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魔临-第1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子晓得,哥哥放心。”

    莘娘接过龙袍,开始修整。

    随即,

    赵成先行走开,给赵元年端来了茶水。

    赵元年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茶,笑呵呵道:

    “有些紧张。”

    赵成微微一笑,道:“官家会慢慢习惯的。”

    “赵公公,朕问你,朕这个官家,你说到底能当多久?”

    “自然是长长久久,千秋万代。”赵成马上回答道。

    “哎,咱们是自己人,又有什么不能直说的呢?我说赵公公啊,能不能不要这般端着,弄得我心里头不得劲。

    说句直白点的,我这条命,都是靠我娘亲和王爷的关系保下来的,我这个位置,也是因娘亲一手带大了世子赚来的情分换来的。

    我哪里有那个心思真的去称孤道寡,你再这般给我戴高帽子,就真不怕我飘了,然后”

    赵元年下颚向下耷了一下,意思是,你懂的。

    赵成则道:“官家的意思,奴才自然是明白的,但官家想过没有,这张龙椅,自古以来,坐上去可能是一步登天,退下来”

    赵元年接话道:“坐上去,先迈腿;走下来,先掉头。”

    “官家觉得自己会对王爷不忠么?”

    “那怎么可能。”赵元年马上否认,“我这辈子,算是被王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收拾服帖了,另外,再看看世子殿下

    谢家那位千里驹那日说的话,你听说了么?

    这是甚意思?

    这是承认了啊。”

    国本,继承人,接班人,它们的作用,就在于此,可以极大程度地维系一个集团的长久稳定。

    赵成道:“既然官家您不会对王爷有二心,王爷又为何会让官家您脑袋先落下呢?”

    “这是自然。”

    赵元年掷地有声;

    他可是被世子殿下喊过义兄的人!

    虽然他母妃和王爷的关系,世人皆知;

    但赵元年在外头,可不敢称王爷为自己的“父亲”或者“义父”,自然更不敢自己主动在世子面前自称“为兄”;

    不过,世子喊他“义兄”,滋味儿,简直酥麻到了骨子里,让整个人飘到了云端,现在回味起来,还觉得有些飘飘然。

    “那从这龙椅上退下来时,官家您要么就和楚国皇帝那样,成为国主亦或者,像成亲王府那般,有自己的藩地,退一万步说说,至少也能和晋王府那般,得到一个世袭罔替吧。

    而且,不是福王的世袭罔替,是乾王。”

    福王与乾王,看似一样,实则大不一样,以乾王身份世袭罔替,可以嫁接整个乾国传承,此中区别,好比宗室侯爷与军功侯爷。

    “还是你看得真切。”赵元年赞叹道。

    “其实官家您心里跟明镜一样。”赵成笑呵呵地道。

    赵元年侧过身子,看向屏风后头正在修改龙袍的莘娘。

    “结个亲家吧。”赵元年说道。

    “莘娘得王妃指婚。”赵成提醒道。

    “我去求。”赵元年说道。

    “这”赵成心里其实不是很愿意。

    他疼惜这个妹子疼惜得紧,自然想找户好人家,这里的好人家不是指的大富大贵,最起码,自家妹子得当大妇吧?

    赵元年回过味儿来,笑骂道:

    “你想哪儿去了,我给我家小子求,让我母妃去说和。”

    “那奴才,就谢官家隆恩了。”

    时下人,生育普遍比较早,寻常公子哥身边不乏女侍的,套用后世标准,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当爹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所以,福王妃的年纪虽然比郑凡大不了多少,但她早就当奶奶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郑凡当年因为客观原因,子嗣上一度很艰难,本就比较晚。

    如今,赵元年是“官家”,自己的妹子嫁给赵元年的儿子,那就是太子妃

    赵成觉得,这是极好的归宿。

    其实,无论是他还是赵元年,都是很有野心的主儿,但在王府之下,他们的野心就显得很纯澈;

    有些时候,有限度的野心,反而可以保证主观能动性。

    “官家,哥,改好了。”

    赵成马上过来,将龙袍取回,再伺候赵元年换上。

    这套龙袍本就是赵元年携带的乾制藩王袍改的,细看的话,仍然有很多地方不伦不类,但远观的话,确实是乾国官家龙袍的式样。

    重新穿戴好后,赵元年深吸一口气,问道:

    “外头准备如何了?”

    “官家稍后,奴才去问问。”

    赵成刚准备出去,似又想到了什么,将自己身上的红袍宦官服解开,露出了穿在里头的内甲,道:

    “官家,奴才把这内甲拿来,您穿里头吧。”

    之前没打算拿出来,但一想到要联姻,他就拿出来了,赵公公可谓极其现实。

    赵元年抿了抿嘴唇,没推辞,接过赵成换下来的内甲。

    见赵成又要来给自己重新更衣,

    赵元年马上摆手道:“你去外头问问,我可以自己来。”

    “是。”

    赵成马上跑了出去。

    外院亭子里,看见王爷和世子面对面地坐着正说着话。

    赵成马上停下脚步,候着;

    很显然,后头那个官家的事儿,并不重要。

    至少,在赵成看来,远远不及王爷父子俩说话来得重要。

    “外头和这里,你选哪个?”

    郑凡问自己的儿子。

    郑霖开口道:“就留这儿了,懒得腾地儿了。”

    “我还以为你更喜欢外头的场景。”

    “那是爹你更适合的位置。”

    郑凡点点头,站起身,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道:

    “哦,对了,你娘待会儿也会在这里。”

    “什么!”

    郑霖脸色当即一变。

    郑凡笑了,一副你想什么我全都清楚的神情。

    郑霖的神色,开始变得阴沉起来;

    倒不是对谁发怒,而是原本预想中的手痒一幕,正在逐渐和自己远去,故而本能的不开心。

    “爹待会儿会把你娘带出去。”郑凡说道。

    郑霖面部表情一下子舒缓下来;

    “你铭干爹留下,瞎子,我也带出去。”

    郑霖身子一下子柔和下来,靠在了椅子上。

    “不说话就是不同意?”

    “同意。”郑霖马上道。

    “哦,那就是不同意了。”

    “谢谢爹。”

    郑凡笑了,摆摆手,道:“这才对。”

    王爷离开了这座行宫。

    见王爷离开后,赵成才凑到世子殿下跟前,询问道:

    “殿下,可是准时开始?”

    郑霖点点头,

    道:

    “嗯。”

    燕军,亦或者叫燕楚联军,在入乾拿下静海城后,就没有再继续进行什么大规模的军事动作;

    虽说顺势拿下了静海城附近的几座上下游以及附近的县城,扩充了一下军力影响,但并未继续对着乾国江南深入。

    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军事方面来讲,郑凡这次亲自带来了五万晋东精锐,加上三万楚军,再算上谢家征发的山越部族仆从,十万大军,是有的。

    可十万大军,对一城一地而言确实是够了,但对于一域来讲,就有些不够看了。

    分兵四下出击,只会将自己本方的实力给瓦解掉,毕竟,十万大军里有半数是“友军”,分开来配合时,还得互相提防,五加五小于十;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抢劫与破坏,从而将自己的局部军事优势给分化掉,实在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二则是政治层面上,以大燕摄政王的名义发布赵元年新君登基的檄,这影响力,比大军四出征伐,可要大得多。

    今日,静海城内的官绅大族,以及不少从江南其他地方赶来的大族代表,聚集在静海城外的一座昔日的皇帝行宫,要举行登基大典;

    另外,安海镇指挥使杜昇,将率部来投。

    当年年尧率楚军攻乾,将乾军打得溃不成军,最后还是靠孟珙挂帅,才将年尧给挡了下来。

    这位早在十多年前就和摄政王在绵州城交过手的将领,最擅长的,就是防御作战,他更是亲自经营建立起了以安海镇、门海镇、东如镇的对楚防御体系,被乾人称之为小三边。

    只不过先前燕军进来时,是绕了一下道,直接跳过了这一防线。

    这在军事层面上来说,是一种大冒险,因为你的后方处于敌人可切断的范围内;

    而之所以敢这般做的前提是,燕军有那个自信,只要乾军敢从军镇里出来就给他在野外打垮。

    从今日之局面来看,

    新君登基,

    武虽然不多,但都有,至少这个“伪朝廷”最基础的体面,已经初步具备了。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

    高台上,王爷坐在帅座位置。

    四娘和瞎子,分立其左右。

    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来接受乾人一指挥使的投诚,可谓给足了面子,说礼贤下士都有些不够,应该是千金市马骨了。

    不远处,

    杜昇率八百亲骑策马而来,其本部兵马,在距离此地二十里处扎营。

    然而,

    杜指挥使来是来了,但在跟前时,却止步了。

    刘徽在此时上前道:“王爷,许是杜指挥还心有疑虑,亦或者,还想再那个一点,臣请前行劝服其打消疑虑。”

    杜昇是刘徽劝降来的,这是他刘徽在“新朝”,不,在王府面前的第一个功劳资本。

    而杜昇此举在刘徽看来,这是故意给自己台阶上台一起表演好最后一出,花花轿子大家抬嘛。

    郑凡看了一眼身旁的刘徽,

    笑了笑;

    没说准他去,也没说不准他去。

    身边的谢玉安会意,上前问刘徽:

    “刘大人。”

    “在。”

    “您在这儿,看谁比较不顺眼的,比如你的手下,你觉得他可能不服你或者不服新朝廷还念旧乾的?”

    “卑职手下可都忠诚于王爷,绝无”

    谢玉安目光一沉;

    刘徽张了张嘴,

    道:“王乐安,他,他和我有间隙。”

    王乐安是原静海城副指挥使,刘徽开城门献城时,他被刘徽提前看押住了,等燕军进城后,王乐安没办法,只能选择投降,但一直骂骂咧咧的,这几日喝酒时,没少骂刘徽是乾奸枉读圣贤书的话。

    “好,那就派他去。”

    “是。”

    军令下达,站在下面都没资格站台面上的王乐安一下子有些发懵,但刹那间狂喜涌上心头。

    他骂刘徽,一大半的原因是你他娘的要投燕人为何要把老子绑住,害的老子现在也投降了却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眼下,显示存在感的机会来了,王乐安还以为自己可能名声在外,简在王心了呢;

    亦或者,是燕人有意提拔自己好来分化制衡刘徽。

    故而,王乐安欣然领命。

    王乐安去了,

    没多久,

    王乐安就去了;

    他的人头,被杜昇砍下,派一名亲卫,送到了准备接受受降仪式的台面前。

    刘徽吓得眼睛睁得大大的,从脊椎到尾巴骨,一片发寒。

    先前要是王爷准他去了,现在这颗人头,怕就是他了。

    那名杜昇的亲卫送回人头后,

    还大喊道:

    “燕狗,欺我大乾无人么!”

    “燕狗,真当我乾人没血性么!”

    登基大典中,

    原本来道贺且接受官职的,不少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