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如此多娇_月宴-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不多时,一个面目和善、三十来岁的中年僧人来给薛夙瞧了病,不仅断出他风寒入体,还说他读书习武不得其法,心力交瘁,恐慧极易夭。
  卜成仁自然知道,太子殿下身子弱,大病小病不断,奈何皇后娘娘逼得紧,他为了讨娘娘和陛下欢心,常常带病硬撑,日积月累,落下了不少病根。
  “还是在寺中多住几日,让小僧为公子调养调养身体吧。”
  “这……”他们是宫中人,溜出来实属不易,更何况在宫外过夜?太子失踪,恐怕要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了。
  床上合眼休息的薛夙忽然道:“好,麻烦大师。”
  卜成仁大惊,忍着疑惑送了慧空,才回来问:“殿下,这怎么能行?”
  “既然父皇可以,我也可以。”
  薛夙把头蒙在被子里,声音嘶哑,听得出有几分失落。
  卜成仁心疼他,便不再多说。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下,禅房外头有几棵芭蕉树,薛夙就趴在窗边看水滴从叶尖慢慢落下,心中竟有种出乎意料的轻松愉悦。
  那叽叽喳喳、黄鹂鸟般的脆声又飘进了院子:“三能,你不是说寺中来了位贵气好看的小公子吗?我怎么没看到?”
  “嘘——师姐,三能求你了,人家养着病呢,你这样大声喧哗,把他吵醒了,就看不着了……”
  薛夙一滞,他还以为小沙弥会说吵醒了他,不甚礼貌,原来和那个小丫头一丘之貉。
  “怕什么?我请他吃糖,保管他嘴巴严严实实的。”
  院外传来小沙弥砸吧嘴的声音,含糊不清地说:“师姐买的糖,就是比师伯做的好吃。”
  “傻三能,那是师伯加了黄连在糖浆里,怕你馋糖吃!”
  “师姐你怎么知道的?”
  隔着院墙,薛夙都能想象出那小姑娘傲气叉腰的场面,点着小沙弥的脑袋,数落他:“你瞧瞧你,牙齿都掉光了,还吃糖!”
  作者有话要说:
  对前文不满意,但在榜不能大修,每天发愁怎么改,头发都掉光了,对不起大家!QAQ


第12章 
  薛夙失踪后,卜成仁一直守着重华宫等他回来,半个月后,事情败露,薛仪一怒之下要封了重华宫,他抱着院中的桂花树,死也不肯离开,一等便是八年。
  卜成仁望着薛夙,感慨道:“娘娘小时候,经常在重华宫玩耍呢……”
  李蕴忽然想起,卜公公是重华宫旧人,那就是见过假太子的,她现在可是挂着假太子名头的“冒牌货”……
  “咳咳……”李蕴向薛夙投去求救的目光,“既然皇后也认识卜公公,那不如坐下来叙叙旧?”
  薛夙坐下,道:“陛下前两年中毒昏迷,昨日才醒,记不得卜公公了,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卜公公忠心护主,将陛下照料得极好,整个后宫都是知道的。”
  幸好有她递了台阶,李蕴便顺坡下驴:“过去的事朕确实记不太清了,但朕一看见卜公公便觉得面善,好像曾在哪里见过。重华宫年久失修,早已破败,卜公公留在这里,想必吃了不少苦头吧?”
  卜成仁拱手:“从前殿下在的时候,日子也不见得多好,殿下走了,老奴反而放心多了。”
  李蕴心里好奇,却不能问,她醒来这几天,总感觉这皇宫中处处奇怪,皇后奇怪,太子奇怪,最正常的,反而是争宠功夫不到家,屡出洋相的孙溶儿。
  好似所有人都对她的太子身份确信不疑,又好似,所有人都知道,她并非以前的太子,更不在乎她到底是谁。
  李蕴头大如斗,想不清其中关键,只好说:“从前过的什么日子,朕如今都记不太清了……”
  卜成仁犹疑不定,半晌才道:“太后娘娘对殿下要求严格,功课布置得多,殿下往往要做到三更天才能完成。老奴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殿下实在熬不住困意,睡着了,次日娘娘身边的紫荆姑姑来查功课,老奴苦苦哀求她替殿下隐瞒一二,谁知晚上太后娘娘还是下了旨意,要殿下独自在庭中雪地里习字,既要落笔千钧,又要飘逸端柔……殿下不过七、八岁,连墨条都拿不稳,砚底的墨水结冰了,老奴悄悄拿了热水去,瞧见殿下眼睫上挂着冰凌,双目无神,手里却还紧紧攥着笔杆,一笔一划,直至天明。从那以后,殿下的关节,一到雨雪天便疼痛红肿,习武时更是百般折磨,太后娘娘不以为意,还觉得殿下没有习武天赋,出言讽刺,老奴都心疼殿下……”
  李蕴低头,把弄着怀中李漼的小手,竟然摸到了几块薄茧,那个可怜的“假太子”,同他一样,自出生起,就背负了家国重任,也承受了太多同龄人不该承受的痛苦。
  想起她在报恩寺“胡作非为”的日子,忽然觉得,或许当年父皇没有把她带回宫,就是怕她吃不了这样的苦。
  “从前的日子都过去了,公公不必感伤。”薛夙淡然出声。
  “原来父皇从前过得这样苦——”李漼抬头望着李蕴,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比他可苦多了,至少母后不会逼他在雪地里习字,也从来不打他。
  李蕴逗他:“既然做太子苦,怎么天底下所有人都想当皇帝呢?苦尽甘来,你看父皇我,便坐拥三宫六院,美人无数,岂不快活?”
  “咳咳——”薛夙和卜成仁尴尬地咳嗽几声。
  李漼摸着下巴,竟然仔细思考了起来,道:“可我看宫里的妃子们都挺讨厌接花令的,比如上一次,梅花令入了未央宫,第二天贵妃娘娘就把自己宫里的梅花树全砍了。我还看见,母后摔碎了几个梅瓶,所谓爱屋及乌,难道不会恨屋及乌吗?”
  宫中传召后妃侍寝,会用各宫相应的时令鲜花,做成令信的样子,以示祥瑞和风雅。
  李漼话一说完,屋里的空气都凝滞了几分,当着皇帝的面说妃子不想承宠,也就是个六岁孩子能说了,换了别人,早拉出去打过几轮了。
  传花令的不是李蕴,她当然不会尴尬,反而兴致勃勃地拉着李漼研究起宫闱秘事来:“原来后宫也有不争宠的妃子?她们难道不怕皇帝生气?皇后娘娘这么稳重的人,也会吃醋啊?”
  “那日并不是吃醋,只是想到了一些往事,精神恍惚,失手打翻了梅瓶。”
  薛夙忽然出声解释,解释完又闭紧了嘴,觉得自己的言辞太拙劣,明明说的是真心话,反而像在欲盖弥彰。
  啧。
  李蕴觑了她一眼,很有些感慨,兢兢业业的皇后娘娘,对“李蕴”一片痴心,殊不知,她心慕的皇帝,也是个女儿家。
  李漼看看李蕴,又看看薛夙,忽然觉得这两人哪里怪怪的。
  说是默契吧,好像隔着什么,说是陌生吧,身上又有着相通的气质。
  李蕴看他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忍不住按住他的脑袋揉了揉,笑道:“你怎么跟个小松鼠似的?真可爱啊!”
  李漼别扭得要死,他这个父皇,哪里像个帝王?分明像个玩世不恭的世家子,还不如他成熟,于是大声抗议:“儿臣今年虚岁七岁,已经不能用‘可爱’来形容了!还有,父皇你不学无术,怎么能说人像松鼠呢?!”
  李蕴诧异,瞪大了眼睛:“可爱这东西又不分年龄,是一辈子的,我还觉得皇后可爱,卜公公可爱,这重华宫也很可爱呢!”
  她认真辩解的样子,落在薛夙眼中,愈发像当年初见的模样。
  天真无忧,见山是山,看水是水,满心都是欢喜,从来没有复杂的算计。
  薛夙走神,李蕴便有些不满意,轻轻揪了她的脸一下,却发现薛夙皮肤紧致,脸上没什么肉,压根揪不起来。
  “皇后啊,你是不是太疏于保养了?这皮肤,也太硬了些。”李蕴反手摸了摸自己光滑细腻的脸蛋,还是和少女时一样,圆鼓鼓的,摸起来很舒服。
  “我果然是报恩寺第一美人儿!”
  她喜滋滋地想。
  薛夙一向笑得矜持克制,此时被她的志得意满、摇头晃脑触动了心弦,嘴角勾起的弧度,前所未有。
  “母后笑了!”李漼像是发现了惊天大秘密,叫喊起来。
  “这有什么稀奇的?昨夜——”李蕴戛然而止,颇不自在地挠了挠头,赶紧转移了话题,“漼儿,你来重华宫散心,怎么不告诉冬羽她们,平白叫人担心,万一出了什么事,难道要她们担责吗?”
  李漼眼神闪烁,道:“到了申时,我自会回去,不叫她们受罚便是。”
  “那别人为你付出的担惊受怕呢?漼儿,父皇不是不让你出来玩,你要是讨厌功课,讨厌闷在宫里,过几天我就带你出宫逛逛,那个……那个……报恩寺?对,报恩寺!我记得以前是国寺,后山住了不少隐士,其中有个叫‘无相子’的,剑法精纯,轻功更是世上一等一的好,你肯定喜欢他!”
  李蕴生怕突然提起报恩寺引人怀疑,装作敲着脑袋想了半天的样子,把话头往无相子身上带。
  薛夙将她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不忍伤她的心,略有些迟疑,将后背挺直了几分,道:“报恩寺,好像不曾有过叫做‘无相子’的隐士。”
  李蕴急了:“怎么会呢?无相子是个老道士,还是慧空大师的师弟、楚太傅的师兄呢!”
  “儿臣也没听过这个名字。”
  “或许是这两年慧空大师专研佛法,极少参与凡尘俗事的缘故吧?熹平二年,因报恩寺离东都皇城太远,不便宫中女眷祈福,太后下令,改城中白马寺为国寺,报恩寺就已经不再是国寺了。”
  李蕴怅然若失,报恩寺香火最鼎盛的时候,整座老鸹山都飘着袅袅青烟,上山下山的香客摩肩接踵,且行且歌,连山中的飞鸟都避而远之,落日时分才回归山林。
  “那报恩寺中僧人们,生活可好?”
  “与往常一样,并无分别,不过是少了内务府的香油钱,慧空大师佛法高深,医术高明,连东都之外的百姓,都知道报恩寺有求必应,因此香火旺盛,不输从前。”
  “那就好。”李蕴放下心,又道:“这两天我脑子不大清楚,从前的事忘了大半,过几天还是去报恩寺住几天,看看病,漼儿也好跟着我出去透透气。”
  薛夙没有做声,李漼已经欢呼起来了。
  “父皇万岁!”
  “妾身这就去安排。”
  薛夙见两人开心,不忍扫了他们的兴致,满口应承了,心中却盘算起来,皇帝和太子一起出宫,不知有多少人要在暗中窥伺,蠢蠢欲动了。
  李蕴心满意足,看了看外头天光,终于想起楚缙还在御书房等着,便对卜成仁说:“公公忠肝义胆,我都是知道的,既然我在太上宫享福,怎么能留你一个人在重华宫受苦呢?你这就跟着我们走吧——”
  卜成仁虽然有些茫然无措,但心中欢喜不减,能出重华宫继续服侍“李蕴”,他当然开心了,只要能再见到薛夙,就能问问他,到底是为了什么,改头换面,抛却了过去的所有,不肯回重华宫一次?
  他这厢喜出望外,却不防听见薛夙清泠冷淡的声音:“卜公公年纪大了,服侍陛下或许有些吃力,不如去东宫养老,还能给太子做个伴。”


第13章 
  李漼高兴地跳起来:“师公要来陪我了!真好!”
  李蕴也觉得薛夙的办法好,她和卜成仁不熟,到时候两人坐在一起忆苦思甜,她说漏了嘴,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看见卜成仁失望的神色,薛夙终究心有不忍,又道:“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