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杜家小娘子-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归正传,繁星和繁荣放假正是因着昨日西山有一书院里的树被雷劈了!

    偏偏这棵树正好在生舍旁边,虽然没有劈到生舍,可断掉的树枝还是落在了屋顶上砸碎了不少瓦片。生舍里的孩子们都要吓死了。

    这下其他书院也坐不住了,一个个开始进行自检,生怕发生类似的事情。

    大商住宅格局讲究房前屋后种大树,一方面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取其荫庇之意,有个大靠山家中子孙也有个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大树的寿命通常都很长,这些人家俱是希望自家和这些大树一样万年长。

    在寻常百姓人家种大树的目的更多,大树长的慢,房前屋后种些树以后房梁棺材板不缺。总之,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总是种了不少树。

    以前各地也出过家中大树被雷劈的事情。不过大户人家院子里都是花花草草,就是有树也是玉兰海棠之类的花树,大树都是种在庄严肃穆的祠堂附近。若是被雷劈了,没人会往树身上想,俱是认为这人家肯定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大坏事,连累的家里的祠堂都被雷劈了。

    百姓家中树被劈了,也多是觉得这家肯定是为人不厚道,要不就是婆婆妯娌这些妇人有问题。通常导致这家的男男女女说亲困难,害苦了一家人。

    自从《大商·备急方》关于雷电的观点一出来,不少人俱是天天仰着脖子打量自家的大树。

    是不是太高了?

    会不会招雷啊?

    好像咱家的比隔壁高,有点危险吧?

    要不砍掉?锯半截?

    人们正琢磨着怎么应对家里大树的时候,西山书院突然出现了大树被劈砸到房顶的事情。这简直一下子把大树招雷劈这个话题推到了京都的第一话题,远超胖子四皇子终于有后了。

    这件事一下子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少人家已经打算给屋后的大树挪个窝。虽然人挪活,树挪死。

    受这股热潮的影响,西山书院在学子和家长们的强烈要求声中,最终决定把书院中靠近生舍的招风大树全换成梅兰竹菊这些符合他们文人风范的雅树。

    于是,每个学子交了一百两银子的改造费后便被放了半个月的假。

    今日,柳二爷便乐颠颠的去接两个孙子回来。

    繁星和繁荣回来后很是高兴,最近这两天下雨,他们除了冒雨去生舍和饭堂其他时间都是窝在小小的生舍里。以往的骑射跑马,赏景写诗都没了,日子过的简直不能更无聊。

    儿子回来杜小喜也很高兴,天天琢磨着儿子们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说什么也要给他们好好补补。杜小喜的苦夏烦闷是一切都没了。

    如此过了几日,京都里关于大树招雷劈的话题被一个噩耗突然打破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海河涝

    海河决堤了!

    连续下了几日雨,位于下游沿海地区的海河决堤了!

    一时间家家户户俱是悲伤一片,为那些在水灾中逝去的人念经祈福。

    大商三面临海,雨多雪多,如此造成了大商各地河流密布的格局。

    面对交通相织的河流大商吸取前朝的教训,一直采用的是听之任之的态度。

    所谓的听之任之就是不会人为的改造河流,不会围涂造田,不会截流塞源。

    各地为了应对夏季水位上涨顶多会沿着河建堤坝,其他的措施几乎没有。

    河流太多,就是想采取什么措施都没用。

    前宋灭国源于天灾**,除了贪官污吏,接连的天灾是百姓们反抗的最大原因。

    当时王公贵族,大小官员,寺庙僧院圈地围田。百姓们手中的土地十不存一。

    为了增加产量,得到更多的利益,这些圈地的人纷纷让佃农围湖围河围滩造田。想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

    当时宋朝的河流一下子减少两成,与此同时田地亦是多了两成。

    接连几年的粮食增产,更是使上位者的私欲膨胀,小型中型的河流消失的越来越多。

    直到随后一年雨水比往年多了些,各地河流大减,一时间雨水流无去处,滞留各地。

    一片泽国。

    随后瘟疫横行,十室九空。

    接着便是百姓们在快饿死的时候终于奋起反抗,各地义军突起,烧旗自立。

    最终被粮多米多的山中杀猪佬夺得了天下。

    大商初定之时,关于为何雨水明明和往年多不了多少远没有老人们见过的大雨季节多,却造成了诺多地方同时大涝的原因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时提出建造南北大运河的渡一大师认为是各地围涂造林,河流减少,雨水一下子不能顺利排入下游,导致淤积成涝。

    因着这个原因,随后大商的几任皇帝俱是致力于疏通河道,保持河流畅通直入大海。百姓们亦是不允许把河流改成土地,一应发现,全家流放。

    如今近百年过去,大商已经恢复了百年前河流密布的局面,每年雨季多是能够顺顺利利渡过。

    大商地形西高东低,河流注入北海东海和南海。

    海河便一一条位于沿海的入海河,不过却是一条让历代皇帝头痛的问题河。

    海河位于东临府,横穿东临入海。

    海河之所以是问题河,一切源于地形。

    东临府大致走向是西高和东高,偏偏中部的地区地势低洼。来自西部的河水进入东临府后便流入当地,造成东临府每到雨季便是一片泽国。

    一府之地面积太大,加之除了雨季积水东临府是北部地区难得的稻米之乡,产粮大府。这么一块地方大商根本不可能放弃。

    面对东临府的积水成涝问题,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实在太多,除了第三任皇帝孝武帝在位时提出‘开新河,通水道,纵阡陌’,挖出几条直入大海的河流直通大海,同时借道南北相邻的两府,把东临府中的河流用运河连接到其他州府入海的河流,减轻东临府雨季河流的压力,这个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他皇帝在位期间在海河一事上俱是没太大建树。

    孝武帝的方法极大的改善了东临府雨季涝灾问题,十多年的时间内东临府一直是北部的鱼米之乡。

    可惜,事物长法。随着泥沙淤积越来越多,海河的水位越来越高,等到雨季河水也更容易溢出。

    东临府西高东高中间低,这就造成了中间部分的地上河。

    几十年前针对这个问题,不少工部官员提出建造几十条高高在上的地上河,一路护送这些河流直接入海。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东临府的官员也是这么做的,可这些地上河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

    根基不稳,易溃易散。

    简而言之就是地上河的堤坝不稳固。

    如今针对这个问题,当地官员只能不停的让人往河边堆积泥沙加固堤坝,同时派出大量的服劳役的人挖沙取沙,想尽办法降低河流水位。

    东临府海河的问题是大商几百年的老问题,几年就要发作一次,突闻海河决堤百姓们没有义愤填膺。只有对大自然,对灾害的无奈,只能祈福经验丰富的东临百姓在大堤破溃之前及时躲避。

    京中因为东临府海河决堤一事悲天悯人。

    杜小喜亦是从柳垚口中知道了东临府地上河的问题。

    说不感慨是没有,杜小喜听到决堤第一个想法就是贪污**,豆腐渣工程,之后便是植被被伐,水土流失。

    事实却是大大相反,一切皆是因地形而起。

    大商关于河流治理的政令让杜小喜实在难以想象的科学先进可持续。

    除了感叹一番,杜小喜也和其他人一样为当地的百姓祈福,其他再多的却却是无能为力。

    上辈子杜小喜自小生活在大陕西的山中,杜小喜小时候河都没见过几条,她们那里年年最大的问题就是闹春旱。涝灾这种事情千百辈子就没听说过。

    若是说怎么应对春旱的问题杜小喜还能根据小时候的经历现身说法,提点什么建议。可要说道涝灾,杜小喜这么个两辈子的旱鸭子可真是没办法。

    地上河啥的,是见都没见过,怎么治?

    转眼又几天过去,快到了两个小家伙回书院的日子。杜小喜的心思便回到给儿子们准备东西上。

    “少夫人,喜乐寺的小师傅来了!”

    门房通报一声,很快便有人引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和尚进来。

    杜小喜一看,哟嘿,不认识!

    看来是师父新收的徒子徒孙了。

    杜小喜已经有两年多没见过师父,上一次见面还是匆匆一别,之后师父又带着一群小和尚满天下云游去了。

    杜小喜觉得他师父已经六十岁的人,就因该有点老年人的样子,就不要漫山遍野的乱窜不见人影了。

    可惜,师父大了不由徒弟,每次师父总是云游的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小和尚对着杜小喜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僧仁德见过师姑。”

    杜小喜回以一礼,“劳烦你跑一趟,可是师父师兄有什么事情?”

    小和尚点点头,从被雨水溅湿的宽大袖袍中拿出一封信双手奉上,对着杜小喜道:“师祖说请师姐尽力而为。”

    杜小喜一脸疑惑的点点头,吩咐茜草道:“带着小师侄去吃些汤茶。”

    小和尚赶忙拒绝,“回师姑,师祖还有话要带给主持师伯,仁德告辞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七章 水泥

    小和尚撑着伞踩着木屐蹬蹬的冒雨离开了。

    杜小喜摸着带着潮气的信,心里总有点不好的感觉。

    师父是不是又要坑徒弟了?

    杜小喜揣着信进了屋子,繁星和小繁荣也左右护卫着杜小喜凑在身边。

    小繁荣巴巴的看着杜小喜,“娘亲,师公来信了吗?写的什么啊?有给繁荣带东西吗?”繁星也凑在旁边,见门外没人再进来,娘亲也只是拿了一封信,便知道没有其他的东西,一时间脸上满是失落。

    喜乐大师名声极大,繁星和繁荣受到外人的影响,加上小时候杜小喜带着他们去看师公的时候,喜乐大师总是利用读心技能把两个小家伙哄的团团转。俩人打小的印象里喜乐大师就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高僧,和别人口中夸赞的高僧一样法力无边。

    喜乐大师游走各地经常会给杜小喜寄些小东西回来,多数情况下属于小哥俩的东西比杜小喜还多。异地远方寄来的小玩意儿两人很是欢喜,对师公也是满含期待。

    杜小喜摸摸两人的脑门柔声道:“这信是师公寄给娘的,你们不能看哦!快去看看你们大字写完了吗?小心等下你们爹回来要检查。”

    繁星心里的小人撇撇嘴,不就是不想让我们看吗?小繁荣则是啊的惊叫一声不用杜小喜催促直直的跑去了书房。

    见着两人一前一后的离开,杜小喜拿起信看了起来。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章,重点只有两个字‘水泥’!

    喜乐大师曰:造福社会,人人有责!徒儿作为善良勇敢有爱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定然要用先进先进科学文化知识造福社会。

    如今海河决堤,百姓飘零无依,是最好的时机。

    所以徒弟把水泥造出来吧!

    杜小喜看着‘水泥’两个字直接呵呵了。

    水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