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赵氏为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仔细记录廉颇的每一句话,想了一会又问道:“那兄长觉得我赵国若行此事,胜算当有几成?”

    廉颇沉吟片刻,伸出左手的五根手指说道;“当是五五之数目。”

    赵信吃了一惊,惊呼道;“才五成吗?”

    “打仗所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所谓善用兵者,无非是将己方的胜算尽可能的增大。主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占据了天时,而秦国地托腹地,关中金城千里,是为地利,所以我才说此事只有五分胜算,拼的就是战场上的瞬息万变。”

    “我赵军的优势就在于骑兵的机动和灵活,能突然出现在秦国的腹地。但骑兵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善攻城略地,如果没有在最初的奔袭战中速度的消灭掉秦军在关中的主力大军,那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我军是极为不利的。”

    停顿了半宿,廉颇又若有所思的问道:“还有个问题,你观我赵国骑兵如何?”

    “弓马娴熟,来却如风,是天下少有的精兵。”赵信毫不犹豫的说道。

    廉颇点了点头,“赵地自古多豪杰,武风极盛,民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军卒多以善战而闻名天下。但我们赵军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军中盛行个人英雄主义,一支军队的的强弱很大程度体现在将领之上。若为良将,则上下齐心,用之如同手臂;可若为庸将,则士气很难得到延续,主将若亡,则军乱而败。再者军中多尚侠义,军势极不稳定。”

    “反感秦军,秦军的强大更多是依靠一整套完善的军功爵位制度,还有严厉的连坐之法。为了立功秦军奋勇杀敌,即便再害怕也不敢溃逃以免连累家人同袍。所以秦军即便没有良将,也能保持着顽强战斗力的持续,这就是秦军高过我们赵军许多的地方,我军若是偷袭不能歼灭秦军主力,则很可能被缓过神来的秦军包围住。”

    赵信又问道:“如此说来,攻秦一事极为凶险,主父未必会从之吧,”

    廉颇哈哈一笑,“这你就说错了,主父一定会攻秦的,哪怕只有五成的胜算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压上赵国的气运作为赌注的。”

    “因为他是主父,他是赵雍,这天下没有什么他不敢做的事情。他想要的,都会用尽一切办法去得到!”

    廉颇高举酒杯,大笑道;“遇此雄主,当时人生一大快事。如此风云际会之时,当时我辈飞扬跋扈之日,你我将来必将相会于关中,在主父的率领下铁骑踏破强秦,令天下人侧目!”

    “干!”

第四十一章 公子之忧(一)

    栾河之上,河面上却是热闹非凡,齐声的呼喝声此起彼伏。近千名精壮士卒正赤着上身,分为几队齐声吆喝着将一段段巨大的木桩拖入水中。齐腰深的水中,又见百余名精通水性的力士赤着上身,借助着水中的浮力在水中固定好桥墩,一座浮桥的雏形已经初具规模。

    虽然已经入夏,天气却并不炎热,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反而会有寒意。可这些赵军士卒们却浑然不知疲倦,只是士气高扬的齐声呼喝着口号,倒是干的热火朝天。

    岸边的赵章细细的查看了许久,又亲自下水试了试桥墩的牢固程度,这才满意的点头上岸,对着水面上正在忙碌的赵军士卒大声喊道;“兄弟们辛苦了,再加把劲,争取后天前完工。晚上我让人送头肥猪来,好好犒劳下兄弟们。”

    一听有肉吃,一众军卒皆是欢呼,齐声喊道;“多谢公子。”

    赵章哈哈一笑,又朝身边的司险低声道;“你这里多加注意些,这几天让兄弟们辛苦些,后天日落之前务必要完成浮桥,人手不够我可以给你加,有别的什么困难你可以派人直接来找我。”

    司险正是赵军中负责筑城架桥的官员,职责虽大品阶却不高,在赵章身旁一直都噤若寒蝉,只是有一句回答一句,不敢有任何的逾越。闻言急忙躬身说道;“卑职领命,一定会尽最大努力。。。。。。”

    话还没说完,却没留意到赵章节眉头一紧皱起,脸沉了下去,粗暴的打断了话道:“不是尽最大努力,我是让你务必完成,总之我就一个要求,要尽可能的快。你若干的漂亮,我赵章自然不会亏待你的,若是贻误了军机,本公子就拿你的人头来赎罪!”

    那司险听赵章后半句语气森然,抬头迎上了赵章逼人的目光,不禁打了个寒战,哆哆嗦嗦的道;“是。。。。。。是。。。。。。是,卑职一定完成。请公子。。。。。。”

    赵章点了点头,也不待司险说完,便扬起马鞭狠狠一抽马臀,调转马头带着亲兵飞驰而去。马蹄扬起了一片灰尘,呛得那司险情不自禁的倒退数步,连连咳嗽。待见赵章已经远远离开,又见四周无人,这才往地上重重的吐了口唾沫,恨恨的道;“有什么好了不起的,不过一个废太子而已,自己王位都保不住,还来我们这些人面前跋扈。”

    这些话赵章自然听不到,此刻他正在马背上眉头紧锁,一边赶路一边想着心思。这次主父北巡云中、雁门,将代郡以及邻近的军政大权悉数托付给他,就是让他居中协调,为不久后将要发动的攻灭中山之役做准备。而栾河正处于北地前往中山方向的必经之路,若是大军调遣,则浮桥肯定必不可少,所以赵章在听说这里动工缓慢后才亲自前来督促。

    赵章率百余亲兵一路疾行,没一个时辰就已经赶到了代郡的郡治所在代县。

    城头守将远远见是公子章的旗号,便知是赵章出城巡视归来,连忙大开城门,率领一众部下出城迎接。赵章并没停留城门,而是风驰电掣的驰过城门,直接赶往城南行宫。

    到了行宫中,赵章下马时就有亲兵报来,说代相赵固有紧急事务求见,已在大殿中等候了许久。赵章听了心中微敢不安,要知道父王因为信任他才将这里的一切托付给他,若是弄砸了的话,那真是无颜见父王了。

    赵章匆匆赶到大殿,赵固已在殿中坐着相候,见赵章赶到便站起来客气的行了个拱手礼,道;“参见公子。”

    赵固为代相,掌代郡的大小军政事务,在赵国官场举足轻重。而赵章不过是个监军之职,论品阶反而低赵固一些,按理说赵固见了他是没有拜见的道理。但赵章却又另外一个显赫的身份,那就是主父的长子,前朝的太子。若非主父为情所困,荒唐的答应了吴娃临死前“废长立幼”的请求,这偌大的赵国江山,恐怕主人会是赵章。

    所以同为宗室的赵固对自己这个远方堂弟是有些同情,所以向来对他也就十分客气,而且也知道主父虽然夺了长子的太子之位,可对他仍然信任有加。要知道“子不若父”乃是历代君王继承者的大忌,新王赵何虽然聪敏,主父对他十分宠爱,但更多的是因为他长的很像他的母亲——那个主父一生忘不了的女人。

    可是赵章却不一样,他自小跟随在主父身边,长年被作为储君来培养,十五岁就独领一军在攻打中山的战役中立了战功,所以行言举止在主父耳濡目染下和主父十分相像。再加上身材高大,面貌粗犷,相貌与主父相差无几,看去几乎是一个年轻版的主父。

    主父当初离开邯郸前只是让赵章掌监军一职,并未说清赵章这个监军和赵固这个代相以谁为主。赵固却识相的自退一步,将主导权拱手相让赵章,凡事都以他马首是瞻。

    赵固的礼遇有加也换来了赵章的好感。赵章本就是个直性子之人,并没有太多的城府和心思,所以一来二往也习以为常,就比方说赵固亲自登门向他汇报军情。

    “将军免礼。”赵章伸手托起赵固,笑了笑道;“你我本就是一家人,有堂兄弟之亲,又何必这么斤斤计较这些虚礼呢,到显得不自在。”他见赵固脸色如常,语气轻松,不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便放下心来。

    赵固哈哈一笑,也不再多礼,看了看赵章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笑道;“我听说公子去巡视栾河浮桥的修建了,一切可还顺利?”

    赵章点了点头,道;“还算不错,虽然有些拖延,但大体上还算差强人意。”

    赵固闻言骂道:“这些家伙性情一向懒散的,都怪我这个的代相没管教好。这样吧,以后再有这种磨磨蹭蹭的人,公子大可以交给我,让我来教导这些人。”

    赵章笑了笑,也没放心心上,言归正传,又说道;“代相你这么急着找我,可是有什么要情?”

    赵固点了点头,从怀中逃出了一个锦囊,道;“这是主父派人送来的急件,我恐耽搁了要事,所以一直在行宫中等候公子你。”

    赵章接过锦囊,对了对开口处的蜡封,无异后才拆开取出信件一看。

    赵固看着赵章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便问道;“公子,主父可是有何事吩咐。”

    赵章点了点头,放下信件,沉吟道;“父王六日后便会到达代郡,让我们早做准备,开始备战中山。”

    赵固微微吃惊,道;“怎么这么快,不是刚刚才收服楼烦和林胡吗?若是我们大举进攻中山,必然造成北地空虚,如果这两部起了异心,那该如何是好?”

    赵章摇了摇头道;“我父王行事向来出人意料,又岂是我们这些臣子能够猜到的。他既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与其在这里费脑筋猜测,还不如想想该怎么做好准备,毕竟二十万大军的人嚼马咽,这可是一笔很庞大的物资。”

    赵固语带轻松的笑道;“公子大可放心,前日相邦就已经将囤积在邯郸的物资掉转北上,不用二十日就可全部到达代县。主父率轻骑先走一步,所以才会来的这么快,等后续的步卒到达还要些日子,所以时间上完全足够。”

    赵章这才放下心来,拱手笑道;“如此最好了,那就有劳代相你多费心思了。”

第四十二章 公子之忧(二)

    赵固哈哈一笑,“公子你太过客气了,这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抬头看了看天色,赵固又道:“天色已晚,也到了用晚膳的时间,我已让家人备了些微薄酒菜。素闻公子海量善饮,正巧我赵固也是个酒鬼,我府上还有主父赏赐的二坛燕国御酒,公子不如与我同去我府上一叙,也好一醉方休。”

    赵章善饮好酒,闻之不由垂涎欲滴,几乎点头答应。待想了想才面露遗憾的摇头道;“多谢代相的一番美意,只是抱歉,前些日子是我母后的祭日,母后生前最反感我喝酒,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戒酒一个月。”

    赵固面露恍然,连忙说道;“公子无需道歉,是在下错了。孝道本是人之常情,公子能念念不忘先王后的养育之恩,也是至孝之人,哪里会有错。倒是在下孟浪了,对先王后有失尊敬了,实在该死。”

    赵章摆了摆手,语气淡淡的说道;“代相言重了,不知者无罪,况且这天下能记住母后祭日的人屈指可数,你一外人又能有什么罪过。”

    赵章语气虽然平淡,但赵固却听出其中浓浓的怨气,心中微微一笑,面上却故作不知。

    其实赵章心中有怨气也是人之常情。韩王后与主父成婚十余年,夫妻感情也是一向安好,主父对温良贤淑的韩王后也是敬爱有加。可自从主父迎娶了吴娃后便如胶似漆,独宠六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