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辩也没有推辞,在资善堂的时候,他们也是这般一边吃一边聊天的。
宫内的东西其实也就那样,以欧阳辩的身家,如今的他想吃什么吃不到。
黄怀义想要留下来伺候,当贝赵顼都给撵了出去。
赵顼端着一碗炖得相当糜烂的粥一边吹一边喝,还能够抽空说话:“庆州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有苏辙、章惇、王韶在那,稳稳地发展个几年再说,季默你就在朝中陪着朕吧。”
欧阳辩剥开一颗水煮蛋,浇上一些酱油,也跟着唏哩呼噜的喝粥,闻言道:“陛下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听您的。”
赵顼笑骂道:“你又不是小兵,干嘛要言听计从,你现在可是位高权重的京中五品大员,秘书监,同制置三司条例公事官,啧啧,说出去吓死人的。”
欧阳辩忍不住哑然失笑,但连连点头:“那是那是,三司条例的确是十分重要,每一步都关系到天下大事,的确是不可轻忽,放心吧陛下,臣一定会认真的。”
赵顼笑骂道:“若是单纯做事,我让你回来干嘛,你是帅不是将!”
欧阳辩放下碗,额头上有微汗沁出,感觉浑身舒畅,果然天冷的时候一碗热粥下肚就是爽。
欧阳辩拿餐巾擦了擦道:“陛下吃饱了,若是没吃饱的话先吃,我说完你就吃不下了。”
赵顼一听大喜,赶紧扔掉手中蒸饼:“快说快说。”
欧阳辩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赵顼道:“陛下,你该记得咱们在资善堂时候,我是怎么品论大宋的官制么?”
赵顼陷入了回忆之中,想了一会苦涩道:“当然,很辛辣很刺耳,当时朕还和你打了一架。
你说,秦汉隋唐宋,宋是最没有建树的,一切都是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地方,不过是迫于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的改,纵然有变,也绝不能成为有建树。”
欧阳辩笑道:“陛下倒是记得清楚。”
赵顼叹息道:“能不清楚么,这十几年我研究了汉唐之典,再来研究宋之官制,你说的是对的,可越是这样,越是觉得锥心之痛啊。”
欧阳辩一笑:“陛下少说了一句,大宋官制,荒谬近乎荒唐!”
赵顼急道:“莫要再瞎说,让别人听了去。”
欧阳辩点点头:“大宋朝二府三司之制度,着实荒唐,陛下听我给你解释。
二府三司是政事堂与枢密院与三司,枢密院不说,管政不管军嘛,这很合理,但把财权从宰相手中剥离,这事确实荒唐了。
一个没有钱的政事堂,又能够做什么呢?
到了地方更是荒唐,大宋没有地方官,全部都是京官,州县都是带着知州、知县等临时差遣去的,到了一路上,又是帅、漕、宪、仓四个监司官,军事、财赋、司法、常平仓全部都分散开来,地方官在四个上司之下不知所措。
而这三司集中天下财富,全然不给地方留有半点的余地,中央倒是富了,可地方却是贫弱到了极致。
为什么我们变法地方官府会抵制,难道是他们半点也不知道爱国么,其实也不尽然,他们本就没有收入,只能靠着支移折变各种盘剥才算是勉强过日子,咱们这么一变,他们只能吃西北风去了,所以这变恐怕也是变不了的……”
欧阳辩毫不顾忌赵顼的神色,将大宋朝的内里全部都拿出来批斗了一番。
“……当然啦,这并不是太祖太宗的问题,实际上这反而是他们的雄才大略所在。”
欧阳辩道。
赵顼精神一振:“怎么说?”
“制度因时而变,适合当时的,才是最好的,五代时候,礼乐崩坏,大宋的制度恰好是应对当时情况最好的制度。
不过,经过了百年的发展,这套制度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时代了……”
欧阳辩目光灼灼的看着赵顼:“秦时百年成就了一个秦始皇,汉代百年成就了一个汉武帝,唐朝百年成就了一个唐玄宗,他们大多是在国家彻底稳固之后,但国家又是出于即将败坏之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不仅让国家更加强大,而且还打下了最大的基业。
当然啦,他们打下了江山,却晚节不保的事情,那就是人性了,那个不说也罢。”
赵顼激动道:“季默,你觉得,朕可以像秦皇汉武玄宗那般打下那么宽广的疆域?”
欧阳辩笑道:“历来中原王朝只要自身足够的强大,周边的异族要么顺从,要么搬迁,历来如此,没有例外的。”
赵顼大力点头:“所以,朕要怎么做?”
欧阳辩道:“咱们已经在路上了,臣老师的经济改革已经开始了,虽然经济改革已经不是大宋朝的痼疾所在,但也有必要,现在大宋朝的问题在于官制与军队。”
赵顼深深吸了一口气。
果然,欧阳辩铺垫了那么多,终于还是将矛头指向官制和军队。
不出所料啊。
“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该怎么做?”
赵顼问道。
“没别的办法,名副其实而已。”
欧阳辩道。
第五十四章阴云
汉代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名与实不相符,这就是宋朝官制的痼疾所在。
赵顼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想改制却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改,而且影响太大了。
官制一改,权力就会产生转移,权力里自然也有所谓的既得利益者,身居高位的自然不想改,因为这事又折腾又很容易将他们的权力给改小甚至是改没了。
这么一来,阻力自然就出来了。
欧阳辩道:“所谓名副其实,主要还是恢复六部九寺五监的功能,将权责分离出去,各司其职,这样专人任专事,事情才能够做好。
政事堂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合一,宜将其重新恢复三省之制,如此陛下参可参与政事之中。”
欧阳辩语气平淡,但所说内容在赵顼耳中却像是晴天霹雳一般的惊人。
他心中一跳,感觉呼吸都停顿了下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朕可就太喜欢了啊!
赵顼心中雀跃万分。
宋朝的皇帝的权力并不是为所欲为的,它受到以宰相为首的各级官员的监督,尤其是宰相的权力过大,中央机构的三省都归宰相统领,皇帝实际上并不能直接管理朝政。
如果宰相支持他还好,那么他的想法还能够被贯彻下去,若是宰相不支持,他的想法甚至出不了内廷。
政事堂里面有一个通进银台司,原本是属于门下省的部门,不过合并了之后就成了政事堂的了,这个部门是专门负责封驳事务的,宋朝的通进银台司的主官叫知司官,和明朝言官热衷于被打屁股的传统,宋朝知司官的光荣传统则是封驳回皇帝的诏令。
但三省制度则是有中书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再交付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这样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决策了。
这对于皇帝来说可是大利好!
但是赵顼想了一下又皱起了眉头,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大宋的文官不愿意。
大宋的文官集团不仅紧紧盯着武将,而且还对皇帝的权力严防死守,以至于仁宗晚年垂拱而治,不是他愿意,而是他说话就被喷,被喷多了干脆就不说了。
欧阳辩一看就明白了,他笑道:“其实这事还真的没有那么难,有反对者自然有支持者,大宋这套官制早就有很多人不满了,士大夫们大多在批评,陛下只要放出消息,就会有很多人表示支持的。”
赵顼怀疑道:“真的?”
欧阳辩笑着点头:“没错,重要的是有没有可靠的改制方法。”
赵顼想了想道:“王师傅那边是怎么样的一个想法?”
欧阳辩心下一跳,但他脸色毫无变化:“臣会说服老师的。”
欧阳辩对王安石的态度其实也明白一些,王安石感兴趣的是对税制和军队改革感兴趣,但对官制改革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实际上也可以理解,王安石本身他要掌权改革,就得设置更多的新机构去实现变法,比如制置三司条例司,比如以后的检证中书五房和中书检证官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加重权力的机构。
如果改革官制,一定会减缓他的变法,并且会造成更大的难度。
不过欧阳辩也有把握说服王安石。
想要说服王安石,自然是将官制改革和王安石的经济改革联系到一起,比如说通过官制,然后扩大王安石手中权力,这样王安石就会感兴趣多了。
现在欧阳辩要做的就是促使王安石和赵顼联手来做这个事情,而不是各做各的,那样才不会重蹈旧辙。
在原来的历史上,赵顼对官制的变革是完全没有和王安石商量过的,直到元丰年的时候,已经退休的王安石看到元丰改定官制的时候,才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
在此之前,赵顼在这件事上是对王安石完全保密的。
以至于王安石知道的时候大惊失色。
欧阳辩说了这些,但赵顼实际上还是心存顾虑,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欧阳辩便不再多说了。
出了宫,上了马车,欧阳辩稍微拉开车帘,初春冷冽的风汹涌而入,让欧阳辩一阵激灵。
这一次回来,与王安石、与赵顼的交谈,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还是交谈甚欢,但有些东西终究还是变了。
王安石虽然力推他上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主官位置,但所作只是全是王安石自己想做的,虽然那些也是欧阳辩想做的,但已经被改头换面了。
赵顼还是对他的想法颇为激赏,但交谈之中,对王安石的想法颇多重视,欧阳辩发现自己的想法在赵顼这里的重要性大大地降低了。
这让欧阳辩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云。
这就是历史的惯性么?
赵顼和王安石终究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可是,按照王安石的路子去变革,到最后终究还是一场空的啊!
这次回来,欧阳辩是想着要大干一场的。
借助剥夺三司职权,然后将权力回归给六部九寺五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政事中来,通过官制改革以及他没有说出来的考成法,打造出一个具备高效率、廉洁的的文官队伍,这样才可以应对接下来的风云剧变。
但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了。
王安石和赵顼都不支持他,他总不能站在这两人的对立面去,支持韩琦和司马光等人反对变法吧?
欧阳辩心事重重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当时就不该回来,回去经营庆州更好。
在庆州既可以避过接下来朝廷的大风暴,又可以经营庆州的事业,等风暴停歇再回来收拾残局。
现在回来却要一起面对汹涌的风暴,着实是得不偿失了。
他现在在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位置上,一定被视为是王安石的党人……好吧,无论他在哪里都算是。
虽然欧阳辩发现他的政见和王安石的已经不同了,但是和韩琦司马光等人更是不同!
第五十五章 浑水摸鱼也是个好活计
在回家的路上,欧阳辩已经想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了。
所谓居其位谋其事,既然到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位置上,就得去认真做好事情。
无论怎么说,均输法、免役法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