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贞观女相_汇金-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遗玉忙侧过脸,不敢再看。
  房玄龄眼见来人,着实被吓得倒退一步,程家小儿是怪物,这话长安城内人尽皆知,可程怀贞毕竟年幼,极少出门,故而这还是房玄龄首次跟他碰上。
  房玄龄一生可谓阅人无数,却是首次见到长相这般奇异的少年郎,想着房遗玉先前的所作所为,也终是憋不住笑了出来。
  房玄龄自知失态,赶忙将嘴巴捂住,可这笑声却是无论如何也停不下来了。
  “房相,你乐个什么玩意!”程知节听到笑声,赶忙寻找来源,隔老远就叫囔起来。
  房玄龄无愧为百官之首,笑道:“大过年高兴嘛!当要笑笑,程将军不也如此嘛!”
  “俺老程是真高兴啊!俺那小儿终是能——终是要娶亲了!”程知节高昂头颅,得意极了。
  房遗玉心中确信,这老东西先前定是想说:“终是能脱手了”。
  长孙辅机心中气得要死,他并非不想将这亲事拒绝,可事到如今,却是无法拒绝,怪就怪长孙娉婷当众撕了程怀贞的亵裤吧!
  房玄龄见状身躯隐有颤动,似有大笑一场的阵仗。
  房遗玉担心程知节又给她介绍什么身材魁梧的儿子,赶忙告辞离开正厅。
  房遗玉逆着人流走至长孙府偏院,正见李玄之立于某处。
  “笑死我啦!”李玄之扶着旁侧墙围,以防摔倒,见到房遗玉后,伸手指给她看。
  房遗玉顺着李玄之指的方向看去,登时如李玄之一般,扶着墙围以防摔倒。
  只见他二人六七丈开外,程怀贞与长孙娉婷亲昵的站在一起。
  那画面像极了鲜花插在牛粪上。
  长孙娉婷无疑是那支娇美的鲜花,而那牛粪嘛——嘿嘿!
  更令人哂笑的要数他二人的表情,程怀贞一脸幸福,而长孙娉婷则是生无可恋,求死不得的模样。
  她不但不敢露出厌恶神情,更不敢将身侧的程怀贞推开,只因她旁侧还站着七个葫芦娃。
  先前在弘文馆逼婚之际,仅是葫芦娃中的大娃就险些令长孙娉婷一命呜呼,更何况今日的七娃合体。
  “爽快!郁闷几日,见到今朝一幕,这心里可是畅快死了!”刚来此处的李云启、李云成兄弟同时发出一声感慨。
  房遗玉、李玄之闻言也很是认同。
  十余日弹指即逝,转眼便至元宵。
  元宵是春节之后的重要节日,源自汉朝,已有悠久历史。
  房遗玉正想着这大唐的元宵会是如何,能不能寻得机会跟李元嘉、李月婉那叔侄二人共同约会呢?
  忽闻门外传来一阵声响,湘儿敲门进屋便道:“大小姐,二少爷、伍公子和二位李公子在回廊等你呢!”
  房遗玉不再多想,赶忙向回廊迎去,笑道:“你们来寻我逛元宵?准备去哪呀?”
  伍元、李云启、李云成闻言面面相觑,疑惑地看着房遗玉。
  “啊,对了!妹子先前失了忆!”房遗爱忙为房遗玉解释道:“咱们按例当去曲江南岸。元宵是从前的说法,咱们如今称呼上元节。上元分三日,首日魏王的芙蓉园会举办各式活动,陛下也会携带亲眷参加,按例咱们都需前去捧场。而后两日,才是咱们随意玩乐的时间。”
  房遗玉这时才想起,大唐的上元节跟宋明是有很大不同的。
  元宵节随历史发展而变幻,就节期时长而言,西汉只才一日,至大唐已然三日,宋时更是长达五日,明时则自正月初八点灯起火,直到十七夜里才熄灯灭火,整整十日。
  而大唐的元宵节还被称作上元节,含一年起始首次月圆的含义。
  房遗玉心中乐道:“原还准备趁此日子,约月婉二人游街。叔父搞出这般活动,岂不更加便于自己同二人相处?”
  “走着!”房遗玉情绪激动,嘻嘻笑起。
  房遗爱、伍元、李云启、李云成四人见房遗玉这般模样,顿时皆露不解之色,也不知房遗玉怎么了,虽有心发问,却又觉唐突,故而满心疑惑的跟在她身后,向曲江池行去。
  不多时,五人已策马赶至曲江南岸的芙蓉园。
  此时芙蓉园外已然车马林立,来人不仅大唐贵胄子弟,便是来朝的异邦贵子尽在其中。
  房遗玉心中大奇:“也不知唐太宗又打什么主意,将此番上元节办成这般阵仗!”
  房遗玉正想着,二兄突在背后拍她一下,道:“妹子,怎么还呆住了?快进去吧!”
  回过神来,房遗玉点了点头,也觉可能是自己多虑,唐太宗做事必有其用意,自己又何必操那闲心?
  而后便随二兄、伍元、李家兄弟,五人一同入内。
  刚入园中,就见芙蓉园内挂满各色灯笼,宛若七彩长龙,将整个曲江池照的斑斓无比,使人仿佛置身无边花丛一般。
  还未走出几步,几名大内侍卫已然笑着迎来。
  其中为首者出列拱手道:“几位大人,陛下已至,命我等于此迎接诸位,还请这边走着!”
  房遗玉回了一声:“劳驾!”
  一行人七转八拐,来至芙蓉园中心处最具名气的芙蓉楼近前。
  侍卫将五人带至此处便自行离去了。
  房遗玉向周遭看了一圈,见余下之人不是贵胄子弟便是异邦贵子,余下还有些儒生打扮的文人,众人尽皆露出古怪好奇之色,显然亦是不明所以,同时被稀里糊涂叫这来的。
  先至一步的李玄之看见五人,赶忙走来,悄声道:“你说陛下意欲何为?”
  他目光看向房遗玉,显然是想从房遗玉口中得到答案,余下四人也纷纷看着房遗玉。
  “你们都看我干什么?我哪清楚!”房遗玉翻了个白眼,煞是好看。
  “你深得陛下器重,你若不知那就无人知晓了!”李玄之挠头解释。
  那四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正在这时,芙蓉楼上传出一阵阴柔叫喊:“陛下驾到!”
  此言一出,周遭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目光俱向楼上投去,只见唐太宗的身影现身二层,众人尽皆拜倒。


第149章 陛下出题
  唐太宗压手笑道:“尔等无需多礼,尔等皆是我大唐才子,友邻俊杰。所拥有之的学识、本事,远超同辈。”
  “要知我大唐于上元节有一不可或缺的活动,极其有趣,名曰猜谜,朕今日偶做几道题目,诸位可较量一番!”
  “朕也出个彩头!为魁首者可与朕当面对饮三盅!”
  与天可汗相对饮酒可是天下少有的荣耀,周遭异邦子弟尽皆激动起来。
  房遗玉闻言却是一翻白眼,不就喝酒吗?好低级!
  但这解谜,却极合房遗玉胃口。
  房遗玉知大唐并无灯谜一说,但文义谜却是盛行。
  因房悠悠父母颇为文化,故而常与其对拼智力游戏,其中解谜算是玩的最多的了。
  只见唐太宗随行宦官自楼上甩下一对绵长条幅,其上书道:“小人掌印,皇上点头,凿壁借光,五官端正。各打一人物名讳!”
  房遗玉想都不想直接道:“小人掌印,孙权!”
  她这边话音刚落,旁侧便有人跟道:“皇上点头,王允!”
  房遗玉摇头一笑:“凿壁借光,孔明!”
  “五官端正,颜良!”仍旧是那人跟道。
  四道题目顷刻解完,只听旁人赞叹道:“上官兄才思敏捷,天下少有之大才!”
  身侧那些儒生文士尽皆附和,足以得见这位上官兄于长安士林甚得人心。
  房遗爱见诸人尽皆赞那书生,心中大为愤慨,喝道:“我妹子房遗玉同样答对两题,哪曾弱他?”
  房遗玉轻拍二兄,令其稍安勿躁,朝那儒生望去。
  恰巧那儒生也朝房遗玉望来,面目清秀的很,概有三旬上下的年岁。
  二人相视一笑,皆未在意对方。
  倒是旁侧儒生文士听得房遗玉大名,纷纷惊呼,甚至有不少人前来拜会,毕竟仅凭房体,就已将房遗玉捧上了一代宗师的高位。
  周遭也传来议论声响:“原来是房大家,难怪能与上官游韶较量!”
  上官游韶?房遗玉听这名讳,不禁会心一笑,又是位大人物,日后位列宰相,敢同武曌扳手腕的角色。
  就在这时,唐太宗又命侍从甩出一条长幅。
  先前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这幅才是真心玄妙。
  只见长幅上写着:“绝代有佳人!猜《左传》中句!”
  房遗玉见之苦笑,《左转》她倒是读过,可这书有二十五万字,字句间晦涩难懂,她又未下苦功,安能知晓?苦思良久,仍是无甚头绪。
  上官游韶反倒是将头抬起,击节叫道:“我想到了!谜底是左传中的美而无子。”
  旁侧儒生纷纷思索,而后一同击节称赞道:“游韶兄果然学富五车。”
  唐太宗再命人甩出一条长幅。
  “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合为一双!打一字!”
  房遗玉略一思索便有答案,当即道:“是明字!”
  旁侧众人恍然明悟,再度击节赞叹。
  唐太宗于二层笑道:“此乃最后一道题目,看你二人谁能率先解出!”
  身侧宦官甩出最后一条长幅:“流平月浸,虾跳虫移!猜一字!”
  房遗玉早先见过这题,不假思索直接答道:“是忐忑的忑字!”
  上官游韶沉吟半晌,颔首叹服:“房大家心思玲珑,上官游韶自愧弗如!”
  房遗玉闻言着实脸红,谦虚应和。
  忽地突发奇想,房遗玉亮声提议道:“这猜谜游戏,可谓集思广益,人人皆有题目,不如咱们各自将其题目写下,供众友人解谜如何?至于书写何处,我看这些悬挂于空的明灯正是佳偶天成之处。”
  房遗玉说的众人心动,纷纷寻来四宝,由才华横溢之人先行书写,旁人一同揣测,极其欢乐。
  猜灯谜也因房遗玉一句提议,而风靡开来。
  东宫。
  “咔嚓!”汤盅狠狠的摔打于地,炸的七零八落。
  太子妃正一脸忧色的立于旁侧。
  “给我滚出去!”李高明面目狰狞的嘶吼着,怒态凶煞。
  自从李高明得知唐太宗有意让李惠褒接其储君之位,接待异邦使节,李高明的心便再也无法平静,满脑子都是对失去储君之位的恐惧。
  他早已知晓权势滋味,若是一朝尽失,足以令他癫狂若死。
  “高明,你——”长孙皇后正快步迈进其卧房,见此情景,心中恼怒的很,可一见李高明那副惨样,又着实不忍心责骂。
  纵然李高明再不是东西,那也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长孙皇后挥手示意太子妃下去,而后来至榻前。
  “母后!”李高明见母后到来,不禁大哭出声:“父皇,他已有近月时间没理会儿臣了。”
  长孙皇后默不出声,半晌后才叹道:“你此番作为着实将陛下的心给伤透了,待你伤势好转,再去同他请罪吧!日后切莫再生祸端,若再惹事,母后也是无能为力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长孙皇后心知唐太宗是位世间少有的能人,是位将大唐昌盛视之性命的明君,这般人物注定会是位好皇帝,却难成一位称职的父亲。
  虽说李高明是其长子,也是其爱子,可为大唐发展,于必要之际,唐太宗定会不留情面的废黜李高明储君之位。
  长孙皇后虽得唐太宗宠爱,可保李高明一时,却绝无可能保他一世。若李高明屡教不改,其下场将不言而喻。
  前车之鉴,被废黜的储君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是长孙皇后最为担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