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皇帝如此多娇_月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忘记了你最爱的人,你们曾经互许盟誓,生死不离,后来,你抛下了他。”
  李蕴感到一阵凉风拂过身体,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真的遗失了什么。浴池四周轻柔的绢纱被风卷起,横亘在两人之间,宛如一道巨大的裂痕。
  薛素捡起池边的衣物,披在李蕴身上,轻声道:“陛下受惊了,妾身不过同你开个玩笑。”
  李蕴连忙裹紧了衣服,爬上岸,一溜烟滚到旁边的龙床上去了。
  “陛下,你很害怕?”
  “皇后啊——”李蕴欲言又止,生怕惹了她不高兴,“你以后来太上宫,能不能先通传一声?冷不丁出现在我身后,会吓死人的。”
  薛素穿着湿衣,正要从架子上取下干布巾,闻言回首,幽幽地说:“夫妻之间,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陛下莫不是想要抛弃妾身,另觅新欢?”
  李蕴从被子堆里探出头,连忙解释:“我真没有这个意思,就是随口说说。这个,那个,我们……嗯……”
  然后她就眼睁睁看着薛素款款走来,裙摆拖出长长的水痕,坐在她床边,捧起她的头发,放在布巾中,仔细揉搓,擦干,低眉垂首,温顺多情。
  李蕴“咕咚”一声咽下了正要说出口的话,傻傻地望着她。
  许久之后,久到李蕴披着湿发,盘坐在锦被之中瞌睡连连,薛素仍旧保持着那个姿势,一下一下替她擦着头发,十分熟稔,好似做过许多次。
  等李蕴的头发差不多干了,薛素才把她放平,掖好被角。李蕴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笑得憨傻。
  薛素隔空描绘着她的眉眼,多年不见,她一如当年,还是那么明亮璀璨,就像东都城里初升的太阳,挂在城楼上,那么远,又那么近。
  他情难自抑,额头滚落一滴汗液,喉结动了动,悄悄俯身,蜻蜓点水般吻了她的耳垂一下。
  李蕴身上淡淡的香气钻进他的鼻孔,将他唤醒,他受了惊似的弹开,耳垂反而比她更红。
  “李蕴,这一次,我不会再错下去了。”
  “我会很耐心的,等你再次爱上我。”
  雪如白昼,映照得整座皇宫亮堂堂的,一切阴谋诡计,都无所遁形。
  檐下的冰凌倏忽落下,清脆的断裂声打破了皇宫西北角这座荒凉宫殿的宁静。
  女子沉重的呼吸声渐渐急促起来,从她的喉咙中,溢出一丝不甘与怨恨,混杂着宫人小娥震天的鼾声。
  “李蕴……我恨……”
  “薛夙……去死……”
  女子死鱼般的双眼忽然迸射出一道精光,冻得青灰的面色渐渐回暖,呼吸也平缓下来,吐出一口浊气。
  “我萧凤皇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蕴【鼻血】:嘿嘿—ρ—


第7章 
  次日,李蕴被辛夷唤醒,半梦半醒之间穿戴好了龙袍和帝冕,傻乎乎地问:“今日要上朝?”
  辛夷将冒着热气的帕子敷到李蕴脸上,好让她快些清醒:“陛下,你醒来的消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若不尽快现身,稳定局势,恐人心慌乱。”
  何秀假扮李蕴,只是权宜之计,其实朝中众人早有揣测,觉得太后挟持了陛下,皇帝每次上朝都躲在帘子后头,春耕祭祖不去,夏日围猎不去,秋收节庆也不露面,这到了年末,一年一度的祭天大典总该安排上吧?若她再不露面,到时助长了薛太后的嚣张气焰,可就追悔莫及了。
  李蕴心里有些慌张,她其实只见过薛太后几面,对如今朝堂的变化也不了解,更别提她对于治国一无所知。当初她造反,完全是凭着一腔孤勇,只为了达成父皇的心愿。
  而她自己,不过想当个仗剑天涯的游侠儿。
  “陛下,你不要慌,奴婢会在一旁提示你的,若遇上难题,就尽管抛给太后和桓相,桓家与薛家势成水火,陛下只管看戏便好。”
  李蕴看着镜中自己的形容,挺起胸,点了点头,她如今扮这男装,竟然比当年更加出神入化了,这要是走到无相子面前,恐怕他都认不出来自己的徒弟。
  辛夷引着李蕴登上辇车,一直陪在她身边,何秀跟在后头,看起来心情极好,一旁的小太监便好奇地问:“何公公,素日少见你出太上宫的门,今儿个怎么有时间了?”
  何秀把眼一乜,甩了甩袖子,一脸嫌弃:“叫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公公我乐意出门就出门,陛下宠着我,关你什么事?”
  李蕴一口热茶喷在围幛上。
  却又听见何秀继续显摆道:“本公公同陛下,那是八拜之交,过命的交情,平日里就是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咳咳……”
  辇车上传来李蕴剧烈的咳嗽声。
  “陛下,有什么吩咐?”何秀耳朵竖起来,扒在车窗旁,一脸殷勤和逢迎。
  “秀儿,朕问你一个问题,黑鸡和白鸡比,那个更厉害?”
  何秀挠了挠头,老实承认:“陛下,奴婢不知道。”
  “既然想不出来,那朕就要罚你了。”
  何秀慌张起来,哭兮兮地求饶:“陛下恕罪!只要不罚俸,不把奴婢赶走……陛下……”
  李蕴憋着笑:“在你想出答案之前,不许同外人说话。至于扣俸,罚你用自个的俸禄,出宫去给太子买沁芳斋的点心回来。”
  何秀:“……”
  辛夷把帘子掀开,悄声提醒何秀:“你怎么这样大意?万一说漏了,岂不是害了陛下?”
  何秀耷拉着脑袋,满脑子都是沁芳斋一两一个的天价点心,和“咯哒咯哒”叫唤不停的黑鸡白鸡……
  苦水泡黄连,苦上加苦。
  辇车停在勤政殿后殿,李蕴深吸一口气,从容走出,丹陛下站满了朱紫华服的官员,文武各两列,不乏熟悉面孔。
  譬如文官之首站着的那位,玉冠白面,长眉入鬓,文质彬彬,俊逸不凡,一袭白衣胜雪,玉圭压在腰间,通身上下没有多余的赘饰,依旧贵气非凡,为大雍朝人面兽心第一号,丞相桓玠。
  譬如武官之首,叉腰挺胸那位,剑眉朗目,鼻若悬胆,自眉眼间便流露出野心勃勃和桀骜不驯,即使是朝会,仍佩了短刀在腰间,一手按住刀柄,一手无意识地转动着青铜扳指,为大雍朝人面兽心第二号,大司空夏侯汜。
  譬如后头低头沉思,正在默读笏板上的备忘的老臣于杰,看他的衣饰,六年前他是御史大夫,今天他还是御史大夫,圆滑世故,从不做御史该做的事情,在波澜诡谲的官场屹立不倒,实为朝臣标杆。
  譬如当年在夏侯汜军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张威,六年前他还是一个小小校尉,今日已经是四品越骑将军,升迁有道,想来六年间战事不少。
  譬如国丈镇国公薛坤……
  李蕴仔细看过满朝文武,她熟悉的人不多,只有十来个,不过朝中年轻人比她祖父孝宣帝朝时,多了不少。像夏侯汜三十来岁便手握重权,桓玠不过二十七八,也做到了文官之首,新秀辈出,老头子都没地站了。
  很符合她这个年轻皇帝的口味。
  李蕴屁股刚沾上龙椅,殿外便传来通报声:“太后娘娘玉驾,行人回避!”
  她都是低调地从后殿走进来的,凭什么薛仪可以走正殿?
  然而底下的文武百官似乎习以为常,他们反而对皇帝突然露面感到更加不适应,平时皇帝都是坐在帘子后头的,听说是得了麻疹,请了慈空大师治了两年,看来恢复得很不错,小皇帝的脸光洁如玉,半点瑕疵都没有。
  夏侯汜直接抬了头,望着李蕴。他眸色幽深,如同荒原上觅食的饿狼,紧紧盯住李蕴不放。
  桓玠则是平视丹陛,嘴角带笑,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冷面的丞相才是最安全的。
  气氛一下子微妙起来。
  李蕴后背阵阵发凉。
  十六个红装宫女执四足镂空银香炉,鱼贯而入,百官皆自动让出一条路,又有两个大太监持巾幡开道,四个小太监躬身随后,牵着薛仪的裙角,其架势堪比王母下凡。薛仪昂然独行,九尾凤冠步摇随之颤动,头发一丝不苟地贴在头皮上,连迈出的步伐,都像用标尺丈量过。
  她走到殿中,突然停下,上下打量着龙椅上坐着的李蕴,嘴角溢出一丝冷笑。
  李蕴挺直了背,抿紧嘴唇。
  即使年近五十,薛仪也不见衰老,光滑细腻的肌肤,乌压压的青丝,红唇似火,明眸蕴光,只有眼角几缕细纹暴露了她不再青春的事实。
  平心而论,薛仪长得并不算美,只是中上之姿,但她身上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不愧为将门虎女,薛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嚣张无忌,以铁血手腕统摄后宫二十多年,又因先皇性格懦弱,缺少决断而开始参与朝政,渐渐侵入朝堂。
  夏侯汜陈兵河间,搅得天下大乱之时,孝怀帝李曜几乎失去了一切权力,离宫数月也不曾引起动乱,所有奏折都由薛仪批阅,连传国玉玺都在她手上。
  假太子登基之时,薛仪的气焰达到顶峰,民间都在猜测,她将会效仿前朝女帝,废掉痴傻的“李蕴”,自己登基,好在后来李蕴归位,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天才,才渐渐收回皇权。
  李蕴中毒昏迷后,薛仪又重新活跃起来,垂帘听政,碍于她的身份,朝臣也不敢有异议。
  “陛下的病好了?怎么也不见你到景仁宫向本宫请安?”
  李蕴将手边的镇纸拉过来,压住案上纸张的卷角,随意回道:“母后身体康健,何须朕去请安?朕既非大夫,又身患恶疾,母后当避着些,方能长命百岁。”
  薛仪似乎有些惊讶,收起了面上轻视的神色:“陛下尖牙利齿仍似昔年,看来休息了两年,是休息得很好了。”
  “多谢母后关心。”
  薛仪嗤笑一声,缓步走上丹陛,坐在珠帘后,直接对桓玠道:“桓相,沐国公谋逆案,处置得怎样了?”
  她这般越过李蕴直接问话,便是不耐烦演什么母子情深的戏码了。
  李蕴也不在意,她现在正需要旁人提点,因为,沐国公是谁她都不知道。
  辛夷看出了她的局促,连忙上前磨墨,悄声道:“沐国公便是从前的定远侯沐安,熹平三年攻打虞国,以奇计水淹幽都城,不战而胜,陛下赐封其国公之位。今年十月,绣衣侯查出,沐国公收受贿赂,外通敌国,证据确凿,太后下令,将沐国公抄家灭族,由桓相处置。”
  “绣衣侯?”李蕴蹙眉,这是前朝便有的皇室谍报组织,绣衣侯并非爵位,他们连品级都没有,甚至隐去了姓名来历,只有代号。绣衣侯只听从皇帝的直接指挥,在民间搜集情报,暗中监察百官,尤其通国和谋逆。
  “绣衣一出,血染辕门”,每当绣衣侯出动,菜市口必定血流成河,腥臭冲天,所以人们都把绣衣侯当做灾厄的象征,十分惧怕他们。
  大雍建国以来,为了显示君臣相得,无咎无疑,早已解散了绣衣侯,李蕴没想到,自己失去记忆的那段时间,竟然会重新组建绣衣侯。
  辛夷看着她,那双温柔的眸子仿佛在说:“陛下,那不是你的错。”
  李蕴心中强烈的不安感又汹涌而来。
  桓玠拱手,沉声道:“回陛下,沐国公府已查封完毕,十岁以下家眷为奴,余者下狱,择日处斩。只是……”
  “只是此案仍有疑点,请陛下下令复查。”
  殿外传来轮子滚过地面的巨响,守门的两个小太监将门槛取下,一人右手推着带轮子的木椅,逆着清晨刺眼的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