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遗玉当即挥毫疾书:“唐皇威威,踵美三王。实惟哲后,左右椒房。调和直谅,奖进忠良。用俾房魏,勋庸显彰。煌煌彤管,千古流芳。”
这首诗的开头与末尾,原本是唐宗烈烈和千载遗芳。
然而房遗玉却是作了些修改,唐太宗的太宗名号乃是他死后的庙号,如今他正值壮年,唐宗二字自是不能再用,万一被哪位多事的言官参房遗玉一本,说她写诗咒唐太宗早亡,那乐子可就大了。
千载遗芳亦是一个道理,张江陵作诗时,长孙已然过世千年,彼时用千载遗芳当然妥帖,可如今是在长孙寿宴,房遗玉若也来上一句千载遗芳,八成得将她拖出去砍了。
适才作些修改,将唐宗烈烈以唐皇威威替换,千载遗芳以千古流芳替代,意境倒也应景。
将房遗玉写的墨宝端起,长孙皇后定睛看着她所作的诗句,凤眸中不知不觉已有雀跃之色闪过,毕竟阿谀奉承的言论,是个人都愿意听,即便贤如长孙皇后也是如此。
第71章 太子的针对
况且此诗又是出自大唐唯一的女大家之手,不难预料,一旦此字此诗流传出去,必可使长孙贤名再上层楼。
长孙皇后对房遗玉也是不吝称赞:“古有曹子健七步成诗,今有房遗玉笔定诗成,卢大姐当真为房家生了头鸾凤!”
长孙皇后收下墨宝,脸上尽是满意之色,请卢氏落座她旁侧,同时唤宫女将房遗玉带至隔壁耳室。
正殿正厅乃是这些贵妇的落脚之所,至于房遗玉这些年轻后辈,则是于耳室另设宴席。
当房遗玉走入耳室,李元嘉、李月婉、李云成、李云启等人已在其内。
而此时一位与唐太宗长得有些相似的青年,正跛着脚走到房遗玉近前。
李高明?
房遗玉只一眼便猜出了这青年的身份,与唐太宗容貌相似,又是个腿脚不利索的残废,也就只能是悲催太子李高明了。
李高明似乎以太子的身份将韩王李元嘉替代,同房遗玉说了些勉励的话语,才将她领到所属的坐席。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房遗玉的坐席较为靠后,位于第七席,还要在李云鸽的后面。
房遗玉对于位置,倒是没什么计较,神色自然的坐了下去,但李元嘉、李月婉、李云成、李云启等人的神情却是相继变色。
要知唐人设宴摆席,一人一席,故而对这席位的前后顺序极为重视,以房相之女的身份,地位就不该在他们之下,况且房遗玉还有个女大家的名头,便是居于首席,他们也认为理所应当,然而如今却位于下席,甚至连李云鸽也有所不如?
李元嘉先是挺身站起,沉吟两息还是坐了下去。
他虽不惧自己这位大侄子,但他要顾全大局,此事闹大他虽无碍,但却会导致李高明与房遗玉敌对。
在李元嘉看来,得罪大唐储君实属祸事一件,况且他也不希望同他关系不错的大侄子跟倾慕的女子结仇,看向房遗玉的眼神中尽是歉意。
房遗玉笑着摇了摇头,表示无所谓,这种事她并不在意。
其实这宴席座位的顺序,在唐代算得上是天大的事情,就拿尉迟恭作例,史上曾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情。
贞观六年大年初一,唐太宗设宴庆贺国泰民安,宴请在京三品以上大员,赴太极宫之宴。
尉迟恭适逢家中有事,来得有些晚,见前方没位置,便就在后面寻了个席位坐下,心情也因此事而郁闷,便跟程知节等人拼起酒来。
待尉迟恭喝醉,不管不顾跑至前席,随意抓起某人道:“你他娘的算老几,竟敢坐在老子上首!”
众臣见情况不对,俱闭口不言,谁知尉迟恭耍起酒疯,竟要动手教训那人,坐在头排的李道宗见状赶忙跑来将尉迟恭拉住,好言相劝:“陛下早已给尉迟将军设好坐席,就在我那旁侧。”
哪知尉迟恭根本不看是谁拉他,抡起拳头就是一拳,直接将任城王李道宗砸了个乌眼青,直至月余才逐渐痊愈。
尉迟恭于沙场曾多次救过唐太宗性命,早年更是天下排的上号的好汉,只是这人越老越糊涂,仗着自己早年积攒的功勋,便有些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可从尉迟恭的举措中也能明了,这席位的排序,在唐朝是何等的重要!
房遗玉默不做声,并非因她不知席位顺序的重要性,只是她不想让皇后难堪罢了。
房遗玉知晓这绝非皇后之意,首席上长孙娉婷那洋洋得意的神情,便可使她猜出其中猫腻。
那长孙辅机全家皆是李高明的拥趸,房遗玉当然知晓,所以李高明为其表妹出口气,也属正常。
房遗玉一介女流竟有这般气度,着实令场中众人为之折服。
李云启率先起身,退出了他的坐席,向房遗玉的下首坐去,以此表示他心中的不满。
身为军神之孙,自当是为傲骨嶙嶙的真汉子,李云启才不管什么政治前途,也不会在意李高明有什么想法,对于他而言,不爽就该直接表达出来。
李云成紧随其后,向后方席位退去,与李云启坐在了同一席位。
见状,李高明的脸色自是变了数变,沉声道:“你二人此举何意?”
先前的时候,李高明尚在热切的称他们为云启兄弟、云成兄弟,然而此刻却连称呼都不称呼了,将心中不悦,展露无遗。
对于李高明的不悦,李云启毫不在意,淡淡道:“我与遗玉妹子乃金兰之交,先前已约好把酒言欢,席位隔的太远,自是不便,这位子倒是正好。”
李云启也是思量今日乃皇后寿诞,不宜惹是生非,故而才未将话挑明,只是随意寻了个借口。
李云成嘿嘿一笑:“我也一样!”
李高明本就是心高气傲,听不进人语的废物,李家兄弟虽对他施压,但他又怎会俯首认错,哼哼唧唧道:“那就随你们便吧!”
而就在这时,首席一排处传来阵阵轻笑:“安排坐席这种小事都能惹得众怒,太子为了给母后丢脸,还真是不遗余力。房家妹子贵为一代女大家,地位于我大唐何其尊崇?”
“说来她更是我朝首儒孔颖达先生的老师,而孔先生又是太子的授业恩师,如此一来,太子当属房家妹子的徒孙,这般对待自己师公,太子你也是前无古人了!”
出言讥讽李高明的,是位身材宽大的小胖子。
敢如此针对当朝太子,房遗玉不用多想,便知这位是唐太宗最为宠爱的儿子,魏王李惠褒!
李惠褒本就文采横溢,极善言辞,如今更是将房遗玉、孔颖达与李高明三人的关系拎到了明处,刁难起了李高明,先是说他烂泥扶不上墙,其次又将他归为对师长无礼的恶毒小人。
此事若是被他人传扬开来,对名声本就不好的李高明,无疑如火上浇油一般。
李高明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点,心中惊怒不已。
本是想替表妹给房遗玉个下马威,却不成想,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如今更是将自己搞得下不来台。
第72章 对对子
因为李高明对房遗玉蓄意刁难,激起了李云启、李云成的怒火,所以李惠褒才得以借此机会,对李高明口诛笔伐起来。直将李高明推到了风口浪尖,使其下不来台。
本应宾主尽欢的宴席,眼下竟似有几分剑拔弩张的架势。
正在这时,李元嘉突地站起,寒着脸道:“你们都少说两句,今日是皇嫂的寿诞,你们兄弟两个最好收敛点,若是被皇兄知晓你们在皇嫂寿诞的宴席上争斗,且看皇兄会如何收拾你们。”
李元嘉这番话,当即将两位最有权柄的皇子镇住。
李高明和李惠褒均属那种自命不凡、轻世傲物的脾性,也唯有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能够将他们治住。
而李元嘉乃是那二人最疼爱的皇弟,今日情形若是被李元嘉传自那二人耳中,李高明和李惠褒决计少不了挨上一番毒打。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皆不敢再多言,纷纷退下。
李元嘉出席走至耳室正中,对着殿内众人拱手行礼,又道:“太子亦是临时受命,思虑不够周全,适才有了唐突之处,元嘉代他向各位赔罪。”
李元嘉继续走至房遗玉身前:“房大家之名,闻名遐迩,元嘉仰慕已久,今日有幸,元嘉斗胆请大家同席,不知大家可愿赏脸?”
房遗玉心中暗赞,李元嘉不愧为皇族子弟,此举非但将李高明的颜面挽回,顾全了今日大局,更是给足了房遗玉面子。
“莫敢不从!”房遗玉笑意盈盈,起身同李元嘉走回。
李云成和李云启见状自是满意,也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坐席。
“先前之事真的很抱歉,想不到我那侄儿会这般过分!”李元嘉俊俏的脸庞浮现怒意,在房遗玉旁侧低声说着。
房遗玉无所谓的笑了笑:“太子待遗玉如何,遗玉并不在意,遗玉在意的是,遗玉的朋友们会怎样待遗玉!今日说起来还要感谢太子,让遗玉收获了两位值得生死相交的朋友!”
房遗玉边说边倒起了席间的清酒,遥敬位于其下首的李云成、李云启二人。
李云成、李云启均是一笑,举杯与房遗玉隔空碰撞。
看着行事洒脱的房遗玉,李元嘉的心神止不住的激荡。
房遗玉身上那种倜傥不羁的气质,远不同于一般女子,也是最令李元嘉为之着迷的地方。
房遗玉无意间察觉坐在她不远处的长孙娉婷,正阴着个脸死盯着她。
房遗玉不禁生了些挑逗之心,同旁侧李元嘉说道:“你瞧那里,她的眼神像不像是个久处深闺的老怨妇?”
李元嘉朝着长孙娉婷狠瞪一眼,但很快就移开了目光。
要知房遗玉和李高明毫无瓜葛,然而今日却被其那般针对,李元嘉自当猜出,先前那一切定是长孙娉婷在背后搞鬼,故而对长孙娉婷的厌恶之意,更为浓郁。
接下来的宴会有李元嘉坐镇,李高明和李惠褒兄弟也并未再生祸端。
房遗玉和李元嘉二人同坐一席,金童玉女宛若一对璧人,简直羡煞旁人。
李月婉的心中最为酸楚,一双杏眼死瞪着二人,生怕他们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什么越轨之举。
突地,一声陛下驾到从殿外传来。
李高明、李惠褒闻声赶忙起身,二人身材皆不轻便,边跑边喘奔殿外迎接去了。
换做旁人可能还真当二人待父情深,实际上他们只是担心被对方抢了先罢了。
房遗玉自也同众人起身相迎。
“各位无须多礼,你们皆是我大唐之未来,朕今日只是想寻你们饮上几杯,若是循那君臣之仪,反倒是不美!”唐太宗朗声大笑,走进立政殿耳室,身上的帝王气概一览无余。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长孙辅机那只老狐狸。
唐太宗此番话语平易近人,却使耳室内的众人皆报以亢奋神情,人人皆以唐太宗亲至,而喜出望外,倍感荣宠。
见向来沉着的李云启,神情也有些激荡,房遗玉也不禁感叹唐太宗的魅力确实逆天,若是让房遗玉给他打个分数,绝对是满分一百。
然而最为令房遗玉重视的,还是默默跟在唐太宗身侧的长孙辅机,这老狐狸始终是那副人畜无害的神情,然而熟知历史的房遗玉,却深知这老狐狸的阴险之处。
当唐太宗走至主位,便命众人回了各自的席位。
直到唐太宗看见房遗玉与李元嘉同坐一席,他那双眼珠子差点没瞪的掉下去。
他至今还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