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病骄女帝-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得不慎重!因此他一直没有和公西月见面。

    现在听说公西月找他,他就不能再躲避了。不为其它的,就冲她们带来的粮食和药材都不能得罪她们。

    公西月现在呆的地方就是鲲鹏军搭建好的帐篷。

    公西月打量着眼前之人,是个三十来岁的沉稳男子。

    “钟县令,听说地动发生后,是宝白府府台下令让你们全力救治百姓的?”

    钟文益答道:“确实如此,地动发生的第二天,薛府台就派人来传了信,令我们全力救治百姓。

    但薛府台也说了,如今朝庭没有拨下赈灾物品,让我们先自行筹集,一旦朝庭有赈灾物资发放,一定会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

    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等到朝庭来人或朝庭发放的物资。”

    钟文益态度有礼、口气沉稳,述事清楚,但不应该说的话或多余的话也没有。

    公西月说道:“我们这次带来的粮食和药材只是第一批,后续还有不少,应该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我想问,如今百姓的房屋都倒塌了,你们有什么计划?”

    说起这个问题,钟文益的神情就严肃了许多。

    “百姓的房屋倒塌自然是要修整或重建的,但我们县衙确实没有能力替老百姓建造。”

    公西月想了想,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榆林县多山林树木吧?”

    钟文益道:“姜小姐没说错,老百姓的房子就是榆林县的木材建造的,因此我打算仍然由他们自己建造。”

    这个钟文益可远没有公冶胜脑子灵活,思维也太局限,但还算是个实干之人。

    “我倒是有个建议,钟县令姑且听听看是否可行?”

    “姜小姐请说。”

    “我留些米粮给你,你把米粮当作工钱发放,统一组织大家一起替房屋倒塌的百姓建造新的屋子。

    先统计一下数据,看需要建的房屋有多少座?一共需要多少木材、多少辅助物件等,然后再组织人分工合作,哪些人进山砍木材、哪些人搭建房子等,形成一个流水线作业。

    这样就可以节省劳力、加快速度,使老百姓尽早地住上房子。”

    钟文益从来没想过还能这样的操作,他觉得很新奇,也拓展了他的思维。

    他想了想道:“这法子可行。老百姓见有米粮发便不会觉得白干活,而且米粮是县衙统一发放的,他们潜意识里又会觉得这房屋由县衙分配也无可非议。

    不过,那些房屋没有倒塌的人会不会觉得吃了亏闹起来?”

    这个钟文益还不算太木!

    公西月道:“因此这里有些细节就要把握好。比如建房子的地方可以留多一点、但房子一定不要建得太大,要比现有的房屋都小不少,只要能让一家几口住上便好。

    还有,如果现有的房子虽然没倒塌,但提出想要整修的,你们县衙也可统一一个标准替他们整修。”

 第77章 真是混帐

    钟文益一边想着公西月的话一边说道:

    “这样一来,大家见新建的房子比他们的房子小不少自然少了嫉妒之心、少了纷争,还有留有空地也便于老百姓以后自己扩建。

    那些虽然没倒塌但旧了坏了的房屋得到整修后也让们心里舒坦些。”

    公西月晗首,“正是如此,你可以按这个思路去执行,至于具体操作和细节你们自行商量。

    我已令人去清开道路,将病人全部诊治完后就会离开这里。离开时我会留下一些人和物资,够你们十天之用,后续还有物资送到,到时再看情况给予补充。”

    钟文益道:“不知姜小姐一共能提供多少物资?”

    公西月心想,现在自己还没接到朝庭赈灾的消息,莫非宇文煌真的打算不予理睬了?

    “这次地动超出了我的想像,受灾范围和人员太多,如果朝庭能有赈灾物资发放的话还好,如果仅靠我提供,怕是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人维持到明年秋收。

    只能尽力吧!也希望钟县令你有心理准备,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公西月心里是有遗憾的,但却不知道她的这番话给了钟文益多大的信心。

    钟文益原本担心公西月的救助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维持一些日子而已,没想到她竟然考虑到了明年秋收之时。

    这就不是做样子了,是真真正正替百姓考虑、为百姓谋利。

    钟文益站起来朝着公西月行了一礼,“多谢姜小姐大义!”

    ……

    一天后,等路面清扫出来已可容马车通行,公西月留下部分药材、粮食等物资和三十名鲲鹏军离开了榆林县。

    她们离开的时候,身后的老百姓争相相送。

    虽然只有两天时间,但公西月一行人给他们带来了光、带来了温暖。

    老百姓记住了两个人:先皇后公西月和先皇后的弟子姜小姐。

    这个就离不开鲲鹏军等人刻意的渲染了。

    ……

    虽然只有两天时间,几个小丫环也成熟不少。

    这两天内,司屹带来的人反倒很是沉默,仿如透明人一般。就连司屹,也是安静的时候多。

    在离开榆林县的第二天,程元华追了上来。但是只有他一个人,筹集的粮食、药材他交给鲲鹏军的首领护送。

    程元华还带了消息过来。

    “你走的当天晚上,你父亲就派了管家来找我,说承国公和范祖松曾去找他借粮,还说以户部的名义打欠条给他。”

    “怎么会这样?”公西月很是惊异,“宇文煌拨于赈灾的粮食和银钱不够吗?”

    “据我收到的消息,宇文煌听闻灾情后,只说赈灾事情让承国公负责,但没有下发任何的粮食和银钱,也没有安排人赈灾。”

    公西月听完后,愤愤地骂了句:“真是混帐!如此重大的灾情尽然撒手不管。”

    骂完人后,公西月叫了司屹过来。

    “听说宇文煌没有安排赈灾,你那边有什么消息?”

    司屹确实也收到了消息,内侍和高官里都有他的人,朝庭的消息他比程元华掌握得更多。

    “我是知到一个消息,朝会的时候,范祖松亲口说国库存银只有八十万两、存粮共九十八万石。”

    “什么?”

    这一下,不仅公西月震惊,就连程元华也震惊不已。

    “怎么可能?”公西月不可置信,“当初大宇朝成立时,仅我父亲捐的白银就有三百万两,再加上中原王、江南王及其他世家、富商捐赠的,一共有八百万两。

    就算这几年收支略为有些不平衡,怎么也不可能只剩下八十万两了。

    还有存粮,根据当初制定的税赋制度,我估算了一下,至少也得有几百万石之多。”

    司屹的神情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当时范祖松说完这句话后朝庭上的官员都和你一样不可置信,可范祖松说自前年开始,各洲县的税赋就没有收足,今年上缴不足五成。

    而且宇文煌为了建祈福台和行宫又花了五百万两银子。”

    公西月此刻的心情都不能用愤怒来形容,只觉得荒谬和悲凉!

    这就是她宁愿喝下毒酒也不愿意替代的朝庭!

    国库存银竞然远不如一个巨富之家,难怪中原王敢有异心、史光志也另有想法。

    就在公西月以为这就是底线的时候,司屹又补充了一句:“范祖松说完话后,兵部尚书就接着问范祖松要军饷和军粮,说今年下半年的还未发放。”

    公西月的心如开了个洞,冷风嗖嗖而过,直将人吹得冰冰凉凉。

    ……

    接下来的公西月很沉默,一路上除了必要的话都不肯多说一句。

    ……

    一路上又经过了宝白府的两个县,灾情情况比榆林县更严重些,但县衙也有集中救助。

    因有着榆林县的救助经验,这两个县的救助比榆林县更快更熟练。

    公西月没有多呆,只将一些受伤较重的人亲自救治了一番,其余的让县衙自行组织人手救治。

    粮食、药材和其他物资公西月也是酌情留下部分就往下一个目的地而行。

    ……

    在进入南郑府后,离地动中心川山县越近,灾情的情况就更严重。

    这一带本就是多山多林地带,地动使山体滑坡、乱石飞溅,路面上随时可以见到从山上滚下来的碎石和断裂的树木。

    公西月一行人行走越发困难,时不时要停下来清理路面。

    这一天,进入了南郑府的元巴县。

    元巴县和川山县相临,因靠近元巴山脉因此得名。

    元巴县的灾情比宝白府的几个县更严重,可是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看到的依然是倒塌的房屋和混乱的场景,甚至还有弃于路边的尸体,连路面都没有清理过的痕迹。

    看着这一切,公西月眉头皱了起来。

    这时,前去探听情况的鲲鹏军来报:在不远处一座残存的庙宇中有灾民集中在那里。

    公西月下令往那而去。

    虽然经过了地动的破坏,建筑有所损毁,仍能看出面前的这座庙宇之前是如何的轩昂气派。

    公西月进到庙宇里面,看到的是或坐或卧的灾民和一群忙碌着的道士道姑及和尚。

 第78章 没有官府出面救灾

    看到有人进来,一名道姑迎了上来。

    “请问施主有何需要?”

    “你们这里是在救治灾民?”

    “正是,自地动后,我们见这座庙宇还算完整,便将灾民们集中到这里救治。”

    公西月往四周看了一下,人数只有千人之数。

    “这里只有部分灾民吧?还有其他的人呢?”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本是元巴山上明月观的道姑,地动前,观主带着我们下了山,可才走到元巴县地动就发生了,我们有几个师姐师妹们还受了伤。

    地动过后,观主便带着我们来到这家庙宇暂歇,顺便帮着救治灾民,看到能救的就救到了这里,至于其他地方是不是还有灾民我们就不知道了。”

    可能是看到公西月几人不同凡响,又有一名和尚过来了。

    “几位施主,我是这家庙宇的管事,请问你们所来何事?”

    公西月道:“我们自中原城而来,知道这里发生地动,带了粮食、药材和其他物资过来。”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可真是大善人,来得太及时了。

    我们庙宇的药材前天就没有了,存粮也已殆尽,今天是最后一餐粥,住持去找官府要粮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要到。”

    公西月和道姑说话的时候,程元华已安排人去搬粮食了,这个时候正搬了进来。

    “多谢施主,不知施主是中原城哪位大善人?”

    公西月正想着要如何做答,一旁的程元华又不要脸的开始介绍。

    “我们是先皇后公西月的人,这位是先皇后的弟子姜小姐,听闻……”

    公西月之前听着他们推崇先皇后还有些不以为然,可自从听闻国库存银存粮情况及宇文煌不愿赈灾的消息后便没有阻止他们了。

    她问过程元华为何要这样做?

    程元华说没有其他原因,就是看宇文煌不爽,不愿将功劳记到他头上。

    公西月说:“那你也可以说你自己的名字啊,你堂堂的大将军就在面前岂不更有说服力?”

    程元华道:“我现在还是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