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病骄女帝-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西月没和他讨论射箭有无用处的问题,而是问道:“你父亲、叔父同意你从军吗?”

    “原本是不答应的,说战场危险,可我决定了,不管他们答不答应,我都要从军。”

    对于有从军志向的年轻人,公西月还是有好感的,她不由起了兴趣多问两句。

    “除了射箭,你还学了什么?”

    “学生天生力气大于常人,从小就学了武术,功夫还不错,还有,我也有读兵书。”

    见他读过兵书,公西月起了心思考究他一番。

    “哦,你读了哪些兵书,最崇拜的是哪位将领?”

    耿世东却有些不好意思回答。

    “学生最崇拜的是先皇后,我把她经历过的每场战役都仔细研究过,可是我发现,无论如何我都做不到像她那样用兵。

    我也仔细研读过你歼灭红毛国的那几场战争,与先皇后用兵神似,但是最后那一战,如果是先皇后,肯定还会有另一个安排,那样才能保证绝对的胜利。”

    公西月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还真的有仔细研究过,倒令她对他有两分另眼相待。

    “你说的没错,当年与红毛国人的那一战我确实还有另一手安排,我从山荟洲调了两万人马,翻过白山山脉,埋伏在红毛国人回国的一处天险关卡处,只待给他们狠命一击。

    只可惜,他们太没能耐了,还没撑到那里就全被歼灭了。”

    耿世东细细想了一会儿,眼神一亮,“妙、妙、妙!如果是先皇后,肯定也是这样做。”

    说完,他对公西月深深揖了一礼。

    “侯爷,请恕学生以前对你还微有非议,没想到你完全继承了先皇后的军事才能。”

    公西月笑笑,“你现在还坚定地想要从军吗?哪怕会有生命危险。”

    “是。”耿世东回答得无比坚定。“学生要从军。”

    “我替你找个师傅如何?”

    这一次,耿世东却没有急着答应,而是问了句:“不知道侯爷想让我拜的师傅是哪一位?”

    公西月似笑非笑,“你认为呢?”

    耿世东抱拳道:

    “如果是程元华大将军,学生自然十万个愿意。”

    呵呵,这小子,心还真大!

    不过,公西月心里却是赏识他的。

    头脑清楚、有胆有识,不容易被蛊惑。

    这是为将者最重要的素质。

    不过,以他的家世,想要找一个好师傅自然不难,也难怪他挑剔。

 第213章 河边春宴(二)

    公西月故意说道:

    “既然你想拜程元华大将军为师,那就他吧,原本我还想亲自教你的。”

    其实公西月原本想的人就是程元华,她不是不能教,只是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将领还需要到军队中锻炼。

    “多谢侯爷。”耿世东深揖一礼,“如果能得到侯爷的指点,学生万分荣幸,但学生还是想呆在军中。”

    公西月不再多话,以她现在的身份能和他说这么多是看他有几分志向和才能,至于到底是鹰还是鸟还需时间验证。

    公西月离开后,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耿公子你真幸运,得到了护国侯的赏识。”

    “耿公子你真的要从军吗?”

    “耿公子你胆子怎么那么大,和护国侯说话一点都不紧张?”

    “护国侯与我想像中的样子不同。”

    “……”

    有了这一个插曲,公西月倒不想去宋圣兰处凑热闹了。

    她问寇红珠:

    “母妃你要去太后那吗?”

    寇红珠其实也不太想去,现在见公西月问,便道:“你们陪我在附近走走就好。”

    此言甚合公西月的心意,司屹更没什么意见。

    ……

    另一边

    一个大的纱帐内

    宋圣兰高坐上端,她下首坐着长公主宇文倩、贵太妃沈千红,还有承国公夫人等一众诰命夫人。

    “去看看护国侯到了吗?”

    一会儿后,有内侍来报:

    “有人说护国侯早到了,在河堤旁看了一会儿耿家公子射柳,现在不知道去哪了。”

    承国公夫人道:

    “这个护国侯太目中无人了,到了都不过来拜见太后。”

    下面的夫人都低着头喝茶,她们什么都没听见。

    就连沈千红,也只是眼光看着其他地方不语。

    宇文倩懒懒挑拨:

    “护国侯目中无人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能如何?”

    宋圣兰此时心里也是异常不高兴,但是她却不能说什么。

    她已见识过护国侯的强势,就连自己的父亲在朝堂上都敌不过她,更不用说只是空有名号的自己。

    上次父亲有句话没说错,要想宋家真正凌驾于他人之上,只有扶持小皇帝亲政。

    但如今小皇帝还未满十岁,要想亲政最少还需要七、八年,就算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一定能实现得了。

    在那之前,自己就得忍让。

    于是,宋圣兰堆起一个笑容。

    “今日春宴原本是为踏春而设,各位夫人也不要坐在这里了,自去游玩吧。

    外面我已让人安排了饮食佳酿,各位夫人如有所需可随意取用。”

    宋圣兰的话说完后,各位夫人应了声“是”,便分批而出。

    魏文英的母亲扶着魏尚书夫人走了一段距离后忍不住埋怨:“护国侯也是,来了就过来和太后见个礼,这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何必要给人抓把柄。”

    “你懂什么。”魏尚书夫人斥责她,“护国侯是朝堂之人,这是踏春宴,她不来没过错”

    “可是,来了问声安也没什么吧,何必要那么与众不同?”

    话是这么说,可一个要在朝堂上和承国公针锋相对之人,却时时向他的女儿低头,总会气短两分不是。

    魏尚书夫人不想和这个媳妇讨论这些,转了口,“我们找找文英,看她在哪儿。”

    魏文英自然也是参加了春日宴的,但她也没来太后面前凑热闹,不过,没人刁难她就是。

    ……

    纱帐内

    见其他人都走了,承国公夫人对宋圣兰说:“你找个机会抓住护国侯的错处,狠狠惩治她一番。”

    “母亲。”宋圣兰将手中茶盏重重一放,“你以为我不想吗,找不到机会。”

    平时自己在后宫,护国侯在前朝,两人根本没有交集。

    像宫中年宴这样的机会倒是能见面,可众目睽睽之下,护国侯行为举止滴水不漏,该遵守的礼节绝不违反、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能让自己怎么办?

    “你看宇文倩,她刚才在这里用言语挑拨,可是她见了护国侯哪次不是满脸笑容、言语殷勤,对我她都没那么客气。”

    说起宇文倩,宋圣兰心中更是窝了一把火。

    虽说自己如今是太后,可宇文倩在自己面前还是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己也不能拿她怎么样,毕竟她是先皇的亲姐姐。

    承国公夫人叹了口气,“罢了,等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收拾她。”

    这个她,指的是护国侯。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承国公夫人也知道很难。

    ……

    范尚书夫人也由自己的女儿和媳妇陪着。

    范尚书的女儿范玉宁嫁的是朝廷官员,如今也是正五品官职。

    她悄悄对范尚书夫人说:

    “女人做到护国侯这地步才算真正的赢家,要权势有权势、要爱人有爱人。”

    范尚书夫人点头认同。

    “是啊,别看太后高高在上,可她还不一定有我们快活。”

    想到什么,范尚书夫人又接着说道:

    “听你父亲说,程大将军和司侍郎都是真真正正地对护国侯好,特别是程大将军,几乎不会违背护国侯的意愿。”

    “你说,护国侯究竟有什么魅力,让程大将军和司侍郎都对她那么死心踏地?”

    “这个我怎么知道,要是我也有这个能耐,你父亲还不全听我的了,可现在,家里还不是他做主。”

    母女两人玩笑了几句,范尚书夫人方正色道:“不管如何,我们都只能和护国侯交好。”

    又侧脸对身旁的儿媳吩咐:

    “你儿子如今的六品官职还是因为护国侯提议才有的,你也一样,只能站到护国侯这边。”

    范祖松是因为护国侯才能重回朝廷,也是护国侯的拥趸者,可以算做她的人,因此范尚书夫人自然也是维护护国侯的。

    付艳华口中应了,心里却不以为然。

    说起这个,范玉宁有些酸溜溜的。

    “你姐夫干了这么多年还只是一个正五品官职,宝儿才三岁多,就是六品了。”

    听着女儿有些酸的话,范夫人只能拍拍自家女儿的手表示安慰。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到底孙子还是要亲过外孙。

    范玉宁也只是说说,她自然知道父亲不可能将恩荫的官职给自己的儿子。

    ……

 第214章 定西府的沟渠修好了

    庆元四年真的是一个好年头。

    河边春宴过后没几天,定西府就送了奏折上来,说灌溉引水的沟渠修好了。

    这个沟渠就是公西月当初去定西府种土豆时带人修的。

    当初用的是“鹿净台”的钱,打的先皇后的名义。后来公西月回归了朝廷,自然将这个项目交由工部负责。

    原来修建沟渠的骆冰如今也在工部任职,六品的主事,沟渠还是由他主导修建。

    公西月不再用“鹿净台”的钱倒不是因为舍不得,只是整个大宇朝的货币市场突然多出来那么多钱,对物价还是有影响的。

    何况,公西月既然已经有了要当女帝的想法,那么“鹿净台”的钱就有更大的用处。

    ……

    接到定西府的奏折后,公西月有了再去一次定西府的冲动。

    她当初在定西河边搭帐篷住了近一年,带人开垦出了万亩土地种土豆,她想看看那里的土豆长得怎么样了。

    虽然知道必然是好的,但她还是想亲眼看看。

    于是,内阁会议上,公西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范祖松也想去看看,他当初替公西月打理“私库”时,曾经去定西府呆了好长一段时间。

    最后,定了公西月、范祖松和工部尚书三人带队去验收工程。

    幸好,定西府离中原皇城不远,多去些人也耽误不了什么。

    公西月一行人三天后出发了。

    司屹这次不能和公西月同行,除了让黄芪、茯苓跟随外,还派了司火带人护卫。

    刚进入定西府地界,公西月就觉察到了不同。

    定西府不再像以前那样荒无人烟,而是时不时有人经过。

    路面也是修整过的,虽然不如中原皇城的开阔平整,但马车跑在上面一点都不颠簸,比起山彤洲的道路还要好。

    按公西月的意思,先不去定西府府衙,而是先去看沟渠。

    当年,骆冰提出了两个修建水渠的方案,公西月考虑大宇朝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第二种简单方案。

    就是利用地势在山沟的狭口处建造一个人工水库,引定西河之水至此,沟渠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养鱼等作用。

    当初,骆冰的预算是精壮民夫五万人三至五年时间可完成。

    如今还没到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不可为不高兴。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