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女相_汇金-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的律法对百姓而言极为宽松,就算查案也不会干扰到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就算府衙的人知道盗圣就在广陵城中,也不会挨家挨户的去搜,更不会胡乱抓人造成恐慌,他们顶多就是封锁城门,搜查出入百姓的随身之物。
  故而房遗玉直接将这一大包子赃物带去街上,也没人会怀疑她背着的是一袋子明月珠。
  加之房遗玉一脸平静,全然没有半分心虚的模样,更是让人无从怀疑。
  房遗玉穿过南街,欲往南街一处去寻西门追,为了更方便的传递情报,她让西门追在江南各大重镇都开设了小酒肆,以便更方便的联络,分配任务。
  广陵这位置其实还算不上江南,却也是大唐东南一大重镇,也是房遗玉此番需要重点调查的地方,故而也开了一家小酒肆。
  房遗玉疾步而行,竟发现武曌也朝她的方向缓缓而来。


第440章 离开广陵
  见武曌身侧跟着的还是昨日那个俊男,房遗玉不禁苦笑,这广陵也太小了吧!
  房遗玉本想寻个地方避开,却发觉她是在大街正中,无处可避,只能装作漫不经心的向前直走过去。
  二人擦肩而过,房遗玉避开武曌的目光,武曌也仅是瞄了房遗玉一眼,继而形同陌路。
  只是武曌的眉宇间却是已笑开了花,能见上一面已是大为满足,笑着对身侧的风毅道:“咱们去余杭找我大姐吧!”
  房遗玉还不知武曌早已将她认出,还在那庆幸,等她确定无人跟踪后,径直走进了巷口的一家小酒肆。
  小酒肆不大,因地处偏僻也没几个人来,西门追和陈侠步早已在酒肆里等候多时了。
  来至酒肆内院,房遗玉坐在上首,招呼西门追和陈侠步坐下,也不急着说正事,问起他二人近况,他二人都是小领导,不需要亲自执行任务,只需坐镇后方,联络调度,做些分配任务的幕后工作。
  西门追对这些任务完全能够胜任,陈侠步相对而言要逊色不少,故而房遗玉给他配了个机灵的副手,为其调派,他二人一个活络,一个踏实,携手之下也办成不少大事。
  西门追先讲了他的发现:“江南有四大门阀世家,分为潘、胡、孟、吴,其中潘孟两家世代经商,分别垄断江南的纺织行业与矿产冶炼行业,而胡吴两家,皆为文人世家,据传祖上俱是东吴重臣,家底殷厚,也有数百年之久,如今还有新起的四大家族,霍家、谢家、叱云家、王家,这些北面来的家族节节攀高,如今江南满布文化气息,文人的忠义孝道在江南有着重要意义,给西门的感觉像是有人在刻意推动江南发展!”
  房遗玉沉默半晌,道:“看来咱们这次的对手,并不简单啊!”
  房遗玉心思玲珑,已是察觉乱党用心,若要征服一处,必先征服其文化,在有心之人的运作下,江南士子忠义重孝,将之视为信仰,将之视为处世准则,因受到这些熏陶,越来越多的江南人将会对那不孝不义之徒,产生不满。
  而这正是唐太宗的最大缺陷,他虽为千古帝王,是位能带领大唐走向繁荣的明君,可却始终不能掩盖他皇位来的不正,无论玄武门之变的情况是多么危急,是如何的被逼无奈,可杀兄灭弟,逼父退位,已是不忠不孝不义,不可洗刷。
  加之唐太宗本就不关心江南一地,现在再被有心之人挑唆,江南的民心到以后会倒向谁,真的不太好说。
  至于乱党推动江南发展,房遗玉也是理解,暗生钦佩,古往今来,长江都是一道天险,历史上依仗这道鸿沟保命的君王不计其数,东汉末年有江东孙吴,而后再有东晋龟缩江南,便是大唐末年也有南唐,大宋中期也有南宋,俱是依仗长江天险为一大防线,抵御北方来犯之敌,并且都是取之不俗成效。
  大唐现今的军事力量,说冠绝天下也不为过,若要将之推翻,极为不容,可若占据江南一地,将大唐分裂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房遗玉这般琢磨着,心说:“想来这就是他们当下的第一战略方针。”
  西门追继续道:“根据小姐吩咐的,江南那些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我也查到几个,只是他们大多藏的很深,我虽已严盯死守,可也只是察觉几人嫌疑,并无实据。”
  房遗玉笑道:“不急,他们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
  陈侠步也汇报了他打探到的消息,他那头已安排人手混入各大世家,初步已见成效,只是因打入的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取信各自东家,重要的消息打探也不多,但其能在短短月余工夫,收到如此成效,房遗玉已是相当满意了。
  “对了——”陈侠步想起一事,忙道:“小姐吩咐的事我已打探好了,鲁豹将在明日押送京师,府衙已经在准备了。”
  “好!”房遗玉听到这消息,登时精神一振,喜道:“西门、侠步你们马上调派人手,随行护送,若是有人胆敢劫囚,务必将其全部留下,生擒便生擒,即使是不能,也不可让其活着逃脱,侠步,你功夫最好,就由你亲自带队!”
  陈侠步领命称是。
  而后房遗玉又将一麻袋的明月珠交给西门追,让他拿去处理,让他先将属于冉飞宏的那颗明月珠翻出来还他,而后再将余下的通通卖了,换做金银以备不时之需,还让他适当帮助下冉飞宏,让那位大孝子能跟他母亲过的好些。
  房遗玉交待好所有的事,表示她今日就将南下,前往姑苏深入调查,让他二人有事就去姑苏寻她。
  陈侠步闻言一怔,问道:“鲁豹一事,小姐不用和我们一起吗?”
  房遗玉摇头一笑道:“雄鹰终有展翅翱翔的那一天,你们已经很厉害了,完全能够独挡一面,不需我事事帮衬,这事交给你,我放心!”
  陈侠步闻言身子一震,他们本就是些衣食堪忧的孤儿,因被房玄龄收留才算是有了个家,现在又被房遗玉看中,习得一身本领,有望成就一番事业,这般恩情如同再造,现在能得到房遗玉对他们的认可,对其而言,实是无上荣耀,只觉付出有了回报,浑身上下都是动力。
  房遗玉别了西门追和陈侠步,先回了酒楼,整理行装,结账离开。
  正如房遗玉先前所料一般,这个广陵刺史还是很正派的,因孟府失窃之事,城门审查极其森严,但凡出城之人必须受到仔细盘查,便是妇孺也不例外,负责盘查妇孺的工作,多是由守备府兵的妻女负责。
  由于广陵是大唐东南重镇,来往的客流量极其庞大,故而这一大早,等待出城的人就已经排了一条长队。
  府衙更是组织了衙役捕快负责维持秩序,在等候检查的期间,也有些依仗身份的‘贵人’想要插队,却都被那些衙役捕快抓了回去,丢回原处。


第441章 缘分天注定
  那些送来金银贿赂的,衙役捕快理都不理,直接将其赶到队伍的最后方。
  房遗玉见之暗赞,虽说当下还不知这广陵刺史姓甚名谁,但这两日发生的事情,足以让她对这个不知姓名的刺史好感大增,心想着要有机会定去详细了解一番这人,在唐太宗面前为他美言几句,提拔一番。
  房遗玉接受了审查,自是全无问题,大摇大摆的出了广陵城,寻渡口搭船南下去了。
  因先前第一次坐商船就遇上贼人,让房遗玉的心中很是不爽,故而看着渡口那些愿意载客的商船,是远远躲开,特地寻了艘普通客船。
  这客船挤是挤了些,但船上大都是些见多识广的行商,他们走南闯北,一众人聚于一处,也无拘束,说着各地趣事,也是别有一番光景,令人心情愉悦。
  这时一个操着江南口音的行商忽然道:“你们可知王会稽?”
  王会稽指的是书圣王羲之,他身为东晋书法大家,曾历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故而人称王会稽。
  一代书圣,只要是学过书法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虽然房遗玉学的是楷书,以颜柳二人的真迹临摹,可她对书圣的行书也是钦佩至极。
  故而这商人的话登时引起了她的兴致,好奇的看向说话那人,一个很普通的商人,相貌平常,气质一般,房遗玉反复打量着他,就一个感想,普通人。
  很明显,知道书圣大名的人不在少数,他话一出口,就听有人接话:“书圣二王,谁人不知?”
  那稀疏平常的行商神秘道:“那你等可知兰亭集序?”
  这下可问倒了不少人,书圣虽名传数百年,可知道兰亭集序的大都是些对书法深有研究的人,这船上多是行商百姓,怎能晓得?
  房遗玉面上却是一动,这兰亭集序她在后世可是久闻大名,要知华夏民族史上能人辈出,文武两道孰强孰弱,都没个确切答案。
  比如说兵家孙子,孙武虽为兵圣,然而实战过于稀少,吴起、白起俱是犹有过之,再说诸葛孔明号称华夏智妖,但上有鬼谷、张良,下有刘基、王守仁,又有谁逊色于他?
  然而在书法一道,书圣的地位却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身为书法界的第一人,他所书写的兰亭集序更是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华夏文明这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位列第一,地位可想而知。
  这兰亭集序的魅力更是让唐太宗这个天下共主为之痴狂,要知道他可是书圣的死忠粉,史上早有记载,唐太宗登基之后就开始收集书圣墨宝,却因始终没有得到兰亭集序而引以为憾。
  唐太宗后来打听到兰亭集序的真迹是在一个叫辨才的和尚那里,曾多次派人索取,然而那辨才和尚却始终推脱说真迹不知去向,唐太宗见硬的不成,索性改为智取,房玄龄当时为他推荐御史萧翼打扮成山东书生模样,从辨才和尚那骗走了兰亭集序。
  一代千古帝王,为了兰亭集序不惜行骗,可见这兰亭集序的地位何其之高。
  故而房遗玉问道:“可是会稽先生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
  那行商笑道:“这位小兄弟有见识,正是这天下第一行书,相传这兰亭集序早已在战乱中丢失,实则不然,真迹就在书圣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手中!”
  继而那行商又摇头一笑:“但传言是真是假我也不清楚,我也是道听途说的!”
  这人说的随意,可房遗玉却是清楚,这人说的是真的,要知那辨才和尚就是智永和尚的弟子
  如今聊到书圣的真迹兰亭集序,房遗玉心中不免多想,在后世,书圣的真迹早已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世上所流传的无不是大唐之前的摹本。
  由于这唐前摹本也都是经古人之手按照真迹临摹出来的,故而在后世,唐前的精品摹本向来是被当作真迹对待的,书圣的快雪时晴帖摹本,在拍卖行随便就能卖上几个亿的价格。
  这还只是唐前之人临摹的,并非其得意之作,也并非书圣真迹,当然,若真有一张书圣真迹,且是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流传到后世去,真是八百辈子都吃不完了。
  也不用说留到后世,单是以唐太宗对那兰亭集序的喜爱,也免不了再给她升个几级的官职啊!
  “要不然,再去捞上一笔?”房遗玉胡乱想着,当然她也就是随便想想,除非那书圣世孙人品不佳,不然她是不会去胡作非为的,这是房遗玉的原则,人若没了底线,拥有再多的钱财,活着也是没有意义。
  这船上除去房遗玉外,余下的人对这消息都是兴趣不足,都不愿在这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