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传言说此次寿诞,长孙皇后想借机为李元嘉寻一位佳偶良配,实则那是宇文皇太妃亲自拜托,并且早已选好了目标。
那目标自然就是房遗玉了!
经过宇文皇太妃的观察和长孙皇后的试探,房遗玉的表现令她们一致满意。
既然李元嘉倾心,唐太宗器重,自己和长孙皇后皆也对其认可,宇文皇太妃干脆将房遗玉内定下来,视其为儿媳的不二之选。
至于房遗玉的意见?那重要吗?这并非是房遗玉能够决定的事情,在这封建社会,唐太宗的赐婚圣旨,谁人敢拒绝?
宇文皇太妃先前是想将房遗玉叫住,却不知该如何称呼,若是叫房姑娘,那显得有些生分,直接叫房遗玉也不合适,叫遗玉也不妥帖。
想起李元嘉先前跟她说过,房遗玉的小名叫达令,反正房遗玉即将成为自己的儿媳,那称呼小名简直再恰当不过了。
然后,房遗玉就蒙了!
她止住脚步,俏脸上被惊出了骇然神色,身形也晃了三晃,险些跌在地上。
逗逗李月婉和李元嘉也就算了,这怎么宇文皇太妃也跟风啊?
若是被献陵里躺着的唐高祖知晓,还不得爬出来将她一块带走?
房遗玉强装镇定,回首看向宇文皇太妃,心中忐忑不安,颇有几分做贼心虚的意味。
宇文皇太妃沉吟两息,她之所以叫住房遗玉,本是想就年初退婚一事,跟房遗玉道个歉,但碍于颜面,终究未说出口:“没什么事,你回去吧!”
“。。。。。。”
忧心被其再次称呼什么达令,房遗玉后心微寒,提快脚步,匆忙退走。
此番皇后寿诞对于房遗玉而言,不过是她在大唐生活的小小插曲。
当寿诞结束没多久,弘文馆的新学期便开始了。
房遗玉在学馆里仍旧是时不时的跟李月婉斗斗嘴,再偶尔跟李元嘉亲近亲近,小生活过的算是相当滋润。
而那叔侄二人则时常在暗地较劲,在追求房遗玉这件事上各显其能,可是将房遗玉给美坏了。
至于击鞠大赛,房遗玉也并未落下,伍元已逐渐有大将之姿,已然能够独当一面。
如今每逢赛事,她们二人便轮流逃课,故而冠玉队仍旧保持着所向披靡的势头,稳居排行榜魁首。
然而如此悠然的时光未过多久,一件影响房遗玉后世数十年的事情,正在悄然发生。
这日正是弘文馆十日一次的旬假,房遗玉约好伍元、李云成、李云启,一同前往击鞠场观看比赛。
今日的比赛是由李高明的太子队与一个叫做信马由缰的击鞠队进行。
第75章 吐蕃贼心
李高明的癖好与常人不同,用房遗玉的话来说,他是脑子有问题。
身为一国储君,李高明要什么有什么,然而他偏偏热衷于将自己扮成窃贼劫匪,兴致到了,不是抢两家百姓,便是偷两头肥牛。
并且痴迷哭丧游戏,时不时的躺于某处装死,命侍从为其哭丧,再以胡人习俗为其举办葬礼。
李高明对胡人文化极为推崇,反倒是对大唐文化丝毫不喜,于东宫豢养了为数不少的突厥壮汉,人人皆是由马背上长大,骑射之术,唐人难与之抗衡。
太子队自是由这些人所组成,也因此位列排行榜上流。然而这支代表皇家出征的击鞠队,却连一位唐人都没有,难免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信马由缰队的整体实力同样不俗,所以该场赛事双方,概能拼个旗鼓相当,给观众带去的观赏效果极为精彩。
待上半场即将结束的时刻,太子队率先攻得一分。
“漂亮!”离房遗玉不远处的观众席上传来喝彩声,随后又是阵得意无比的张狂大笑。
房遗玉、伍元一行抬眼望去,只见李高明正在那位置上肆意狂笑。
伍元不屑的撇撇嘴,轻哼一声道:“臭嘚瑟!若是跟我们冠玉队撞上,有他哭的时候!”
房遗玉的目光则扫向了李高明旁侧的几人,那些人装扮怪异,头上皆扎着麻花一样的小辫,皆不下于百数十条,明显不是唐人,但也并非长安城内随处可见的突厥、天竺一类的异邦人种。
“你们瞧李高明身侧那几人!”李云启显然注意到了那些打扮怪异的异族,眉头微皱道:“从他们的打扮推断,八成是吐蕃人,祖父近日对吐蕃的国情很是着迷,他说吐蕃近年来出了个生而知之的少年君主,大唐若不出手干预吐蕃的发展,极可能会成互为大敌。想必这些就是吐蕃的使者,既然能由李高明这个储君作陪,八成还是些大人物。”
李云启这番话,将房遗玉听得是心中赞叹不已,李云启的祖父无愧为大唐军神,其眼光老辣,见解独到,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他所料一般。
自吐蕃开始崛起,便成为了大唐西域的最强大敌,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吐蕃单论军事实力,已足以和大唐分庭抗礼。
而当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刚被平定不久,大唐国力空虚,又值新皇登基,根基不稳,吐蕃趁机举兵进犯,以二十万大军入侵大震关,接连攻陷兰州、廓州、河州、鄯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并一举拿下河西、陇右等地,最后更是挥兵直入长安,将大唐王朝的都城攻占。
若大唐于强盛之际,将吐蕃斩尽杀绝,又怎会有后世的屈辱?
当然,想将吐蕃铲除也并非易事,高原气候、水土不服将是唐国将士的天然大敌。
正当房遗玉心中思量之际,那些吐蕃人也朝着她们的方向望了过来。
而在他们那群人中,有二人最受房遗玉关注。
一位是半百老者,一身怪异的服饰将他干瘦的身躯包裹,双眼浑浊却时不时闪着精光,端坐于李高明的身侧。
这老头看着就像是跟长孙老狐狸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令房遗玉不得不提防。
再就一位立于老者身后的随从,弱冠之年的模样,然而他的身上却有种难以言喻的气势,就好像他站在哪里,哪里便是中心,是焦点。
房遗玉也只在唐太宗的身上见过这种气势,当然,跟唐太宗比起来,那少年明显要稚嫩的多。
他二人到底是谁?又是因何目的来到大唐?
房遗玉思绪飞转,心中似有些不好的预感。
太极宫,甘露殿。
唐太宗正和长孙辅机探讨着有关吐蕃的事宜。
“辅机,此番吐蕃大相芒布杰尚囊奉吐蕃君主松赞干布之命,欲与我大唐结为姻亲,关于此事,你是什么想法?”
长孙辅身为唐太宗的大舅哥,可谓其心腹大臣,此事与他探讨商议,最为妥帖。
长孙辅机沉吟片刻,缓缓道:“臣近年来对吐蕃倒是没少留意,若说十年之前,我大唐挥手可灭吐蕃,可在贞观三年,年仅十二岁的松赞干布继位吐蕃赞普后,先是平定叛乱,吞并百羌,其后学我大唐文化励精求治,如今吐蕃日益强盛,已成西南地域首屈一指的霸主,若以国力论之,吐谷浑、薛延陀远非吐蕃敌手。”
“那照辅机这般说法,你是赞同两国和亲?”唐太宗肃声中透着无奈。
长孙辅机躬身答道:“陛下志在北伐,可若要北伐,首要任务便是稳定西南局势,就大唐千秋功业而论,臣之建议,和亲!”
“哎!也是这道理!”唐太宗起身踱了两步,又道:“但朕的公主们,不是已经许给了诸位臣子,就是尚未到婚配年纪,朕总不能给他吐蕃变一位公主出来吧!”
长孙辅机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陛下虽不能变戏法,但陛下却可将宗室女许之啊!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李月婉,虚龄十三,相貌可人,尚未许下婚约。陛下若将其册封公主,刚好满足吐蕃之求。”
“辅机这提议甚好!”唐太宗雷目闪烁精光,传令道:“速招李道宗返京面圣,若得他应允,朕便将李月婉册封公主,至吐蕃结为姻亲。”
长孙辅机见唐太宗应允,那张虚伪的老脸缓缓低下,渗出了丝丝冷意。
贞观十年,农历八月。
房遗玉下学归家拜过父母后,便回了后院习武。
时光飞逝,房遗玉来到唐朝已逾大半载,内功武艺进境神速,与初到时已然天壤之别,尤以指法、掌法、轻功、剑法为尊。
将巨阙剑法劈砍一遍,房遗玉将太阿收剑入鞘,俏脸上尽是喜意,她发觉自身的剑势愈发强大,已似有几分高人风范。
若是再遇张出尘,她已无须再躲闪逃避,或可正面碰撞而不落下风。
正当房遗玉得意之际,忽有门房快步来报,称是李月婉登门拜访。
第76章 不愿抉择
“哦?请她来后院!”房遗玉心生疑惑,某种不祥预感愈发浓郁,要知她二人刚于学馆分别,还未到半个时辰,然而李月婉如今却突兀拜访,八成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房遗玉持剑而立,心神愈发凌乱,刚欲动身相迎,却见李月婉已向她飞奔而来,原本美艳的杏眼,此刻竟哭得如同红枣一般。
“发生——”房遗玉话未说完,李月婉便如飞鱼如水般,一头扎进了房遗玉的怀中,将她紧紧抱住,放声痛哭起来。
见状,房遗玉心中不详之感再拔三尺,正因李月婉平日里没心没肺,所以若非遇见大事,她是断然不会这般失态的。
将李月婉搂在怀中,房遗玉轻抚其背,好言好语的安慰着。
房遗玉心中虽为其焦急,但她更懂李月婉内心苦痛,虽不知其痛点何在,但既然李月婉前来寻她,那便是将她当成了重要之人。
所以房遗玉目前要做的便是安静陪伴,使李月婉的情绪先平复下来。
李月婉痛哭好久,泪水将房遗玉的前襟打湿一片,适才逐渐止泣,将小脑袋贴近房遗玉胸前的柔软,聆听其中的跳动,似乎如此才能使她平心静气。
房遗玉仍旧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拍打着李月婉的后心。
后院的丫鬟们见情况不对,早已悄然避开,平日里的鸟脆蝉鸣也已消失不见,似是不愿打搅她二人。
“吐蕃的君主松赞干布——派来了使团求亲——陛下从宗室女中选了我,父王也应允了,陛下明日就要将我封为文成公主,送至吐蕃和亲!”
李月婉靠在房遗玉的怀中抽泣说着,泪水从眼眶中止不住的向外冒着。
房遗玉闻言神情惊愕。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她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怎么可能没听过这二人的名字?
但房遗玉没想到的是,李月婉竟会是文成公主,更令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事竟会将她卷入其中。
虽然后世高知们将文成公主入藏称之为千古佳话,大肆传扬,但房遗玉本人却并不认同,若是有能力阻止,纵然不看她与李月婉的交情,她也会尽力将此事阻止。
一个没有孩子,丧失丈夫,又在异国他乡悲凉独活三十余年的女人,她心中的苦痛,唯有同为女子的房遗玉能够知晓。
房遗玉回想着前世的记忆,她记得吐蕃于贞观八年曾派出使团向唐国求亲,但因吐谷浑使团从中挑唆,唐太宗便未应允。
松赞干布一怒之下,与羊同联合,将吐谷浑败退至青海一带。又于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亲率大军兵临松州,与大唐开战。
大唐国力此时最盛,唐太宗自是无惧,派遣时任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然而侯君集的主力大军未动,牛进达的先锋部队便将吐蕃军队杀了个丢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