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如此多娇_月宴-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虽敬佛,却不信因果报应, 只是觉得, 人们任何的选择都有对应的结局,有些可以预见,有些不可预见,用什么东西去伤害别人, 终究会反噬自我。
李蕴的腹部一日比一日凸起, 楚缙给她把了几次脉,说那孩子十分健壮, 并无什么中毒的后遗症。李蕴也觉得这孩子很活泼,常在她腹中翻滚,她只要一摸肚子,那孩子便会轻轻踢一踢她的肚皮,像是在和她打招呼。
她的心化作了一团轻飘飘的羽毛,都系在了孩子身上,便无心朝政,再加上怀孕嗜睡,她就把朝事都交给了薛夙。
李漼常来她殿中请安,起初还正常,后来李蕴懒得遮掩,便直接着了女装,出来见他。
“你是……”李漼目瞪口呆,惊得说不出话。
“怎么?不认识父皇了?哈哈,你若叫我‘母后’,也是可以的。”李蕴喜欢这个孩子,早把他当做亲生骨肉,所以相处自然随意,并不把他当外人。
李漼聪明,他眨了眨眼,很快平静下来,仔细回想了一下曾经的疑问,欣然接受了李蕴的女子身份。
他就说,父皇那体格那身姿,怎么看都不像男子,怪不得他总觉得父皇身上香香软软的,母后身上……
等一等,母后“她”?
李漼望着李蕴,飞速眨眼,一脸呆滞。
李蕴哈哈大笑,捏了捏他圆鼓鼓的脸蛋:“你没猜错,你母后呢,才是男子。”
李漼把嘴一瘪,哭成了泪人。
辛夷与何秀在后头捧腹大笑。
二月底的一天。
李蕴闲在宫中,抚摸着小腹,正低头沉思,忽见辛夷着急忙慌地走进来。
“何事惊慌?”
“太后娘娘得失心疯的事传到前头了,御史大夫他们联名上书,闯入宫中,要求见太后。”
李蕴讶然:“这事不是暂且压下,日后再说的吗?御史大夫,于杰那种圆滑世故的老油子,怎会参与闯宫这样的大事?”
辛夷擦着额头的汗,在原地转了几圈,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冲到李蕴的寝殿,把她的龙袍拿了出来,让她伸手站好,要服侍她穿衣。
李蕴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厚实的女装,小腹微凸,慵懒随意,自从怀上这孩子,她胖了许多,每日吃吃喝喝,睡得太多,脸都圆润了不少。
这女装一穿上,好似回到了少年时,那些天真无忧的日子,不必操心那些繁琐的政务,也不必衡量朝中群臣的勾连得失。
人若是懒惰起来,什么斗志都没了,她把所有奏折推给薛夙,叫他带着李漼去处理,自己就做个富贵闲人,万事不管。
“陛下,看来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辛夷急得不行,用手去抓李蕴的头发,要为她改装。
“皇后呢?”
辛夷已经急哭了:“皇后同太子殿下出宫微服私访去了,晚间才能回来。”
殿外已经传来禁卫军拦门的声音,迫在眉睫。
于杰他们都是朝中重臣,万一刀剑无眼,有个擦碰,禁卫军都担不起责任,谁也不敢下死手拦,更何况,于杰手里提着一只青石砚台,那锋利的尖角,往头上一磕,人大概就没了。
经验丰富,当年他们就是这样逼迫先皇让步的。
这太上宫的台阶,也流过不少朝臣的鲜血。
李蕴忽然一笑,把外衣掀了,头发捋了,素衣披发坐在殿中,安慰辛夷:“急什么,他们早就知道了,此次来,不过是找个由头废了我,就算扮男子再惟妙惟肖,我也还是个女儿家——肚子里还有一个,别吓着他了。”
最后一句说得极轻极温柔,也定了辛夷的心。
辛夷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裙角,昂首挺胸打开殿门,迎着那群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老臣,高声道:“陛下等候已久,各位大人请进吧!”
“她可不是什么陛下!她是女子,身份不明,不配帝位!”
“对!牝鸡司晨,朝纲不正!”
“今日我们就让她以死谢罪,上祭苍天,下祭后土,大雍青史,绝不能留下这样的污点!”
“……”
诸如此类,都不是什么好话。
李蕴一一听着,微笑点头,好似十分赞同他们的话。
她一眼扫过去,都是于杰一党的大臣,平时十分中庸,只有触及到他们的利益,才会抱成团出来建言,看着都是些老好人,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官的蠹虫。
薛夙正准备清扫的,便是这群人了吧。
怪不得他们要在此时发难。
二月底,吏部新一年的安排就要出来了,这里的很多人,都不在名单上。
李蕴气定神闲,丝毫不慌,一字一句说得清清楚楚:“各位大人,请坐吧,若是体力不支,倒在这太上宫,倒成我的罪过了。”
于杰这些人哪个不是人精,都听得出来她的弦外之音,李蕴并不怕他们死,就是全都死在太上宫,她也不在乎,这宫里宫外,都是她的人,他们不过是负隅顽抗而已。
但前程性命皆在今朝一战,李蕴的不在乎,反倒成了他们的动力,一定要李蕴向他们低头。
于杰率先出列,振声道:“妖女,你妖言惑众,天地不容,冒充帝王,更是天地之大不韪,你且招来,如何冒认先帝子嗣,如何李代桃僵,搅弄风云?!”
李蕴笑道:“二十五年前,贤妃薛氏与贵妃孙氏同时有孕,贵妃难产,母子双亡,贤妃产子,先帝为之取名‘蕴’,封太子。太子蕴自幼聪敏,为人称道,九岁不幸痴傻,天下怜惜,后登位,不痴不愚,更令司空归附,大雍中兴。诸位以为的历史,大概是这样的,对么?”
“自是如此!”
李蕴叹了口气,接着说:“我看,痴傻的是诸位吧?太子‘李蕴’在宫中多年,你们竟无一人见过他的样貌么?若说我是假冒的,那为何七年前你们没认出来,直到今日才来揭穿?”
众人语噎,他们确实没见过以前的太子,认不出来太子,甚至分不清男女,确实是他们的过错,但太后权倾朝野,一力压住舆论,又有太傅、桓相等人拥护,眼前这个女子,实非常人,并不是他们能对付得了的。
“朕并不想为难你们,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朕并非男子,那么今日,便把当年之事公诸于众吧。”李蕴换了自称,又变回金銮殿上威震四方的帝王。
“当年,贤妃薛氏生下的,实为公主,只不过她不甘心,将一名男婴与朕调换,令朕流落民间,后先帝在报恩寺找到朕,临死之前,封朕为‘昭宁公主’,命朕继位称帝,有报恩寺慧空大师、太傅楚缙,以及两道圣旨为证,桓相也是看过圣旨的,朕的身份毋庸置疑,确系先皇子嗣。”
于杰心中震惊不已,那幕后之人可不是这么说的,昨夜有一黑衣人潜入他府中,将皇帝拟定的吏部官员任命交给他,其中鲜少有他这一派的官员,很多人甚至被贬谪罢免,更有甚者,罪责在状,将会有牢狱之灾。那黑衣人告诉他,当今圣上乃是一个女子,来历不明,意图窃国通敌,所以他们才匆忙发难。
可没有谁告诉他们,当今圣上确实是先帝与太后的子嗣,实打实的长公主,若是如此,长公主摄国倒无不可,他日公主有了子嗣,只要姓李,便还是李家的江山。
忽而脚步声凌乱,甲胄卫士鱼贯而入,于杰看着殿内殿外水泄不通的禁卫军,颓然倒地,老泪纵横。
他这是被人算计了啊!
薛夙一身束腰紫金袍,披着白羽鹤氅,腰佩长剑,大步流星地走来,他玉冠高峙,俊逸不凡,岩岩若孤松之独立,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看得李蕴脸红心跳,忙别过脸去,摸了摸发红的耳垂。
“诸位,可识得本宫?”
众人又是一愣,隐隐约约觉得此人十分像前不久在东极大殿见过的皇后。
“本宫便是先太子‘李蕴’,亦是皇后薛氏,既然众位多有疑惑,不如到天牢里去,慢慢问吧!”薛夙眸色幽深,微微眯起,果然有人在背后捣鬼,幸好他及时赶回来,若是混乱之中有人伤了李蕴,他就追悔莫及了。
李漼跟在他身后进来,太子冠冕穿得齐齐整整,与他动作一致,看起来十分和谐。
有人高声喊道:“既然如此,太子是哪里来的?!李漼并非李氏子嗣,如何能担太子之位?!”
李漼一愣,他还是前不久才“认清”父皇母后的真面目,也知道了他马上就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虽然不知道长辈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却本能地亲近李蕴和薛夙,把两人当做亲生父母。
至于姜月,更像他的一个好朋友,这个朋友有很多奇思妙想,李漼心里很亲近她,当然,喜欢她也不妨碍李漼觉得,她煮的饭菜是天底下最难下咽的东西。
他从未想过,父皇、母后、姜月都不是他的父母,到底谁才是。
第37章
李蕴眉心微蹙, 这群人见撼动不了她的地位,便调转枪头,对付李漼。
李漼的来历确实不明, 连她都不知道李漼的父母到底是谁, 但薛夙一直让她放心, 悉心培养李漼, 俨然把他当成了大雍的继承人,把李曜和楚缙教给他的所有帝王心术, 悉数传授给李漼。
李蕴下意识看向薛夙。
薛夙面色如常,不为所动,道:“太子确是李氏子孙,他天资聪颖,堪当大任, 亦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怎么, 众位爱卿有意见吗?”
于杰突然暴起,怒吼道:“就算天下人承认了昭宁长公主的摄政身份,你也不过是一个驸马,按惯例不得干涉朝政!你有何脸面在此妄言?!”
薛夙眉头微挑, “哦”了一声, 道:“原来诸位觉得本宫无权干涉朝政?”
他一动,禁卫军们的枪头便对准了当中的大臣,步步紧逼,许多老臣瑟缩退后, 抱成了一团。
“那么本宫就告诉你们, 什么才是‘有权’!”薛夙忽然抬高声音,抽出长剑, 银光一闪,为首的于杰脖颈便多了一道红痕,鲜血四溅,落在众人头上,也落在薛夙衣摆上。
如此铁血手腕,怎不叫人惊骇!
所有人,包括李蕴和李漼,都没有料到于杰竟然触动了薛夙的逆鳞,直接被他斩杀当场。
“现在,还有谁来质疑太子血统,质疑长公主与本宫威严?”
众人尽皆跪伏,高呼万岁。
闯宫一事,本是惊天危机,却成了李蕴表明身份、恢复女儿身的转机。
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手里有权,于杰等人,根本无法抗衡,只是螳臂当车。
薛夙当众弑杀御史大夫于杰,是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纵使他能掩盖住一时的骚动,却阻挡不了青史上的如椽巨笔。
他要把这件事安顿好,便只剩下李蕴一人独睡,她见了血光,有些不适,辛夷替她燃了安神定魄的熏香,悄然退去。
李蕴一夜惊梦,梦醒之后,浑身湿透,想起了后宫中的妃嫔们。
她们青春年华便入了宫,却从未得过恩宠,纵使各有各的目的和使命,也是李蕴耽误了她们。
薛仪已疯,李蕴和薛夙的身份也已经揭开,宫中再无阻碍,李蕴决定把那些可怜的妃子都遣出宫。
李蕴赐下大量金银珠宝,有母家接受的回了家,有另外打算的自己走了,那些没去处也没打算的身世飘零的女子,李蕴遂了她们的愿,为她们在宫外新辟了一处府邸,或常伴青灯,或独身待嫁,都尽如她们的意愿。
只有两个人不太好办。
一个是桓相的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