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居益想了一下,忍不住有些惊诧道:“你所说的确很有可能,他让我们没打下一城,就要派出信使将消息送去各军司通知,估计还真的是这么打算的!”
……
“……名正言顺是大义,有了大义,自然要充分的用起来啊,不然就浪费了啊。”
欧阳辩笑着和章惇说道:“静塞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他们的投诚,以及他们打下的每一个城守军发出的每一个信号,都在不断地营造这么一个大势——李秉常才是国之共主!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除了梁氏最铁杆的支持者,其余的估计早就在观望了。
咱们现在这种情况和以往的不一样,以往的这种政变是皇帝在内,造反的人在外,而现在是皇帝在外,由皇帝声讨朝廷中的乱臣贼子。
皇帝本身就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如果皇帝没有力量也就罢了,最多就是沦为诸侯手中的把柄。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皇帝已经有了大约十万军队的支持,大约三分之一帝国的力量都在皇帝这边。
有大义有军队,这样其他的军队就得好好想想,到底要站在谁那一边了。”
章惇笑道:“之前我还在怀疑你的计划能不能行呢,没想到还真的让你推进到了这个地步了。”
欧阳辩摇摇头道:“若是能够选择,这条路我不会走,因为太难了,但是留在朝内,根本就干不成事情,逼得我不得不走这条路。
不过好在多年的积累,还是有不少资源能够动用,七凑八凑之下,总算是形成了如今这般的局面,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的事情要更难更危险……”
欧阳辩看了一下章惇,笑了笑道:“……不过,有你过来帮忙,我觉得心里有底多了。”
章惇不由得笑了起来:“你这个季默啊,此忱Фタ蓁铡开始就知道说漂亮话,以你的能力,即便真的由你一人来运筹帷幄,恐怕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有何必来吹捧我。
嘉佑二年的同年中,论智慧,你欧阳辩若是自谦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啦,这在咱们同年中谁又不知道,你有何必谦虚。”
欧阳辩微微笑道:“人力有时穷,一个人做这么大的事情,终究是要心力憔悴的,依照咱们的愿景,那就不是一人十人百人千人能够做好的事情,得将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吸引道其中来,才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完成。”
章惇不由得苦笑道:“季默,目前的目标尚且可为,但你的那个终极愿景……”
章惇的眼神有些迷茫起来。
“……我想象不到,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你所描绘的那一切,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欧阳辩拍了拍章惇的肩膀:“没事,一步一步走,埋下头走,总有一天,你再抬起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咱们已经到了现在想象中的某一个地方了。
你现在的任务便是,让咱们的那些同年过来,让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过来,一起共襄义举,大宋朝人才辈出,就困在那个温柔乡里吟诗作对,着实是委屈了,这西边的广阔天地,才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所在!”
第八十四章 名正言顺就是大义
梁乙埋悄悄带着军队前往灵州,静塞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都在灵州城附近虎视眈眈,梁乙埋必须去正面敌人。
梁太后则是被他劝了留在兴庆坐镇,只要灵州城守住,兴庆就稳如泰山。
梁乙埋带着军队出城,却不知道暗处有人露出了笑容。
在某处山脉之中,隐匿其中的军队接到传信。
在临时办公的军帐里面,借着火把的光线,种谊打开信函,看完之后脸上露出笑容,将信函在火把上点燃扔进火盆之中。
参谋部的军帐之中,种遏正带着参谋们研究着策略,却见种谊大踏步进入。
“来消息了,梁乙埋离开兴庆千万灵州,如今兴庆空虚,正是我等乘虚而入的好机会,准备行军吧。”
种谊大笑道。
种遏一脸的惊喜,他手下的参谋们也都欢呼起来。
“大学士果然神机妙算啊,利用静塞军司以及西寿保泰军司虎视灵州,将梁乙埋调离兴庆,那么兴庆便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种遏大喜道。
种谊大声道:“莫要大意,我们需要穿过怀州和静州,这个任务不简单,还得潜入兴庆皇城。
兴庆皇城现在已然空虚,但防备力量依然不弱,我们需得小心谨慎才行,控制皇宫、控制兴庆,在国主到达之前,必须将兴庆牢牢控制在手上,否则还是会有变化。”
种遏点点头道:“嗯,知道了,诸位,将二号方案拿出来,再论证一下。”
种谊点点头道:“只有三个时辰的时间准备,我们要在晚间行军。”
“是,没有问题。”
夜色降临,黑鹞子摸黑在山间行走,如同山妖鬼魅一般。
山河天然关隘,对大军有拦截作用,但是对于小部军队的防护效果并不好,但一般情况来说,小部军队只能起袭扰作用,对于大局来说影响不大。
但这次作战不同,这一次是要夺取政权,是要正本清源,只要夺回中枢,一切就都有可能。
分别在鸣沙城以及耀德城的野辞袭庆以及颇超东青,接到了军令,欧阳辩命他们起拔,威逼到灵州城下。
野辞袭庆和颇超东青不敢怠慢,带着兵马逼近。
梁乙埋刚刚进入灵州城,就听到了汇报,野辞袭庆和颇超东青已经来到了城外了,让梁乙埋有些吃惊。
梁乙埋不敢怠慢,赶紧准备开始作战。
三月初三,龙抬头。
野辞袭庆、颇超东青开始攻城,一开始的烈度并不算高,不过东面的静州怀州的消息传来,顿时令烈度大增。
静州和怀州在黑鹞子的攻击下,已经岌岌可危,梁太后不断地发来要求支援的消息,令梁乙埋心急如焚。
现在他敢动用的军队着实不多了,实在是分身乏术,这让他明白,如果想要守住,光是躲在城内,绝对是无法顾全的,只能出击,只有打败野辞袭庆和颇超东青,才能有余力去支援怀州和静州。
梁乙埋打开城门,让铁鹞子冲击敌军。
铁鹞子毕竟是西夏骑兵的精髓,野辞袭庆和颇超东青虽然是西夏的悍将,但面对这最顶尖的骑兵,依然显得吃力。
不过野辞袭庆和颇超东青毕竟是宿将,一边打一边退,即便如此,静塞军司好西寿保泰军司的伤亡依然很大,当然,梁乙埋一方的伤亡也很大。
面对惨重的伤亡,颇超东青已经渐渐沉不住气了,欧阳辩给他的命令是拖住梁乙埋,一开始他以为是个好完成的任务,但现在梁乙埋这么疯狂,连他都有些顶不住了。
“不知道欧阳辩是怎么打算的,我和野辞袭庆那头野猪已经抵挡了这么久了,他那边的布置也该有所成效了吧,再不来消息,咱们这边就顶不住了啊!”
颇超东青抱怨道。
不过,颇超东青虽然在抱怨,但依然在努力的抵抗,不过已经越来越艰难了。
梁乙埋同样心急如焚。
静州怀州那边的求援越来越急,一旦静州怀州失守,兴庆的东大门就敞开了,他这边打得再怎么出色都无事无补了。
梁乙埋很不明白。
明明一切都很好,怎么一下子就到了这种地步了。
在宋朝五路伐夏之时,梁氏倾尽一切,为了这个国家的存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甚至自家姐姐不顾身娇体弱,都要凤驾亲征,好不容易打退了宋朝,但转眼间一个小皇帝就能够将局势扭转至此,难道什么大义就这么重要?
……
“没错,名正言顺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离开宋朝,来到这里的原因。
我或许可以构建出一个非常强大的朋党,可是官家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一声令下,朋党就要土崩瓦解。
即便是起兵造反,也不会有多少人会跟着我一起去推翻赵家人的,因为天下的读书人都在感激赵家人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即便是近些年读书人抱怨冗官,让他们没有办法补缺,可他们也不会愿意打破这种局面的。
所以我要在西夏这边,打造另一个汉人的国度,给宋朝的读书人一个新的选择。
有的读书人认为宋朝好,那也没有关系,但总有许多读书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那就来西夏,等咱们掌握了西夏,恢复了汉礼,那么这里就是汉人的国度,到时候他们就不会有投靠异族的顾虑了。
哦,这些当然是之后的事情了,我想说的是,李秉常有这个大义,梁氏就是乱臣贼子罢了,他们做得多好都没用的。”
欧阳辩和章惇道。
章惇深有同感,西夏虽是党项人建立的国度,但终究是唐朝治下,从法理上来说,他们也是中国的继承者,一般来说,宋朝是正统,但也不能因此说西夏就是蛮夷,毕竟李家也是世代是唐朝人。
所以,西夏的国情和宋朝相差甚大,但根子上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或者说,名正言顺这个东西,在封建社会里,他就是政治正确,有这个东西,能够占得优势是很大的,这个优势甚至超过十万兵。
第八十五章 梁氏也可得善终
“……如果按照你这么说,大夏是李家的大夏,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要面临名正言顺的问题?”
章惇疑惑道。
欧阳辩却是笑了起来:“有一位伟人说过,历史应该由人民大众来书写,等我们执掌了政权,就该去解放人民大众,到时候人民大众才是国家的主人,至于那时候,大夏是谁的,谁又会在乎呢?”
章惇有些迷惑起来。
欧阳辩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章惇看向欧阳辩,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背诵礼运大同篇。
欧阳辩解释道:“要实现大同,要实现这些理想中的景象,要让天下为公,便不该让国家重器成为某家某姓的私器。
我们要争取最底层的人民的力量,只有将他们组织起来,才能够真正的形成时代的洪流,将一切腐朽的东西都冲击得四零八碎,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全新的国度!”
章惇听懂了欧阳辩话里的意思,但他似乎有些疑虑:“季默,我大约懂你的意思了,你当年在大宋的改革,其实还是改良后的改革是吗?”
欧阳辩用赞赏的眼神看了一下章惇道:“子厚兄懂我,无论是大宋还是西夏还是辽国,权贵地主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
尤其是现在,经过百年的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你看,清丈田亩不过是将隐匿的土地寻找出来罢了,但大多数的土地依然还是在大地主的手里。
他们掌控了土地,还掌控着政权,所以,我当年处心积虑,呕心沥血,最后还得韩琦来做收尾,才堪堪完成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变革。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知道,在大宋想要变革是很难的了,要改变那个现状,就必须在外面推翻它,否则处于其中,就动也动不了。”
章惇叹息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