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后妈觉醒后[七零]-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弟弟产生同情,觉得她太过于极端心狠; 叹着气语重心长劝她大度一点。

    那些论调想都能想到,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人生在世谁还能不犯点错误,你现在都过得这么好了,真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兄弟过那么苦嘛?

    你看他们过成那个惨样; 心里真不会觉得不忍心嘛?

    既然现在有能力了,能帮就帮一把嘛。

    给他们点宽容和包容,亲人永远是世界上最亲的人啊; 打断骨头连着筋呐。

    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宁香不想听这些论调,听完只会想揍人,所以也不会和人多说,让别人有掺合的机会。她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理解和认可,她这辈子只取悦自己。

    管别人怎么想,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

    在宁波没有来学校找她之前,宁香抱着一种随时准备战斗的心理,继续自己的日常生活。仍然是学习做刺绣,在无声无息的时间移转中,用知识和越来越多的作品充实自己。

    她那天对宁波下了狠手,也把狠话说到了尽头,其实更大的意图是想让宁波把她的那些话带回家里去。她要让宁家所有人知道,她宁阿香现在不是好惹的,劝他们从此断了坑她的心思。

    如果宁波不再来找她的话,宁家人最近也不来找她闹事的话,那她基本就可以确定下来,宁家的人以后都不会再来骚扰她了,她算是用暴力和狠话恐吓斩断了他们最后的一丝念想。

    下次就算再见面,他们应该也会有所顾忌,不会再理直气壮地开口就要钱要票。

    几天下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宁香便直接当他们怂了,自然也收起了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

    收了心,她依然专注于自己的刺绣事业,拿着搜集好的资料去找林建东,找个安静的地方和他一起讨论新的原创画稿。有时候是在学校,有时候会出去找个茶馆边喝茶边聊。

    因为放假好长时间没见了,宁香这次便请林建东出去喝了喝茶。两个人在茶馆坐下来,边喝茶边讨论这一次的创作内容,讨论的时候林建东会直接拿着笔在纸上画粗稿。

    现在林建东的画技又提高了很多,至少线稿看起来挺专业的。

    两个人讨论完了画稿的事,起了大致的初稿,然后收起资料和图画本,放松下来喝喝茶,又聊了一点家长里短,宁香笑着问林建东:“回家后生意做得怎么样啊?”

    提到这个事情,林建东还挺开心的,因为他带着三个兄弟赚了钱,目测接下来家里的日子不会太难过了。他家最大的问题就是穷,因为穷而且人口多,所以日子不好过,矛盾也多。

    他笑着回答宁香的话:“挺好的,我们家人全部都开心坏了,说没想到钱还可以这么赚,而且能轻轻松松赚这么多。尤其每天晚上回家坐在油灯下数钱,笑得嘴都合不拢。”

    宁香能想象那样的场景,一盏油灯火光曳曳,照出他们脸上的每一条纹理,尤其是眉梢嘴角上的笑容。这种喜悦,和秋季丰收时看到满地金灿灿稻谷时的喜悦是一样的。

    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热情。

    光是想想,就觉得很开心了。

    如果宁香也有这样的家人,虽然家里穷,平时会有无数的矛盾和摩擦,但心里是心疼记挂彼此的,她也会带着家里人一起赚钱,让自己一个人的快乐,翻倍成全家人的快乐。

    当然了,她没有这样的家人,所以也不需要费这种心。

    这也没什么好感慨的,宁香只又看着林建东问:“丽珍阿婆有找你吗?”

    林建东点点头,“她说她也想摆摊做生意,我猜想肯定是你的意思。她年纪有些大,我怕她累着了,给她进的都是一些皮筋头花玻璃球这些小孩子的喜欢的东西,还有一些糖果果丹皮酸梅粉什么的零食,放在镇上学校旁边卖,小孩子出来能挤一堆。”

    听着这话,宁香想象着王丽珍被一帮小孩子围在中间,所有小孩子手里都拿着一分两分冲她喊:“阿婆,我要这个皮筋,阿婆,我要这个泡泡糖,阿婆,玻璃珠一分钱几个呀……”

    想着想着便笑了,仍然觉得非常开心,满心温暖。

    卖给小孩子的东西,本钱自然是很低的,当然利润也很低。但只要王丽珍觉得有意思,给这些小娃娃带去童年的快乐和回忆,自己也觉得开心满足不孤独,就挺好的。

    宁香笑着说:“哪是我的意思啊,我的意思是她年纪大了,在家歇着好了。她说她在家闷得慌想找点事情做,我才给她本钱的。现在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林建东接她的话,“放心吧,挺好的,老年人都喜欢小孩子。虽然我来上学,但我也跟老四交代过了,让他在家帮着丽珍阿婆,多去看看她,没货了就帮她拿一些。”

    听林建东说完这些事,宁香心里便只剩下踏实和开心四个字了。

    和林建东聊完这些事两天后,王丽珍给宁香寄来了信,说的就是她现在去学校门口摆小摊卖玩具卖零食的事情。说她积少成多已经赚了不少的钱了,要攒起来给宁香买房子,还说每天被那么多小孩子围着,可有意思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抢着喊“阿婆”。

    宁香看信看得笑出来,只觉得曾经昏暗无光的生活,开始慢慢变得阳光普照了。

    身边的人都在向前,都在努力地生活,都在用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越过越好,宁香自己的内心自然也充满了力量,对生活和未来更加充满激情和信心。

    ***

    丝线一针针铺开在绣布上,针尖上开出花来。

    因为有了名气,宁香现在再做作品出来,已经不愁出不了手,更不愁价钱。但她并没有和那些商人玩一些生意上的心眼,费心思从他们嘴里夺利。

    她更多的还是把作品卖给一些有需要的国家涉外机构,比如国内最大的国营大商城、工艺美术服务部、用于接待外宾的国际大饭店……还有就是木湖那个小小放绣站。

    她是一九五六年出生的人,经历过两次国家最贫苦的二十多年,对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深切情感。只要她有力量,便要为自己热爱的祖国,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能发一点热就发一点热。

    她便就这么靠手里的一针一线,靠自己在绷架前的静心沉淀,靠磨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作品一件件散布到国内国外,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了这一年刺绣的代名词。

    这一年只要提到刺绣,懂行的无人不知木湖,无人不知宁香。

    她绣制的作品画面精美绝伦,仿佛每一根丝线中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她的作品里有她人生的沉淀,可以沉静温婉到极致,也可以磅礴大气到极致。

    而且她绣的很多作品是大家都没见过的画作,不管是形式绣技还是内容,都给人一种无比惊艳的感觉。她不止用刺绣这种形式传播中国文化,也用钻研出来的内容去传播中国文化。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惊艳,还有内容上的用心与较真。

    当然随着宁香的名气越来越大,作品出现的场合规格越来越高,那个一直在背后默默提笔画图,为她的内容创新做了许多贡献的林建东,收到的酬劳也越来越多了。

    最近一次收酬劳的时候,林建东笑着跟宁香说:“有一种被人硬往嘴里塞钱的感觉。”

    听他这么说,宁香也忍不住笑出来,“那被人硬往嘴里塞钱的感觉怎么样?”

    林建东想都不想,“当然是幸福的感觉。”

    不谈那些高大上的事情,反正赚了钱就是高兴嘛。他们两人相处这么久,又一起合作出了那么多的作品,不管是默契度还是情感上的共通,全都不是普通等级,所以什么都聊得来。

    笑着说完往嘴里塞钱的事情,林建东又跟宁香说了说甜水大队的事情,只说:“我大哥前两天给我写信,说是大队已经收到县里通知,决定包产到户分地了。具体什么时候分还没定,但年底之前肯定会分完。生产队的东西肯定也要分,你那个船,还打不打算要?”

    宁香的那两间船屋是生产队的,属于集体财产。如果分生产队的财产的话,她那条小船确实也要放进去一起分,这和生产队的牛啊驴啊都一样,不属于哪个个人的。

    宁香还没说话,林建东又继续说:“如果不要的话,你把钥匙给我,我去把你的东西收拾起来,拿去我家里放起来。如果还要的话,一个人肯定分不到一条船,估计要出一点钱。”

    把钱给出去,再分到其他社员头上,这样别人才能没意见。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章我才刚刚说过,再写三周到四周完结,等不及就养肥一下,再等不及我已经告诉你结局了,那还不够快吗?

    最近写的内容几乎一直都是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半年半年地拉时间线,江家的剧情都是靠口述一笔带过的,我真不知道还能怎么快,也真不知道你们想看什么到底在急什么,想看女主我都说了,女主最后事业有成走上人生巅峰,成为了国家级刺绣大师。

    上章继续留言催的某几个人,如果这章你们还在的话,麻烦你们就此弃文吧,别再浪费你们的晋江币了,我想安安静静把这篇文写到完结,谢谢了

 93、第093章

    那条两间小屋的住家船; 是宁香这辈子开始的地方。

    她想了想,看着林建东说:“我要。”

    ***

    一九七九年十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 当年粮食总产量六十六吨; 相当于全队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零年五月粮食产量的总和。①

    农村改革; 在这一年的冬天拉开序幕。

    甜水大队在秋收分完粮食以后; 收到了县里发下来的通知; 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包产到户,把土地全部都承包出去,以每家每户为单位,按人头户口分地。

    从此告别大集体时代,不必再一起去上工; 各家种各家的地; 盈亏自负。

    甜水大队在分完地以后; 每个生产队又开始分过去攒下来的那些集体财产,各种农具器械和牲口,由各个生产队的队长主持分配,全部分完; 一件不留。

    但分东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家里几个兄弟分家,都有因为一个铁勺一口铁锅打得个头破血流的,更别提整个生产队这么多户人家在一起分。

    所有的队长都觉得这事让人头大,根本无从下手; 想甩手一下子却又甩不开,只能硬着头皮上。

    做好心理准备以后,二队的队长把自己队的社员全部叫到饲养室里来。

    到了这样的时候; 他说什么没人愿意听,大家都只关心自己家能分到什么东西,能分到多少东西。于是在他说了几句没什么用的废话后,就有人不耐烦出声问:“别说这些了,就说怎么分啊?”

    这话一说完,立马就有人接了一句:“咱们生产队只有一头牛,牛给谁?”

    除了牛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