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女相_汇金-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此言一出,立马就将当朝武将激怒。
脾性难自控的程知节、契苾何力好悬没将言官们痛揍一番,其余武将也尽是怒瞪谏官。
即便是向来老好人的李勣也已瞪圆双眼,言官此言不似在说大唐勇士比不得异邦之人吗?
言官们见此阵仗,自是大气不敢出,哪还敢再说什么?
会武此举,有见识之人自是赞许,可其劳民伤财也却是事实。
“文武百官虽同意举行天下会武,可却尽皆盼朕能缩减阵仗。”唐太宗言至此处,实在有些郁郁寡欢。
他为人极好面子,属那沽名钓誉之辈,况且早下决心,这般可传千古的盛事,自是要办的漂漂亮亮,后人难及。但若按他心中所想,付诸行动,耗费银钱少说也要过亿。
国库充裕,并非掏不出来,可这只出不进的生意,别说是那掌钱的户部尚书,即便是他自己也心疼的紧。
但若让他缩减排场,也是不情不愿,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如今在这重要关头,唐太宗又想到了满脑袋鬼点子的房遗玉,想看看她有什么主意。
房遗玉闻言一怔,而后感到好笑,你运动会都办了,还担心没钱可赚?
直截了当道:“叔父,此事并非难题,只需在赛事举办之际,收取进场费用,银钱问题便不在话下。”
房遗玉本想说什么商旅的冠名费,可一想到大唐轻商,也只得将那话咽了下去。
第137章 一番说教
“进场还要收费?”唐太宗闻言有些目瞪口呆,这怎么搞的跟做生意似的?
“不错!”房遗玉颔首笑道:“叔父可将会武场地封闭,谁若要入内观看,便需付上一定银钱,如同勾栏的戏票一般!”
“此事不妥!”唐太宗摇头拒绝道:“朕即使不办这天下会武,也断然不会从子民手中捞钱!”
房遗玉闻言肃然生敬,唐太宗不愧是位仁民爱物的千古名君。
但随之,房遗玉摆手笑道:“想来叔父是误会了,侄女并非要从百姓手中捞钱。正如勾栏一般,有上等座位,自也有边边角角的座位。”
“叔父可将座位设定为公、侯、伯三类贵宾坐席,而后再设万民席。凡大唐百姓入内,只需缴纳一枚铜板,便可在万民席观看,大唐富庶,无人会在意那一枚两枚的铜板,对百姓生计并无影响。”
“而那贵宾坐席便可利用高官豪商们的攀比心态,公爵贵宾席收整百银饼,侯爵贵宾席收五十银饼,伯爵贵宾席收三十银饼,数千席位便是数十上百万的银饼进账,何故发愁?”
“此策甚妙!”唐太宗击节称赞,大笑道:“如此简单之策,朕为何就没想到呢!”
“侄女还有一事,敢问叔父,您准备如何处置那六万吐蕃军卒?”房遗玉忽而话锋一转,问起一件憋了她数日的事。
唐太宗闪烁其辞道:“此事朕也为难,朝中百官自是希望朕仁爱宽厚,将其放归吐蕃——”
然其话音未落,就被房遗玉当场打断,暴喝道:“哪个蠢货说的?此人不是弱智便被吐蕃收买,我去宰了他!”
那六万余俘虏尽是善战军卒,并不弱于大唐雄师,然而却有人提议放虎归山,这般蠢货竟也能做官?
“你且冷静冷静!”唐太宗笑着摇头:“朕并非那些顽固不化的文官,吐蕃军卒个个悍不畏死,朕若将其放回,必是后患无穷。故而朕并未应允,只是暂时不知该如何处置,只好将其关押。”
“若是让其白吃白住,岂不如同养群祖宗?这般只需供饭,不用付酬金的壮劳力,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房遗玉感觉唐太宗的脑子似乎有什么问题,这般壮劳力竟然不知物尽其用。
唐太宗闻言也是心动,可却又皱眉嘟囔道:“这般做法实在有些不仁不义,有悖祖训!”
“不仁不义?”房遗玉闻言暗自撇了撇嘴。
心中腹诽唐太宗假仁假义,您若真是仁义之人,也不可能有玄武门那事了,不但杀兄灭弟,更是迫父传位。
但话又说回,若非唐太宗篡位,大唐于太子手中断不会有今日盛况。
只是再借房遗玉两个胆子,她也不敢说出这话,毕竟在大唐,尤以在唐太宗的面前,此事等若于禁忌一般的存在!
房遗玉只是面带不屑道:“叔父,您且告之侄女,这仁义道德能值几枚大钱?”
唐太宗被房遗玉盯的有些发憷,不禁愠怒道:“这些岂能是俗物能够比较?”
房遗玉摇头道:“既然不能比较,那便是分文不值!如此无用的东西,提之作甚?于国而言,财富至上,只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才可使得国家强大,而那些分文不值的仁义道德却不行!”
“叔父,您为人开明,侄女今日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所谓美德只是对于唐人而言,可对于异邦之人,满口仁义道德又有什么用?”
“是能使其归附大唐?还是能让万邦来朝?大唐之所以能够屹立世界之巅,靠的是强大实力,是将士们用血用肉换来的,而并非什么满口仁义。”
“叔父,我给你讲个农夫与蛇的寓言吧——”
经过房遗玉一番劝说,终是将唐太宗的态度扭转,什么不仁不义全都靠边站,失败者哪有书写历史的权力?
房遗玉打心眼鄙视那些对敌人讲仁义的蠢货,故而当唐太宗犹豫不决的时候,终是忍不住说教起来。
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自也懂这道理,可却从未这般处置过战俘,如今被房遗玉一番说教,心中虽觉憋气,却也听进了心里,立下决断。
善于纳谏正是唐太宗于历史上最为令人称赞的地方。
对于天下会武的具体事项,房遗玉又同唐太宗做了不少磋商,而后将会武定为四大类,由弓术、马术、比斗组成,再加击鞠这项大型团体赛事。
其中弓术分为直射、骑射、狩猎三项,直射与骑射不用赘述,狩猎正如其名,于皇家围场狩猎其中的动物。
马术分别比拼速度、花式、障碍三项,速度自然是比谁更快;而花式则是于马背上做出各样超凡动作,加之对比;障碍则与房遗玉前世的障碍赛一般无二,考验骑士与战马的配合。
赛中战马俱是出自军部马匹,只给骑士半个时辰的工夫磨合,比斗各自技术,而非马匹强弱。
比斗则要复杂不少,共有摔跤、骑战、自由搏击、角力四个项目,尽皆耳熟能详,也就不再赘述。
统共十项个人比试,一项团体赛事。
“各国于各项之中最多选派三人,每人至多能够参与三项,由于此番天下会武操之过急,选手只得由军中选拔。而大唐军伍能人辈出,除去角力一项,余下基已满员。你这丫头若想得到三个魁首,概是没什么可能了?”唐太宗奸笑着将名单递予房遗玉,似在对她先前的说教施以报复。
房遗玉接过名单,表情愕然,见其上记载:
骑战: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
摔跤:程知节、苏定方、牛进达。
自由搏击:程知节、苏定方、尉迟恭!
房遗玉看着眼下这一个个威声赫赫的虎将,顿已搞清其中缘由,猛一击掌,大声叫道:“漏洞,大漏洞,这么重要的事竟被我们忽略了。”
“这规则必须另立,叔父,赛事章程不变,却要将参赛选手一分为二,二十六岁以上为壮年组,二十六岁以下为青年组,也只有这般,才能起到激励年青后辈的意义。不然,年青一辈怕是也没什么积极性参与了。”
第138章 封地有贼
“言之有理!”唐太宗闻言双目一亮,赶忙提笔记下。
二人商议许久,唐太宗又唤来房玄龄、长孙辅机、魏征等重臣探讨其中细节。
众人反复探究,以房遗玉制定的方案为基础,加之补充了些不可或缺的细节。
众位大臣前后足足探讨三日,才将事宜定下,昭告天下。
消息一经传扬,很快便引起了万邦轰动,一时间竟成天下万民茶余饭后的必谈之事。
尤以同房遗玉交好的那拨人,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房遗玉这般非凡,身边好友,自也纷纷是过人角色。
伍元武功卓绝,马术射猎,尽皆在行,李玄之深得李勣真传,手上箭法可谓百发百中,李云启善马术,李云成善武斗,无一人平凡。
得这般机会,自是喜不胜收,于私下纷纷开展训练,期盼各自能在即将到来的天下会武中崭露头角,于异邦武士面前验证自身实力。
房遗玉更是上心,为了她的幸福,为了不辜负叔侄二人的情意,无论如何也要夺得三项魁首。
然天下能人数之不尽,即便房遗玉也不能确信自己于年青一代,可稳拔头筹,故而也只有全心苦练,以确保自身能够获胜。
时光如白驹过隙,新年将至。
房遗玉这日正在苦练武艺,家丁忽而来报说是长安县百姓有急事寻她。
长安县?那不正是唐太宗给自己的封地?百姓纷纠不应该去找县衙吗?寻自己作甚?自己这县主也不过是收些税金罢了,平日也无甚实权。
房遗玉心念此处,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定了定心神,还是向外走去。
虽说事不关己,可百姓们求上门来,她也不能不管不顾。
来至魏国公府大门,一个干瘦老者和一壮硕青年正候在府外,二人尽是一脸焦急。
“二位就是长安县来的吧!不知身负何事?在下便是房遗玉!”房遗玉站于府门前的石台,对下首二人和色笑道。
干瘦老者听闻房遗玉自报名讳,当即跪了下去,哭诉道:“草民见过县主,请县主救救草民一家吧!”
房遗玉赶忙将之扶起。
这老爷子看上去不下八十高寿,这般岁数的长辈哭拜于前,房遗玉的心都跟着纠辙起来,忙道:“老先生此拜,遗玉着实承受不起,且先起身,咱们有事慢慢谈!”
房遗玉又将目光瞥向旁侧的壮硕青年身上,那壮硕青年看上去也就双十年岁,长得一副庄稼汉的模样,却是稳重的很,若想知晓事情来由,怕是要从他入手。
壮硕青年眼中精光闪过,露出一个与其外表极不相搭的表情,低声对房遗玉道:“此事牵扯严重,还望许我二人入内说话!”
房遗玉见状惊奇,赶忙颔首应允,带他二人来到前院凉亭:“你且道来吧!”
壮硕青年点头沉声道:“在下胡青牛,乃是县主辖地的秀才。近日,长安县周遭多了不少陌生面孔,他们尽在各村游荡,目光多在盯着村中的黄牛。”
“在下想起隔壁村时常有黄牛走失,便游说同乡设伏,擒拿偷牛贼人!只是不曾想到,那偷牛之人尽会武艺,我等战之不敌,被其伤了不少乡勇,仍是被其逃脱!”
“唯有一贼人掉入我等事先设下的陷阱,才被我等擒获,事后,我等从他身上搜出一块令牌!”胡青牛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将之递予房遗玉。
房遗玉接过那块牌子,登时被惊得倒吸口凉气,这可是东宫近卫的身份铭牌,李高明那蠢货竟然跑去自家地盘偷牛?
房遗玉对李高明,可谓了解的很。
以往研究隋唐史的时候,她还特地深究过李高明这位悲情角色。
说李高明悲情,贴切的很,他的人生就是场悲剧。
李高明自幼被唐太宗寄予厚望,取之高明,他可以称得上是位备受老天厚爱的天命之子。
身处国力昌盛的贞观盛世,父亲是位文韬武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