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病骄女帝-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大人,该做的准备你仍然做着,等过两天红毛国入侵的军报呈上来之后,那时就会有一个结果了。”

    这几天,程元华也要忙着集结鲲鹏军,也需要几天时间。

 第128章 微臣想到了主帅人选

    两天后

    山彤洲的军报就呈报上来:

    红毛国集结十万人马入侵,他们手里有一种叫“火铳”的武器,杀伤力巨大。

    而此时,程元华也得到了同样的消息,还有火铳的图片和介绍。

    红毛国的火铳是金属制火铳铳壁,瞄准和控火铳的发射需要两个人,将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以火药发射铁弹、铜弹或铅弹,火铳在50步内无论什么盔甲都防不住,而且中弹后不死即伤。

    当然,红毛国的火铳与弓箭相比也有劣势,发射速度没有弓箭快。

    与车弩相比,射程和射速更是不如。

    这是公西月第一次看到火铳。

    看到的第一瞬间,她就联想到了霹雳弹,她觉得有机会要去南夷洲雷家走一趟,不过可以先让姬广会去研究一下。

    “元华,让人多夺取几把火铳,给姬广会去研究,看我们自己能不能也制造出来。”

    程元华应了一声。

    ……

    乾宇殿

    此时的乾宇殿吵成了一锅粥。

    自从耿建光将山彤洲的加急军报呈上来后,朝庭半数以上的官员就赞同议和,他们的理由是:

    这仗根本不用打,肯定打不过。

    承国公、耿建光、魏广田、户部尚书几个高品阶官员却是一言不发。

    宇文煌内心也害怕啊,他觉得就算他御驾亲征也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如果只是对付一个铁木国,他还是有信心的,可是要同时对付两个国家,对方还有从来没听过的厉害武器,怎么可能赢啊!

    可是,议和恐怕就不是之前自己想的那样简单了。

    两国联合进攻,肯定是奔着大宇朝的城池和土地来的,要是将大宇朝的土地和城池给了他们,那自己还算什么皇帝。

    他看着一直没有说话的承国公几人,不禁又点了名:

    “承国公,说说你的想法。”

    承国公从队列中迈了出来。

    “启奏陛下,微臣认为两国狼子野心,所图甚大,粮食、银钱和布匹明显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因此,臣主战。”

    承国公的话刚一说完,威远候沈宗庆就忍不住驳斥他了。

    “承国公说得好听,战,拿什么去战?我们是有将领、有军队、有钱,还是有先进的武器?”

    今天在朝堂上蹦哒得最厉害的就是沈宗庆,他是坚决支持议和的,他生怕让他带兵打仗丢了性命。

    承国公没有生气,他平静地看着沈宗庆。

    “那如果按威远候所言议和的话,铁木国要求要整个中原城及以北的土地,你给还是不给?”

    沈宗庆跳了起来,“承国公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铁木国怎么会提出这么无礼的条件?”

    “那请问威远候,如果我们不战,铁木国是不是能很快南下直攻中原城?”

    承国公盯着沈宗庆,一定要他给个答案。

    沈宗庆避开了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他们还没有攻入中原城之前就先提出议和。”

    “假若我是铁木国的首领,明明有机会入主中原城,那我为什么不先攻入了中原城再谈议和的事情?反正到时都由我说了算。”

    承国公说完这句话后,便转向了宇文煌。

    “陛下,铁木国和红毛国加起来也只有25万兵力,但我大宇朝全部兵力是他们的两倍多,而且我们还占据了地势等优势,为什么不一战?”

    “那承国公可有良策?”

    “启奏陛下,臣乃文官,不懂打仗,但卞大人乃是征战多年的将领,不如由他做主帅,申大人也有领兵经验,让他做副帅,至于监军那可做的人就更多了。”

    承国公这话说完后,让那些惧战的官员更是心戚戚,说来说去大宇朝能领兵的将领太少了。

    要是先皇后还在的话,哪里用别人,有她一人足矣!

    想起先皇后,一个年轻官员出列。

    “启奏陛下,微臣想到了一个主帅人选,那就是程元华大将军。”

    此话一出,全场静寂,特别是那些资历老的官员看着这个年轻官员的表情更是一言难尽。

    难道你不知道皇上最忌惮的就是先皇后吗?

    先皇后死得莫明,程大将军是先皇后最信任的人,怕是对皇上相当有恨,让他当主帅领兵,这不是将皇上的命送给程大将军吗?

    不过,要是皇上真的愿意让程大将军领兵当主帅的话,这场仗只怕就赢了。

    听闻程大将军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其余都是战无不胜,有他在,大宇朝就安全了。

    因此,这些老臣也没有谁想着要出来反对了,他们只做不知晓皇上和先皇后之间的恩怨,做眼观鼻、鼻观心状。

    但耳朵却竖得高高的,听皇上如何回答。

    程元华回到中原皇城后,宇文煌命吴三元派人暗杀了他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江湖中人更是不肯接暗杀程元华的买卖,说江湖上有人放话,谁要是暗杀程将军,就是与整个江湖为敌。

    宇文煌没办法,暗杀程元华一事只好不了了之。

    幸好程元华也没想着要对付他,只一心跟在那位的徒弟身后做些不太紧要之事。

    在宇文煌看来,不管是赈灾、种植土豆、修水渠,还是消灭蝗虫都不是什么大事,反正那些贱民死就死了,没啥大影响。

    可如今,竟然有人提议让程元华当元帅,让他来领兵,这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宇文煌冷冷地盯着那个年轻官员,眼神犹如毒蛇。

    “朕觉得你精神有问题不适合当官,现在立即辞官,否则我就治你欺君之罪。”

    被宇文煌冰冷的语气吓了一跳,年轻官员连忙跪下磕头。

    “陛下息怒,饶了微臣。”

    宇文煌做了一个手势,马上有宇林军的人出来拉走了这个年轻官员。

    可怜这个年轻官员到现在还没明白自己是哪里说错了话。

    其余官员没想到宇文煌的反应会这么大,光是一个提议就罢免了一个官员,便都安静了下来。

    “退朝。”

    宇文煌竟然不管还有大事没解决,就这样挥袖离开。

    承国公和耿建光对了对眼神,看来想让皇帝下旨让程大将军当元帅是不可能了,也不知道姜大人有什么办法?

 第129章 你现在就物色人选

    承国公和耿建光又一前一后来到了枢密院。

    “姜大人,今天朝会上皇上仍然没同意支援,我看他的意思还是想议和,而且有官员提议程将军为统帅被皇上当场削了官职。”

    “耿大人。”

    公西月直视着他,“你先不要顾及我,只说你真正的想法,你认为这仗该打还是不该打?”

    耿建光道:

    “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好几天,假若铁木国真的只是要一点粮食和布帛,倒也不是不能议和,毕竟战争还是劳财伤命的。

    但目前看其架势,怕不是一点粮食和布帛可以解决的,他们明显是冲着占领大宇朝的土地而来,这样就不可忍了。”

    “既然如此,耿大人就去做你认为该做的事,至于元华任统帅的事情我会搞定。

    军情紧急,万望耿大人多上些心。”

    耿建光只能应下。

    三人又商量了一会儿事情,公西月将承国公单独留了下来。

    公西月替承国公倒了一杯茶。

    “承国公,你也看到了,宇文煌越来越不像话,这样下去大宇朝会出大乱子的,你也不想这样吧?”

    承国公喝了口茶,他自然不想这样。

    “姜大人是什么意思?”

    公西月不急不徐地说道:

    “你现在就开始物色人选,等这场战争结束后我们就扶他上位。”

    听完这话承国公心中一震:

    “会不会太仓促了些?”

    原本这是他们议定的计划,只是没有这么早实行。

    “这场战争结束后元华的人气会达到一个高度,届时他手上又有兵权,有他支持事情会容易许多。

    不过,申元国和耿建光就需要你出面了。”

    申元国和中原王是早有联盟的,私下和程元华也有接触,但承国公并不知情。

    承国公对宇文煌也很失望,他仔细想了想:

    “好,我现在就开始物色人选。”

    公西月又叮嘱道:

    “只是要做得隐蔽些,千万不要让宇文煌提前觉察了,到时元华他们在外面打仗,不一定顾得上来。”

    承国公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他点了点头。

    公西月想了很久,只有过继一个儿子在宇文煌名下,各方势力再一起拥护他登基才不会动乱,否则任何一方势力登基都会引起战争。

    要说目前,最想当皇帝的只有中原王,因此,公西月先让程元华找了中原王,和他结了盟。

    后来,司屹和公西月定了亲,中原王就将念头暂时歇了。

    至于申元国和史光志应该心中也有想法,但他们也深知他们势力不够,如果战乱起来他们或许还有些机会,但如果拥护宇文煌的儿子登基他们也只有先顺从。

    ……

    ……

    两天后的朝会上,首领太监兼掌印太监刘公公宣读了一份圣旨:

    任命程元华为元帅,统领调度全部军队,迎战铁木国和红毛国的军队。

    朝臣们自然有许多疑问,前两天皇上还因为臣子提议让程元华任统帅被现场罢了官,怎么才两天过去,皇上就同意了?

    刘公公言皇上突然患病,但军情紧急,不容有失,特让他下发圣旨。

    刘公公将这份圣旨让大臣们传阅,圣旨所书内容确实为宇文煌亲笔所写。

    承国公和耿建光对了下眼色,躬身道:

    “谨遵圣命。”

    承国公和耿建光表完态后,魏尚书、户部尚书、孙文桓也紧接着表了态,他们几人都是主战派,见是程元华任元帅无有不高兴的。

    毕竟程元华的战绩摆在那里。

    其余多数大臣见几个重臣都表了态,又有皇帝的圣旨在,只好也应了。

    但是也有反对的,像威远候沈宗庆就说道:

    “刘公公,非是我不遵从圣旨,只是这圣旨下得太蹊跷,能让我去见一见皇上吗?”

    皇上重病,他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就是贵妃那也没有消息传出来,岂不是太蹊跷了?

    刘公公道:“可以,如果还有哪位大臣想去探望皇上可一并去。”

    随着刘公公的话声落下,又有好几位大臣站了出来。

    承国公和耿建光对视了一下,也道:

    “我们也去探望一下皇上吧!”

    随后,刘公公在前面领路,十几名大臣跟在他身后。

    刘公公将大臣们带到宇文煌的寝宫,宇文煌闭着眼睛躺在龙榻上,面色倒是平静,看着与平常并无两样,岑公公和太医院几位太医都候在一旁。

    沈宗庆问岑公公:“这是怎么回事?”

    岑公公道:“今天早晨侍候的小太监过来报信,说皇上叫不醒。我和刘公公连忙过来看,见到皇上昏迷不醒,枕下还有一道圣旨。

    随后我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