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天师-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听到这大好消息,都是雀跃不已,郭嘉兴奋过度,又将头偏到一边疯狂咳嗽了起来。

    陈焉听在耳中,心中虽然有兴奋的感觉,但是同时却也发愁了起来。

    一方面吕玲绮虽然此时恐怕已经得知吕布已死的消息,但是仍是顺利产下婴孩,并且还是个儿子,无论如何,解了陈焉一桩心病,这的确是个大好的消息;但是另一方面,伏皇后却也生下了一子,这孩子虽然名义上乃是天子刘协之子,但是陈焉却是心知肚明,自己才是这个孩子的生身父亲。

    日后若是此子平安康健的话,免不了会被立为太子,而陈焉却成了这太子真正的父亲。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到时候若是此事败露,陈焉的地位恐怕就危险了。

    如此棘手的事情,搅得陈焉心神不宁,一时间呆立原地,都忘了庆祝吕玲绮产下自己的次子。

    “主公,怎么您一点喜悦之情也无呢?”

    贾诩一双犀利的眼睛望着陈焉,显然有些疑惑。

    此时陈焉深陷焦虑之中,表情木然,实在不像是遇到了喜事,除开贾诩,众人也都是十分疑惑。

    陈焉被贾诩这么一说,这才意识到自己表情不对,连忙露出笑容,高声喊道:“当然兴奋,当然喜悦,只不过想到我自己没能救下岳丈大人,心中难免担心日后如何面对自己的爱妻……”

第560章 兵至黎阳

    这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看得出陈焉反应的确不俗,不过虽然在这样解释了,但是贾诩仍是觉得陈焉神情有异。

    贾诩眼神犀利,自然看得出来陈焉听到伏皇后诞下龙子时候脸色剧变的神情,他表面上不露声色,但是脑海中心念电转,已经明白了些什么。

    陈焉心中必定有鬼,要不然伏皇后产下皇子,陈焉为何大惊失色?

    不过贾诩倒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因此他一双有些风霜沾染的眼眸只是半睁着,低声笑了笑。

    陈焉自然不乐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费功夫,看着王单还站在一旁,连忙说道:“对了,通知小沛的徐荣将军,让他收整一下,咱们两路进兵,去濮阳。”

    王单听了这话,知道陈焉与曹操在兖州中的最后一站即将打响,心中激动,连忙一声“领命”,快步退了下去。

    ……

    陈焉拿下了东郡三城,休整了共五天,五天之后,大军开拔,麾下黄忠、于毒、白饶、许褚四将当先开路,张辽掠阵,陈焉亲帅中军,军师有贾诩、陈宫、司马懿辅佐,留下郭嘉在东郡养病,其余众人浩浩荡荡向着濮阳进发。

    出了东郡之后,大雪便并无东面那般严重,毕竟此时刚刚是初冬,天气并未那么寒冷,因此并未有积雪。

    陈焉的雪橇自然也都被改造回了马车和牛车,此时并不需要这一交通工具,陈焉也并不想要曹操看到自己的这一机密发明。

    毕竟曹操此人心机深重,当初看到了投石车,便已经能够照猫画虎,造出了威力虽然相差稍逊一筹,但是却仍是十分类似的投石车出来。曹贼山寨的实力,可真是不容小视啊!

    行军三日,陈焉大军渐渐到了黎阳。陈焉此时骑在马上,隔着旌旗向远处远远眺望,只见一条大河滚滚东去,声势浩大,颇为震慑人心。

    此时正值白天,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恰恰对着陈焉军反射过来日光,远处看去,只觉得这河水波光粼粼,十分明亮。

    陈焉看在眼中,转头向着一旁陈宫问道:“公台先生,这便是黄河吗?”

    陈宫乃是兖州人士,对兖州可以说得上是了若指掌,因为陈焉觉得这条大河波澜壮阔,乃是征战之中难以避免的天险,因此要先问问清楚。

    而这大河如此宽阔,怕是只有黄河才有如此的气派了。

    陈宫听了陈焉的问题,眉头一扬,似乎有些奇怪,答道:“黄河? 主公所说莫非是大河?倒是很少听到黄河这个称呼……”

    陈焉听陈宫如此回答,方才反应个过来,古代并没有“黄河”、“长江”的说法,黄河便是“河”,长江便是“江”,至于黄河长江乃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渐渐通用的称呼,但是看刚才陈宫的反应,显然他也知道这“黄河”指的是什么,看来黄河这一称呼此时已经有了,只不过不那么常用罢了。

    陈焉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点头说道:“不错,我的意思便是指大河,不知道此条河水是否是大河?”

    陈宫听罢,微微一笑,摇头说道:“非也,主公,此水虽然波澜壮阔,却比不上大河汪洋肆意,非是大河,乃是卫水。”

    “卫水?”陈焉心中奇怪,似乎并未听说过有这么一条河流。

    陈宫微微一笑,倒也不以为意,本来陈焉就不是兖州人,此条水流若不是陈宫博学多闻,自然也是不知,陈焉不知道,自然不足为奇。

    他轻咳一声,缓缓解释道:“此水并非大河支流,因此水势并不湍急,少有洪涝之灾,乃是受人爱戴之水,常被当地人当做丰收富足的象征;除开黎阳之外,此水还流经黑山,主公麾下张燕将军曾在黑山落草为寇,自然对这条河流了若指掌。”

    陈焉听了这话,方才明白,原来这卫水并不是黄河的支流,而且还与黑山贼张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惜此时张燕仍在陈留郡驻守,不能够过来讲解,不过他麾下两个活宝于毒和白饶倒是都在此处,若是一会儿有空,倒可以问问他们俩。

    不过陈焉想起这两个人胡搅蛮缠的样子,便不由得有些头疼,实在不想和他们过多交谈。

    陈宫倒是也看出了陈焉心中的疑虑,那两个活宝实在聒噪,想到这里,他苦笑摇头,沉吟不语。

    渐渐陈焉等人到了黎阳城外五十里处,此处与黎阳城不仅相隔甚远,并且还隔着一条卫水,说要攻打过去,实在并不容易。

    考虑到士兵大多疲惫,陈焉当即决定暂且扎营,之后让探子去黎阳探听消息。

    转眼天色向晚,第一批探子也已经回来,陈焉大军的军营暂且有了雏形,但是若是想要休息,还需要不少工程。

    陈焉将修筑工程交个张辽和司马懿搭理,当即带着贾诩和陈宫来会见探子。

    两名探子都是年轻人,一个乃是黑山军张燕出身,另一个乃是当初在长安城中越骑营的骑兵,都是陈焉值得信任的人。

    一番通报之后,陈焉大略已经知道此时驻守在黎阳的曹军约有五万人数,五万并不是小数目,目前来看,大概已经占了曹操所有军力的四成以上,看得出来,曹操对黎阳十分在意。

    陈焉眉头紧皱,既然黎阳城中守备力量如此强大,那么不消说,驻守黎阳的人一定是一员悍将,不仅守卫是一员悍将,恐怕辅佐他的谋士也绝对不是什么弱手。

    想到这里,陈焉不禁开口问道:“你们可探听的到是何人驻守在此处?”

    其中越骑营出身的小骑兵操着一口浓重的长安口音,飞快答道:“回禀主公,乃是夏侯惇!”

    “夏侯惇!”

    听了这话,陈宫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陈焉自然也是面露惊讶之色,唯有贾诩倒还冷静,一双眸子仍是似睁似闭,完全没有压抑眼神射出。

    陈宫眉头紧锁,似乎有些焦躁,陈焉望着贾诩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问道:“贾诩先生,您觉得这曹操为何要让夏侯惇前来驻守黎阳?如此悍将,对咱们岂不是有些棘手了?”

    没想到贾诩眼睛仍是半闭着,脸上神情不骄不躁,缓缓说道:“意料之中。”

第561章 夏侯惇

    “意料之中?”

    陈焉和陈宫都有些疑惑,望着贾诩,不知道这老家伙这一次为何口出狂言。

    黎阳城虽然是个战略要冲,但是城池并不算大,地理位置也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除了一条卫水隔断南北,剩下几乎没什么堪称天险的依凭。

    如此一个位置竟然要曹操动用麾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将夏侯惇来镇守,其中的奥秘,实在是很难参透。

    不过贾诩此时眼眸之中光辉涌动,显然是十分有信心,陈焉和陈宫丝毫不会怀疑他是真的“意料之中”。

    果然,贾诩慢条斯理的解释道:“咱们之前攻打北海,主公将夏侯渊的手笔砍断,几乎已经断送了他的武将生涯,夏侯渊本是曹操手下的核心将领,如今没了半条右手,几乎已经成了废人,这个深仇大恨,曹操心中定然是记得的。”

    话到此处,贾诩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而曹操军中,与夏侯渊最为亲近的便是他的哥哥,夏侯惇,夏侯渊遭遇如此不幸,夏侯惇心中定然怒火中烧,此时的他对咱们的仇恨最深,因此若是让他最先与咱们交战,定然会拿出全部的实力。”

    说到这里,陈焉和陈宫都是明白起来,原来曹操让夏侯惇驻守此处,并不是因为这个战略位置有多重要,而是夏侯惇此时的怒气值最高,让他打先锋的话最能够拖住陈焉的大军。

    “怪不得贾诩先生说意料之中,原来曹操是这个打算……”

    陈焉缓缓点头说道。

    贾诩也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黎阳城最难渡过的便是城外的卫水,夏侯惇既然已经来到这里,说明曹操已经知道咱们来了,此时他们定然做了完全的准备,要渡过卫水,一定要快!”

    陈宫此时眉头一皱,插话进来说道:“不过此时乃是冬天,冬天卫水水势不大,正是突破的好机会,万一到了初春,冰雪融化,那时候渡河可就困难了。”

    众人听了这话,都是点头表示不错,冬天虽然并不适合攻城作战,但是渡河却是有着难以言说的优势,等到出暖花开的时候,虽然冰雪融化,将士们适合肉搏作战,但是却又会引起水势上涨,导致渡河困难。

    因此陈焉若是想要顺利拿下濮阳,最好是要在冬季渡河,春天攻城。

    只不过这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陈焉问道:“咱们若要渡河,需要船只木筏,不知道这左近最近的树林在何处?”

    贾诩摇头叹道:“咱们来这一路,并未看到森林树木,我已经派遣探子四处查看,最迟明天该有回应。”

    陈焉又问:“这卫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却不知道最窄的位置在哪?上游是否有水闸,夏侯惇会否利用水攻袭击咱们?”

    贾诩和陈宫同时摇头,显然两人刚刚过来,都是不明白这附近的地理情势。

    陈焉也不责怪,毕竟他们大军刚刚过来,他点了点头,说道:“让探马去查看吧,明天早上,咱们再继续研究渡河的策略。”

    贾诩和陈宫当即一声领命,纷纷下去。

    陈焉远远望着卫水,一声长叹,兖州之争打到现在,陈焉虽然始终保持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整个军队的人都已经开始疲乏了。

    久战之后,必有衰颓啊。

    ……

    到了深夜三更天的时候,陈焉的军帐终于全部落座完毕,浩浩荡荡的军营从远处俯瞰下去鳞次栉比,想必夏侯惇就算是个独眼龙,也应该看见陈焉的大军压境了。

    陈焉倒也并不慌张,这一次本来就不是长途偷袭,曹操而今只剩下濮阳一座城池,包围这里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曹操定然早已经全军戒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