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之无双国士-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鞯亩员龋庵侄员仍绞窍拭鳎早锉愀芯醺拥耐纯啵蛭馊盟痈芯醯阶约菏歉龇衔铩

    赵顼回想过去,自己从庆历八年至今年,也就是元丰七年的秋天,足足十七年的时间!

    十七年的时间,大宋不仅没有变得富强起来,现在更是连自己都成为了阶下囚,而大宋失去的土地,在欧阳辩的手上,只用了几年的时间,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难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竟然大到了这种地步么?

    有些事情容不得深思,越是深入去思考,越是察觉到其中残酷的现实。

    于是,赵顼越来越沉默,直到踏进汴京城的时候,他才如梦初醒。

    赵顼出逃汴京之时,有很多的官宦家庭随着朝廷衣冠南渡,这些官宦家庭的成员,对于繁华的汴京生活颇为思念,写了不少关于故都汴京的事情,尤其是有一本名为【东京梦梁录】的书,尤其详细且情深义重,让赵顼看到了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赵顼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次踏进汴京城了,没想到在短短的几年之后,能够再次踏进这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不过,此时此刻的身份,却让赵顼更加的悲从中来。

    以前他在这里君临天下,而如今,他已经是阶下之囚,人生之境遇,着实是大起大落啊。

    相比起赵顼的悲哀,文武百官真实彷徨惶恐的人并不多。

    以他们对大夏朝以往的行事来看,他们并不滥杀无辜,而且行事上堂皇端正,比起宋朝来说,还更多几分大气。

    尤其是在收纳降官降将方面,之前沦陷时候的那些官员,大多都已经经过教育重新踏上新的岗位,真正受到惩罚的并不多,而且受到惩罚的,也多是那些引起民愤较多的贪官污吏。

    所以大多数的官员对此并没有过度的担忧,即便夏朝不会给他们做官的机会,但也会给他们做民的机会。

    这其实便很好了。

    但也有忐忑不安地,比如说曾布。

    曾布在这大夏朝可谓是仇人遍地,尤其是这些仇人大多都身居高位。

    首先便是大夏朝的皇帝欧阳辩,欧阳辩原本是曾布的恩人、上司,但曾布却是叛离了欧阳辩,并且不遗余力地打击欧阳辩在大宋朝留下来的势力,甚至针对与欧阳辩交好的同年们。

    而这些同年们,现在基本都在大夏朝担任要职,比如吕惠卿,现在是大夏朝尚书省的尚书令。

    吕惠卿有多恨他,曾布心知肚明。

    当年曾布对吕惠卿的排挤有多么的厉害,今日的吕惠卿便有多恨他,曾布并不会对此心存侥幸。

    所以,在踏进汴京之时,曾布便开始六神无主起来。

    当然,也有兴奋的,比如说蔡确。

    。

 第五十三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蔡确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倒不是他期盼着来到大夏朝能够坐上多高的岗位——这不现实。

    因为蔡确本身自己的资历是比不上吕惠卿、章惇、苏辙这些人的,而他虽然在大宋朝潜伏了许久,甚至也成为了宰执之一,但这不意味着一回来就能够封侯拜相,这并不现实。

    他开心的是,他压得宝终于兑现了。

    他在大宋朝虽然是宰执,但并没有因此心向宋朝,原因很简单,蔡确对宋朝以及赵顼非常了解,当然对欧阳辩也相当了解,以他的见识,他自然明白赵顼与欧阳辩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大夏朝吞并陕西六路,又将赵顼赶向南方,继而将辽国打得半身不遂收回燕云十六州,赫赫军威他若是还看不出来大夏朝已经占了天下的气运之七八,而欧阳辩实在是天下之雄主,这件事情,那么他蔡确干脆回家种番薯算了。

    所以,他在宋朝当上宰执其实没有什么用,镜花水月而已,都是虚幻,一旦西夏南下,什么鲜花着锦,也不过是一场虚幻罢了。

    所以,即便他当上宰执,但他依然天天盼望着西夏灭掉宋朝,他也好早日回到西夏奋斗,在西夏当上宰执,那才是真正能够名垂青史,在宋朝当宰执——呵呵,亡国宰相,徒留笑谈而已。

    多年的梦想眼见着就要成为现实,蔡确心中雀跃不已。

    也有心中忐忑不已的。

    比如说蔡京。

    在宋朝改变国策之前,蔡京在宋朝是为第一宰相,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这其实无所谓的,以他对夏朝的理解,这并不会成为罪名,反正他不是赵顼,只有赵顼才是不能降的,他是能够降的。

    而且,他其实心里知道,他与大夏朝也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他是通过蔡确联系的。

    有一些事情,明着不好说出来,但它们却是事实存在的。

    比如说市易司这个事情,固然是赵顼的想法,但在实施当中,手段有些狠辣,甚至有些官逼民反的意思,这其实是有些不必要的,后面是谁在指使,就不好往外说出来了,但蔡确在这些事情上面,却是颇给了一些建议的。

    这些会影响他在夏朝中的风评,但其实没有关系,有些功劳不用别的人知道,有些人知道就可以了。

    但是,他依然心中忐忑,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也做了一些可能会令人心生不快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不会被秋后算账,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蔡京却是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将自己所有的身家都给奉献出来。

    无他,洗白而已。

    宋朝君臣被送入汴京城,途径朱雀大道,汴京百姓出来看热闹,将朱雀大街围得水泄不通。

    宋朝君臣并没有受枷号,也没有被束缚,也并没有坐囚车,但什么仪驾、官服这些是不用多想了,连带着赵顼,全部都身着常服。

    朱雀大街上虽然被围得水泄不通,但并不喧闹,汴京城的百姓眼神复杂地看着大宋朝的文武百官们,看着前几年的大宋官家,他们神情各异。

    有些人眼神中带着怜悯不忍,有些人眼睛里带着不屑,有些人眼睛里带着仇恨,有些人眼里饱含泪水,不一而同。

    百姓们的复杂心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几年的时间,并不能磨灭他们对宋朝的印象。

    汴京城的百姓与大宋朝其他地方的百姓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半个大宋供养出来的汴京城是天下最为富庶的一个城池,百姓也享受到这个好处,皇家的各类恩泽,也是以汴京城的百姓为主,所以,汴京城的百姓对赵家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所以有些人眼神中带着不忍怜悯就可以理解了。

    而眼睛里带着不屑以及仇恨的,要么是西夏的汉人,要么就是商人,汴京城的商人被大宋朝廷折腾得够惨的,他们看到赵顼这些人的下场,不仅没有丝毫的同情,甚至是感觉到非常的痛快。

    ——你也有今天!

    今天的入城并非是什么典礼,也并非为了宣扬国威,也不是为了折辱大宋君臣,就是一个简简单单地宣告一下宋夏战争的结果——宋国亡了!

    赵顼等人也没有被送入监狱,而是被送到各处的驿站或者给国外使节居住的地方,接下来便是等待欧阳辩或者各处部门的接见或者审问。

    接见或者审问,那得看这些人的白表现,而他们掌管的涉及的大宋朝廷的各类资产,也该做一些交代的,方便大夏朝廷去接收。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即便是经验已经相当充足的夏朝,在这个事情上,也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欧阳辩只是给了大方向,其余的交于三省六部去解决就好了。

    现在的确是事情繁忙无比。

    除了这大宋君臣的事情,长江以南地区还有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呢。

    首先是打下来的地方,需要进行安民然后组建新官府,这里面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前期就是选拔官员,然后将官员派过去,这些官员进行安民,然后整顿地方、土地革命、形成一个新的秩序,这些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这种新打下来的地方,总有一些野心家,打着保卫国家的旗号,行野心家之实,带着一些人打家劫舍,期待在乱世之中打出一片天地。

    因此,这些地方其实是相当乱的,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去治理。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成建制的抵抗。

    赵顼在逃出临安的时候,安排六子赵煦去福建路福州、九子赵佖去往广南东路的广州、十二子赵俣则是前往广南西路之邕州、十四子赵偲则是被赵顼带在身边。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希望能够最大的保存力量,一旦赵顼自己被俘虏,其余的皇子便可以在臣子的拥立之下成为新的皇帝,这大宋的江山便一时半会亡不了。

    赵顼的安排的确给大夏朝带来了一些麻烦,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忠臣,即便是这种事情,也有人站出来组建反抗势力抵抗大夏朝。

    当然这些人是因为野心还是因为忠心就不得而知了。

 第五十四章 左丞蔡确

    大夏朝攻打宋朝,宋朝眼看着已经算是亡了,虽然还有一两个皇子组成流亡政权,但也如同兔子一般撵着跑,估计很快也会被缉拿归案的,这宋朝已经没有再次延续下去的希望了,所以,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押送进汴京城。

    不过押送与押送之间,也存在着区别的,第一级的便是苏轼那样的,欧阳辩亲自迎出城门,而第二等的则是蔡确这样的,在一群人之中,被第一个召见。

    蔡确被安排在一处相当不错的院子之中,比起他原来在汴京城的居处可要好上太多了,接待他的官员也如实说了,原本大家都是住在驿站的,但皇上吩咐了,要给与您更好的待遇,这一处院子不仅是您的落脚的地方,还是送与您的,开封府那边已经给您落了名字的,到时候夫人公子过来,全数都能够住得下。

    蔡确心下温暖,这一批这么多人,文武百官,甚至还有赵顼,只有他有这样的待遇,其他的人虽然也不至于监禁囚牢,但也就是在驿站里面招待而已,哪有他这样的待遇。

    第二天早上,就有官员来了,是过来通知他,下午欧阳辩会腾出时间来接见他。

    蔡确赶紧道:“陛下怎么这么快有时间?”

    官员笑道:“蔡先生想知道的是您是第几个被召见的吧?”

    蔡确也没有不好意思,而是做了一个揖,诚恳道:“还请您赐教。”

    官员笑道:“不敢不敢,蔡先生估计很快就要高升了,您可是这一批第一个被召见的人,连赵……那边都不如您呢。”

    蔡确喜道:“托您吉言!”

    说着蔡确赶紧从袖子底下掏出一块晶莹的玉佩,接着握手的瞬间递了过去。

    官员一愣,但只是笑了笑便收下了。

    下午的时候,蔡确沐浴更衣,早早便换上了衣服等候人来接,当然宋朝官府是不方便穿的,但也没有夏朝的衣服,只能挑了常服穿上。

    车马准时来到,接上蔡确往宫中而去,一路上蔡确将街上之景象收入眼下,汴京城之繁华,比起许久之前,还要繁华得多,蔡确不由得连连点头。

    一路经过朱雀大街,向着皇宫而去,在宫人的接引之下,终于见到了欧阳辩,蔡确见到欧阳辩的时候,立时五体投地大礼跪拜。

    欧阳辩倒是没有吃惊,笑眯眯地将蔡确给扶了起来。

    “持正,朕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