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遗玉骑于枣红马背,正眯眼向内望去,只见当值守卫的军卒肃然立于两侧,成排的枪戟于烈阳的照耀下,散射着斑驳银光,气势凝重。
守军见房遗玉和李玄之二人于营前驻足,一人出列,扬声喝道:“来人可是房中郎将?”
看来这些守军已得到上峰知会,知晓房遗玉今日履任,成为他们新任上司。
“本将房遗玉!”房遗玉策马靠前,傲然道。
“房中郎将且稍等片刻,属下这就回内通禀!”
不消片刻,一名虎躯大汉策马携十余骑飞驰而至。
临近后,虎躯大汉挥手制止了身后众骑奔驰的势头,一众人马当即拉缰停止,展示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虎躯大汉跃身下马,后续之人紧随其后,跨步来至房遗玉近前,先行军礼,而后道:“属下左郎将吕敬威拜见房中郎将。”
房遗玉也一跃而下,伸手将吕敬威扶起。
先前她已从李玄之的口中得知,麾下的左右郎将分别是她副手,若想统御麾下这千余军卒,和左膀右臂的关系是一定要处理好的。
房遗玉将吕敬威扶起后,竟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一些受宠若惊!
这是何缘故?房遗玉心头虽疑,当下却也未出言问询。
由吕敬威带领,房遗玉和李玄之二人进入了营地,于营帐落座后,下属将士依次拜见。
对于下属将士们的热情,房遗玉好生狐疑。
“我部羽林精锐何在?本将突想见识一番!”房遗玉秀手一挥,下了她来此的第一个指令。
“末将遵命!”吕敬威抱拳一喝:“还请房将军移驾教场。”
房遗玉心中疑惑颇多,但也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待一众至教场后,吕敬威大手一挥,威风无比:“擂鼓!”
鼓声震耳发聩,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左屯卫军士不负盛名,动作神速,鼓点不过刚刚敲击三两下,千余军卒已然整装就绪。
千余人挺拔而立,纷纷对着他们的新统帅房遗玉,投之崇拜的目光!
“打今儿起,我房遗玉就是诸位的新统帅了!”房遗玉才讲一句。
对面的千余军卒纷纷将手中兵器高举,大声欢呼起来,欢呼声直插天际,音浪滚滚,可传数里,显然是对他们新将领的到来,报以极大期待。
房遗玉面对眼下这情况,着实有些摸不清头脑。
这剧本不对呀?自己可是一介女流啊!按照常理他们这些军卒不是应该不服自己才对吗?而后自己再新官上任三把火,将他们的筋骨皮好好修理修理,这才能收为己用啊!
可这是什么情况?自己才入营地没多大会儿的工夫,这些悍勇的军卒竟如小白兔一般可爱,害的她连事先备好的三板斧都使不出来了。
房遗玉看着对面这群乖巧且雄壮的小白兔们,疑惑的搓了搓白皙光滑的下颌,略显尴尬。
“你咋了?”李玄之从刚进营地就觉得房遗玉有些鬼祟,似在期待着什么。
“我听说这些军卒心气高傲,刚履任的将军且要受他们的闲气,我一介女流,他们更该不服才对,可如今这——”房遗玉贴近了李玄之几分,悄声说道。
李玄之闻言脸上不免露出几分尴尬,他先前履任之际,麾下军卒就没给过他好脸色看,幸亏他一手超绝箭术将底下人镇住,要不然他还真有可能被手下的军卒给挤兑回家了。
李玄之也悄声跟房遗玉解释,才使她明白其中缘由。
并非房遗玉麾下军卒皆是可爱小白兔,反而皆是军卒中的混不吝,原属李勣麾下资格最老的军卒分支,曾随李勣南征北战,乃是兵王中的兵王。
前任中郎将,和前前任中郎将,皆是被他们挤兑回家的。全因那些担任他们统帅之人的能力,尚不如他们中的火长、队正,也无本事能震慑住眼下这些百战之师中的混不吝。
然而房遗玉却与之不同,许是事有缘法,先前房遗玉为救李元嘉,强闯宫门之际,刚巧那日轮到左屯卫当值,前朝诸门的禁军大多都是李勣麾下的左屯卫。
房遗玉身为女子,还扛着个男人,尚能在数千人的围堵下,出太极宫如入无人之境。
尤以嘉德门,当日于嘉德门守备的将军正是吕敬威,可房遗玉却从他头上直接跨了过去。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115章 大战将起
对左屯卫这些兵王中的兵王而言,房遗玉的那般举措,无异于将他们扒光扔去了菜市口,足可称之为奇耻大辱,但虽说如此,他们对房遗玉那日展现出的超绝本领不可谓不佩服。
那日耻辱他们不敢忘,但房遗玉当时在他们的围堵之下,所展露的无上英姿,他们同样不会忘。
于军旅中最受尊敬的人,永远是强者。在得知房遗玉要履任他们统领的时候,这些沙场百战的混不吝,纷纷兴奋的跳脚。
故而房遗玉其实早已获得了众军卒的认可,她虽身为女流,可其展现出的实力,已令众军卒心服口服。
这三板斧,房遗玉已经甩出去了,只不过早甩了半载而已。
房遗玉既知晓其中缘由,心头疑惑便尽是散去,扬声道:“诸位如常操练,本将且瞧瞧你们实力高低!”
她既已令下,千余军卒各司其位,按照他们平日的训练项目,回归场地,如常训练起来。
弓骑兵于教场宽阔地往来,时而策马飞驰,时而拉弓击靶,时而数箭散射,将其高明的骑射技术展露的一览无遗。
重骑、步兵、盾卫、弓弩手等诸多兵种也于各自场地中开展操练,举手投足,招式之间,尽显唐军精锐的不世之威。
“大唐劲旅,果然悍勇无匹!”房遗玉立于高台之上,赞叹不已,桃眸之中尽是喜色。
她面前的这千余军卒,比之封地选拔的五百私兵,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玄之闻言,语气有些酸溜溜的:“那是当然,这千余军卒可是我父亲麾下屈指可数的强军,除去他之卫队,以及他麾下亲率的五千军卒,就属此分支最为强悍。”
“先前我选中的便是这一分支,可父亲却说我用兵死板,脑子不够活泛,难以统领此劲旅,最后却不成想,父亲竟将他们交给了你!”
房遗玉听闻李玄之此言,不禁感慨自己遇上一位好领导,继而拍着李玄之的肩膀,热切道:“李兄也别郁闷,日后有妹子罩你,你岂不可以横着走!”
看着眼前这些沙场百战的军卒,房遗玉的激情也被燃起,继而开展了对麾下军卒的训练。
房遗玉先如约将伍元请至账下,本想先给他个帐下小兵当当,再由伍元凭借自身实力攀爬,毕竟她也是刚刚履任,直接提拔亲信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然而此举却并未得到麾下将校认可,伍元的小枪王之名可谓震彻长安,在他们这群混不吝的行伍中,谁实力强谁便可身居高位,右郎将之职刚好空缺,在伍元展现出强悍实力后,理所当然的成了房遗玉麾下的右郎将。
房遗玉将她和李君羡共同整理的训练方案于军中运用,对麾下这群悍将而言,负重奔袭根本与外出放风无二,可深蹲甩麻绳、蛙跳、俯卧撑等训练项目,对提升力量、耐力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尤其在这些兵王身上,效果更是令房遗玉有些出乎意料。
这群混不吝有个特点,那便是争强好胜,正因他们是兵王中的兵王,故而拥有极强的胜负心。
比方说某位军卒一口气做了五百个引体向上,勇冠千军,那余下的军卒可就憋着气了,于是便在暗地里纷纷训练,牟足劲拔得头筹。
旁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蛙跳等项目也是一般,众军卒尽皆不甘人后,不遗余力的训练,不将自己累趴誓不善罢甘休,纷纷憋着气竞争,无人偷奸耍滑。
只短短月余光景,房遗玉麾下这群军卒的实力竟已有明显提升。
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弓骑兵和弓弩手,其二兵种以臂力为重,经过月余苦练,房遗玉的训练项目已让他们的臂力拔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以往只能前射百丈的军卒,经过月余训练,竟能多射出十丈有余,进境可谓耀眼。
骑兵亦是一般,大唐骑兵的制式武器分为两种,其一为长枪,其二则为马刀,由游牧民族照搬而来的战刀。
长枪一般用于冲锋之际,前刺拼杀,而马刀则是于近距离搏斗时,用以劈砍。
由于力量与爆发力的显著提升,以往骑兵在冲刺中可以长枪贯穿两幅躯体,如今却能贯穿三幅,甚至于四具躯体。
盾卫和步兵同样如此,众军卒的综合素质皆有了明显提升。
能获得这般成效,绝对是他们这些兵王想都不敢想的,要知古代大多着重训练军卒阵法、搏杀技巧以及行伍间的默契程度,对其个人武力并不看重,毕竟沙场之上,单兵的勇武并不能代表什么。
故而也没什么锤炼身体的方式,训练器械也就只有石锁、石担子,但这些器械明显不如房遗玉的那些训练项目便捷有效,所以军卒们初次进行这般训练,便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明显提升。
此番新颖的操练方案令李勣那等人物都拍案叫绝,且上禀了唐太宗,望其能够于军中大肆推广。
唐太宗为此还特意将房遗玉招入宫中训斥一番,埋怨她有这般好法,却对他藏私,将房遗玉说的是比窦娥还冤。
“你这丫头的脑袋着实灵光,也不知其中装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却是非常实用。有朝一日,朕定将你脑壳掀开瞧瞧!”唐太宗的表情凶残的很。
房遗玉闻言忙做一副臣好怕怕的模样。
“行了,先别顾着耍宝!朕有要事跟你谈,如你先前所料,吐蕃短短月余,已将吐谷浑、党项、诸羌各部击溃,依朕看来,八成是要兵至松州了。”唐太宗的神情肃然,显然对于此战万分看重。
房遗玉似已胸有成竹,从容笑道:“吐蕃军士常居高原,早已习惯寒冷,故而厌恶酷热,如今秋气宜人,正是东入中原的最佳时机,想来七日内,必将战起。”
君臣之间正说着,松州都督范甫已派信使传回消息。
松赞干布屯兵二十万余,亲征松州,烽烟四起,大战已至!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116章 杀鸡儆猴
太极殿内装饰尽显尊荣华贵,大气磅礴,唐太宗正高坐于朱漆方台之上的金漆雕龙宝座,于此接见了送达八百里加急的信使。
房遗玉则站在殿内一角,垂首旁听。
“陛下,前线告急,松州都督范甫上书求援,还请陛下过目!”信使三日不曾休眠,面圣后将手伸入怀中,掏出一封烫漆密信,高举于顶。
“速将密信呈上!”唐太宗不惊反喜,模样甚至有几分迫不及待!
近侍宦官从那信使手中接过密信,回身递与唐太宗阅览。
唐太宗将密信扫视一番,面色忽红忽白,向信使问道:“这般看来,范甫已败?”
信使垂首低语:“松州都护兵马匮乏,且都督对战势略有不察,适才败于敌手。”
“朕看他是大意轻敌才对!”唐太宗冷哼一声,却并不因此恼怒:“这般也好,倒也让朕看清了某些人,你且退下吧!”
唐太宗挥退信使,而后命近侍将密信递给房遗玉一观。
房遗玉伸手接过,细细观摩起来。
范甫于密信上道明两件事情,一是他有心建功,率军迎敌,不料却被吐蕃击溃,折损八百余骑;二是因他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