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掌家小农女_极蓝-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难不成那会儿他对我闺女不好了,就要我闺女看人脸色过日子?不成!”这次秦氏是自问自答,“所以,你们谁也别说啥,就是把整个家当都拿出去给闺女做嫁妆,也是应该的,这家当是都小暖挣下来的。只要留着第一庄和铺子,以后年年有进项,小草也不会嫁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她的嫁妆不像小暖这么要劲儿,我这几年能攒出来。”
  小暖和一众丫鬟感动得一塌糊涂,玄舞默默记下,决定转给三爷,好叫三爷知道他岳母大人对他有多不放心,连姑娘的一辈子都考虑进去了。
  诸葛卿感动于秦氏的良苦用心,但还是劝道,“安人,姑娘有南山坳当陪嫁,就足矣。试问大周,有哪位非金枝玉叶的新娘子,能带着封地嫁人的?”
  “对,对,娘,卿叔说得对啊。”小暖立刻附和,“一个南山坳,就够女儿吃用一辈子了。”
  “别人没有的,我闺女可以有,这是脸面;别人有的我闺女没有,这就是打脸。除了南山坳,其他的也得弄好。”秦氏握紧手里的嫁妆担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小暖说的跟人谈判时,一文不让的激动。
  被小暖寄予厚望的诸葛卿接着劝说,“我虽不知夫人的家底有多厚,但若是都拿出来,恐怕得震惊登州吧?夫人和姑娘白手起家,三四年就置办出如此大的家业,百姓看了怎么想?本地官员看了怎么想?京城百官看了怎么想?圣上怎么想?”
  虽说不合适,但小暖还是很想添一句:百兽园里的野兽们,看了怎么想?
  第**一章 一万两办嫁妆
  怎么想?秦氏考虑了一会儿,认真问小暖,“咱家有多少银子?”
  众人……
  夫人啊,您连家里有多少家当都不清楚,就敢列嫁妆单子,还要比易王妃不少?
  “娘,其实咱们真没多少现银,家里的钱都压在铺子和南山坳了。”
  没有啊……秦氏一阵难受,她连份像样的嫁妆都不能给闺女置办了么?
  不忍见娘亲失落,小暖接着道,“这样吧,今年女儿从帐上专门拨出一万两银子,用来置办嫁妆,不能再多了。”
  刘嬷嬷开始琢磨,她该怎么用这一万两,才能帮着安人置办出整套像样的嫁妆。
  秦氏高兴之余又担心,“一万两不见到够,光那些好木头家具就得不少银子,还有首饰、衣裳呢,这些都是少不得啊。”
  李嬷嬷也道,“郡主,一万两确实少了些。”
  见娘亲可怜巴巴地望着自己,小暖觉得自己若是不管这事儿,任由娘亲做主,为了嫁妆的事儿,娘亲怕是要过不安生了。
  “这样吧,刘嬷嬷、细雨,你们二人帮着翠巧,将家里库房中和县城严府中的物品清点一遍,拉张详细的单子出来。哪怕是一个痒痒挠,也不准落下,务求详尽。”
  “是。”三人立刻应了。
  “等详单出来后,李嬷嬷帮着我娘仔细过一遍,看库里哪些可以填入嫁妆,这样就能剩下一大笔银子。”须知她家和严府库房里放着的好东西可不少,而且都是不能变现的,拉出来绝对够镇场子,“我记得库房里有两箱珍珠,取出来做头面,嬷嬷懂行,你仔细看看哪些能用,一定要用好,用精,但凡咱们有的,一律不再采买,免得浪费钱。”
  姑娘库房里可都是好东西,就是拿着银子也没地方置办去,刘嬷嬷响亮应了。
  小暖转头吩咐绿蝶,“我的嫁衣和其他陪嫁的四季衣裳、布匹等布料,都交给你从绫罗坊置办,这样又能剩下一大笔钱。”
  绿蝶也响亮应了,她一定要帮姑娘准备最好的布料和嫁衣。
  小暖又对黄子厚道,“至于陪嫁的木器,待我娘拉出单子后,能交给三胖叔做的,都交给他,没必要从别家买,浪费大笔银钱。”
  “是。”黄子厚也响亮应了,韩三胖活好,南山坳和这不是什么难事。
  小暖转头看娘亲,“这些安排好了后,还有哪些物件缺,再去买。这样的话,一万两该够了吧?”
  “够了……吗?”秦氏转头问两位嬷嬷。让闺女这一顿安排,把她准备嫁妆的紧迫感都安排没了,感觉没她啥事儿了。
  两位嬷嬷也面面相觑,“够了……吧?”
  “好,那就这样。嬷嬷们都是在宫里呆了大半辈子的,办事的本事小暖一点也不担心。”小暖先给了个甜枣。
  “嬷嬷们算好数目,查好价钱,以一万两为上限,买嫁妆需要用钱时就从账上支银子,银子用完之后,不能再添,够不够就这样了。开春后,我娘要忙着春耕,不要什么事儿都指着她,若把我娘累病了,我唯你们是问,可听明白了?”小暖小脸一沉,看起来也是很厉害滴。
  “奴婢遵命。”两位嬷嬷响亮应了,这是她们在第一庄闲了一年多后,接到的第一项正经差事,也是姑娘观察她们一年后,打算用她们做事了。
  成与不成,在此一举!若是姑娘的嫁妆办不好,不用姑娘,三爷也绕不了她们。
  小暖满意点头,“若是一万两之内,你们把该办的都办好了,剩下多少银子,全当你们办这趟差的辛苦钱。”
  “是!”两个嬷嬷声音更响了。
  还可以这样?秦氏的脑袋有些转不过来。
  小暖扶着娘亲问道,“娘,今年第一庄的空地,您说种什么来着?等过了十五,长工们该回来了。”
  “种豆子和荞麦。”秦氏立刻有事了,“牛管事呢,咱们去年秋天放在瓮里的豆子,还能用不?”
  待娘亲带着人急匆匆走了,小暖才长出了一口气。
  绿蝶看着姑娘得意的小模样,低声道,“姑娘好坏。”
  “我怎么坏了?”小暖眉毛一挑,笑得很是张扬。许是扮男子扮得多了,小暖这笑容颇有几分风流倜傥,将春花看迷了。
  绿蝶看着两个干劲冲天的嬷嬷,低声道,“您把两位嬷嬷指派去办嫁妆,就没人盯着您学这学那了。”
  小暖捏起绿蝶的小下巴,“没白跟本姑娘混这么久,小脑瓜变聪明了。”
  被夸奖了的绿蝶,笑得傻傻的。玄舞不忍看傻师妹那没出息的模样,而是期待着姑娘的嫁妆抬入王府后,王大管家见到他从库房里清出来的物件又被塞了回去,会是怎么个表情。
  初十这日,王鹿鸣辞别云清先生,准备启程。
  虽没能带走珠绿,王鹿鸣却不见愠色。他很和气地带着珠绿给小暖行了礼,才与赵书彦上车离去。
  马车转过路口时,赵书彦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大黄与小草跑没影了,小暖还站在路边目送他们。赵书彦很想向她挥挥手告别,但他抬起的手却及时抓住车框,假装整理了一番车帘,又收了回来
  赵书彦见了车内王鹿鸣明了的眼神,坦荡地笑笑,“先生,来一局?”
  待看不到马车了,小暖收回目光,却正对上珠绿盈盈若水的美眸。小暖顿了顿,竟让她看得忘记想说什么,干脆与云清先生告辞,带着人往回走。
  刚走了几步,韩二胖就跟了上来,冲着小暖露出二十四颗牙,“以前二伯就觉得你厉害,没想到你能厉害成这样。这世上有一个算一个,二伯不服别人,就服你!”
  小暖知道他指的是自己假扮秦日爰的事儿。虽然没有证据,但村里人几乎都认定了起初的秦日爰是小暖假扮的,大伙儿现在闲着没事儿,就坐在一块掰扯哪天的秦日爰是小暖假扮的,哪天不是。
  越说,大伙就越激动,捶胸顿足地比划一阵子,韩二胖就是乐此不疲者之一。
  小暖不解释也不承认,只是笑道,“二胖伯,丰园的马管事看上大壮了,想收他当徒弟,想问问你的意思。”
  马管事是三爷从京里挑来的马师,在他的静心照料下,马场内的十几匹马个个膘肥体壮,今年春天就能下小马驹添丁了。马管事想收大壮当徒弟,把真本事传给他,这是好事儿。
  韩二胖在村里当了半辈子的混混,最知道有真本事的用处,立刻就跳了起来。
  “成啊,咱求之不得啊!我这就去跟马管事,不,大壮他师傅说。小暖啊,等大壮拜师那天咱在村里摆流水席,你可得来啊!”
  听到韩大壮居然摊上了这样的好事,小暖的大舅母张氏心里酸得厉害。丰园里养的都是御马,随便拉一匹出来都值上千两银子。有了好事儿小暖就想着外人,问都不问她家大郎一声!
  看着大郎在镇清寺扫地,她就一点也不觉得没面子?大郎可是她亲表哥啊!
  第**二章 不忿的秦家人
  想到穿着僧袍在寺里扫地的儿子,张氏就更生气了。她大步去了镇清寺,要把儿子带回来,白氏脑袋上的伤口已经结了痂,活蹦乱跳地四处骂人了,凭啥她儿子还要在镇清寺受罪。
  镇清寺和尚少,连个守门的没有。张氏推推开寺门,径直奔向二院,竟见她儿子在劈柴,他用斧头的架势还有模有样的。张氏鼻子都气歪了,“咋是你干这个,圆通那小秃驴呢?”
  秦大郎脸色平和不少,语气也少了些尖酸,“圆通跟着小草一起去林里砍柴了。”
  “屁!他们分明就是去玩,人家拿你当傻子耍,你还当人家是真菩萨了!”张氏气得跳脚,镇清寺里五个和尚,智真啥也不干,度通四处捞钱,圆通挑水砍柴,那俩徒孙做饭干杂活,但自大郎来了后,圆通、行正和行止的活大部分都压在了大郎肩膀上,她儿子是来庙里消灾去晦的,不是来干活的!
  秦大郎眉头习惯性地皱了起来,“娘,这里是佛门清净地!”
  “咋滴?佛门清净地就能随便使唤人了?他们给你钱了不?你在家里时娘都没让你干过这些!”张氏真想把度通拉出来揍一顿,这一定是他让儿子干的,“度通呢?”
  秦大郎把柴抱到柴堆上放好,才道,“度通大师出门了,是我自己要干的,没人欺负我。”
  张氏气得直喘,“你这是要气死娘啊!你知不知道,比你还小五岁的韩大壮都被丰园管事收了徒弟,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秦大郎冷哼一声,“我秦意满就是砍一辈子柴,也才不会去做个伺候马的马夫。”
  轻松提着两桶水从寺外走进来的行正将水桶放下,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秦施主又忘了主持的教导了?”
  智真开导他众生平等,百业无贵贱之分,被批评了的秦大郎瞪了娘亲一眼,“都怪娘!”
  “阿弥陀佛,施主又忘了。”在厨房里泡豆子的行止也走了出来。
  好吧,智真教导他要有慈悲孝敬之心,不可不孝父母,不可心生嗔念。秦大郎心里不耐烦,但为了不回去听他娘叨叨,为了能吃上镇清寺好吃的饭菜,他忍,“意满知错,请母亲宽恕。”
  大郎居然会认错?张氏像见了鬼一样,“你这是干啥,跟娘回家,走!”
  “我不走!”大郎抱住斧头不肯走。
  “走!”张氏上来拉扯儿子,秦大郎虽是十八岁的小伙子,但他真没他娘劲儿大,硬是被他娘抢了斧头,一路拖着回了秦家村。
  见行止和行正看着劈了一半的柴,同时叹了口气。秦大郎虽说不讨喜,但他话少、吃得少、干活还凑合,没想到就这么走了……
  待回到家里后,被人当猴看了一路的秦大郎立刻回了自己的屋子,但这十天没人住的屋子,冷得像冰窖一样,大郎实在受不了,只得搓着胳膊跑到堂屋,见白氏和大妮儿都在,便叫了声,“奶奶,我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