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风云-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雄厚实力做依靠,大纵深、大兵团、集群性质的大规模歼灭战,并不适合目前国内作战地实际情况。其次,依照楚思南目前在苏联国内的地位,他也不可能回国,否则的话,他为祖国带来的将不一定是利益,相反,那极有可能是灾难 ̄ ̄对国家、对他自己,那都是灾难。作为苏联国家的第二号人物,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将来的第一号人物,楚思南的回国恐怕难以为苏联国人所接受,一旦他离开苏联,那么将有一大批居心叵测的人跳出来争权夺利,同时,顺便把一个叛逃的罪名安到楚思南的脑袋上,到那时,恐怕谁也保不住他。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认识,李星北才彻底打消了动员楚思南回国的打算,只不过他自己却是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更何况,他现在还担负着一项使命呢。
“楚兄,”想了一想,李星北摇头说道,“对于你的好意,我恐怕只能心领了,我是个恋家的人,虽然说在苏联已经有四年了,但是我始终梦想着能够早一天回去。锦州,那是我的家,我是属于那里的,呵呵。”
“恩,我能理解。”楚思南点点头,叹口气说道。他知道,自己在苏联唯一的一位中国朋友,注定是不会留下来和自己并肩战斗了。
“那说吧,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你的,”走回到自己的座椅边,楚思南神情落寞的说道,“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这次来恐怕是带着任务的。”
“你知道了?”李星北困惑的说道。
“我知道什么?”楚思南失声笑道,“我只是猜测而已,我曾经听苏米说过,你好像还是抗联的人,所以才有这么一说的。”
恍然的点点头,李星北知道,凭着楚思南的另一个身份,他要想知道这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毕竟在苏联,尤其是在远东这一类的边疆区,安全委员会的密探、特工几乎无处不在。
“说实话,我这次来真的是带有任务的,而且这个任务还很艰巨,”李星北沉吟片刻之后说道。
“噢,”楚思南看上去似乎很感兴趣,他追着问道。
“喏,你看看这个,”李星北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一封信,站起身来放到楚思南的面前,同时说道。“这是我们抗联周司令员写给你地,具体的内容,你看了之后就能明白了。”
“周司令员?”楚思南将信拿过来,沉吟一下,很快便想到了李星北口中所说的周司令员是谁,这似乎也并不难猜,毕竟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就已经涉及到了。
对于这位周司令员,楚思南除了敬佩之外没有别的,在他看来,那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能够坚持在东北这个地方战斗的抗战志士,每一个人都是好样的。都是真正的汉子。
面色严肃的拆开信,楚思南细细地看了一遍此中的内容。随即便陷入了沉默。
在这封信里,周司令员一方面向楚思南透露了中苏边境一带,日本主要布防兵力地分配情况,另一方面,还向他提出了一项要求。
关于日本关东军的布防问题,信中着重提到了一个“东宁要塞”以及同它相邻近地日军火力配合点“虎头要塞”。这两处要塞,恰好位于中苏边境地区。是日军威胁苏联滨海边疆区全境的战略据点,如果苏军要发起对日本关东军的攻势,那么,这两个据点就务必拔除,否则,被赶进绝境的日本关东军。极有可能依托着这两处要塞,向苏联境内实施奇袭,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实说,作为从未来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另类人,楚思南并非没有听说过“东宁要塞”这个名字,但是,这个要塞究竟在何处,它的结构如何、日军在这里驻扎有多少军队,他却并不知晓,因此,这封信对他来说,相当重要。
周司令员在信中所提到的要求,那便是如果苏军决定发起对“东宁”、“虎头”两处要塞地攻势,那么抗联可以同时予以作战配合,从后方袭扰乃至截断日军对这两个要塞的支援,从而为苏军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不过,鉴于日本关东军长期以来的封锁、扼杀,抗联的武器配备落后且不足,所以,在战役发起之前,抗联需要得到苏军在武器装备上的部分支援。
对于这一点,楚思南认为没有问题,自从一年前后方军工生产稳固以来,武器装备地补充已经不再是困扰苏军的问题,而今,在苏联的部队中,**沙冲锋枪已经配备地相当充足,同时,以目前抗联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也不可能需要坦克、火炮之类的之类的重型武器,而普通的枪械,楚思南只要一纸批条就能搞定了。
“李兄,”思索片刻之后,楚思南说道,“周将军所提到的两个要塞,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在这里,我谨代表苏联国家、全体红军战士,向贵部为我们所提供的帮助便是感谢。嗯,至于说周司令员所提到的武器支援一事,我看没有问题,只不过你们需要给出一个具体的数量以及武器交付的方式、地点,以便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并组织运输。”
“真的?!”李星北显然没有想到楚思南会答应得这么痛快,以至于他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耳朵了。
“你认为我会骗你吗?”楚思南摇头笑道,“别忘了,咱们都是中国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会尽自己的全力为你们提供帮助的。”
“恩,这一点我完全相信。”李星北点点头,一脸肃然的说道,“不过虽然说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给出具体的武器装备需求,但是根据推算,其数目应该不小,至少,也需要能够武装起一支两千人的别动队。”
“两千人?”楚思南再一次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他来到窗前,注视着窗外的街道,手扶下颚,皱眉思索了一阵儿之后,猛地转过身来说道,“李兄,你可以转告周司令员,我可以向他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二十门炮击炮、六门四联便携式喀秋莎山地火箭炮、步兵轻重枪械两千五百支以及充足的弹**补给,我相信这些应该足以武装起一支两千人的部队了。不过还是那一句话,我需要你们为我提供最安全的武器交付地点,这个地点最好远离日本重兵把守的地区,以便我派遣航空兵实施空投。”
“楚兄尽管放心,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周司令员的。”李星北一脸感激地说道。无论从那方面说。这次他所拿到的武器援助已经是数额相当庞大的了,在过去长达四五年的战斗中,抗联还从来没有从苏联人这边得到过这么充足的武器支援呢。
“咚咚!”
恰好在这个时候,房门被人敲响。
“进来。”楚思南朝门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喊道。
“将军,”卢科昂基从门外走进来,他先看了看坐在椅子中的李星北,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快。直到现在,这个小个子的中国人,竟然还一脸坦然的披着将军的大衣。这真是岂有此理!他难道就不觉得大衣肩头上那两排将星有些沉重?卢科昂基在心里如此这般地嘀咕道。
“什么事?”楚思南可不知道自己的警卫员在想些什么,他问道。
“噢。这位……少尉同志地早餐准备好了,”卢科昂基回答道。他发狠似的,将“少尉”两个字说地语气很重,“我来问一下,是送到这里来,还是请少尉同志到食堂去?”
“送到这里来吧。”楚思南想都不想的回答道。
“不用了,不用了,”李星北慌忙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拦住楚思南说道,“我还是到食堂去吧,吃完了我还要尽快赶回去,周司令员那边还在等我的回复呢。更何况楚兄你刚到共青城,我想有很多军事上的问题,你还要及时同将军们交换看法。我就不多打扰你了。”
楚思南也知道李星北说的是事实,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东宁”、“虎头”两个日军要塞的出现。也必须尽快提到军事议案地桌面上,他有必要同远东战役集群的各部队司令员们进行一下协商。
“那好吧,”楚思南走到李星北的面前,同他握了握手,然后说道,“我就不留你了,不过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再次见面的,有理由相信,我们距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李星北没有说话,他只是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卢科昂基,”转过头,楚思南对卢科昂基说道,“带李星北同志到食堂去,还有,顺便通知各个军区的司令员,让他们马上到会议室集合,我有紧急通知要下发。”
“是,将军。”卢科昂基挺身行礼,同时回答道。
就在楚思南初抵共青城,并同抗联方面取得联系地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平洋海面上,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正在悄无声息地向东南方向行进。这是日本的舰队,那霍霍飘扬的“膏药挂丝”旗足以说明这一点,而他们的目标,则是四百余海里外的特鲁克海军基地。
在赤城号航空母舰的指挥塔台上,南云忠一通过手中的望远镜,细细的查看着前方的水域,同时,在心里却反复的思索着即将于两日后打响的致力于夺取中途岛的大战。
“这次大战实在必行,”临行前,山本大将所说的那番话仍旧萦绕在南云忠一的心头,“美国人以中途岛为基地,对帝国海上运输线的袭扰愈演愈烈,如果放任他们如此妄为下去,帝国的圣战将在今后的半年内陷入彻底的困境,甚至无以为继。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夺取中途岛,敲掉美国人的这处太平洋前沿海军基地,并以此来遏制他们对我帝国的封锁。南云君,我们需要的是一场新的胜利,较之珍珠港更为辉煌的胜利,夺取中途岛,寻机同元气未复的美国海军展开决战,并彻底的歼灭他们,是你这次出战的主要任务……”
毋庸置疑,在南云看来,山本大将的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南云却又有着一丝难以抛却的顾虑 ̄ ̄本土北方的苏联,这一只蠢蠢欲动的北极熊,也许就会趁这个时候在帝国的头顶上,插下一把刀子。
自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兵走麦城之后,苏联这头已经飞速运转起来的战争巨兽就开始变的肆无忌惮起来,连续几个月来的边境摩擦,令满洲地区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黑龙江、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沿线,苏联人陈兵百万,摩拳擦掌,进攻的锋芒显露无疑。
而与此同时,在库页岛一带海域集结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也蠢蠢欲动。情报部门早已经得到准确消息,从上个月初开始,苏联那规模庞大的太平洋舰队,就已经进入了战前动员态势,士兵取消休假、舰艇停止检修等等,这都是大战即将到来的预兆。
从整体实力上看,苏联的太平洋舰队绝不是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的对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帝国的联合舰队又不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对手。这种矛盾的说法从何而来?这主要是从兵力的分布来讲的。
日本的联合舰队的确是实力强劲,堪称是太平洋上的头号舰队,但是,在强大的同时,这支海军开拓的战场太广阔了,在广袤的太平洋上,他们肆意驰骋,从而也将力量基本分散了。而苏联人的太平洋舰队,却始终集结在白令海峡至库页岛的几大军港内,从那里出发,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进攻日本本土海域的任何一处军港。
苏联人没有航母,但是他们的飞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