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魔临-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丽箐是学她五哥的,是吧?”

    熊廷山在太后面前唯唯诺诺,在自己这个四哥面前可没先前的拘束,闻言,只是笑笑,道:

    “这可赖不上我,我可是听说,当初四哥你可是和他在一起过的,我们两方人在江边比武时,他不就在旁边看着么?”

    “唉。”

    摄政王叹了口气,

    道:

    “谁知道呢。”

    “四哥真的毫无察觉?”

    摄政王摇摇头,又点点头,道:

    “朕是觉得他不像是苏明哲,但想来,应该是乾国某位真正的才俊,但没想到,他居然是郑凡。

    要是早知道是郑凡,

    朕就……”

    “四哥当如何?”

    “朕就直接悔了和屈氏的婚事,他若是喜欢丽箐丽箐也喜欢他,那就让他们在大楚完婚嘛。”

    “丽箐妹子要是听到这话,啧啧……”

    “屈氏那边,朕已经安抚了,不会出什么大事,你率梧桐郡归附,这大楚,算是已经大势在朕了。

    为君者,必当以集权为先,屈氏不敢冒这个头,也不会冒这个头。”

    “屈氏自可不必在意,屈天南一没,屈氏地位其实已经降了一等,四哥,现如今咱们要做的,还是收整皇族禁军,不能一直像先前那般再被燕人压在脑门上了。”

    “朕也明白,但得一步一步来,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禁军这一块,朕决意由你来领这个差事,先编练起来,其余方面,朕来想办法。

    打虎亲兄弟嘛。”

    “弟弟定不会让四哥失望。”

    “哦,对了,年尧已经回来了,先前我就是在南书房见的他,现在在外面候着呢。

    来人,去把年大将军请进来。”

    “是,陛下。”

    很快,

    年尧走了进来,

    “奴才给陛下请安,给五爷请安。”

    按照规矩,家里人才叫奴才,外人才自称臣。

    年尧虽然在外面是风光无俩的大将军,但在摄政王面前,就得自称奴才,因为他是家奴出身。

    当然了,自称奴才并非是一种单纯的鄙称,事实上,很多人想求一个“奴才”身份而不可得。

    摄政王指着跪在地上的年尧对五殿下道:

    “五弟啊,你可知这东西上月向朕递送了个什么折子?在折子里,这奴才居然敢建议朕让屈氏的青鸾军换防至镇南关;

    还说什么,屈氏必然会竭尽全力,确保镇南关不失。”

    熊廷山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这奴才,胆子也忒大了,也不带你这般埋汰人的,怎么着,让屈氏去镇南关和那边一家人团聚不成?”

    “奴才不敢。”年尧委屈巴巴地说道。

    “呵,还有你年大将军不敢的事,你这折子里,是何居心,你可知,朕如果真这么办了,那屈氏受此大辱,是不想反也必须得反了!”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哎哎哎,别急着磕头了,年尧啊,我问你,和那位燕人南侯对弈的感觉,如何?”

    年尧当即哭丧着脸,道:

    “可是吓死奴才了。”

    “哼。”

    摄政王冷哼了一声。

    熊廷山则打圆场道:“行,还行,还能扮个哭脸,倒也算是游刃有余了。”

    摄政王闭上了眼,感慨道:

    “丽箐跟着那姓郑的跑了,固然是让朕让大楚很是被动,但终究不可能动摇到根本,我大楚若是不能北出镇南关,就得一直被晋地的靖南军给压着。

    乾人那边虽说闹得欢,但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燕人大势已成,现在其实就看燕人自己,还能绷多久了。”

    “四哥放心,自古以来皆无恒强之势,八百年前大夏如日东升,不也是说亡也就亡了么,我看他燕国现如今之势大,虚火就得占个四五分,且看他那柴火,到底能添多久。”

    “但终究是心头不爽利得很,朕居然还请那郑凡喝过酒。”

    “哈哈哈,这算不算是大舅哥提前请妹婿喝了见面酒?”

    摄政王瞪了一眼熊廷山,熊廷山却不以为意,继续大笑着。

    跪在地上的年尧也“呵呵呵”的附和地笑,

    摄政王见状,直接一脚踹过去,

    年尧不敢受力,更不敢调动体内气血去扛这一脚,故而被踢得在地上转了一圈葫芦,随即又马上跪回了原地。

    “笑笑笑,你年大将军不是和那郑凡一起被评为当世年轻一代四大名将种子么,好了,现在他郑凡到我大楚来将我大楚公主拐跑了,你年大将军什么时候去燕国给朕也拐回来一个公主啊!”

    年尧闻言,当即露出了苦瓜脸,很是委屈道:

    “陛下,陛下,奴才,奴才做不到啊。”

    摄政王闻言,又是一脚踹过去。

    年大将军又原地打了一圈葫芦,

    跪伏回来后,继续道:

    “陛下,奴才,奴才真的做不到啊。”

    “没出息的东西。”摄政王骂道。

    年尧很是委屈,

    道:

    “陛下,奴才想拐也得有的拐啊,可谁叫那燕皇都是儿子,没生女儿啊。”

    ————

    下一章在凌晨2点前。

 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产

    “初啊,收拾完了么?”

    “收拾好咧,爹。”

    “成,吃饭。”

    老何头和何初一起进了对街的一家汤饼铺子。

    平日里,爷俩都是一大早地出摊,如果生意一般呢,爷俩就其中有一个会提前回去做个饭,等另一个午后收摊回来一起吃。

    如果生意好忙活得久呢,那就不回去做饭了,将生意忙好,到午后啊,街面上寻一家铺子吃一顿。

    在外头吃自然没得在家自个儿弄的实惠,但若是生意好,忙到那会儿了,爷俩也不介意去人家铺子里“奢侈”一把。

    好在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且铺面上甭管大馆子还是小铺子,鲜有不收猪肉的,就算是那主打牛肉羊肉汤或饼的铺子,人自个儿平日里吃腻了自家东西,总得挑点儿猪肉打打牙祭不是。

    再加上何家爷俩做买卖心诚,人也厚道,所以他们去下馆子,点俩碗小份的汤饼子,店家往往会加量做成大份地端上来。

    何家爷俩也不客气,反正下次送肉过来再添个二两就成。

    街面上的人想要混得舒坦,可不能够贪这点儿小便宜。

    何初给自家老子递上筷子,

    爷俩开始大嚼起来,

    吃了饼子喝了汤,这身上也就热乎乎的,劲儿就又上来了。

    爷俩出了汤饼铺子,没回去,下午没必要支摊儿,一般得等到黄昏时再支楞起来就成。

    所以,爷俩的下午时间,基本上是悠闲的。

    这人一悠闲啊,就总得琢磨个什么事儿,得寻来个消遣。

    这消遣斯文点儿的,就是舞文弄墨;雅动点儿的,就是遛鸟盘古;再要弄点儿可以上头的,就是斗蛐蛐斗狗了。

    当然,也有大众一点的,得,茶馆喝茶听故事去。

    何家爷俩这半年来,倒是习惯了午后去茶馆听说书先生讲故事。

    以前,他们俩可没这爱好,但架不住现在也是“皇亲国戚”了嘛。

    这当了皇亲国戚,威风,何家爷俩是不敢摆的,但总得有些“自觉”,至少,不再是那么纯粹土了吧唧的市井小民了,也得听听外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当然了,这皇亲是皇亲,国戚是国戚,但去的可不是京城头字号的一品茶楼,而是同街的永安茶楼,坐的,也不是二楼的小雅,而是一楼靠大门口的那张小桌。

    为啥要靠门边?

    一则门边人来人往,有头有脸地都坐二楼或者坐里头去了,剩下的凑在门口蹭白听的,也都是些做苦哈哈营生的,自个儿身上汗臭汗酸味儿扑鼻,也就不会在意何家爷俩身上那因没洗澡就过来所以残留的猪腥味儿;

    二则是说书先生一卖关子,徒弟拿着大竹簸箕下去转圈儿收赏钱时,也怕在门口人进人出冲撞了人手里簸箕不稳,所以多半不会往这里走,也就能免了一笔赏钱。

    老位置,老门边,一壶老鹰茶,又要了一小盘花生米儿,齐活了。

    说书先生正在热场,

    “诸位客官,咱今儿要讲的,就是那平野伯孤身入楚,大楚公主以身相许的故事。”

    “好!!!!!!”

    “好!!!!!!”

    故事,昨儿个其实就讲过,其实,最早时,七八天前,京城一品楼的说书先生就开讲了。

    但人家开讲后,得过个两天,其他小茶楼才能听到信儿,听到信儿后,还得请自家说书先生换身衣裳跑去人家那里喝喝茶,听个两天;

    听完两天后,还得自己琢磨琢磨,一样的事儿,也不能讲得一模一样,总得换一个叙述方式,这一琢磨,也得两天。

    这就叫跟风,风经过人嘴里一道一道地传,自然就越传越邪乎了。

    从一开始一品楼第一波讲的平野伯于大婚那日带着公主即刻突围,

    等转了几波到了这永安茶楼的说书先生嘴里,已经变成了平野伯孤身一人和那楚国造剑师大战了三天三夜,

    随后,

    在楚国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下,

    抱着公主,飘然而去。

    这就是受众不一样了,一品楼里喝茶的,很多事达官显贵,人家有自己的渠道知道一些事儿,你要是讲得离谱乱七八糟神乎其神的,这就是砸自己招牌;而永安茶楼这种市井茶楼,面对着老百姓做生意的,就得弄点儿玄乎的料子加进故事里,这样子人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真要较真,平野伯有没有拐回来人公主?

    拐了!

    那不就得了!

    “爹,这平野伯,好像是咱妹夫的人?”

    “嘘。”

    老何头压低了声音,示意何初不要声张,何初也点点头,随即,紧张兮兮地环视四周,宛若银甲卫在燕京城里秘密接头。

    对于何家爷俩而言,自家的女婿(妹夫)的事情,大多都是从这茶馆里听来的,而这茶馆隔三差五地就喜欢讲平野伯,何家爷俩也就知道了这平野伯早些年,是靠着自家女婿提拔起来的。

    所以,

    自家人啊!

    而眼下,平野伯入楚抢回公主的事迹,已经在燕京城街头巷尾传遍,就连巷子口的孩子们打闹时,一些男孩子也会抽出自己的木剑木刀高呼:

    “吾乃平野伯是也!”

    然后,

    抱住自己早就稀罕的邻家小女童,喊道:

    “公主殿下,与我归家成亲吧!”

    随后,

    就是女童家的亲爹冲出来举起鞋底追着猛抽。

    而这边,

    何家爷俩正听说书先生讲平野伯和楚国造剑师于天上斗法正入迷着呢,

    忽然间,

    一群甲士忽然冲了过来,

    其中一个领头的太监不是张公公是谁,

    张公公一眼就瞧见了坐在大门口桌旁的何家爷俩,

    马上尖叫道:

    “就他俩,快带走!”

    何家爷俩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什么事儿呢,就被一众甲士扛起来强行带走了。

    ……

    “你说这郑凡啊,也真是能闹腾的事儿,朕原以为他能在雪海关多歇息一阵子,谁晓得忽然跑楚国去了,还将人公主给拐了回来。

    你且看看,这是无镜上的折子,这事儿啊,算是盖棺定论了。”

    赵九郎从魏忠河手里接过了折子,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