而京都从不缺有钱人,这般招待贵客的顶级饮品,正是交际广泛之人的必备之物。
因销售数量极为惊人,故而利润已然远远高于回梦舫和天香楼的盈利。
武曌用了半载时间屯货,然而却依旧有些供不应求的迹象。不得已只得再度提价,且定量销售,每日只售五十罐,以免出现断货情况。
熟茶于短短一月,已然风靡关中一带。
大唐的世家门阀皇亲贵胄,若拿不出上等碧螺春招待客人,可是会受人鄙视的,故而饮茶风俗逐渐由关中传向各地。
不过一月工夫,武曌已将茶叶转成了巨大的利润,见者眼红的利润。
房遗玉首月的分红便得到了骇人听闻的十万两银饼,面对这般暴利,武曌的凤眸已然不住放光,逐渐有了更加远大的理想。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291章 二兄之忧
房遗玉算是瞧出来了,这位千古女帝,做生意做上瘾了,已然渐渐朝着商贾女皇这条道路上跑偏。
当然,这也是房遗玉比较乐意看到的事。
这日大早,房遗玉早早来到营房,伍元已先行到达,二人聊着军中之事。
伍元突然给了房遗玉一个眼神,让她往后面看。
房遗玉侧脸望去,只见二兄正臊眉耷眼的走了进来,满脸哀怨,好像谁给他媳妇杀了似的。
“怎么了?”房遗玉扭身问了一嘴,她知房遗爱向来生死看淡,若非遇到要命的事,断然不会露出这般表情。
二兄苦着脸道:“妹子,完了,我这辈子要被老爹给葬送了!”
房遗玉越听越糊涂。
伍元也是纳闷的很:“到底怎么了?”
房遗爱长叹一声,苦笑道:“咱爹给我订了门亲事,还是陛下的女儿——”
伍元翻了个白眼:“嘚瑟吧你就,陛下的女儿哪个不是娇艳如花?边待着去!”
房遗玉却是双眼瞪得溜圆。
李漱?那个意图偷听她欢好之音的魔鬼公主,要嫁给她二兄了?
房遗玉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不出意外,李漱将来可是会给二兄戴绿帽子的啊!
房遗爱气得要死:“美个屁啊!小伍你是不知,公主就是一尊活菩萨,放家里拿来拜的,我若娶了公主,就别想再去青楼潇洒了,我若娶了公主,也就别想着三妻四妾了,我若娶了公主,日后行那事还需她挂灯应允,后半生困于公主府,再无自由,还有何幸福可言啊!”
房遗爱面色惨白,气得直跳脚。
房遗玉和伍元对视一眼,没想到房遗爱还有这般理想。
伍元忍不住嗤笑一声,嘲讽道:“自作自受!”
房遗爱虽是他兄弟,可伍元还是看不惯房遗爱的流氓风气。
房遗爱也不在意,伍元那专情有目共睹,自从他为柳如丝赎身,二人做了不少努力,终是将伍母感动,应下了二人婚事。如今伍元二人可谓是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伍元更是立下一生只娶一人的誓言,故而房遗爱也不指望伍元能说出什么好话。
房遗爱拽住房遗玉道:“妹子,为了二兄的终身幸福,你得帮我啊!”
房遗玉翻了个白眼道:“那是公主,不是咱爹求的,想必是陛下赐婚,圣旨已下,谁也无法改变,二兄你还是认命吧!那李漱虽说蛮横一些,但生的却是漂亮,待你将她降住,也可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房遗玉有些无颜面对她的兄长,谁让她说出了两辈子加一块,最为违心的话。
二兄听了房遗玉的话,明显一呆,怔了半晌才道:“妹子,你是听谁说陛下要将李漱赐婚于我?”
房遗玉也是一怔:“不是李漱?”
二兄用力点头道:“我听得清楚,咱爹说是长孙皇后的女儿城阳,可不是李漱!”
“不是便好,不是便好!”房遗玉倒是为自家兄长松了口气,只要不是李漱那神经病,换做谁都好说,便是个凶婆娘,起码也不会给二兄戴绿帽子。
“城阳公主倒是听着耳熟!”房遗玉喃喃自语,忽地惊呼一声:“靠!乱了套了!”
原本应该嫁给杜叔父次子的城阳公主被唐太宗赐婚给了二兄,那李漱那个疯子会嫁给谁?
房遗玉想不出头绪,索性不再去想,管她如何,既然自己已然融入当下,那本来的历史也只能当做参考,只是心下不免为李漱的未来夫君默哀一番。
对于二兄的请求,房遗玉也无能为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唐太宗都下了旨,老爹也已应下,面对这般局势,只凭房遗玉也扭转不了!
更何况那城阳公主无论如何也比李漱强太多,她于史上也没留下什么劣迹,无非是短命丈夫站错了队,随李高明一同谋反被唐太宗砍了,城阳公主因此改嫁罢了。
二十多岁的女人,不改嫁难道还守寡吗?
故而房遗玉才说城阳公主比李漱强太多,若二兄推三阻四的,被唐太宗改为李漱,那二兄可就悲剧了,当然此时可能性不大,房遗玉只是乱想罢了。
二兄见房遗玉也无计可施,只得哭丧个脸,活活认命。
几是整日,房遗爱都一副精神不振的模样,明显被此事所困扰。
然而临到该归家的时候,房遗爱竟虎躯一震,精神起来。
房遗玉面带疑惑,不知他怎么想通了。
二兄呲牙笑道:“我想明白了,人生嘛,就该如此,既然无法逃避,那便去直面它,享受它吧!”
房遗玉对其惊为天人,没想到二兄竟能说出这般有哲理的话来。
“我决定了,在大婚之前,我要利用这余下的时光竭力享受,将后半辈子所失去的,通通先预讨要回来。”
这句话,便是暴露了二兄的本性。
房遗玉本来还想帮他打听打听,城阳公主的品性如何,但见他已然做足充分准备,也懒得管那闲事,就让二兄这傻货自生自灭吧!
就当房遗玉准备归家之际,突然受到唐太宗传唤。
房遗玉来至甘露殿,见唐太宗坐于案后,眉头直皱,瞧着心事重重,似有数日未眠。
“遗玉见过皇兄!”房遗玉满心好奇的上前一拜,莫非是因隐太子余党之事有了新进展?
唐太宗挥了挥手:“有件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房遗玉正襟道:“陛下请讲!”
唐太宗沉声道:“近来,龟兹周遭的丝路极为动荡,往返于丝路中段的商旅接连遭劫,损失惨重,直接影响我大唐与西方的交流,你认为此事当做何处理?”
“这个——”房遗玉对丝路并不了解,只是知些皮毛。
丝绸之路分为三段,其中东段自洛阳至长安再到阳关,这东段皆在大唐境内,属大唐管辖;西出阳关至葱岭为中段,此段由西域三十六国管制;由葱岭向西途径中亚直至欧洲,便是西段,属于碎叶、伊蒂尔、伊斯坦布尔等国家管理。
丝绸之路说通俗些,便如后世的跨国运输,谋取暴利,能折返东西两端的,尽是些背景雄厚的豪商。
第292章 陛下之愁
丝绸之路的东西二段自是安全,由大唐以及伊蒂尔、波斯、碎叶、伊斯坦布尔等强大的国家保护,可保常年无乱,然而中段这西域三十六国,自古以来都是祸事的多发地。
西域三十六国,极难管制,且彼此之间连年征战,败者多沦为马贼,专对往来于丝路的商旅下手。
中段大都是来往商旅必经之路,马贼只需安营扎寨静候,不愁无肥肉入口。
类似之事于大唐并不多见,要知唐太宗身为天可汗,可号令四夷出兵征讨,旦有马贼出没,他便会动用天可汗的权力,调动周遭邦国的兵马对马贼展开围剿,确保丝路安危。
纵然马贼凶悍,也难敌西域三十六国的齐心围剿。也正因此,商旅才能够自由往返东西,促进交流之际,还能为大唐带来相当可观的商业税收。
故而大唐向来重视西域管制,维护这条由金银铺成的丝绸之路。
而今唐太宗这般忧心,想必是近日发生变故,导致丝路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大唐的根基。
唐太宗此时寻她来商议,想必是因于朝堂之上,并未商议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吧!
房遗玉摇头苦笑,唐太宗也太看得起她了,文武百官,诸如房玄龄、长孙辅机、李勣等了得之人都无对策,她又能想出什么?
“此事生于境外,着实不好处理。大唐既不能出兵围剿,还不知事发实情。最多也只能陛下以天可汗之名义,号令女国、石国、阿克苏、龟兹、焉耆、高昌等西域诸国,共同出兵围剿马贼。”房遗玉思前想后,也只想到这一个办法,只是这办法以朝中百官之才智,又岂能想不出来?
果不其然,唐太宗并未露出惊喜之色,这办法自是早被朝中百官提出。
房遗玉见状,索性咬着银牙道:“皇兄,弟妹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尽管道来,此处只你我兄妹二人,无需顾忌什么!”唐太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