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女相_汇金-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瞧着逐渐追平的比分,他的两撇白眉终于紧锁起来。这下子,就算是他也无能为力了。
  毕竟这又不是真的战场,他李靖虽然韬略万千,但也不能在这种场合因为输赢而不择手段。再者说,房遗玉的此套战术,更多源于自身实力,基本可以算是立于不败之地。
  要知道二四四阵型将中线后场安置八人,已然固若金汤,难被突破,有犀利无比的房遗玉在中线处寻找机会,更是可以随时反击对手。
  如此战法首先已将后防稳固,中线后场的防守人数多,留给军神队的容错率也就更少。反而冠玉队的队员们可以在较小范围内,对来犯之敌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机动防守。
  这般做法既可以节省战马体力,更可以有效的诱导军神队的中锋前锋们逐渐深入,因为一旦军神队在冠玉队腹地的人数产生劣势,所有的组织进攻便皆是徒劳。
  军神队为了得分,一旦增加插入冠玉队腹地的人数,那他们的腹地防守则必受削弱。此时防守的冠玉队一旦抢到木鞠,便可由房遗玉及时传给伍壮、伍烈两位直插军神队腹地的前锋,并可在军神队回防之前,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这就好比战场之上,引诱敌方大军深入,当敌方大军踏入己方腹地后,事先埋伏在敌方腹地的己方前军,便可直接斩杀身侧防守薄弱的敌方大将。
  冠玉队在房遗玉的指挥下,宛若一只缩进壳中的乌龟,令捕食者无从下口,也正如年轻时的唐太宗,每逢大战,必是且战且退,一旦敌人追击,便全力反击,并从敌后包抄,如此一来,敌人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必败。
  “厉害厉害!”唐太宗见状猛地一拍大腿,放声大笑:“这丫头有朕当年风范!卫公,这你该做何对策?”
  李靖面对房遗玉的此类战法,也只有两个选择,其一为放弃防守,全员强攻,其二则是全员后撤,固守后方。
  “如今胜负已分,也没必要苦战!”眺望着击鞠场上的房遗玉,李靖含笑抚须,对着身侧的随从吩咐道:“你去告诉云启,命他全员后撤,将阵型收拢于禁区内,只需防守。”
  全员强攻虽说是有机会打破房遗玉布置的八人防线,但也同样意味着,军神队将腹地直接暴露给了冠玉队,给了房遗玉更好的进攻机会。
  然而如今仍是二比三的比分,军神队已然占据优势,无需再冒风险。
  “这法子虽然看着有些赖皮,但却是当下最为正确的选择!”唐太宗若是处在李靖的位置,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毕竟房遗玉在下半场组织的两次防守反击,她所展现出来的超绝实力,于偌大击鞠场上无人能够匹敌。若是再被她抓住一次机会,那此次比赛的结果将显而易见。
  望着已然转攻为守的军神队,房遗玉的心中有不甘有惆怅。
  军神队背后的教练堪称变态,如今再度化解了房遗玉的战术,终结了她反败为胜的希望,用以最为理智的方式,锁定住比赛的胜局。
  此后两队皆不再发起进攻,谁都没有把握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处在防守的双方,心里都明镜,若是发起全力进攻,一旦给了对方反打的机会,那等待他们的便是败局。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距离比赛结束也只剩下一炷香的时间,就在这时,房遗玉挥手叫了暂停,替换队员。
  房遗玉重新将伍元换上场来,再度将阵型改变,把全面防守的零五五阵型变换成了冠玉队最为擅长的五三二进攻阵型。
  这已是房遗玉的最后一搏,反正僵持下去也是个输,还不如兵行险着。
  房遗玉将击鞠棍高高举起,对着冠玉队的队员们扬声道:“比赛已接近尾声,输一分是输,输十分也是输,我们不如全力以赴,搏上一搏!”


第62章 反败为胜
  看到房遗玉如此惊人举措,唐太宗和李靖二人纷纷站起,表情各有不同。
  “好好好,此举甚妙!”唐太宗抬手虚点场内,放声大笑。
  李靖老脸扯动,眼神复杂:“破釜沉舟,实在高明!房家丫头以此方法鼓舞士气,如今伍元又再度上场,冠玉队众人必如虎入羊群,所向披靡,这般看来,胜负反倒是难说了!”
  他们二人自然将房遗玉的伎俩看个透彻。
  那伍元是什么人?长安年轻一辈中最为强大的小枪王,更是那种心比天高的性格,如今被房遗玉扔在场下晾了半天,他哪能忍得了?
  若是冠玉队寸功未建,伍元必然会有怨气,然而冠玉队在房遗玉的带领下,竟接连追回两分,且打的精彩无比,那伍元就得从其他方面找找原因了。
  伍元本就不是蠢货,如此一来他势必会自我反省,缘何在他出场的情况下,冠玉队会连失三分,然而冠玉队没了他,反倒是局势大好?
  房遗玉初次将木鞠击入军神队大门,伍元认为是情理之中,毕竟那一击可谓惊世骇俗,旁人无可复制。
  可是伍壮的击门,就让伍元的表情相当难看了。
  伍壮是什么人他心里清楚,虽说有些本事,但同他伍元相比,那是云泥之别。既然伍壮都能得分,为何他就不行?
  伍元这般一想,便开始反思自己在上半场的问题,从而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更是在心中对自己产生了埋怨。
  房遗玉如今再度命伍元上场,正是为了让他将心中的悲愤发泄而出。
  伍元本来就具备撕碎一切防卫的能力,如今在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必将化悲愤为力量,发挥出超越以往的实力。
  如房遗玉预料一般,憋闷许久的伍元,上场后正如同入水的蛟龙,蛮横的策马冲撞,将他小枪王的气势杀了出来。
  而房遗玉的位置也不再是击鞠场正中,而是转为了前锋。
  她与伍元二人合力,以绝强的马术,在军神队的腹地里横冲直撞,将军神队全员组成的壁垒防线,冲的是支离破碎,散沙一盘。
  于最后的短短炷香时间,悲愤已久的伍元将恐怖的实力全然爆发,不但强势夺得一分,更是为房遗玉送上了一个助攻。
  冠玉队最终以四比三的战绩反超军神队,取得了击鞠大赛的首场胜利。
  伴随着比赛结束的钟声敲响,击鞠场的里里外外,发出了一串经久不息的雷鸣掌声。
  且不论胜负,今日场中的两队,真真是为在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赛事。
  也因为冠玉、军神二队这激烈的一战,新式击鞠也以一个极快的传播速度,走入了大唐的千家万户。
  此时房遗玉正被冠玉队的队员们向天空高高抛起。
  唐太宗看着正在欢呼庆祝的冠玉队众人,啧啧出声感慨道:“这场比赛实在精彩,朕都恨不得亲自上阵,参与其中。只是与房丫头之间的老少斗,卫公可算是吃了个大亏!”
  望着欢呼庆祝的冠玉队,李靖也不以为意,抚须笑道:“老臣输得心服口服,这房家丫头还真非常人,神思举动,皆暗合兵家之道,若是勤加磨砺,来日或成大唐女帅,名留青史。老臣先恭喜陛下了,既获臂助,又得弟妹。”
  李靖说的可是老黄历了,他虽知晓房遗玉被唐太宗许给了韩王李元嘉,却不知如今婚约已然解除。
  皇家悔婚这事说出去毕竟也不好听,除一些朝堂重臣知晓内情,像李靖这种致仕在家的闲人,关于这些自是无从得知。
  唐太宗听闻此言,表情就有些不自然,同时也在心中抱怨,房遗玉这般出色的女子,纵观大唐也找不出第二个,怎么元嘉就瞧不上她呢?
  想到这,他的心里突然打起了某个主意。
  当房遗玉回到魏国公府,这才走进正厅,母亲卢氏就快步迎了上来,一脸喜色:“玉儿今天真是威风,娘这心里到现在仍是美滋滋的!”
  房遗玉闻言错愕道:“娘亲也去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卢氏眉毛一挑:“那是当然,咱们一家大子都去了,你爹刚刚还夸你阵前从容,若为男儿身,将来成就必不输卫国公、英国公,那下巴都快笑掉了!”
  大兄房遗直也近前恭喜房遗玉获得胜利。
  房玄龄面色尴尬,强装一副严父的模样道:“不错是不错,后面再接再厉,切记不可轻敌。”
  卢氏白了他一眼,嗤笑道:“一家人面前你还装什么大尾巴狼?”
  房遗玉、房遗直见状掩嘴窃笑,房玄龄在卢氏面前,就永远是个挺不起腰板的小男人。
  对卢氏的话房玄龄可不敢反驳,但儿女在旁他又尴尬,可将老脸都给臊红了。
  几人落座后,卢氏似想起了什么:“长孙皇后寿诞将近,宴请诸大臣的家眷本是惯例,可玉儿的名字却被单独列出,这是为何?”
  房遗玉对于卢氏的问询,自也是疑惑迷茫。
  “莫非是因长孙娉婷的缘故?”房遗玉也只能将原因归结于此了,毕竟她和长孙皇后之间也没什么接触。长孙皇后过寿诞,房遗玉参加乃是常理,但将她名字单独列出,却是有些深意了。
  房玄龄沉吟片刻:“莫要多想,长孙皇后以贤名著称,必不会为难玉儿,到时玉儿只需自律守己便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房遗玉也懒得去想,干脆回后院东厢歇息去了。
  击鞠大赛既已正式开始,每隔两日冠玉队便会进行一场比赛,对手自是没有军神队那般强劲,实力绝强的冠玉队当然是纵横无敌,所向披靡,以战之必胜的绝佳战绩,位列击鞠排行榜魁首。
  许是因为冠玉队同军神队的那场开幕战精妙绝伦引人入胜,长安城内已然刮起了观赏击鞠的风潮,几乎每场赛事的观众都不下两万人。
  尤以房遗玉的冠玉队、李云启的军神队、太子李高明的太子队等等,这些技艺高绝的强悍队伍更是受到了长安百姓们的疯狂追捧。


第63章 皇后寿诞
  房遗玉、伍元、李云启等等的荣耀击鞠手,如今更是受到了百姓们的追捧喜爱,各人各有各的粉丝,一时间风光无两。
  眼下这击鞠赛举办的是红红火火,大唐的百姓们更是认可了新式击鞠的存在,并将新式击鞠纳入了日常生活,平日闲暇之时,便会耍上几把。
  如此一来,举办击鞠大赛的目的,已初步有所成效了。
  太极宫这日热闹非常,原是这长孙皇后的寿诞到了。
  提到长孙皇后,温婉贤淑且甚有谋略,在古代史上叫得出名讳的女子中,当列前茅。
  要知在武德年间,唐太宗为了夺取属于太子的皇位,经常与其寻衅,发生摩擦斗争。
  而太子一系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人,时常在唐高祖近前构陷唐太宗,妄图借高祖之力,将唐太宗的势力铲除。
  因太子一系的构陷亦假亦真,唐太宗平日里也却有许多过火之处,故而唐高祖逐渐倒向了太子一系,甚至认为唐太宗这个儿子功高盖主,大有将其王位废黜的想法。
  此环境下,长孙皇后挺身而出,孝顺高祖以弥补丈夫与公公之间的嫌隙,用以缓和公公对丈夫的恶意。同时与后宫妃嫔们交往,在大唐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
  而后玄武门之变时,长孙皇后披盔挂甲,亲身激励将士,协助唐太宗夺取了大唐帝位。
  故而唐太宗虽怀抱万千美人,但对长孙皇后的偏爱荣宠,却是有几分空前绝后的意味。
  史上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贞观元年,长孙皇后的异母兄长曾跟随义安王李孝常谋反。
  谋反大罪的后果可想而知,决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