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病骄女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就是表示要结束这次谈话了。

    ……

    **

    自从公西月出手救济灾民后,中原城的形势马上稳定下来。

    在圣旨下来之前,公西月就让人陆续将土豆从定西府运到了中原城,圣旨刚一下来,中原城就多了十几个粥棚,全部都是土豆米粥。

    今年的蝗灾确实严重,像山彤洲的承城、中洲郑城的石原府、中洲安城的济南府这几处,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被蝗虫蚕食干净。

    虽然这几处不是大宇朝水稻的最主要产地,但是因为这次蝗灾,原本就不太够的大米更是不能满足大宇朝的需要,幸亏有了这些土豆。

    公西月有时难免想道:似乎冥冥中真有天意。

    自己在这次蝗灾之前得到了土豆的种子和种植方法,也马上实施种出了一季土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土豆,大宇朝的这次难关才能渡过。

    土豆的储藏期比大米要短,因此公西月让姜纪良的大米先存起来限量购买,让他先卖土豆。

    除了供应土豆粥外,还集中在几处地方搭建了帐篷,让这些远道而来的灾民们不至于露宿街头。

    每处搭建帐篷之处还设立了临时医药点,每天白天有大夫过来坐诊,免费替灾民们看病施药。

    有了这些举措,再加上鲲鹏军的人暗中维持秩序,中原城几乎没有了流民放火抢劫。

    除了灾民们,有些中原城的本地老百姓也排队领粥、看病,公西月吩咐下去一视同仁。

    ……

    慢慢地,先皇后和姜小姐的贤名在中原城传开,不仅灾民们对她们感恩戴德,就是中原城的老百姓们也感念万分。

    正是因为她们,这些灾民们才安定下来,不再放火抢劫、不让他们惶惶终日。

    ……

    施粥放粮看诊这些都好办,难的是治理蝗虫。

    如今这些蝗虫还在向南迁徙,正在向郑城的兴安府、安城的安合府侵袭。

    在等宇文煌下达圣旨的期间,公西月并没有闲着,她翻遍前人典籍,想出了一个组合治理蝗虫的方案。

    第一,大量养殖鸡鸭。

    据记载,鸡鸭鸟都会以蝗虫为食,一只成年鸡一天可以吃掉一百来只蝗虫。

    而且,养殖鸡鸭来防治蝗虫,是一种良性循环,不仅消灭了蝗虫,还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从而改善百姓生活。

    第二,用篝火诱杀法搭配上堑坎掩埋法消灭蝗虫。

    蝗虫和飞蛾类似,都有朝着光亮处飞的习惯,那便可以设置好篝火,诱导蝗虫靠近。

    一旦蝗虫靠近火光,最直接的结果便是被火烧死,这是一种很高效的驱虫手段。

    而堑坎掩埋法,就是提前设置好陷阱,等蝗虫进入其中后,便将其掩埋。

    但掩埋蝗虫,不一定能够杀死它,若是将其引诱到篝火中,再放火烧的话,便可一劳永逸。

    篝火诱杀法搭配上堑坎掩埋法,这个方法应该可行。

    第三,杀死虫卵。

    蝗虫最大的威胁在于繁殖能力,如果能提前找到蝗虫产卵的地方,然后倒入药草汁杀死虫卵,便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蝗虫的成长发育。

    当想出这套组合方案后,公西月便命人去组织实施,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只是鸡鸭没那么快孵化出来,而灾区的老百姓又流徙他方,人手不太够。

    因此,当圣旨下发后,公西月第二天便和程元华一起拜访了兵部尚书耿建光。

    耿建光在家里已窝了两个月,如今见到公西月和程元华来访,连忙迎了出来。

    公西月和耿建光并不太熟悉,她死的时候耿建光还没有出头,只是知道耿家也是世族大家。

    见到耿建光亲自出迎,公西月朝他颔首,“耿大人好。”

    虽然公西月只是个十几岁的闺阁小姐,但耿建光却一点也不敢小视她。

    当年程元华在战场上是如何勇猛他们都是听说过的,而且程元华这人又有些随心所欲不服管教,这样的人能对一个姑娘俯首从之,那这个姑娘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耿建光是开了大门迎接的公西月,跨过门槛时,程元华见门槛有些高,便伸手扶住了公西月,嘴里还说道:“小心门槛。”

    “我还没有那么娇弱。”公西月一边小心跨过门槛一边回了一句。

    旁边的耿建光心思一动:这两人的关系确实亲密,程元华对她的态度也是亲近却不失恭敬,她们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关系的?

    等到在大厅坐好后,公西月开门见山地说了来意:

    “耿大人,我今天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当然也是互惠互利之事。”

 第104章 合作(一)

    公西月坐定后开口道:“耿大人,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帮忙。”

    “姜小姐请说。”

    “如今的蝗灾你也知道,我已找到了办法治理,也已经让人试过很有些效果,但如今因为灾区地方的老百姓逃离很缺人手。

    我想着,能不能请你下令让地方上的军队先配合一下,让他们先行消灭蝗虫,等我这边组织老百姓返回后,士兵们便不再需要援手了。

    当然,士兵们不是义务干活,每人每天发放一定的报酬还有土豆和其他粮食,以充抵军饷和军粮,你意下如何?”

    最后这一句话切中了耿建光的心思。

    范祖松挂职之前,将国库的余钱余粮全部用来发了军饷和军粮,但还是没有发够,还拖欠着。

    而范祖松挂职后,军队便没有再发过一丝一厘的物资,他正头疼着,不知道该如何安抚军士们。

    如今听公西月这样一说,立即说道:“可。姜小姐,你不知道,如今欠着军队快半年的军饷了,可国库里还是没有钱。”

    “那宇文煌没说过要怎么来解决欠饷问题吗?”

    对于公西月直呼宇文煌的名字,耿建光倒也没多大的惊异,因为程元华也是直呼宇文煌的名字,他只以为他们是对宇文煌有怨念。

    “姜小姐,不瞒你说,皇上如今想些什么我们这些臣子还真的不怎么清楚。

    就说军饷军粮一事吧,拖欠久了会引起兵变的,可皇上却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仿佛有一天天上会掉下银钱和粮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样。”

    公西月心中冷笑一声,现在自己重生了,可不真的是从天上掉下了银钱和粮食吗,难怪程元华他们会不服气宇文煌得了好处。

    “那辅国将军和大都督那里的军饷和军粮也是拖欠的吗?”

    公西月口中的辅国将军是指卞守全,如今他镇守着西胡洲边关,与铁木国遥遥相望。

    大都督则是说的史光志,他镇守着西南方,防备着党族党焕金。

    这两处都是关键所在、不容有失。

    “也拖欠着。”耿建光头疼道:“不过范尚书挂职之前,特意将这两处多发了两个月的饷银,因此没欠得那么久。”

    这样下去真的会出大问题。

    公西月之前常年呆在军队中,对士兵们的心思很是清楚,他们有保家为国的心思不假,但更多的却是为了那微薄的军饷,想着能省下来寄给家里,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些。

    以前公西月率领的军队有一个传统,每次打仗之前,士兵们便会将他们的财产封好统一放置军队设立的保管处。

    如果他们战死,军队便会将他们的遗物找出来,按照上面的要求替他们把财产送给他们的家人。

    如果战后他们还活着,自然又自己将这些财物取回。

    正是因为有了这项措施,士兵们打起仗来才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勇猛。

    想起这些,公西月道:“耿大人,不如我们再做一个交易如何?”

    “姜小姐请说。”

    “我先想办法筹集三个月的军饷和军粮,但我也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后所有的军报也必须如同官员的奏折一样先送呈枢密院,兵部下发的通告也必须经由枢密院发出。

    当然,兵部的事务我一概不干涉,你要是担心枢密院贻误军情,也可派心腹来枢密院任职。

    枢密院如今正在组建当中,还有两个副枢密使的职位,其中一个可以给你的人,你意下如何?”

    耿建光听后心中大震,这个姜小姐真的好心机好手段,她这是要分兵部的权啊!

    如今所有的军报都是先呈兵部,再由兵部上呈给皇帝,可如果按公西月所说,以后所有的军报先呈送枢密院的话,那枢密院对整个军队的情况就了如指掌了。

    虽然她说她不会干涉军务,但日子久了,岂知又是怎么样的情形?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肯定是不愿意她分去自己的权力。

    可是,她提出来的条件太诱惑人了,军饷和军粮可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以如今国家的实力,根本没能力支付军饷。

    如果军饷迟迟不能解决的话,到时军队发生兵变或其他情况发生,自己仍然脱不了干系,轻则撤职、重则获罪。

    耿建光的心中在激烈地做着斗争。

    公西月也没有干扰他,而是低下头喝茶。

    半晌,耿建光道:“就算这三个月的军饷支付了,接下来呢,你又有什么办法?”

    “耿大人,军饷和军粮的支出还是要通过国家收取税赋来解决,等我任职枢密使后,我会联合朝中重臣来收取税赋,只要国库有了收入,军费支出也就有了着落。”

    “可如今朝中的情况想必你也了解,哪里还收得上来税赋?”

    公西月直直地看着他,“是真的收不上来,还是你们没有尽全力去做?”

    耿建光不说话了,这里面涉及的官员太多、牵涉的利益太多,连皇帝都只发发脾气没有具体措施,他们这些做大臣的更不会以一己之力去对付众多官员。

    半晌,耿建光才开口道:“我会让军队配合你们。”

    “大人畅快!”公西月击掌道:“那你也尽快将副枢密院使的人选告知我,我这两天就会上奏折奏知这些事。”

    “还有,以后大人有事找我不方便的话,找元华也是一样。”

    这声“元华”更让耿建光确定两人的关系不同一般,而且全程都是姜小姐在说事,程将军只是在一旁喝茶,似乎无论姜小姐做什么事情他都不会反对。

    谈论这些事情程元华确实不提意见,行军打仗他很有自己的想法,可谈政治、勾心斗角他就远远不如公西月。

    再者他知道无论如何公西月都不会害他,因此只要公西月定好的事情他都不反对。

    事情说完,公西月就提出告辞,耿建光亲自送到大门外。

    ……

    接下来的事情都按照公西月的预想进行着。

    程元华带着人拿着圣旨在兵部附近找了个院所,挂上了枢密院的牌子。

 第105章 合作(二)

    枢密院内,程元华不仅将公西月办公的地方收拾好了,还替他自己收拾了间屋子。

    期间,他按公西月的吩咐去了趟承国公府,和承国公约定,由承国公府选定一个继承人认在宋圣兰名下,他们会全力支持继承人登基为帝,前提是承国公认可枢密院的存在,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先通过枢密院再送呈给皇帝,而下达的指令也先通过枢密院再发往各处。

    当然,也留了一个副枢密使的职位给承国公。

    承国公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