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白宜恩和邓化,他自然是没给什么好脸色,可对阿史那贺鲁却是热情不少,一再追问突厥的事,当他得知房遗玉已让阿史那贺鲁追踪突厥残部下落的时候,面色又难看了几分。
侯君集将白宜恩、邓化、阿史那贺鲁三人安抚好,阴沉着脸回到主位,目光如箭,瞪着房遗玉,虽说他知道造成现在这个下场的人是他自己,但没有谁会责怪自己,故而在侯君集的眼中,错的人并非是他自己,而是房遗玉。
“房遗玉,你难道没收到本帅让你原地驻扎的命令?”侯君集高声质问着,语气不善。
“这么不淡定啊!”房遗玉在心里嘟囔一句,但她对侯君集的反应也表示理解,换做谁遇上这样的事,都会气死,侯君集能保持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应该是收到了——”房遗玉没将话说完,就被侯君集打断。
“既已收到军令,你为何还擅自行动?好大的胆子!”侯大帅憋屈的要死,急需拿人出气,而房遗玉自然是他最好的选择:“再有,我那信使呢?”
“被我扣起来了——”
房遗玉此言一出,侯君集已是狰狞笑起:“好,好的很!违背军令在前,扣本帅信使在后,难道你要谋反?来人,将房遗玉给我关起来,容后处置!”
房遗玉面色一变,谋反,真是好大的帽子,嗤笑道:“大帅好大的威风,你虽为行军大总管不假,可谁又给的你这般滥用职权的权力?不问清来龙去脉,就胡乱拿人?”
第338章 母女谈心
侯大帅咬牙切齿,咯吱作响,也知房遗玉所言在理:“本帅倒要听听,你到底有什么借口!”
房遗玉嗤笑道:“你将那信使叫来,一问便知——他就在大营里!”
侯君集将那被房遗玉扣押的信使传令招来。
信使苦着脸将他丢失令箭之事道明:“前因后果尽是如此,罪责在我,与房将军无关。”
侯君集面色铁青,以其才智自是认为此事乃房遗玉所为,但他并无丝毫证据,故而不好发难。
行军在外,一方主将皆以令箭为号,见令箭如见大帅,令箭之命,便是大帅之命,令箭不出,房遗玉又如何会听从号令?
侯大帅这时发现,他压根就没什么理由能来为难房遗玉,只得郁闷的放房遗玉离去了。
侯君集在胶郅谷并未久待,只是分兵驻守了龟兹八城,以及突厥的交河城,他可不甘心就这么灰头土脸的班师回朝,领着四万铁骑追击突厥大部去了。
说来这侯大帅无愧为一代名将,他这一口气深入突厥腹地千二百里。
赫乞隆欺侯君集长途跋涉,必定疲乏,便聚集了十万部众迎战。
哪料侯大帅想都不想,直接将所有的粮草辎重丢弃,传令下去:“不胜突厥,毋宁马革裹尸!”
直面赫乞隆的十万部众,唐军冲击敌方中军,将突厥十万铁骑杀的是落荒而逃,四散而去,这才整军折返。
此战自正面以弱胜强,正应了唐太宗给侯君集的评价,擅打硬仗,赢得也是极为漂亮。
只是比起龙武军那胶郅谷战役却是大有不如,论整体战功,更是难以与房遗玉相提并论。
此番西征自此拉下帷幕!
大唐此番征伐赢的无比精彩,将大唐那俯瞰四海,所向披靡的威风打了出来。
三月初的大唐长安,万物生长,作为当世最繁华的世界中心,在太阳初升的那一刻,街头巷尾的就挤满了人。
踏踏、踏踏的马蹄声于街上响起,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在京都并不允许策马驰骋,这是古之惯例,唯有一类人除外,那就是千里加急的信使,这些信使通常都是传送重大事故的急信,或是前方的战报!
这位风尘仆仆的信使,出现于京都街头,仍旧保持着一定速度,朝太极宫方向驰骋而去。
于城门近处,有个卖凉皮的小贩,他见到信使,嘿嘿一笑:“好事,嘿,半两银饼到手了!”
小贩擦干净手上的油,对旁侧的老妪叫了嗓子:“娘,你先忙会儿,儿子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小贩一路疾行,来至京都东市最是有名的碧螺春茶行。
虽说这碧螺春茶行开张不过半载,然而以武曌那超凡的经营手段,小小茶行已然成了京都最为红火的商铺之一,甚至成了士林文人的聚会之处,来往品茶之人连绵不断,什么人都有。
不光是那些品茶作乐的士林文人,便是当朝重臣也常来光顾,其中不乏房玄龄、魏徵之流,甚至有那么两次,忙里偷闲的唐太宗也悄悄来过两次。
小小一间店铺,带动整个大唐开始饮茶、品茶。
小贩叫了店前柜台的赵掌柜一声:“赵掌柜,我有事寻你们东家!”
赵掌柜见到小贩,直将其带入后堂,心中暗自嘟囔:“小姐那仙子一般的人儿,多少王公子弟想要拜见一面都难,怎么跟这卖凉皮的黑牛这般熟识?”
碧螺春茶行的后堂是东家的歇脚处,装饰并不华丽,但却雅致的很。
堂中,武曌正与母亲杨悠之聊着家常。
杨悠之如今衣着光鲜,于潼关之外的惨状已然不见,两个女儿这般能赚钱,她的日子自是好过。
“珝儿!”杨悠之唤了一声,后面的话还未出口,就被武曌打断。
“娘——您怎么回事,都和您说了多少次了,我叫武曌,不是武珝了,您怎么就改不过来呢!”
杨悠之摇头苦笑:“是是,是曌儿,不是珝儿——可珝儿都叫了好几年了,一时间哪改的过来,再说叫什么名字不都一样嘛?”
“哪里一样?”武曌气得跳脚:“武曌比起武珝要好听多了,我就是喜欢!”
杨悠之一脸疑惑:“珝儿不是你当初识字后自己取的?说什么如同美玉一般,希望被君子珍爱。娘还记得你从前对这名字爱的不行,算命的也说,你用这名字会有一番无人能及的富贵呢!怎么现在说改就改?”
武曌面上飘起两片红云,扭捏道:“就是喜欢嘛!娘你别问了,反正我就是喜欢武曌这个名字!”
其实她在意的并非武曌二字,而是在意那个给她取名字的人。
“行了!娘不问了!”杨悠之实在猜不透女儿的心思:“咱娘俩说说正事,娘之前就说,一个女孩子别表现的那么优秀,日后嫁不出去可怎么办啊?对了,你看那张家二少爷生的俊俏,玉树临风——”
“得了,那就一大姑娘,谁见谁吐!”武曌一脸排斥。
杨悠之又问:“那郑郎中的长子呢?虽说家世差些,可那文采不俗呀!”
“嘁,文采?那诗的韵脚都压不住。”武曌更是一脸不屑。
杨悠之忽而笑道:“陆家的少爷师从书法大家褚登善,书法于年轻一代无人能及!”
“可别,就他那一阵风吹走的身子骨,若是动起手来,他怕是连女儿都打不过,我未来的爱人不说武功盖世,至少也能保护的了我!”武曌依旧否决。
杨悠之苦着脸道:“那黄家的少爷总行了吧?他家世不凡,自己也在左威卫当了个叫什么右郎将的官——”
“天呐!”武曌狠狠一跺脚,气道:“娘,你也不瞧瞧他那模样,跟水牛似得,让女儿嫁给他,还不如死了!”
“呸呸!”老人忌讳这种话,瞪了眼武曌,大感头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曌儿,那你说说——你心中的如意郎君到底该是什么样子?”
“她呀——”武曌甜甜一笑:“首先要入女儿的眼,文采要当世顶尖,让女儿佩服,武功也要当世最高,这样才能保护的了我。”
第339章 战报传回
“她不但能上战场建功,也要作得好诗写得好字,女儿生气的时候能哄我开心,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乾坤,嗯,还得女儿喜欢!”
杨悠之听的是瞠目结舌,懵道:“这要求也太高了,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武曌做了个鬼脸:“娘亲勿要再管女儿的终生大事,女儿心里有数,不需您来操心!”
“你这是什么话?”杨悠之面露不满:“儿女的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亲故去,你的婚姻,自当由为娘做主!”
“什么父母之命,我才不管呢!我最讨厌那轻视女人感受的做法,我就要按着我的想法行事,礼法越是不允,我便越反着来!”武曌的话离经叛道,充斥着对礼法和世俗的挑衅。
杨悠之也知武曌向来有主意,见说她不得,也是无语。
武曌近前拉住母亲的胳膊:“娘,旁的女儿都可依你,但这婚姻大事,却是要把握在自己手中。”
这时,有侍者来报,卖凉皮的黑牛求见。
武曌凤眸一亮,忙让人带他过来。
黑牛走入堂中,见武曌那仙子一般的容颜,忙将头低下,不敢再看,只道:“二小姐,有个你说的人物,骑马从我摊前过去了!”
武曌应了声,让掌柜带黑牛领钱去了,并吩咐再遇到骑马驰骋的,继续向她汇报。
杨悠之不明所以,怪罪武曌乱花钱。
武曌却是甜甜笑道:“这钱能给女儿带来一人的消息,花的不冤枉!”
说话间,又派人去太极宫门口守着,打听宫中流传的消息。
大唐皇宫,太极殿。
唐太宗正于朝堂之上与文武百官商议国事,春耕即将到来,大唐近两年两次大规模征伐,对库存粮草消耗极大,春耕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来年是否会有好收成,故而唐太宗对此分外重视,一再嘱咐司农寺,严抓生产,开扩良田,并给予极大的免税优惠,鼓励百姓农耕的积极性。
诸大臣也提出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唐太宗认为合理的,便一一批准,便是存有异议,也并未凭主观下决定,而是说出来与众臣一同商议,集众人之智探讨问题所在。
朝堂之中呈现一片祥和气象。
在他们这群拥有真才实干的大臣面前,几乎没什么问题是他们解决不了的,就算有难题存在,也会被他们一一克服。
在将政务处理完毕后,唐太宗又将话题引到军事上,询问一些物资的调配情况。
“陛下,此番远征龟兹比我等预料的情况还要严峻,粮草消耗更是远超我等预估,十二万大军的日耗粮量约在六千石,一月便是十八万石上下,自大唐至龟兹用时四月,期间粮耗约七十二万石,补给队伍三万人,一月耗粮四万,四月十六万。”
“这还只是刚抵达龟兹不久,我军便已消耗粮草八十八万石,日后陆续送粮,补给队不断输送,所耗粮草更多。按照估算,若大军两月内不胜,大唐必将元气大伤!”魏徵面色严肃,站了出来,一串骇人的数字由他口中说出。
所耗粮草之巨大,令人震撼不已,朝中一片议论之音。
唐太宗的面上也逐渐露出惊愕之色。
魏徵此时提出的这个问题,并非是打算追究谁的罪责,而是想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唐初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稀缺,导致经济和农业产量上不去,此乃限制大唐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正在此时,殿外传来前线战报!
唐太宗动容起身,急切道:“速速将战报呈上!”
宫中近侍将战报拿于手中,唐太宗让他当众念出。
近侍缓缓展开信纸,高声念道:“二月十四日,开路大将云麾将军房遗玉,率军八千抵达胶郅谷,突厥大军八万,闻讯来击——”
话音未毕,战报已被旁侧一人挥手夺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