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迟早一日,她的体内经脉便会因承受不住暴涨的功力而崩裂,继而走火入魔。
像这类先例,于武学界并不少见,好在房遗玉此番做了个正确的选择。
次日,睡饱睡足的房遗玉用了整日工夫,来了解隋唐时期的击鞠规则。
或许因为击鞠本是世家贵族的娱乐游戏,故而隋唐击鞠的打法并不激烈,一群大老爷们击鞠,同女孩子踢毽并无两样,那种敢打敢拼的竞技精神,完全体现不出来。
给房遗玉的感觉就像足球和中国足球的差距。
欧冠联赛的对决精彩无比,激烈异常,看那些于绿茵场驰奔的身影宛若享受,而国内的足球一场下来,除了主力队员,其他人多走两步都怕累死,更别说什么激情碰撞了,两者相较,算了,难以相提并论。
而隋唐时的击鞠比之后世的中国足球还要窝囊,乏味之感,不用细说,看官便可明了。
若是唐太宗举办的击鞠联赛也是如此,那根本不符合房遗玉的真正用意。
“看来拟定的新规则,得偏向于热血、碰撞,这样才能符合唐人的尚武精神!”房遗玉樱唇轻启,一支毛笔的尾端正被她叼在其中,口中还含含糊糊的说着话语。
时而沉吟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时而眉头紧皱。
而小丫头湘儿则在旁侧研墨,小圆脸红彤彤的,眼神且不时的偷瞄房遗玉,胸腔中似有暖流乱涌四窜,脑中则在想些羞羞的事情。
也不怪湘儿乱想,房遗玉不说极美,也算得上是中上之姿,以往破罐子破摔不修边幅,看着确实没什么人样,甚至惹人生厌。
然而如今房悠悠附体,令房遗玉身怀葵花劲这等内功心法调节内在,又时常锻炼身体,加之房悠悠对后世的化妆术又深有研究。
如此一来,人看着自是愈发美丽动人,加上房悠悠前世身为盗圣,气质远非一般女子,说之英气环身也不为过,这等情况使湘儿发生些超越性别的爱恋之情,倒也正常。
第39章 入宫面圣
房遗玉近日功力大增,整个人的气质再度有了显著提升,自是惹得湘儿这个心思不轨的小家伙春心荡漾。
湘儿自己不知,她那几本磨镜的画册早被房遗玉偷拿翻了个大概,她的那点小心思,房遗玉自是都明白,只是湘儿如今才十二岁,房遗玉可没有同小丫头谈情说爱的习惯。
屁的谈情说爱啊!我房遗玉就是没男人,就是死,也不可能百合!
房遗玉当日已将后世竞赛的条例摸清,次日又加以整改,趋于完善,才捧着厚厚一沓资料进宫去找唐太宗。
而令房遗玉感到意外的是,唐太宗竟叫她去甘露殿候着,着实令她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唐太宗居住的宫殿谓之太极宫,太极宫乃是隋朝建制,其内布局讲究,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三处宫门为界,将太极宫划分为前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前朝乃是唐太宗处理政务的地方,而内廷则是唐太宗休息,以及嫔妃们的居住场所。
甘露殿正位于内廷之中,乃是唐太宗于内宫的书房兼寝宫,同样也是太极宫内的第三大宫殿。
唐太宗不让房遗玉在前朝的太极殿候着,反而命她去往内廷的书房,其中意义定是非凡。
房遗玉也知这是唐太宗拉拢她的手段,但心中却难免有些异样情绪,那是种千里马遇见伯乐的感觉。
若非唐太宗欣赏她的能力,若非唐太宗对她百般看重,又怎会差人将她带至此处呢?
“房遗玉拜见叔父!”
然而房遗玉话音刚落,身子并未拜下,唐太宗就出言将其打断:“别客套了,这又没外人,你不愿意行礼就别行了。先将你那方案拿来给朕瞧瞧!”
房遗玉早先进来候着之际,便见甘露殿仅她一人,适才当唐太宗进来时,她行个礼都扭扭捏捏,就是等唐太宗这话呢!
快步走至唐太宗近前,将这两日归拢出来的方案递了过去。
唐太宗抬手接过,只粗一打量,便啧啧称赞道:“好好好!侄女这个女大家当之无愧,朝堂百官若是也能写出这般好字,那朕批阅奏章也会更加有劲头。”
“咦?这些小点点是什么?”唐太宗的目光才扫了一行,便指着段落间的标点疑惑问道。
“回叔父,此乃标点符号!”房遗玉猛然想起,用以断句的标点符号乃是民国初年才正式启用,忙解释道:“此种断句之法,可使读者观阅时更为方便。”
“好好好!此方法通俗易懂,又相当实用。若是朕将此法昭告天下,于我唐境运用,岂不利国利民?”唐太宗自非常人,当然看出了标点符号于读书人的重要意义。
房遗玉对此当然没意见,她也乐得如此:“全凭叔父做主,只是这些符号形状不一,每种各有其独特含义,还是由侄女注释一番,再一并传出吧!”
唐太宗闻言更喜,连忙同意,示意桌上的笔墨纸砚随便她用。
从笔筒里抽出支毛笔,房遗玉才发现砚台之中并无墨汁,神情不由一怔。
因为懒,因为不想,所以房遗玉近几个月仍旧没有亲自研过墨。
见房遗玉提笔呆滞,久久不动,唐太宗不禁莞尔,起身摇头笑道:“你这小家伙!朕就看在你这女大家的面子上,破例为你研次墨。”
三两下功夫,唐太宗已然将墨研好,又将砚台推至房遗玉近前。
见状房遗玉的心里是美滋滋的,对这位皇帝叔父也愈发亲近。
收了收心神,将后世归纳的诸多符号的释义,以及用途,详尽的阐明。
纵然房遗玉过去上学时不务正业,但这些毕竟是小学生都懂的常识,自然也是难不倒她的。
而这工夫,唐太宗也并未继续看房遗玉带来的击鞠赛方案,而是立于她的身侧,聚精会神的观她写字,用心学习她的运笔方式。
当房遗玉停笔后,唐太宗明显还有些意犹未尽,甚至出言抱怨:“房体乃朕之最爱,然而已苦练数月,却仍旧难得其中精髓。”
房遗玉闻言不禁苦笑,她的房体源于颜筋柳骨,而颜体柳体又是后世最为推崇的字体,以难模仿著称。
于后世千百年,颜筋柳骨的名气已然有隐隐压过二王的势态,然而就是因为颜筋柳骨难以模仿,所以后世凭唐楷扬名者甚少。
要知房遗玉足足磨砺了二十余年,天赋秉然之余,才得如今之成就,然唐太宗虽精研书法,但想区区几月便得房体玄妙,完全是痴人说梦。
“叔父对房体厚爱,乃是侄女荣幸,待叔父空闲时,唤侄女共研书法便可!”房遗玉对面前这位大唐皇帝可不会吝啬。
唐太宗对这便宜侄女的表现自是欣慰,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当他将房遗玉所书写的击鞠竞赛方案看完,心中更是震撼无比,沉默许久,难以平静。
“此方案当真侄女亲力亲为?”唐太宗一双雷目直视房遗玉,其中尽是质疑之色。
房遗玉抿嘴一笑,也不辩解,只是轻微颔首,予以肯定答复。
唐太宗见状不敢不信,高声惊叹道:“侄女之才,不弱汝父,不弱汝父啊!”
满怀激动的将手中方案复阅一遍,唐太宗神色更为振奋:“朕是真想不到这击鞠赛,竟需这诸多准备以及各类规则,更可将规模办至这般宏大。然而朕难以想象之事,侄女却能面面俱到,着实让朕惊叹。”
房遗玉闻言心中笑个不停,她在来之前,对唐太宗会这般震撼,已有了些预料。毕竟她制定的击鞠大赛方案,乃是糅合了前世各大球类联赛的精髓。
前世那些世界级别的球类联赛,早已经过数十上百年的摸爬滚打,更是凝聚了成千上万人的智慧精华,唐太宗他怎能不震撼?
如今大唐,也仅房遗玉一人能制定出这种,需倾大唐全国之力的击鞠联赛。
“可朕也有不解之处!”唐太宗兴奋过后,大脑逐渐趋于冷静,将自己的疑惑提出。
第40章 阐述方案
“像这类竞技比赛,正好比沙场征战一般,高下立判。缘何这地方赛事且需对垒三场?而这决胜赛更是费时费力,竟需双方对垒五场,是不是有些多余?要知道沙场征战,可是生死之间大恐怖,并不会给他们三番五次的机会。”
房遗玉闻言一怔,她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位千古明君竟会问出这般蠢话,竟将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混之一谈。
略一思索,房遗玉想了套妥帖的说辞,给唐太宗讲解道:“正如叔父所言,这击鞠赛正好比沙场征战。沙场瞬息万变,极可能有千匹铁骑建奇功的事情发生,在击鞠场上同样如此。”
“然而竞技并不能同沙场征战相较,我们要做的正是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像那种侥幸赢得比赛的队伍,并非其真实实力,决出来的优胜者也毫无意义。”
“如此连赛三场,正可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决胜赛对垒五场也是相同道理。因竞技比赛考验的是团体的水准与默契,故而这连番对垒是很有必要的。”
唐太宗闻言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房遗玉的心细更为钦佩,但又将其他疑惑问出:“还有这击鞠规则似乎与以往大不相同?也被你改了。”
“叔父明察!”房遗玉点了点头,语气照先前更严肃了几分:“竞技便是为了战胜对手、磨砺自身而存在,只有敢打敢拼,全力以赴,才不负我们举办击鞠联赛的初衷意义。至于早先的规则过于软绵,根本无法完成我们的目的,因此我才将击鞠的规则重新制定一番,使其增加了热血,野蛮,冲撞感。”
“之所以让击鞠走进千家万户,是为了使我唐人的骑术能有所提升,使我唐人更具骑兵根基。若是他们连击鞠场的对抗都难以承受,于沙场之上又怎能建功?”
“叔父可知儒家虽仁义无双,但却失了此种争强好胜之精神。我大唐若想征服四夷,断不可以儒家对外,只有自强不息,只有我大唐独占鳌头,方能使万国来朝。”
“好好好!甚得朕意!”唐太宗掌声如雷,欣慰而笑。
他谓之大唐,可称之为奠基者、铸造者,国主之位虽传自其父,然大唐片寸土地,无不是他亲手打下,骨子里崇尚的便是征服进取,名扬海内。
而房遗玉所道出的这种竞技精神,正是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你这击鞠赛中的各类榜单,还有那最具价值击鞠手,决胜赛的最佳击鞠手等诸多设想,概存深意,这般看来倒也更能促使世家门阀争斗。”
唐太宗对房遗玉毫不吝惜夸赞之词,而遇到疑惑处时,也是直截了当的提问:“这个仲裁员,啊不!裁判员的选拔是否过于苛刻?你说的这种裁判可不好找。”
房遗玉闻言苦笑,摇头解释道:“比赛竞技,不同于市井殴斗。击鞠手互斗之际,难免会有意外发生,而这时裁判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故此击鞠场内,裁判的权柄至高无上,裁判的威严更是不容置疑。但也正是因此,毫无底线的裁判,也会毁掉一只击鞠队,所以必须要慎重考虑裁判的选拔。”
在房遗玉的前世,裁判就是体育场中的权威,故而房遗玉对裁判的人选极为看重,给唐太宗的方案中也多次提到好裁判的重要性。
唐太宗闻言细细思索一番,最终也对此表示认同。
紧接着,他又将方案内心存疑惑之处,分别向房遗玉询问,房遗玉自也是极富耐心的为他解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