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魔临-第1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低头,抿了一口,自打当初在范府拿这茶当凉茶喝了昏睡一大觉后,以后再喝这茶,真得慢慢品了。

    放下茶盏,

    王爷开口道:

    “本不打算来接你,但怕你就这样过江,被我手下那些军头直接冲了,只能我亲自跑一趟了。”

    边上的许文祖听到这话,只觉得心里发虚,这也太直白了吧?

    若是其他的,比如和皇帝唠唠嗑,话话家常,他倒是能接受,可这般明火执仗地说出原因,实在是过于不把皇帝当一回事儿了吧?

    他是早就知道皇帝和平西王关系很好的,可没想到竟然“好”到了这种地步。

    边上记录君臣奏对的史官,已经石化。

    皇后听到这话,也有些担心地看向自己的丈夫。

    不是担心安危,而是怕自己丈夫生气。

    但皇帝并未动怒,

    反而朝着郑凡的方向倾了倾身子,

    问道:

    “当真到了这个地步?”

    “我儿女都有了。”

    主要是,嫡子有了。

    皇帝点点头,又指了指郑凡,

    道;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晋东怎么说,也算是我大燕的国土吧,合着我这大燕的皇帝到自家国土上去,还得时刻担心被自家的兵马给冲了?

    你这王爷是怎么当的!”

    王爷对着皇帝翻了个白眼,

    道:

    “那行,把这两年欠晋东的粮饷都给我补了,然后我带着他们叩谢皇恩浩荡。”

    “唔……”姬老六。

    皇帝搓了搓手,

    道:

    “你懂的,本来去年积攒了一些,但那场大战下来,国库又开始跑耗子了,我,我这是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你也是做过买卖的,东家不发工钱,你希望下面的伙计还对你死心塌地么?”

    许文祖这时打圆场道:“再怎么说,陛下是真命天子,大燕之主,就算是……”

    王爷吐了茶沫子,

    道:

    “我手底下,正儿八经的老燕人,其实不多。”

    “………”许文祖。

    “姓郑的,我这还没过江东呢,你就给我直接上药了?”

    “预敷。”

    王爷并不觉得自己说这些话算什么冒犯,二人之间在书信往来里,其实更随便。

    “其实我也想得开。”皇帝抖了抖腿,“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怎么可能,反正你姓郑的治理地方是一把好手,你就替我看着呗。

    这些话,其实也吓不到我。

    当年就算是我父皇去北封郡,怕是也得担心被镇北军的那些骄兵悍将给冲了,哈哈。”

    “………”许文祖。

    许胖胖感觉自己膝盖中了一箭。

    皇帝又道:“郑凡,等过了江,带我在晋东走走看看。

    雪海关城楼上,我想去看看。

    镇南关的国战之地,我也想去看看。

    父皇,两位叔叔,你,多少大燕将士浴血拼杀出来的疆土,我想看看。

    先看看这里,

    等以后,

    再带着我去看看郢都,看看上京……”

    说到这里,

    皇帝忽然皱了皱眉,

    道;

    “娘的,这两处名胜都城,都被你这姓郑的给毁了!”

    王爷伸了个懒腰。

    这时,一名禁军将领进来禀报,说舟船已经备好。

    “行吧,对岸有人么?”皇帝问王爷。

    郑凡点点头,道:“有我的亲卫。”

    “那咱就先过江呗,禁军就留这儿了,省得带这么多人过去麻烦。”

    魏公公听到这话,有些迟疑,意欲上前劝阻,但还没开口,皇帝就抢先道:

    “你姓郑的一向抠门,我也就不额外带几千张嘴过去了,省得完事后还跟户部要白条。”

    王爷点点头,也站起身,道:“那就走吧。”

    舟船挺大,是望江水师特意抽调了三艘大船过来供陛下调用的。

    说是禁军留下了,确实不假,但随着圣驾一同的宫女太监外加官员,那是必须得跟着一起走的。

    另外还有密谍司的一众人,也得跟着,以方便皇帝和燕京之间的联系。

    其实,外出以来,每天都有折子送到御輦上的。

    皇帝要是真洒脱到就只带个皇后就跟着平西王过了江,那外界马上就会认为是平西王挟持了天子和皇后。

    上船后,

    皇帝和王爷站在甲板上,看着江面。

    天子让船在江心停住,他要祭奠当年望江一战死在这里的燕军士卒。

    魏公公站得稍远了一些,站到了剑圣身侧。

    疑惑道:

    “大人,您的龙渊呢?”

    剑圣回答道:“给我徒弟了。”

    “恭喜恭喜。”

    祭奠结束,

    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

    端着酒杯,皇帝有些惆怅道:

    “我以前也经常各地走的,但当了皇帝后再出来,看这景秀江山时,真的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它很美,

    但它也太沉重了。”

    王爷不说话,站在那里吹着江风。

    他自己是个很喜欢在风景秀丽处抒情的人,所以自然懒得在此时帮身边人捧哏,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好在对此皇帝也早就习惯了;

    一小段的沉默后,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船继续行进。

    “很多人,其实都在看,看朕,到底敢不敢过这个江。”

    “我知道你会过来的。”王爷开口道。

    皇帝手撑着船舷,看着因船行进而荡漾起的层层波纹,道:

    “你觉得我和我父皇比,差多少?”

    “差不离。”

    “别敷衍我。”

    “真差不离,我和先帝,其实没有太多的交集,我拢共也没进几次京。”

    皇帝笑了,

    道;

    “整个天下,都觉得父皇在位时,把刺头都拔了,无论是外面的还是里面的,他都拔了,给了我一个,虽然破了点,但挺安全的一个大燕。

    这个,我不否认。

    但在有一件事,我比我父皇难,而且,我做得比他更好。

    南北二王,信任他们,放任他们,支持他们,

    很难么?

    真的很难么?

    李梁亭、田无镜,这样的臣子,哪家皇帝不喜欢?”

    郑凡看着皇帝,问道:“你是说,我不够讨喜?”

    皇帝伸手,抓着郑凡的手臂,

    道:

    “姓郑的,你扪心自问,咱们俩位置换一换。

    你是皇帝,我是平西王,

    你,

    会如何对我?”

    “我啊,估计早把你一巴掌拍死了。”

    “哈哈哈哈哈哈!”

 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

    皇帝和王爷,过了江。

    队伍在玉盘城休整了两日;

    玉盘城的知府是孙良,但真正掌权的,是他哥哥孙瑛。

    皇帝丢下了自己的禁军过来了,王爷也不会让皇帝寒酸。

    锦衣亲卫充当了新的禁军,一切规制按照天子礼仪,平西王本人也没去越俎代庖,将风光给了皇帝。

    无论是皇帝还是王爷,都不是好相处的人;

    但真相处起来后,彼此之间的默契,可谓油沁细缝,一丝不落。

    自玉盘城往东,

    是很长一段的荒芜区。

    晋东的建设与发展确实是如火如荼,但想要全方位的覆盖,也绝不是这般简单的事,战争的创伤,依旧清晰可见。

    但等继续向东深入,进入了以奉新城为核心的外围屯垦区时,气象,一下子就不同了。

    军屯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水渠灌溉,坞堡建设,明明是乡间田野,却透着一股子精致的味道。

    另外,

    商队的行进道路和安排,作坊的建设和划区,军营的营造,新县城的规整,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机盎然。

    这,

    才是现如今晋东的真正面目。

    这里,浸润着近乎所有魔王的心血,除了魔丸。

    因为那两年,魔丸一直在忙着带孩子。

    但其他几位魔王,都是出了大力的。

    在再有一日就要进入奉新城时,

    皇帝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去“泰山”先看看。

    所以,

    平西王新赐名的山,也是平西王第一个祈福的山,在今日,迎来了这片土地上名正言顺的天子。

    经过这两遭后,

    这座“泰山”,想不扬名都不可能。

    而在这基础上,必然会诞生足够多的关于它的故事与传说。

    皇帝的身体,是真的有些虚;

    这种虚,是明面上的虚,平时看不出来,但真要进行徒步或者登山时,一下子就显露无遗。

    所以,

    登山时,

    皇帝是挽着王爷的手臂走的;

    皇后何思思,

    则跟在后头。

    再后头,则是魏忠河与剑圣。

    锦衣亲卫早就净了山,警戒也拉到了外围,可以确保这里的绝对安全。

    好在,这座“泰山”并不高。

    等看见了平西王亲自命人立下的“泰山”石碑后,也意味着到达了山顶。

    陈仙霸、刘大虎与郑蛮三个小伙子,早早地就上了山,且在上头亭子里把火锅煮好,菜肉切好摆盘。

    当平西王的亲卫,亲自上阵冲杀的机会其实真不多,但若是外放出去,怕是开个饭馆儿啥的真不愁没生意。

    王爷和皇帝入座,

    皇后开始负责下肉下菜。

    这种火锅的吃法其实不算新奇,但牛油红汤锅底外加蘸香油的吃法确实是平西王的独创。

    不远处,还有另一个锅子正煮着;

    魏公公与剑圣,外加陈仙霸那仨,五个人坐在一起煮一个锅。

    皇帝坐下后,本想将靴子脱下来松松脚,结果被王爷一脚踹了上去,不得已之下,只能作罢。

    皇后捂着嘴在笑,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和这位平西王在一起时,是真的放松。

    皇后先下好了菜,再主动给皇帝与平西王一人倒了一杯果酒。

    皇帝握着酒杯,

    看着亭外的景色,

    感慨道:

    “郑凡,你很了不得,真的很了不得,我之前在京城,只是想着你把这里经营起来了,但真没料到,是这种经营法子。

    乾国那帮文人最喜欢对他们官家说要以诗书礼仪教化天下,以回到古夏大治的时代。

    我以前一直以为,那是那帮文人一代代吹嘘出来的美梦,自己给自己骗了一代又一代;

    可没想到,

    在你这晋东,

    我看见了真的。”

    皇帝看事物的角度自然和寻常人不一样;

    且这位皇帝怕是有史以来,最善于经营的一位了。

    经营一个铺子和经营一个天下,肯定是不一样的,但里头,其实也有共通之处。

    王爷喝了一口酒,因皇后就坐在他对面,所以只能微微侧着身子,看另一侧的风景。

    “效率。”

    皇帝咬出了这两个字。

    郑凡扭头看向皇帝,笑着点点头。

    皇帝,是真的懂。

    晋东的发展与规划,根本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为了王爷下一次能更好的打仗。

    标户是为了打仗,种粮是为了打仗,商贸是为了打仗,作坊是为了打仗;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下一轮更大规模的战争,只不过顺带着让以流民为主的百姓,生活上得到了富足。

    但从另一个方向上也能再圆回来,晋东处于战略要地,如果无法将外敌挡在外头,无法拥有充沛的战争能力,一旦兵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