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勣此举是将他麾下亲卫调予房遗玉,为她补充军队,至于新上任的大将军,没交情,也没必要交好。
房遗玉怔了怔,想着李勣的新身份,恍然明悟,李勣这是在安排后事,如今的他已是兵部尚书,军方第一人,统管全大唐军事的长官,然而那位置虽是武官一把手,可调动大唐军马,只是却不可再掌有直系部队了。
故而李勣准备在离开之前,将他麾下的兵,托付给一个信得过的人。
李勣见房遗玉一脸明悟,也知她读懂了自己的意图。
正如房遗玉所想一般,如今的李勣已是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是货真价实的军方第一人,掌管武将选用,及军械、军令、天下军政,拥有调兵之权,可谓权倾朝野。
大唐吸取了隋朝官制的精髓,对于朝中军政要职都有合理安排,兵部尚书因所掌权力过大,可调动大唐兵马,故而不允许直接掌兵,若手下有兵,造反对兵部尚书而言,只是小菜一碟的事,因其可随时将宿卫禁卫调离所在区域,造成大片地方的兵力空虚,继而为所欲为,后果不堪设想。
第370章 军中变动
李勣也是满腔抱负的人物,对自己能升任军方第一人还是很高兴的,只是对麾下亲兵还有些不放心,他这游奕军个个都是跟他多年的老兄弟,实力不凡,放眼大唐,也可位列前茅,是有名的强军。
他这一离开,不禁有种将其弃之不顾的感觉,他并不担心麾下兵马的实力,只是担心庸人接替他的位子,致使他麾下劲旅,失了用武之地,故而才做了今日决定。
李勣知道房遗玉的军事才能,也知唐太宗有心扶持房遗玉,将其培养成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帅,成为大唐军方的领军人物,他麾下这些老兄弟若能跟着房遗玉,以房遗玉的能耐,以游奕军的实力,定能立下赫赫战功,死也死得其所。
李勣笑道:“侄女如何?这礼物你可喜欢!”
房遗玉一双桃眸瞪的溜圆,情难自控:“喜欢,太喜欢了!这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房遗玉看着台下劲旅,脸都兴奋的充血了,哪会说什么不喜欢?
半晌后收敛心神,肃容道:“叔父您放心,侄女定会好好待你麾下这些英雄,不负叔父心意。”
李勣抚须轻笑,满意点头,又说了句:“你跟我过来!
而后又吩咐下去,让鲁校尉来大帐一趟。
游奕军牙帐。
房遗玉跪坐李勣右首,与其聊天,趁机向其请教此番西征龟兹,于军事上遇到的那些难题。
李勣行军多年,于经验上远胜房遗玉,房遗玉的那些难题,他早已经历多次,处理手段也是极为高明,详细为其作答。
房遗玉解决了心中疑窦,随意问起下任左屯卫大将军的人选。
李勣沉默半晌后,才道:“长孙休明!”
“为何是他?”房遗玉一听长孙家人,就很是头痛,一听长孙休明,更是难受了。
长孙休明是隋唐老将,也是长孙辅机的叔父,颇有些本事。
隋炀帝时期,长孙休明极受宠信,后杨广巡江都,长孙休明留守京城禁卫。
早年唐高祖起兵,长孙休明率子弟见其于新丰,被授将作少监,出任杞州刺史,而后参加大小战役无数,多次作战都是勇当前锋,战功不俗,天下安定后,又扫杞州境内匪众,算的上是有汗马功劳。
高祖登基后,大唐也未亏待他,拜为左威卫将军,封平原郡公。
玄武门之变中,举家支持唐太宗,从而得到唐太宗器重,实封千户,地位仅次于房杜、长孙辅机、李靖等人。
贞观初年,长孙休明轮值监察地方官员时,发现有官员勾结,蒙蔽天听,违法乱纪,按律他有权将那些官员抓捕,斩首示众。
只是他出于贪婪,接受了那些官员送他的贿赂,帮那些地方官员将事情压下,充当保护伞。
然而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那些地方官员的丑事终是暴露出来,被御史台的监察御史知晓,上报唐太宗,说长孙休明论身份是外威,论地位也是不低,可偏偏贪些微不足道的小便宜,应当重罚,以正朝纲。
面对这情况,唐太宗做了个让人不解的决定,非但没罚长孙休明,更是在朝会上大赏了他,笑对众臣道:“朕想这休明收受贿赂,必是因家中揭不开锅了。”
他当场赏了长孙休明千两银饼,让他自己背回家,不许旁人帮忙。
群臣不解,唐太宗却道:“人有自尊,给他些银饼,让他自感惭愧,对他而言远胜刑罚,若他仍不知羞愧,那便如牲畜一般,杀之也是无用!”
这般独树一帜的惩贪方法,为后世所推崇,效果也极为不俗。
长孙休明受了这般羞辱,却是不敢再收受贿赂了,只是不知是否长孙家人都有那基因,这长孙休明的性格与长孙辅机一般,心胸不大,绝非什么好领导。
房遗玉在李勣的麾下能肆意生长,尽展长处,可到了长孙休明的麾下,却是摸不准了。
李勣也知房遗玉心中所想,露出一副自求多福的表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大唐目前正处于这种境地,天下大定已有十数载,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老侯那一出事,直接导致空下的职务,无人可接。”
房遗玉先前不察,可现在一想,也明白过来。
十几载,说长虽不长,可也不短了,一些开国老将因年岁、因身体状况,相继离任,只有少数身子还算硬朗的,仍旧居于高位。
这时便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这自不是人才稀缺的缘故,而是资历问题。
那些在任的老将,且不说程知节,便是那些追随唐太宗二十余年的天策府老将,哪个不是身经百战,战功彪炳。论资历论战功都是无人能及的,而那些新封的将军们却因近些年过于太平,战功不多,难与在任的老将相比。
故而就算牛进达、薛万彻这些中年一辈的将军,有能力接任大将军之职,可其战功阅历却是比不得程知节那些在任的老将,故而不能获得提拔。
要知军事不比政务,军功都是些看得见的东西,无能掺假,那些老将能获得今日成就,都与他们早年舍生忘死有关,若那些功绩逊色他们许多的后生与他们相提并论,地位等同,任谁的心里都会生出疙瘩,故而面对这种调任的事,唐太宗只得尽量避免。
李勣这一提拔,空出的位子再找不到合适人选,这左屯卫身为朝中的重要机构,还不能长期空着大将军之位,只好让长孙休明先替着。
“其实陛下也不愿让长孙休明担任这般要职,可长孙辅机却说左屯卫执掌京城宿卫,维系大唐安定,不可无管理之将。陛下也只得让长孙休明暂代左屯卫大将军一职。”
“只是这虽说暂代,可侄女你也知道长孙一族在我大唐的势力,有长孙辅机在旁侧运动,此事几已成定局。”李勣不动声色的给房遗玉透露一个消息。
房遗玉会心一笑,也不再谈此事。
正在这时,门外亲兵来报,说鲁校尉到了。
第371章 愈发壮大
大帐的帘子掀开,一人大步走上前来。
来人身高不足八尺,然目中藏火,甚有气势,面上有两道深可见骨的疤痕,看着极为剽悍。
“末将见过大将军!”那人举止刻板,似如机器一般。
房遗玉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来人,已然认出他就是先前提到过的游奕军统帅。
见那人进来,李勣笑着迎了上去,为二人引荐,手指房遗玉道:“新上任的左屯卫将军房遗玉,想必你也早有耳闻。”
鲁校尉颇具风度地行了个礼:“当年岷山道一战,房将军的英姿令鲁某记忆犹新,近日来又听闻将军大破突厥,收复龟兹,房将军用兵之能实在厉害!”
他这人刻板的很,讲话也无虚言。
当年在岷山道伏击吐蕃一役,他率领游奕军作为杀手锏,一直于李勣的身侧听候调命,以求全歼吐蕃大军,故而将战况一收眼底,那时便将房遗玉的出色表现看在眼里。
房遗玉微微一笑,这岷山道一役和胶郅谷一役虽是她仅有的两次出征,可取得的战果却让她非常满意,故而也没惺惺作态,坦然接受对方赞美。
鲁校尉见状眼睛一亮,房遗玉的不做作,让他好感大增。
李勣指着鲁校尉对房遗玉道:“鲁国义,游奕军统帅,我的好下属!”
鲁国义?难道是那个以少胜多的狠人?
房遗玉的面色微变,重新打量起鲁国义来,脑海里浮现出鲁国义在历史上的事迹。
大唐在灭若羌后,立扪业为若羌王,但若羌丞相尔里木独专朝政,意图谋反,派兵袭击出嫁若羌的大唐宗室女邑兰公主,欲将若羌王扪业劫持至吐蕃。
扪业王得知尔里木阴谋后,逃往尉犁。
西域边将闻之不敢动,鲁国义一个小小右郎将却在这时表现出了那种悍不畏死,守护大唐尊严的精神,只领不足二百人,于途中奇袭若羌丞相尔里木派出的万余军队,并大败之,将尔里木的几个胞兄当场击杀,若羌军卒四散,被其俘获数千人。
房遗玉心中激动,想着李勣将他直属亲军拨给自己,那岂不是说这鲁国义从今天开始就是她的部下了?
房遗玉桃眸泛光,看着鲁国义,能得这般了得的人物为下属,对她未来而言,也是一大助力。
李勣将他的想法告诉了鲁国义。
鲁国义也知大唐规定,知道一旦李勣接任兵部尚书,便会离他们而去,心中虽有万分不舍,可也为李勣能够升职,感到高兴。只是他对自己的未来难免迷茫,不晓得会遇上什么样的上司,自己的这种性格能跟新上司合得来吗?
此刻见李勣对他的未来挂心,心下感动,重重点头:“将军放心,末将谨遵大将军吩咐!”
李勣别有深意的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李勣让鲁国义退了出去,才对房遗玉道:“不怕侄女笑话,我有愧于他们啊!”
房遗玉心中疑惑,未等她开口询问,李勣已是自问自答道:“大唐三大强军,论实力玄甲军为首,踏白军、游奕军不分伯仲。陛下曾以三千玄甲军力破窦贼十万大军,药师公曾率四千踏白军奇袭突厥要地,一战定江山,立下千古奇功,可唯咱们游奕军仍是籍籍无名,他们虽是百战之师,可却未得到相应功绩,未得到相应地位。”
“这事与叔父无关吧!”房遗玉实话实说,唐太宗和李靖的那些战争环境,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谁都有可能遇到机会,这种事更看重个人机缘,与实力无关。
房遗玉顿了顿,又说了句:“叔父大可放心,您这心愿,侄女来替您达成!”
李勣闻言笑逐颜开:“这话我爱听——过来,我这就将营中兵马调派给你。”
李勣再度将麾下亲军聚齐,而后告知其事实情况,调给房遗玉安排。
李勣已非左屯卫大将军,今日过来只是处理一些善后的事,在安排好一切后也没多呆,只交待几句,将手头六千游奕军交给房遗玉后,也就告辞离开了。
房遗玉美滋滋的领着六千游奕军回到龙武军驻地。
伍元、吕敬威、房遗爱、刘正则几人听说这批劲旅来源,俱是为房遗玉高兴。
他们的麾下越来越强,原本正是值得庆祝的时候,却是见识到了六千游奕军的实力,一个个的眼都红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龙武军为前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