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往事-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月13日中国探矿队终于在盐边县境内发现了铁矿,规模还不小,蒋介石十分的高兴,这里发现了铁矿,那么周围恐怕有很多铁矿,想煤、铁等矿藏一般都不会是单独存在的,也就是说这里有大量的铁矿存在。
7月18日他们终于发现了后世攀枝花钢铁厂铁矿石最大的来源攀枝花铁矿,后来他们在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区的米易、德昌、会理、会东、盐边、盐源、冕宁和喜德等县相继发现了大量的铁矿。
不过很快大家又苦恼了,应为他们取得样品分析之后发现这里的铁矿实在是非常的复杂,其他国家似乎都没听说过,估计非常的难提炼,他们一时居然想不出什么办法去提炼。
很快他们就把报告交到了蒋介石那里去了,将及时正高兴呢,一下子发现了储藏量几十亿吨的铁矿,只要把钢铁厂建立起来,那么中国就再也不缺钢铁了,现在突然来个报告,他们居然没办法提炼,而且是有再好的设备、再多的钱也没办法,技术上很难突破。
蒋介石犹如被烧红的铁棒一下子被放进的冰冷的水里,滋溜一下,拔凉拔凉的。不管蒋介石怎么发火都没有用,可是又不能等,蒋介石只好求助美国人了。
美国的科学家比比皆是,工业不知道逼中国强多少,将及时相信只要罗斯福点头,很快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宋美龄就此又多了一份责任,找罗斯福帮忙提炼铁矿,协助建造钢铁厂,虽然很没面子,不过事关国家,只能低头了,这个事后的学者、专家可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可不是砖家、叫兽,不懂装懂,贻害国家,他们是真的尽力了,他们也知道国家的困难,提炼真是因为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只能如实上报了。大凡有一点头绪,他们肯定不会求助外国人,让外国人看自己国家的笑话的。
而罗斯福没想到中国的大西南居然发现储藏量这么大的铁矿,这还是没有完全探测出来,肯定还会更多,不过他要考虑的是帮不帮忙,再买个帮法。
中国大后方发现储量巨大的铁矿,而且还可能是铁矿群,这事很快就传遍了世界,最兴奋的就属日本人了。
第026章 工业计划
在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之下,美国方面也觉得,中国的武器有部分能自给自足也好些。这第一方面要归功于蒋介石的坚持,他从英国人这件事情上受了很大的刺激,如果中国的工业能力比较强,而不是想现在这么弱,那么自己至少可以开疆拓土了。
而罗斯福和一群美国人觉得援助中国一方面可以让中国感受到美国的态度,让中国更加有效的打日本人,中国打死的日本人越多,美国人死的就越少。另外中国自己有资源,能够生产大量的武器弹药,美国的后勤压力也会小很多,中国也会更有信心,另外对滇缅公路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最终罗斯福决定帮助中国在大西南建设基础工业体系,罗斯福让马歇尔组建一个援助团前往中国,帮助中国建设工业。
美国人明确答应帮忙建工业,老蒋的心思又活络了,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就不会总是受制于英国人了。
而美国要帮中国建工业体系,消息很快就被日本、英国、苏俄获知,他们都非常的担心,特别是英国人,他们最担心中国在战争中强大起来,要是那样缅甸就算有协议也收不回来了,协议不就是用来撕毁的吗?
丘吉尔谨慎的跟罗斯福交换意见,希望罗斯福不要支持中国建立工业,并把中国强大之后说的一无是处,罗斯福知道英国人的想法,他也把中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后的好住告诉丘吉尔。
对于英国来说,他们在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有众多的利益,所以他们不知容忍一个强大的中国。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就是一百年也赶不上美国,中国人口虽多,但是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人在太少了,长矛大刀是不能跟现代的武器对抗的。所以罗斯福并不认为中国有工业基础之后会威胁到美国。
另一方面,罗斯福也不是傻瓜,其实中国有一定的实力不但能在现在抗击日本,另外在战后还可以牵制苏俄,不是二战爆发了,美苏是盟友,两国就永远是朋友,罗斯福和美国的资本家们可没有忘记苏俄这头怪兽。
中国是特别奇怪的,虽然有国民党执政,但是国民党对地方的统治力量很弱,中国还有一股苏俄扶持的势力,美国不希望这股势力掌权后导向苏俄,那样的话,东太平洋就是苏俄的天下了,所以美国必须支持中国,除非他们想北颠覆,苏俄当年把沙俄官员、商人、地主成千上万的拉到伏尔加河边上枪毙的种种现在还历历在目呢!美国的资本家不想面对那可怕的事情。
罗斯福虽然没有答应丘吉尔,不过他也不想英国人有过多的心思,英国人一向是非常势利的,罗斯福一再保证打败德国之后,肯定会保障英国的利益,同时会加大物资的援助,实际上罗斯福冷笑,打完这一仗美国自然要做世界的第一了,英国只能沦为二流国家。
同时罗斯福也为英国人的死要面子懊恼,总是想着自己,太自私了,要是中国投降了,毫无疑问日本就会胁迫中国的军队进攻印度和德军在中东会师,世界局势将会继续恶化,美国或许还能靠着两大洋守着,但是英国还不是得当德国人的奴隶,能逃出来的恐怕只有少部分人而已,对于要跟这样的人作为战友,罗斯福也是没有办法。
不过英国人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只要找到他的弱点,也是很好对付的,怕就怕那种你做什么,他都无动于衷的对手。
而中国方面一群人加班加点想把厂房、道路先修好,那样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等设备一来,直接装好,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再说王汉章在关注这些事情的同时,也没闲着,他在不断的招募人手训练,这年头给口吃的,大把的人给你卖命,王汉章不敢相信,一下子就从怒江以南的龙陵等地招募了一万人。
不过这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农民,纯粹是来混饭吃的,王汉章需要好好训练他们,等他们训练出来了,自己就有属于自己的部队了。
王汉章为了避免别人嫉妒、恨,然后说闲话,因此把这些人改称为远征军预备军,那些缴获的日式装备这下就派上了用场,王汉章为了需要,可是截留不少的,能装备两个师。
农民的训练要从零开始,不过他们不识字,真的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楚,确实让王汉章头疼,不过唯一让王汉章还比较满意的是,这些人能吃苦耐劳,不会耍什么小性子,这点王汉章还是很喜欢的。
王汉章把这些人分开训练,一万人分成八个步兵团,分别驻扎在各个控制区训练,原本王汉章也是想集训的,不过考虑到那些土司会造反作乱,因此王汉章直接把新兵放在那边训练,不但可以训练,同时还可以威慑缅甸土著,要是这些人敢不听话,直接可以镇压他们,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汉章让人首先教他们打枪。
当然靠王汉章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王汉章自然有办法,那就是找卫立煌帮忙,王汉章知道这个年头很多人想建功立业,想扬名立万,同时有很多人怀才不遇,特别是远征军当中,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肯定是被压着,上面的人升不了迁,他们自然也升不上去,而王汉章这里就正好需要大量的这样的人才。
王汉章找到卫立煌又是一通民族大义,然后有说建立远征军预备军的好处,卫立煌很快就被说服了。
虽说是中央军,他并不是很瘦待见,不过卫立煌也知道里面肯定有很多人希望换换位置,而王汉章也紧紧是只需要他同意就可以,剩下的事情他来办就可以了,而王汉章并不挖人家的高级军官,只要营一下的人就可以了。
王汉章的目标是让自己的八个团的每个连又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那么八个团也不过一百来名军官,远征军可是有三十万人了,抽出一百来人完全不是问题,不会影响到什么事情。
王汉章得到卫立煌的允许之后,就立即给每个师的人发报,说自己要组建一直后备军,维持后方,征收税赋,必要的时候可以补充前线,但是新兵训练需要大量的军官,让各部酌情推荐,军衔、年龄……不重要,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每个师出个十名就可以,当然越多越好。
各部很快就收到了王汉章的电报,这下可帮了不少人的忙了,因为在这个官僚作风比较严重的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讨厌的人,现在王汉章要人,上级自然能把自己不喜欢的部下推出去给王汉章,一来完成了任务,而来自己也不是太得罪人。
在随后的半个月内,王汉章接受了各部送来的军官、兵痞300来人,王汉章感觉自己说的话很有用,王汉章知道这些人虽然比较难相处,在其他人眼里是怪胎,不过肯定是有些能力的,就算能力稀疏平常,教这些新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王汉章对这些人进行统一的考核,然后根据能力任命,王汉章自然不能满足仅仅八个团的兵力,原来以为只能搞到一百来人,现在一下子有了三倍,那么王汉章也打算招募3万人。把这些人充实下去,王汉章希望能快速的把队伍拉起来。
王汉章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只要人够,王汉章就能占据更多的地盘,要是占据了缅甸,养个几十万人的问题应该不大,现在王汉章已经控制了腊戌周围的县城,曼德勒也掌控在手,下一步王汉章就打算从八莫进军密支那,不过这需要在三万人马到齐之后。
不过这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王汉章还有的等,可惜,王汉章觉得自己没有王八之气,要不然大吼一声,一大群人争相效忠,现在自己就能很快的拉起部队了。
目前招兵是不会那么容易的,怒江以南的龙陵等地招募一万人已经是极限了,之前大量的人都逃跑了,所以现在要想在招募士兵,就需要去云南境内,那样的话来往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没有政府的支持,干起事来确实是很麻烦的。
当然对于王汉章来说让下面的人忠于自己才是最关键的,王汉章要干大事,没有忠诚的部队肯定是不行的,因此王汉章还需要办一所军官学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等条件允许,还需要办一所干部学校,培养行政干部,王汉章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手中虽然有点钱,不过苦于没有人才。
王汉章打算等三万人有两万人到齐之后,自己就去密支那,因为只要远征军在曼德勒和腊戌一线守住,密支那等地是非常安全的,这里的经济也不会遭到重大的破坏,收的税自然也就非常的多了。
而且王汉章还打算要在这边发展工业,建立兵工厂,当然会有无数的困难,最困难的就是英国人的干涉,英国人将是最难缠的,而且是杀又杀不得的那种。
第027章 仰光大屠杀 (上)
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日军开始在控制区的纪律还是非常好的,但是自从缅甸方面军主力被围歼之后,日军就变得凶残了,看上什么直接拿走,也不给钱,但是那个时候还有军官约束,可是现在下面的部队越来越多的出现**掳掠的事情,慢慢的上面的军官也就不在约束了,更多的是加入当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