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女相_汇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她毕竟久居深宫,对房遗玉还是不甚了解。也就几日前,听闻房遗玉强闯宫门救了李元嘉,才使她对房遗玉的印象大为改观。
  宇文皇太妃是过来人,见李元嘉此刻这懵懵懂懂的模样,已知自家这傻儿子是对房遗玉动了真情。
  想到儿子同那丫头之间那令人难以琢磨的关系,宇文皇太妃这当妈的着实感到头疼。
  他二人若是有感情,儿子当初又何必拒婚?若说他二人之间没有感情,儿子如今为何又会露出这般情绪。
  李元嘉同宇文皇太妃的感受相差无几,若非他自己非要拒婚,明年今日,小王爷都该生出来了。
  打着逆转乾坤的主意,他将换了新生的房遗玉,给宇文皇太妃详尽的介绍了一番,其中自然也包括唐太宗对房遗玉的器重,以及今晨发生的那些事。
  宇文皇太妃着实被他这番话震得不轻,任她怎么想,也想不清楚,为何一个失忆之症,竟能使人产生这等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说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李元嘉闻言重重点头,宇文皇太妃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儿臣也是这般想的,一定是长孙娉婷,是她小心眼,才构陷诋毁遗玉姑娘!”
  提及长孙娉婷,温润如玉的李元嘉此刻竟满腹怨气,脸色也随之不善起来。
  “长孙娉婷?”宇文皇太妃闻言则板起了脸,出言呵斥道:“那是你皇嫂的侄女,不要乱说!况且娉婷温淑贤惠,才貌双全,可是长安城王公子弟们难寻的良配。”
  长孙皇后对宇文皇太妃可谓是敬重有加,以至于宇文皇太妃爱屋及乌,对长孙家人好感颇深,尤其是长孙皇后的侄女,长孙娉婷。
  要知长孙娉婷钟灵毓秀,艳压长安,宇文皇太妃对她的印象可是好的很,自李元嘉的婚约解除后,长孙皇后多次想撮合长孙娉婷与李元嘉二人,宇文皇太妃心中自也是满意的紧。
  “母妃,那皆是因你久居深宫,被蒙蔽了双眼,长孙娉婷那女人极为恶毒,你若不信,可以去问问皇兄。”李元嘉言辞犀利,说话间声调都提高了不少。
  宇文皇太妃闻言自知儿子不会乱说,赶忙问到其中缘由。
  “您可知伍元?”
  宇文皇太妃闻言轻轻颔首,回忆道:“是那南阳侯伍登的独子?记得他被人称之为小枪王,争强好胜。年前将卢国公家的小子揍了。你皇兄深知卢国公老顽童,不知羞,担心他找伍元的麻烦,便将伍元调去了弘文馆,使他成为弘文馆学子。这怎么又提到他了?”
  “伍元就因看不惯长孙娉婷的行径,曾经取笑过她。然而长孙娉婷心中生怨,就雇了些人去寻他泄愤,并且动用了长孙辅机的令牌,调离了巡城的衙役军卒。不料却被皇兄撞个正着。”李元嘉提及此处,神色有些鄙夷:“皇兄为此还将长孙辅机寻来痛骂了一顿!”
  “不会是谣传吧!怎么会这样呢!”宇文皇太妃自是震撼无比,在她的眼中,长孙娉婷属于提着灯笼也难寻的好儿媳,哪曾想到她会做出这般恶事。
  “这是儿臣前些日子找皇兄品画,正巧撞见皇兄在痛骂长孙辅机。事情的始末皆是皇兄亲口告知儿臣,哪还能做的假?”
  宇文皇太妃闻言暗自摇头,唐太宗将这事告知李元嘉,定是认定长孙娉婷行为不端品行不佳,如房遗玉一般,入不了李元嘉的眼,此举同样亦是绝了长孙皇后同李家亲上加亲的打算,只是唐太宗没有挑明罢了。
  “那丫头——哎!”既然唐太宗心中已然有了决定,那宇文皇太妃也不会强求,更何况李元嘉的态度如今正摆在她的面前。


第45章 混乱朝堂
  “儿臣甚至怀疑长孙娉婷先前传我的消息全是假的!自始至终都是她在欺骗儿臣。她曾将房遗玉贬低的一无是处,说她字若春蚓秋蛇,然而如今她却成了书法一道的女大家,自创的房体更是连皇兄都为之追捧,若非是自幼苦练,又怎会有如此成就?”
  “她还说房遗玉背个古文都费劲,然而房遗玉却能作出剑客行这般,连母妃也说是足以流传后世的佳作。难道这是不通文法之人能够作出的?”
  “她还说别看房遗玉横行长安,却跟女侠客毫不沾边,连三脚猫的功夫都不会,然而连小枪王伍元都不是房遗玉的对手,难道这叫三脚猫的功夫也不会?”
  “如此文武双全的女子,就那般被儿臣给——拒之门外了!”
  李元嘉嘴上越说心中越气,说到最后竟眼眶发红,委屈的似要哭出。
  其实李元嘉极少出宫,对于房遗玉那些传闻,俱是从长孙娉婷口中得知。
  故而当房遗玉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之时,李元嘉的心里就开始对长孙娉婷产生了怀疑,最后更是化为了怨憎。
  若非长孙娉婷,他也不会对房遗玉失望透顶,若非长孙娉婷,他也不会反悔退婚,若非长孙娉婷,他甚至已经成了房遗玉的丈夫,若非长孙娉婷,他现在也不会这般难受。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长孙娉婷所赐。
  无论李元嘉平日里有多么的温文尔雅,这一刻,所有的理智都被他抛在了脑后,无心顾暇。
  长孙娉婷若是知晓了李元嘉此刻的想法,非得气死过去不成,还有人比她冤吗?
  虽说长孙娉婷在向李元嘉传话之际,不免会添油加醋一番,可她告知李元嘉的,绝对是一个真实的房遗玉。
  事实上房遗玉也确实是个臭名昭著的女青皮,只是这一切皆因房悠悠的附身而发生了改变。
  长孙娉婷也因此成了李元嘉心中的女骗子,一个心思狠辣,且心机狡诈的恶毒女人。
  房遗玉此刻早已优哉游哉的回了家,殊不知朝堂之上已然吵得如同市井街头一般,乱的一团糟。
  唐太宗定下的各类最佳奖项,给满朝文武们都急红了眼,上至房遗玉她爹,下至微末言官,眼中通通燃起了熊熊火焰。
  争先恐后入朝为官者,所求无非是王权富贵之余,顺带报国扬个名。
  若是能被唐太宗钦定为本年最佳朝臣,本年最佳大将,本年最佳言官,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对他们这一年努力的最大肯定。
  紧接着,名气和权柄自然会接踵而至。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无不称赞唐太宗圣明,赞美其堪比尧舜禹汤,乃是千古唯一的明君圣主。
  只是他们这头赞声未熄,唐太宗那头又给他们投下了一计响雷。
  唐太宗于这朝堂之上,将房遗玉开展击鞠大赛的设想,道与了文武百官听。
  不出所料,马上有人跳出来制止,正是孔颖达那腐儒,高声大喝:“爱鹤失众,不务正业啊!”
  若是唐太宗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老东西绝对会全力支持,然而这般劳民伤财,举国玩乐,他是打心眼里抗拒。
  当然,以他的见识,也仅能在经纶章法上有所作为,根本不会懂得强身健体于国于民的重要性,更别说击鞠之中另含深意。
  与孔颖达有着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位姓吕的言官甚至提议要将谄媚皇权、献计玩乐的佞臣五马分尸,以儆效尤。
  唐太宗闻言脸色一黑,于龙椅之上爆喝道:“此乃朕之所想,你还想连朕也给分了?”
  那吕姓言官差点被唐太宗此言吓死,想给唐太宗处裂刑?怕不是找个理由就先给他裂了。
  唐太宗既然被誉为千古明君,手段自然不一般。
  他之前已然料到,若是将此举颁布,定会有朝臣给他添堵,所以在今日上朝之前,便已私下串通了长孙辅机、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绩等秦王府旧臣。
  当然,若是房遗玉的提议于大唐百害而无一利,即便是唐太宗事先与他们通气,这些国家的肱股之臣,也是决然不会与唐太宗沆瀣一气的。
  但房遗玉的这个提议,确实能激发百姓们练习骑术的兴趣,对大唐骑兵实有益处,适才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拥护。
  而当唐太宗面对朝中大儒们的指面痛骂时,他们马上便还予了强力的回击。
  这使好好的朝堂变成了东市西市的街口一般,吵的是乱乱哄哄,乱七八糟。
  但因此事是由唐太宗提出,再加上房杜二相以及长孙老狐狸的齐齐发力,明显是支持推广击鞠、举办击鞠大赛的人数更为众多。
  而这时,侯君集、魏征等人也纷纷加入探讨,一致表示支持唐太宗此举。
  到此时,朝堂上权柄最重的十数位大臣已然表示站在了唐太宗的一方,只是争吵依旧在持续。
  到最后还是程老魔被众臣吵的心烦,粗声大喝道:“一群直娘贼就会吵吵,一个击鞠大赛,也值得你们学泼妇骂街?”
  “俺老程回去就组支击鞠队,这第一届的冠军,俺老程是拿定了!谁若是不服,尽管寻俺老程掰扯,比武射箭杀鸡宰狼,比啥都行,俺老程恁死你们。”
  程老魔这般咋呼,竟真将满朝文武喝了个鸦雀无声。
  紧接着,只见那各位重臣,纷纷向程老魔抛去了鄙夷的目光,这般不要脸的话语,也就这老货能说得出口,他一个常年于沙场征战的猛将,竟好意思找文臣比什么杀鸡宰狼?
  然而程老魔却将那些人的眼神视为崇拜,反而掐起腰,得意起来。
  “行了行了!”唐太宗此刻见大局已定,又有程知节那老货替他吸引了火力,便出言宣道:“击鞠能够使我大唐百姓人人精于骑术,危难之际不惧异族。既然此举有利于我大唐,那也无需多言,朕意已决。”
  从唐太宗此言发出,击鞠已然成为了大唐最重要的运动项目。唐太宗为此还特设了一个击鞠署,设击鞠令与击鞠丞二职,用以处理击鞠大赛的一切事宜。


第46章 房家儿女
  当日晚膳,房玄龄坐于饭厅主位搓鼻轻笑,目光则紧紧锁在房遗玉身上:“击鞠大赛是你这疯丫头出的主意吧!”
  房遗玉也没打算瞒着自家父亲,当即点头承认。
  而旁侧的大兄房遗直尚在懵状:“陛下不是说那是他的主意吗?”
  房玄龄见长子憨直,都后悔替他起了那么个名字,轻轻摇头,撇嘴道:“为父与陛下相熟多年自是了解,这主意尚不是陛下能想出来的,陛下不过是替你妹子挡灾罢了。”
  唐太宗若道明此方案是由房遗玉提出,文武百官必会参房遗玉玩物丧志,谄媚君王。
  即便唐太宗强行将此事按下,日后也会有大批儒生士林,愤而指责房遗玉,到时可就不止说她是佞臣了,妖女误国都得骂出来。
  虽然房遗玉并不在意愚者言语,但整日让人背后指点,终归是件麻烦事。
  而唐太宗既然肯将此事担下,那腐儒们便没了发泄之处,总不能天天指着唐太宗鼻子骂吧!
  唐太宗善于纳谏是史上公认的,朝臣若是堂堂正正跟他明着来,他纵然心中再气,也不会背后使刀子。
  可若哪位想在私底下跟他耍小伎俩,试图以歪手段操控唐太宗,那就别怪李老二耍狠了。
  房遗直闻言木讷颔首,片刻后又有些担忧:“这击鞠妹子私下玩玩便好,又何必举办击鞠大赛,引得百姓玩这东西!”
  大兄的本性纯良,虽然没什么开疆拓土的本事,但绝对是守业有成的好手,不成事,也不惹事。
  只是对于击鞠背后的深深含义,他却是没能看透。
  闻言房遗玉只是轻轻一笑,也未作何解释。
  一家人这小半载相处下来,房遗直虽然没有房遗爱对她那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