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女相_汇金-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看——”
  程咬金将马蹄抬起,只见那马蹄铁与新的无二,毫无半分损伤,唐太宗一众见状皆是动容,情难自控。
  唐太宗扭脸看向房遗玉,真诚道:“好侄女,你这是为我大唐立下了泼天大功!”
  李勣、尉迟恭几人则不约而同,对着房遗玉恭敬的行了个大礼。
  房遗玉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连忙近前相扶。要说这马蹄铁对于战马却有好处,但也不至于他们如此对待吧!
  唐太宗似知房遗玉心中想法,出言为她解释道:“这你有所不知了,如今马蹄铁出现,于我大唐骑兵可谓神助!骑兵以往与敌交战,吃亏便吃在战马上。每战下来,战马必阵亡两成,余下皆伤。”
  “根据将士们统计,因马蹄受损伤亡的战马占据多数。我大唐比不上那些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马匹可谓取之不尽,伤了便换,完全不用考虑成本。”
  “然而我大唐骑兵的战马若有损伤,至多只能更换两匹,若是两匹皆伤,那便只能带伤杀敌,对人对马皆是极为不利。如今有了这马蹄铁,将士们便可免去此苦,再不用为此事而忧心发愁了!”


第54章 赏赐
  骑兵的战争,骑士们不但要远距离奔袭,更要近距离搏杀,还要在满是刀兵的混乱地带里反复冲杀。
  马蹄的表面的那层角质在此境况下是最容易损伤的,马蹄一旦受损,便如废掉一般,不具再战之能。
  大唐的马匹与其他朝代相比虽然富足,但终究是比不了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多次因此吃亏。
  所以唐太宗、李勣、尉迟恭这些过来人对马蹄铁才会这般重视。
  于他们而言,房遗玉发明马蹄铁的功劳,并不亚于为大唐夺下了十城百城之地。
  “你们随后传令兵部,命我大唐战马的马蹄皆需钉上这马蹄铁。朕回去后也要拟旨昭告天下,将这马蹄铁的妙用,传入我大唐百姓家!”唐太宗行事果决,当即下令将这马蹄铁的制作方式昭告天下,使天下之马免去此番苦难。
  李勣、程知节、尉迟恭等人得令,齐齐告辞离去。
  房遗玉原本也打算同他们一齐退去,但却被唐太宗叫住制止。
  二人一前一后,房遗玉始终落唐太宗半步,走回太极宫。
  甘露殿内,唐太宗出言发问:“侄女为我大唐立下泼天大功,你觉得朕该如何给你赏赐?”
  房遗玉对物质并不看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行:“叔父有心了,但这赏赐着实要不得的!”
  她这马蹄铁对大唐而言,实为有助国本的好事,足以减少大唐在马匹上的损耗,但实际来说,不过是给马蹄钉块掌,功劳并无什么真切体现。
  正如房遗玉先前提议的推广击鞠一般,在理论上虽然可行,但真正的成果却是未知之数,任谁也不能断言。
  若是直接给她赏赐,于满朝文武也实在不好交代,唐太宗正是深知此处,才出面顶了房遗玉的功劳,无论成败后果皆都他来承担。
  否则以唐太宗之尊,又岂会跟房遗玉抢那份功劳?此番依旧是如此。
  “你这丫头想的倒是通透!”唐太宗对房遗玉的审时度势,可谓相当之赞赏,沉吟片刻,方才道:“可朕也并非是赏罚不明的军主,明面上不能赏赐,暗地里总行吧!朕听元嘉说你善剑,且作有一首剑客行!”
  “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至宝弃泥沙,光景终不灭。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隐见天地间,变化岂易测。国家未灭胡,臣子同此责。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酒酣脱匕首,白刃明霜雪。夜半报雠归,斑斑腥带血。细雠何足问,大耻同愤切。臣位虽卑贱,臣身可屠裂。誓当函胡首,再拜奏北阙。逃去变姓名,山中餐玉屑。”
  “如此好诗好句,报国之心,朕大概得知你是想做个征战沙场的女将军!铠甲、战马、利刃皆是刚需,正巧朕有一副烛龙明光铠,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可保你上阵杀敌,所向披靡。”
  “至于战马嘛!朕豢有六匹宝骏,飒露紫、拳毛騧、特勒骠、白蹄乌、青骓、什伐赤,匹匹皆是随朕南征北战过的宝马神驹,朕可以忍痛割爱送你一匹!”
  “而你于诗中有提到太阿混凡铁,刚巧古时神兵太阿剑正在朕之手中,你若喜欢也可拿去!”
  “怎样?这三样沙场神兵宝马,可许你挑选一样!”唐太宗一双雷目直视房遗玉,眸中的器重欣赏之色,呼之欲出。
  房遗玉心知唐太宗作为帝王圣君,绝无戏言,此番言语一出,便是有了定夺,她若拒绝,反倒是会惹得唐太宗不快,只得琢磨起选哪件为好。
  烛龙明光铠的名字倒是威风无比,然而她目前也用不着,就算拿来也是置之旁侧,暗自生灰。
  何况她的长处乃是飞檐走壁的功夫,若是穿着副笨重铠甲,实乃自断一臂,故而这烛龙明光铠首先划掉。
  接着是六匹宝骏,这六骏的鼎鼎大名房遗玉自是清楚不过,唐太宗为了纪念这六匹伴他东征西讨的宝骏,特命阎立本将六匹宝骏亲自雕刻,置于昭陵之中陪葬,故而史上又称之为昭陵六骏。
  六骏随着唐太宗戎马半生,彼此间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从唐太宗命阎立本亲手雕刻六匹宝骏,与其一同昭陵下葬,足可看出双方感情之深。
  六骏虽是好马,但夺人所好的事,房遗玉她干不出来,一致排除。
  既然这般,那就只剩下兵器了。
  “那侄女就选太阿剑了!”房遗玉也没再多思虑,直接选定了她需要的。
  “那朕就将太阿剑赐你!”唐太宗不怕房遗玉要,就怕她不要,此时一双雷目已笑成了一条缝。
  太阿剑乃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打造,据传是一把威道之剑,只有持剑之人内心之威才能将剑道之威激发,出炉时天时、地利、人和三元归一,剑未成而剑气已存于天地之间,故而当年天下第一相剑师风胡子作剑谱,将此剑列为第三。
  这太阿剑原是大隋国库中的稀罕玩意,唐太宗弄到手后便一直贴身所持,常年伴他征战沙场,如今到了房遗玉的手中也不知算不算埋没。
  唐太宗差人将太阿剑取来,太阿剑的剑鞘朴实无华,并未加以点缀,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当唐太宗拔剑出鞘之际,一股浩然威势,几瞬间便弥漫整座甘露殿,连带着甘露殿内的温度都降了数分,天威犹烈,盖压九州。
  房遗玉见状心头一突,太阿剑较之寻常利刃要宽大不少,自剑身至剑尖,雕着不知名的奇异纹理,似先民文字似古代图腾,尤其传递出一种诡样气息,更显太阿剑之威势。
  “此剑非凡!”房遗玉发自内心的赞叹,脸上喜色止之不住。
  房遗玉前世虽然对剑术不怎么感冒,但既然如今修了巨阙剑法,再得柄宝剑傍身,也确实值得她喜上眉梢。
  “当的是无上宝剑!”唐太宗啧啧咂嘴,随即收剑入鞘,说来也奇怪,太阿剑入鞘的一瞬间,那浩然威势尽皆不见,甘露殿内的温度似也升高了几分。


第55章 简在帝心
  原本太阿剑毕露的锋芒,全然被这朴实无华的剑鞘遮掩了起来。
  房遗玉突然想到了罗贯中写于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话,朗声说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太阿剑与太阿剑的剑鞘刚好对应了这番言论。”
  唐太宗听了房遗玉这番言论,登时一双雷目瞪的溜圆,意味深长的对房遗玉道:“人若如龙,可纵横四海,只是不知你这丫头到底是龙还是泥鳅!”
  房遗玉抿嘴轻笑:“那就要看叔父是希望侄女成龙,还是成泥鳅了!”
  一双狡黠的桃眸对着唐太宗眨了眨。
  唐太宗闻言摇头大笑:“你这丫头还真是鬼精,朕想从你口中得出点掏心话可真不容易!”
  说话间将太阿剑递给了房遗玉,正色道:“朕自是希望你成龙,成为那为我大唐立下泼天大功的巾帼之龙。”
  房遗玉双手接过太阿剑,恭敬回了个礼:“侄女还是先前那句话,愿为大唐效死力!”
  随后已无事,房遗玉便告辞离去。
  当房遗玉走后,唐太宗脸上的笑意更浓。
  自秦王府起,他麾下能人层出不穷,用兵如神者有李靖、有李勣、有李道宗,出谋划策者有长孙无忌、有房玄龄、有杜如晦,武盖天下者也有秦叔宝、有程咬金、有尉迟恭,哪位不是足以名留青史的人物?
  可他唐太宗却是能让他们死心塌地一生追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本事呢?
  然而房遗玉的出现着实令唐太宗有些捉摸不透,虽然房遗玉只为一介女流,但两人越是接触,唐太宗越是能够发觉房遗玉的不凡。
  唐太宗对驾驭长孙无忌、李靖、秦叔宝这些了不起的人物,可是非常有自信,然而却始终没有把握能够使唤这深不可测的房遗玉。
  他首先需要确定房遗玉的存在对大唐而言没什么坏处。
  此中答案已显而易见,或许唐太宗对房遗玉并不了解,但他现在已能够肯定,房遗玉的存在对大唐闻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只凭她的那句愿为大唐效死力!唐太宗已可看出,那是房遗玉发自内心的呼喊。
  唐太宗作为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以宽广的胸怀来接纳房遗玉的神秘,使她能够全心为大唐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待房遗玉回到魏国公府,房玄龄一眼就瞧见了房遗玉腰间悬挂的太阿剑,登时脸色剧变,惊声问道:“这可是太阿剑?”
  房遗玉闻言颔首承认,旋即将马蹄铁一事,告知了房玄龄。
  房玄龄闭目养神,思索片刻:“玉儿这些别出心裁的想法,虽说令人难以琢磨,但也确实功在千秋,利我大唐,为父对此很是快慰,可是——”
  房玄龄的脸色逐渐露出忧心之色:“先前陛下将玉儿留宿宫中,为父以为陛下另有想法,便没在意。然而如今陛下却将当年伴他征战沙场的太阿剑赏赐于你,这般恩宠足见陛下乃是对你器重,并无他想。如此一来,这情况反倒是变得复杂了!”
  “父亲是在忧心女儿招人嫉恨?”房遗玉明白了房玄龄话里话外的含义。
  房玄龄颔首低吟道:“为父贵为大唐首相,深受圣恩荣宠,于朝中已然遭旁人眼红,玉儿身为女流,若是入宫做个嫔妃,倒也无碍。然而如今你功盖男儿,只怕日后有人会对玉儿不利。”
  房玄龄高居相位七载有余,对天下大势看得异常通透,如今朝堂看似祥和一团,实测却是暗潮汹涌。
  尤以太子之争为烈,要知唐太宗年不过三十八九,正值年富力壮,至少还能在位三四十载。而太子李高明无德无能,不尊中原教化,反好异邦文明,以盗窃为乐且不说,其私人生活更是混乱无比。
  在日后那漫长的三四十载中,没人敢保证不会发生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房玄龄虽不能肯定有朝一日唐太宗会动废太子的念头,但以他对天下大势的把控来看,此担忧也不无道理。
  但凡李高明日后有了触犯唐太宗底线的行为,一场足以席卷朝堂上下的政治风暴,将自然而然。
  房遗玉若是为妃,那纵她再有才能,也不会有人拉拢。但以唐太宗目前的行为来看,他八成是想将房遗玉培养成一位女将,一位女官。
  如此一来,备受器重的房遗玉,必然会成为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