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安石点点头:“脱胎换骨啊,商税暴增百分之四百不说,连农税都暴增了百分之五百,一下子让永兴军路摆脱了贫困路的帽子了。”

    王安石一脸的震撼。

    欧阳辩笑道:“这也正常,因为刚开始投资建设,大量的热钱涌了进去,产生了大量的交易,商税一下子暴增也是正常。

    还有农税,其实也没有产出呢,但是大量的土地易主产生的手续费,也算是农业税,所以暴增也是正常。

    不过得看明年了,明年才是真正的产出,庆州工业园在明年正式完工,庞大的产能会正式爆发,届时整个永兴军路都会成为庆州工业园的供应商,海量的资源会涌进庆州工业园,变成成品输送到西夏灵州自贸区、永兴军路各州县,以及旁边的成都府路、梓州路等等。

    届时无论是采购产生的商税,还是产品卖出产生的商税,加起来就是海量的商税收入。

    而农行统一收购的田地,明年收成的时候,交上来的农税会让永兴军路在大宋各路里也要排名中上了,毕竟肥沃的关中可不是吹的。

    韩子华能够回来掌管枢密院,功劳无非就是堡垒、自贸区、庆州工业园,这里面哪项不是蹭我的功劳?”

    王安石笑道:“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次回来,韩子华与为师颇为亲近,怕也是有这方面的因素。”

    欧阳辩笑着点头。

    王安石道:“庆州那边现在由永兴军路转运使韩维兼知州,实际事项由苏辙、章惇、王韶等人兼任,你可以放心。”

    欧阳辩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不过这是好事,庆州那里是他布的大局,若是有人去胡乱瞎指挥,那就坏事了。

    “老师,这次可真是吓到我了,同制置三司条例的差遣是怎么落到我头上的?”

    欧阳辩好奇问道。

    王安石看了欧阳辩一眼:“你也有被吓到的时候?”

    欧阳辩笑道:“学生胆子小。”

    王安石哈哈一笑,显然只当欧阳辩在开玩笑。

    “说来也是有意思,制置三司条例司,在你我看来自然是了不得,可在那班人看来却是言财利的下等勾当,为师原本是请韩相一起来领同制置三司条例的差遣的,但韩相拒绝了,理由就是耻于言利。

    既然如此,那为师就不客气了,将你推举了上去了,你的资历原本是不太够的,但好在你人脉广啊。

    张相(张方平)、韩子华(韩绛)、韩大学士、薛师正(薛向)等人都同意了,陛下对这个推举更是满意,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为师也是颇为惊诧啊。”

    欧阳辩笑了笑。

    张方平、韩绛、薛向都受过他的恩惠,韩维是韩绛的兄弟,自然也要偏向自己,这个结果也是正常。

    赵顼更不必多说,估计老师列举名单的时候就和赵顼商量过,赵顼是不是就会写信给他,希望欧阳辩回来,只是欧阳辩事情还没有办完,所以拖了拖。

 第五十章 动大手术

    其实这些也只是闲话,关键是接下来要做什么这才是关键。

    欧阳辩的时间很紧迫。

    欧阳修现在看着状态还算不错,但谁也不知道欧阳修能够支持多久,欧阳修一旦撒手西去,欧阳辩就得守孝三年。

    欧阳修或许能够活几个月,或许能够活一年,或许能够再活几年,这都说不一定。

    所以欧阳辩这次回来想的不是去做具体的事情,而是要站在宏观上帮忙筹划出一条道路来。

    然而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制置三司条例司本身的寿命并不长。

    在历史上,熙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的同时,即创建了这个机构,变法派在朝廷上逐步占了上风后,条例司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于熙宁三年五月废去,其权归于中书。

    也就是说,这个机构正式存在的时间也就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不过这个关系不大,因为在王安石的筹划下,中书五房和司农寺成为承接变法的决策机构,新法通过司农寺名义予以发布。

    其实就是换个名字罢了。

    欧阳辩和王安石稍微的聊了聊就进入了正题。

    “老师,我现在要如何入手工作?”

    欧阳辩问道。

    王安石道:“现在条例司除你我外,还有原先你的工作组谋画于内。

    吕惠卿和郑雍同为检详文字官,梁焘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加中书检正,曾

    布为看详衙前条例,还有林希、张璪等编修和参详官,都是你以前的下属,你过去立即就能够开展工作了,具体的进度你听一下他们的汇报就可以了。”

    欧阳辩点点头,都是原来的老朋友,倒是简单,变法的具体内容其实也没有相差太多,在回来的路上欧阳辩已经全数过了一遍,除了一些细节有些变化,大体是相符合的。

    不过这些欧阳辩其实已经不太关心了,除了均输法和免役法可以给农户解绑的意义,如今的大宋富有四海,如果有足够强大的军队,打西夏、打辽国,甚至打到吐蕃去,都不虞有财务上的担忧。

    这十几年的时间,欧阳辩看似不太顺利,但他东一拳西一脚的给大宋朝折腾出来的家业足够几代帝皇败家的。

    所以现在经济变革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了,现在欧阳辩盯上的是官制。

    欧阳辩盯上这官制可不是为了省那么几个钱,而是要从根子上去改变。

    如果不狠狠地改变这大宋朝的风气,这大宋朝再富有,军队再能打,也没有什么用。

    南宋的时候朝廷没钱吗?

    岳飞等人不能打吗?

    还不是给败家的皇帝、败家的文臣给搞得一塌糊涂!

    就像是身体健壮的地主家的傻儿子,有钱也有力气,但脑子不行,这家业也是守不住的。

    文官集团就是大宋朝的脑子。

    “老师,我有几个想法,您帮我参详参详。”

    欧阳辩沉声道。

    王安石一听就知道自己的弟子有想法了,不由得兴奋起来,自己这个弟子时常发前人之所未发。

    欧阳辩手上没停,茶壶的热茶滚滚直下,在被子里撞出清脆的茶水。

    茶香四溢之中,欧阳辩的清朗的声音响起。

    “经济措施老师安排得差不多了,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此。

    我们该把眼光看得更加长远一些,大宋之患已经不在于经济,而在于官与军。

    军之一事尚且不如官制重要,宋初为了稳定政权,对官制动大手术,这当然是好事,毕竟大宋能够摆脱五代的宿命,和这也有关系。

    但是到了如今,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

    看看朝中,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有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笔之事,……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也就是说,臃肿是溃烂的开始,如今的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这几十年来,国朝涌现的人才数量不少,但其效能不是被埋没,便是在官僚机构中被销蚀。

    国朝的积贫积弱,一大部分得由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来承担这个责任。”

    王安石大力点头:“所以我想要推行科举法。”

    欧阳辩点头:“老师提出“养之、教之、任之”的方法的确是不错,但是这是选人和培养人,最重要的官场却无法解决,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人,进入了一个大染缸里,就无法保证清白了。

    所以,我们得动大手术,主动将官场这可臃肿的大肿瘤给割开,将里面的脓液给挤出来,割掉腐烂的部分,我们才能够将优秀的人用好。”

    王安石皱起了眉头:“庆历新政也是针对官制下手,但是反对力量实在太大……”

    欧阳辩笑道:“我们不必那样,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足够物议沸腾了,再搞官制改革,那就是捅马蜂窝了,我们要分步骤来。”

    王安石振奋道:“你说。”

    王安石佩服自己这个弟子的是,他总是有许多的办法。

    有目标的人很多,但是如何实现目标才是成功的关键。

    欧阳辩眼睛如深潭一般:“制置条例司所以讲求理财之术焉,但是,光从纯立法角度去着想,于变法恐怕不行,还必须求得人事上的谅解和协力合作,毕竟政在人为

    。

    否则,任何良法美意只能落得个纸上空谈。

    所以,老师,我们要说服陛下,发布诏令,令三司判官及发运、转运使、副、判官及提举辇运使、籴粜、市舶、榷场、提点铸钱、制置解盐等臣僚各具所知本职及职外财用利害向制置条例司闻奏。

    如此这般,条例司可以绕过三司,从三司手中拿下财权。

    另外条例司可以申请置各路提举常平司,作为条例司的地方财权机构,推行青苗法兼管农田水利、差役事等等。

    然后提举常平司要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

    此外,扩大发运使的权利,不仅管发运,还可提举坑冶、市舶之事。

    一套由条例司发号施令,各路提举常平使和发运使悉心执行,以条例司为首的财权系统就会逐渐建立起来!”

    王安石眼睛发亮。

 第五十一章 治国理政从来就不简单

    王安石双眼发亮。

    欧阳辩的意思他听得明白。

    变法前三司是中央最高财政要机构,所谓“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曰为计相”。

    而根据欧阳辩的提议,条例司通过颁布法令,以及对发运使和各路提举常平司的实际控制,就可以将三司的权力给阴夺过来。

    盐铁判官所掌的天下山泽之货、关市、河渠、军器的权力,可用发运司提举谋夺。

    而度支“计邦国之用”之权,可以通过编式谋夺。

    而置各路提举常平司推行青苗法兼管农田水利、差役事等等,则可将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权力都拿到手中。

    至此,三司大部分的权力都归制置三司条例司所有了。

    就在王安石心中欢喜之时,只听欧阳辩又说道。

    “夺权非目的,而是手段。

    咱们的官制系统主体大致可分为差遣和寄禄官,以前代之职事官寓禄秩,叙位著。

    即以前代之职事官为阶官,决定资序班位和地位待遇,同时以阶官寄禄,作为决定俸禄的依据,所以也称寄禄官。

    正官、阶官、寄禄官融为一体,而都与职事相分离,另有差遣权其事。

    所以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机构重叠,既无定员、无专职,又有许多徒有其名而无所事事的冗闲机构和官员。

    莅其官而不任其职,官职名实之间悖离、混乱,甚至下属部门同时有几个上级部门管理,但是真有正能有效管理的却没有一个,以至于出现了下属不知上级是谁的奇特现象。

    如今的官场之腐败,效率之低下,令人见而心惊啊!

    三司侵夺司农、军器监、将作监、都管、大理寺、虞部等机构之权利,但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和精力去处理,以至于大宋朝积贫积弱。

    所以,咱们侵夺三司之权力,并非是要夺权,而是要分权。

    以后条例司罢归中书,常平、免役、农田、水利新法归司农,以胄案归军器监,修造归将作监,推勘公事归大理寺,帐司、理欠司归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